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导入特征及其重要性-初中语文教学与课堂策略研究

导入特征及其重要性-初中语文教学与课堂策略研究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关联性前面已经论及,导入具有总领整堂课和定向的作用,教师在运用导入的时候要注意关联性。教师在面对不同的课文、不同的教学对象,甚至同样的学生不同的心境时,设计的导入应该灵活多样,随时变化,这样才能符合学生追求变化和新奇的年龄特征。

导入特征及其重要性-初中语文教学与课堂策略研究

(一)启导性

导入的启导性,是指它的启发性和诱导性。导入环节是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让学生从思想到精神、从心态到注意力,都进入新的课堂情境。要让学生顺利地进入新课,必须要进行启发、引导。通过教师的导入使学生的注意力逐渐集中,思维逐渐活跃,很快进入教学情境,进行联想和想象,从而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有位教师在教授《孔乙己》一文时,板书课题后问学生:“孔乙己叫什么?”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叫孔乙己。”教师又问:“孔乙己是他的名字吗?”学生稍一沉吟回答道:“是绰号。”教师紧问一句:“孔乙己读了一辈子书,为什么连个名字都没有?”学生面对这个“反常”的问题沉思起来,学习的积极性一下就被调动起来了。在教师所提问题的启发下,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阅读课文,以获取信息。

(二)简洁性

导入即开头,相当于序幕、序曲、楔子,为后边的正剧、本曲、本体的展开和发展创造条件。同样,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环节的起兴部分,它应为教师后边的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思维的拓展创造条件并留下广阔空间。因此,导入不能喧宾夺主,占用过多的时间,正常情况下,一般控制在5分钟之内。教师或许对某些重点、难点的阐述可以重复,甚至是不厌其烦地强调,但是优秀的导入语应是短小精悍、高度概括、高度集中、言简意赅、一语中的、一针见血的,能使学生从最简短的语言中获取相关信息,而不能松松垮垮、拖沓杂乱、言不及义、信口开河。

例如:《老人与海》可以以老人的内心独白“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来导入。这句内心独白是小说的核心精神,它生动地揭示了圣地亚哥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追求,也是作者海明威的思想与价值观的反映。就是这样简洁的导入,一下子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进入对课文的学习,分析圣地亚哥这个“胜利的失败者”,体会他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他不失人的尊严,是精神上的胜利者。(www.daowen.com)

(三)关联性

前面已经论及,导入具有总领整堂课和定向的作用,教师在运用导入的时候要注意关联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导入时,要或明或暗地与后面所讲的知识或课文在内容上衔接,而不能使导入语与后面所讲的内容彼此分离,互不相关。有的教师在设计导语时,一味地追求新奇,耍花样,结果与上课的内容分离脱节,不但没有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反而有画蛇添足的嫌疑,把导入置于尴尬的境地。导入的方式方法很多,但不管哪种方式方法,万变不离其宗,导入与后边所讲内容的关联性是不变的,否则就是为导入而导入了。

(四)灵活多样性

导入的类型多种多样,有的幽默,有的富有哲理,有的活泼,有的严谨,有的充满悬念……设计导语切忌一种格调、一种方式,搞得呆板僵化、死气沉沉、千篇一律,形成固定的套路和模式。教师在面对不同的课文、不同的教学对象,甚至同样的学生不同的心境时,设计的导入应该灵活多样,随时变化,这样才能符合学生追求变化和新奇的年龄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