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初中语文教学目标及方法分析

初中语文教学目标及方法分析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校教育是在一定的教学目标的指引下,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发生改变。例如,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要求掌握多少语言知识、掌握多少读写技能,这些都是教学目标的内容。教学方法的运用也是受教学目标制约的。一是调整教学内容。

初中语文教学目标及方法分析

(一)教学目标的内涵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一个明确目标,才有行动和努力的方向。学校教育是在一定的教学目标的指引下,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发生改变。教学目标作为教育技术学的专门术语现在已经被我国教育学和教学论的专著广泛引用。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预期要达到的境地或要求,它表现为对学生学习成果及终结行为的具体描述,或对学生在教学活动结束时知识技能等方面发生的变化的说明。教学目标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均是围绕教学目标安排的。例如,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要求掌握多少语言知识、掌握多少读写技能,这些都是教学目标的内容。可以说,教学目标是教学的龙头,在教学中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因此教学目标是整个课堂教学的起点和基础。合理的教学目标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推动课堂教学活动的进程。

语文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语文教学达到一定水平,具有一定质量和效益的前提和保证。它指导和制约着语文教师和学生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教语文、学语文的各种活动,语文教学内容的确立,教学过程的安排,语文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选择,教学媒体的使用,教学结果的监测和评价都要服务服从于语文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的功能

1.定向作用(www.daowen.com)

语文教学目标作为语文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有着定向的作用。语文教学活动中任何环节的安排都要受到教学目标的限制。教学过程的安排最终都要受教学目标制约。侧重语文知识学习的目标,其教学过程一般包括知识意义的记忆和理解、知识的巩固和知识的运用等教学环节;侧重语文技能学习的目标,其教学过程则包括技能所蕴含的概念和规则意义的学习、技能的练习和变式练习、在一定情境中技能的运用等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的运用也是受教学目标制约的。一篇课文究竟是用接受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还是用探究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历来存在争议,实际上,这两种方法本身并无高低优劣之分,关键是为什么教学目标服务。如果教学目标侧重语文知识的掌握,则宜于选择接受式学习方法,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的讲述、讲解和演示。如果教学目标侧重于课文意义的理解和建构,则适合选择探究式学习方法,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则是预习、提问和讨论等。

2.调节作用

语文的教学活动不是对教学设计方案一成不变的机械执行,而是要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调整和改变,调整的依据就是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如果教学目标实施起来比较困难,就要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一是调整教学内容。确定哪些知识该多讲、深讲,哪些知识该少讲、略讲等。语文教学内容分量的多少、难度的大小以及思维坡度的高低等均受教学目标制约。二是优化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什么先讲,什么后讲,哪些地方需要多花时间,哪些地方需要少花时间,都要由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来定。一般而言,语文基本技能目标的达成,需要学生在获得概念和规则的基础上进行反复练习,必然需要一定的时间;语文高级技能的获得往往需要进行变式练习,也必须有一定的时间保证。而知识意义的理解和建构目标往往可以在短时间内达成。三是调整教学方法。如果有些知识点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那么教师就要考虑变换教学方法,改变发问的角度,借助多媒体等教学辅助工具等,尽可能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

此外,教师还应根据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反思自己对教材的处理是否得当,教学设计是否科学,以及在课堂上是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节奏把握是否合理,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调整,提高教学的效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