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认为语言与思维关联紧密,思维是语言的内在依据,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但同时语言与思维又相互独立,语言不同于思维。基于这种关系,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但二者的发展又具有非同步性。本实验数据也支持这种关系特点。表7-7数据显示,“说数学”教学模型促进了小学生数学思维水平的整体提升,这和表7-5反应的实验促进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水平整体提升紧密关联,进一步说明“可以通过语言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教学假设的科学性。表7-8反应出,“说数学”教学模型对促进中等生思维水平效果明显,对学困生和学优生效果不明显,这与表7-6所反应的实验促进学困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不一致,说明思维发展与语言发展并非同步关系,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事实上,学困生思维水平较低具有多重因素,短时间(一个学期)的实验效果显然不可能明显。但总体而言,实验提升了学生数学思维水平,这主要源于以下原因。
1.“说数学”教学模型契合小学生思维特征
思维具有三种类型: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三种思维形式在不同阶段侧重点有所不同。小学阶段是以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为主,同时向抽象思维过渡。基于这种思维特点的“说数学”教学模型在实施中注重学生的操作、语言转译的图像化训练。比如课堂中“说理训练”环节,在“辨析训练”中,注重学生通过操作、画图提供辨析证据支撑训练,鼓励学生从具体形象的例子中提炼出问题的结论,同时提倡学生从多种角度观察问题、质疑争辩。在“概述训练”中,注重学生从整体角度思考知识之间的联系和方法来提炼总结等。这些措施的实施利于思考问题角度的多样性,思考的全面性和方法的灵活性,从而提升思维的深刻性。
2.“说数学”教学模型培养小学生思维习惯(www.daowen.com)
习惯是语言和思维发展的有力支撑。事实上,一切学习最终都需要落实在学生身上,学生如何学决定着学习效果,而如何学与习惯密切相关。尽管传统课堂也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但这些习惯多聚焦在行动层面,比如上课前做好准备、课堂坐姿端正、及时订正作业等。诚然,这对学生学习有一定帮助,但促进学生发展需要一定科学的思维习惯。“说数学”教学模型更注重小学生思维习惯的培养。比如在倾听习惯中,注重学生听懂对方的意思,要学会抓住对方表达的重点或关键词;在预习或读书的习惯中,注重联想、对比,找到学过的知识,提出不懂的问题;在写的习惯中,注重书写的层次和层次间的关系等。这样便于学生掌握一种科学的思考方法,从而提升思维的科学性。
3.“说数学”教学模型丰富小学生思维经验
经验对学生学习具有重要意义。《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进行修订时,专门把基本活动经验作为学生学习的四大重要目标之一。经验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提供了一种可重复的思维方法。比如积累了生活中进行统计调查的经验: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与做出预测,在类似的调查研究中,则可用这类经验来解决问题,这保证了思维的敏捷性。二是提供了一种可迁移的数学模型。比如典型的工程问题:一个水管进水、一个水管出水,多长时间能把游泳池注满水?尽管现实中不会进行这样的操作,但生活中类似的排队问题则可以用到这种模型,这影响思维的灵活性。区别于传统“双基”教学注重知识和技能的训练,“说数学”教学模型还注重思维经验的累积,比如在“概述训练”中,不仅注重学生知识结构的概括总结,也注重方法、经验和体验的表达和提炼,这就让学生数学学习经验更为丰富,从而提升数学思维的灵活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