皇帝都是非凡人士,他的生日一定不同凡响。从唐代开始,皇帝的生日都与国家层面挂钩,因为皇帝的诞辰纪念日,国家多了一个节日。比如唐玄宗生日那天叫千秋节,宋太祖生日叫长春节,宋太宗生日叫乾明节(后改为寿宁节),宋真宗生日叫承天节,宋英宗生日叫寿圣节,宋徽宗生日叫天宁节。
《宋史·徽宗纪》一:“(徽宗)元丰五年十月丁巳(十日)生于宫中。”宋徽宗原本生在端午节那天,民间认为,五月初五是个恶性的日子,两个五更是恶性加倍,很避讳这天生日。宋徽宗便改成十月初十这天,“以俗忌,因改作十月十日为天宁节”。(参见《癸辛杂志》)来个翻倍,双十庆典。说起改到十月十日,还有一段故事呢。宋代蔡京的第四个儿子蔡絛写有《铁围山丛谈》,在卷三记载了一个来自四川的测字先生谢石给宋徽宗测字的事儿,宋徽宗还没当皇帝的时候,一次他躲在暗处,写了一个“朝”字,命人出示给谢石,谢一看说:“此非人臣,我见此人则言其事。”问他为何知道啊?谢石曰:“大家天宁节以十月十日生,此‘朝’字,十月十日也,岂非至尊乎?”上喜,乃召见。《宋会要辑稿·礼》五七之一八记载:“以十月十日为天宁节。”
为了庆贺天宁节,早在九月,宫中教坊司便召集各位伎乐名家进行彩排。十月初八这天,枢密院率领修武郎以上级别的官员;十月初十,尚书省的宰相率领宣教郎以上级别的官员,都赶到大相国寺去,停止各自安排的拜佛敬神斋筵,然后都赶赴尚书省都堂的大厅中由圣上赐宴。
关于徽宗的生日宴会,我们应该感谢孟元老,他用文字叙述了北宋末年天宁节的盛况。容我用白话拣干货给大家简略介绍吧。十月十日这天,大臣们都上朝祝贺徽宗生日。百官朝见的时候并没有奏乐,大殿上传来精美口技,有人学禽鸟鸣叫,一时犹如百鸟朝凤。地位高的坐在大殿上,地位稍低的坐在廊下,其他人坐在彩楼后面,面前都摆放着黑漆偏桌,桌上摆放有环饼、油饼、枣塔等看盘。所谓“看盘”就是看菜,只能看不可以吃。如果不小心或者忍不住吃了会被人嘲笑不懂礼节的。看盘的习俗到民国时期开封仍存在。除了看盘,桌上还有各色果子,大部分都一样。只唯独大辽的使者桌上多了羊、鸡、鸭、兔等连骨头带肉的熟食作为看盘,每一道肉食都用小绳子捆扎,想吃也解不开。看盘嘛,只能看不能吃!桌上又有葱、韭、蒜、醋的小碟子陈列,三五人一桶浆水。西北有一种酸汤叫浆水,用芹菜或者白菜在沸水中烫一下,加入引子,倒上温水,捂几天就变成了酸汤。估计大臣们喝的就是这样的酸味浆水,可以提神并消弭酒精。不知道宋代的浆水是不是这样子。工作人员在斟满御酒之后,大臣们就开始静待皇帝举杯邀约了。
宋代苏汉臣《秋庭戏婴图》绢本
宋代的酒器很多,但是皇宫中用的是酒盏,就是一种形如小碗并有曲柄的容器。李清照曾有“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的词句,只不过李清照用的酒盏没有宫里的豪华而已。御宴用的什么材质的酒盏呢?孟元老回忆说“殿上纯金,廊下纯银”,十分奢华。
第一盏、第二盏御酒时,歌板色一人唱中腔,笙箫笛和奏,宰执、百官进酒,三台旋舞。第三盏御酒时候,“方有下酒肉、咸豉、爆肉、双下驼峰角子”。第四盏,下酒的有“炙子骨头、索粉、白肉胡饼”。第五盏下酒的有,“下酒群仙炙、天花饼、太平毕罗、干饭、缕肉羹、莲花肉饼”。第六盏,“下酒假鼋鱼、密浮酥捺花”。第七盏,“下酒排炊羊、胡饼、炙金肠”。第八盏,“下酒假沙鱼、独下馒头、肚羹”。第九盏,“下酒,水饭,簇饤下饭”。武松遇到的是“三碗不过冈”的酒馆,大臣们遇到的是九碗不能走的帝王,喝不完不能走。从孟元老的记载上看,徽宗的生日宴会并不算太铺张浪费,宴席上摆放的二十多道菜肴可谓荤素搭配,与今天相比也就是普通人家婚宴的标准罢了。
但是宋代的高级官员私人饮食却十分铺张,举个例子吧,据说蔡京喜欢吃鹌鹑羹和蟹黄包,每吃一次鹌鹑羹需要杀鹌鹑三百只;请人吃一次饭,仅蟹黄包子一项的花费就高达一千三百贯钱,大约相当于当时五十户普通人家一年的收入。周密在《齐东野语》说:“王黼盛时,库中黄雀鲊自地积至栋,凡满二楹。”蔡京令人清点,“见在数目,得三十七秤”。三间房中都存满了黄雀鲊,那得残害多少只生灵啊!多少民脂民膏尽入贪官囊中。反观徽宗皇帝的生日宴会,虽然高调却是低标准。不过还是没有“四菜一汤”节俭、亲民。(www.daowen.com)
天宁节御宴要上九盏酒,从第三盏酒开始上菜,宋朝皇帝的生日宴会还算俭朴。我们随机选择其中几道菜肴来“品味”一下,看看究竟都是一些什么样的高档菜。
先说爆肉,这个家庭妇男或者家庭“煮”妇都比较熟悉,如今生活条件好了,炒菜爆肉已经是寻常事儿了。爆肉,因用热油爆炒的烹调方法制成,又名油爆肉,在宋代有钱人吃羊肉。皇帝当然用羊肉了。怎么做这道菜呢?取羊肉,细切成片,投熟油中爆香。将羊肉切成薄片,入热油锅中爆炒,至肉香,加酱油少许,放入酒、花椒、葱翻炒即成。感觉就像现在的回锅肉,您觉得呢?
双下驼峰角子,其实就是宋代的饺子,只不过宋代没有饺子这一称呼。角子比饺子大几倍,所谓“双下”,推测是有荤馅、素馅之分。陆游《老学庵笔记》中记载招待金国使者就有“双下角子”。“驼峰”,应该是角子的形状,中间凸起,两边捏成角儿的类似饺子模样的面食。元代《居家必用事类全集》里载“驼峰角儿”的具体做法是:“面二斤半,入溶化酥十两,或猪羊油各半代之,冷水和盐少许,溲成剂。用骨鲁槌擀作皮,包炒熟馅子捏成角儿。入炉熬煿熟供。素馅亦可。”与汉人的饺子不同的是,它不是在水中煮熟,而是在炉中烘烤至熟,类似现在的煎饺吧。
炙子,又称炙子骨头,元代的《居家必用事类全集》、明代的《多能鄙事》书中详尽记载了烹制方法。制作时选肉质肥嫩、肋骨细小的羊肋十二根。取肋时,需从腰窝处数起,每扇肋骨只取六到八根,肋骨上要带肥瘦肉二厘米。将每肋骨从中间截开,成为十二块肋骨肉入盆内。取葱白切成段,姜块用力拍裂,连同花椒、精盐、黄酒、白糖一起拌入羊肋,腌制一小时。将木炭炉点燃,放上烤架,待木炭不冒烟时,把腌好的肋肉放炉子上炙烤,并不断刷上用五毫升醋和五毫升绍酒调成的汁,至肋肉烤透、色泽红润时装入盘中,骨柄向外。食用时配净生菜、甜面酱、葱段。成品菜色泽红润、嫩滑味美、焦香浓郁、回味悠长,食后令人唇齿溢香。开封特级厨师李全忠先生在《豫菜诗话》中称:“此菜保持着执骨而食的古老食法,粗犷而质朴……经入口芳香盈齿,肉香醇之真味盎然临舌,最解老饕之馋瘾,因而成为历千年而不废的佳品。”
太平毕罗(又作“”)中的“太平”是形容词,是吉祥意, 《太平广记》引用《卢氏杂说》: “翰林学士每遇赐食,有物若毕罗,形粗大,滋味香美。”刘恂《岭表录异》说用蟹黄“淋以五味,蒙以细面,为蟹毕罗,珍美可尚”,可知这个毕罗是一种有馅的面食。多用面粉揉和成剂,擀成面皮,包馅,经蒸或烤制而成,属饼类食品。毕罗早在我国南北朝时期,即有史料记载。据南朝梁人顾野王《玉篇·食部》云:“饠,饆饠,饼属。”《正字通》注解:“饆饠,用面为之,中有馅。”这种食品最早出自我国北方边陲及西域地方。自唐代始,记载制作饆饠的品种较多。唐段成式《酉阳杂俎·酒食》云:“韩约能作樱桃饆饠,其色不变。”韦巨源《烧尾宴食单》中有用天花菜加香料作馅的“天花饆饠”。宋代制作毕罗的品种很多,如《梦粱录》卷三中有“太平毕罗”;《太平圣惠方·食治》卷九六中更有面制包馅经炉烤的“猪肝饆饠”“羊肾饆饠”“羊肝饆饠”等。近代以来,饆饠似乎已经失传,未见记载或者已经改名。
“炙金肠”就是将羊肉末儿经腌渍入味,装入羊肠衣内,采用蛋黄涂色的方法烤制而成。制法是:羊肠一根约五百克用醋搅打,将肠衣翻转,再换醋加葱花搅打,待去异味后,用清水洗净。羊肉(瘦七肥三)二千五百克洗净剁碎,加精盐、白糖、胡椒粉、葱花、姜末、白酒、花椒水、芝麻油腌渍入味,装入肠衣内,两头用细绳扎紧,每隔二十厘米用细绳系成段。挂在通风处晾一星期,就像开封人冬天做香肠一样。炙时,将羊肠切成二十厘米长的段,用竹签从一头穿入,在木炭火上炙烤。烤至半熟时,用刷子将蛋黄均匀涂在羊肠上,边烤边涂。烤至肉馅已熟,色呈黄色时取下竹签,斜刀切成象眼块,装盘上席即成。此菜具有外形美观、色泽艳丽、酥嫩鲜香等特点。
诸多美味我们只能选择几道菜品味,天宁节只停留在北宋末年的历史时空之中。徽宗之后再无天宁节,依然还有诸多美食,依然还有大好河山,却不能再在宋朝的东京城一一品味。北宋末年的文学家腾茂实写有《天宁节有感》一诗:“节临重十庆天宁,古殿焚香祝帝龄。身在北方金佛刹,眼看南极老人星。千官花覆常陪燕,万里云遥阻在廷。松柏满山聊献寿,小臣孤操亦青青。”诗歌篇末作者自注:“汴梁故老云,徽宗本以五月五日生,以俗忌,移之十月十日。故此诗有重十之句。”(参见元好问编《中州集》)靖康二年十月,腾茂实的天宁节已经是国破山河在的悲凉与无奈,斯人独憔悴,秋风独自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