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提高学生口语水平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提高学生口语水平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实验对象为五年级学生,根据学习进度,口试后测主要借用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孔凡哲在南湖试验学校的口试实践题,具体内容为:的和比1大还是比1小?

提高学生口语水平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许多实践性的数学口试研究均指出数学口试质量的关键在于命制恰当的口试题及确立合适的评分标准。[1]本研究涉及数学口试题2套,分别作为实验前测、后测使用。因实验对象为五年级学生,根据学习进度,口试后测(测试题二)主要借用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孔凡哲在南湖试验学校的口试实践题,具体内容为:的和比1大还是比1小?请告诉老师你是怎样想的,具体数学思维水平评分标准参见表7-1。

表7-1 口语测试题二数学思维水平评分标准[2]

进一步,为考查学生数学口试中所表现出来的数学语言能力水平,参照莫蔚坚2005年硕士研究成果《初中生数学学习评价研究及数学口语考试试验》中语言能力表现,制定了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水平评分标准(见表7-2)。

表7-2 口语测试题数学语言能力水平评分标准

同时,为考查学生数学表达情感的变化,口语测试中追问:在你会做题的情况下,数学课堂中,你是否愿意积极举手发言?以此反应学生的数学情感变化。作为前测,口语测试题一应该与后测口语测试题二保持同质。因此,口语测试题一的编制主要参考口语测试题二,同时结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五年级学生的学习要求,从教科书的核心知识、学生学习的易错点以及学习盲点进行筛选仿编。具体过程如下。

1.分析

根据孔凡哲等学者研究的结果,口语测试题编制重点包括两大环节:一是口语测试题的编制;二是数学思维水平的评分标准。口试题要求编制者对数学课程标准及其内容有较强的整体把握能力,即对小学数学研究比较透彻,能够把握数学课程标准以及教材内容,并做到二者的有机结合。同时,要求编者了解学生,熟悉学生学习中容易出现的典型错误,对小学数学教学比较熟悉,能够了解学生当下学习的内容以及容易出现的错误,由此,做到口试题内容适合学生。显然,这需要编制口试题的教师具有一定的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评价标准必须具体、详细、可操作。具体而言,就是要给出任意一种情况下的不同水平的具体表现。根据本研究目标,这种表现不仅要体现出学生的思维水平,还要体现出数学语言能力水平。这样评判者才能做到有据可依、区分明确。

2.仿编

基于试题编制和思维水平评价标准的要求,为保证口语测试题一的科学性,试题编制也经历了三个过程。

首先,全面掌握学生的认知基础,即分析测试前学生学习的内容、掌握的策略、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学习的效果、容易出现的错误等,做到对数学课程标准熟悉、数学知识清晰、学生认知清楚。

其次,五年级三位教师集体编制题目2道,分别为测试题A、测试题B,并思考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表达能力的体现,给出思维水平标准。同时组织全校数学组研究讨论,修正口试题题目呈现形式、追问形式以及评价标准。(www.daowen.com)

最后,将编制的2道试题通过邮件发给理论实践经验均比较丰富的市(区)数学教研员,根据教研员的意见,再次修改,形成初步测试试题。

3.预测

选取不参加测试的2个平行班级进行2道题的预测。预测分为三个步骤。一是给学生5分钟时间做题。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利于考查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和语言表达水平。二是对学生进行口试,由三位五年级数学老师分别根据标准评定等级。主要是考查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水平以及数学语言表达情感状况。三是对评定结果进行统计处理,以三位老师评定的平均成绩作为学生口试成绩。

4.调整

根据学生口语题结果,确定试题A、B的难易度和区分度,并和口试测试题二的实测效果进行比对(见表7-3)。

表7-3 自编测试题A、B与口语测试题二难度、区分度比较

由表7-3可以看出,自编测试题A在难度上、区分度与口试测试题二接近,说明自编测试题A与口语测试题二基本同质,由此,选取自编测试题A作为口语测试题一,具体内容如下:

同时,根据学生的预测口试表现,进一步调整,使数学思维水平评分标准尽可能与口语测试题二一致,形成正式的口语测试题一数学思维水平评分标准(见表7-4)。

表7-4 口语测试题数学思维水平评分标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