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说理训练”原理
“说理训练”是对“说点”进行落实的过程,是通过针对性训练,让学生在学会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说”的方法与技巧,是一个达成学生“能说”目标,提升其数学语言转译能力的过程。“说理”通俗地讲就是“讲道理”,作为“讲”是一种基于对方观点的互动交流,表现为“说理”中的“对方意识”;作为“道理”是对事物本质及运行规律的一种认识,表现为“是什么”的事实陈述和“为什么”的推理陈述。
从“讲”而言,“说理”需要有“对方意识”。“说理”必然是双方或多方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辩论的过程,如果仅仅停留在自己的逻辑中,而没有和对方有交集,则是一个人的“独白”。诚如网络中的一个有名段子所言:“你跟他讲道理,他跟你耍流氓;你跟他耍流氓,他跟你讲法制;你跟他讲法制,他跟你讲政治;你跟他讲政治,他跟你讲国情;你跟他讲国情,他跟你讲接轨;你跟他讲接轨,他跟你讲文化;你跟他讲文化,他跟你讲老子;你跟他讲老子,他跟你装孙子;你跟他装孙子,他跟你讲道理。”这不仅是一种没有逻辑和没有交集的胡搅蛮缠,更是一种“无理”的体现。在数学教学中,“道理”是通过师生讨论而得出的,这种讨论往往围绕一个关键问题展开,由学生提出解决方法,质疑争辩最终形成结论。在“三说”模型中,概括为“辨析训练”,由此体现“说”的交互性。
就“道理”而言,“是什么”类似于论文中的“论点”,是对一个客观现象的描述。尽管从一般交流意义上的语言描述来看,“是什么”表达的信息量有限,如“王老师是一个好老师”,只是一种观点描述,但学科意义上的数学语言内涵则丰富得多,对学生也具有特别意义,比如“商不变规律”,一个简单的知识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意义,既可以从文字上理解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又可以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如“如果8÷2=4,则96÷()=4”。因此,数学的“说理”需要让学生认识事实性知识,表现为复述训练,即用自己的语言来复述情境或问题中的信息。“为什么”类似于论文中的“论证”,论证通常有论据支撑,比如“王老师关心同学、乐于奉献,教学认真,所教班级成绩好,所以他是一位好老师”,这样形成了论据与论点互相支撑的论证,即是“说理”。数学上的论证通常是一种“推理”,是基于一定事实基础的合情推理或演绎推理。比如“3大于2,2大于1,所以3大于1”。这种推理和结论构成数学的“推理”,表现为概述训练,即通过总结把知识形成过程、思想方法形成过程完整地总结出来,由此体现“道理”的完备性。
综上,“说理训练”是围绕是什么,为什么以及“说什么”的一种技能训练,通过“说理”,可以使学生增加数学语言数量,掌握数学语言怎样表达才具有完备性和说服力的技巧,从而解决学生“不能说”的问题,提高学生数学语言的转译能力。
2.“说理训练”操作
“说理训练”操作上强调在不同课堂环节中融入针对性的训练。具体而言,就是在创设情境环节,针对学生的审题进行复述训练;在探究新知环节,针对学生的分析解题进行辨析训练;在课堂小结环节针对学生的反思进行概述训练。
(1)复述训练的操作
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建立在语言理解能力与语言转译能力基础之上。复述训练便是基于学生预习中的问题,教师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情境,学生读题时所进行的审题训练,其目的是让学生理解问题中的信息并把信息转化为自己的内在语言。具体操作上,可以通过三个步骤实施。
首先,教师用多媒体呈现数学情境或信息,让学生观察,从中发现数学信息,此为数学信息的输入;其次,教师隐去多媒体中的数学情境或信息,让学生说出自己看到的数学信息,此为加工信息;最后,多媒体再次呈现信息,让学生再次审视看到的数学情境或信息,此为信息强化。经由这样三个阶段,可以提高学生注意力,掌握审题技巧,从而为有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二个步骤和第三个步骤中,学生复述情境或问题信息,应该有层次。一般而言,复述训练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完整表述图文信息,训练学生记忆力;二是有逻辑地表述有用信息,训练学生的理解力;三是初步加工信息,训练学生的信息转译能力。比如下面的问题解决:
图6-4 问题解决样例
学生复述的第一层次为:余刚和苗苗约定9:00同时从自己家去少年宫,9:16两人正好相遇,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余刚每分钟走75米,苗苗每分钟走60米。显然这种表述只是对信息的机械解读。第二层次为:余刚速度是75米每分,苗苗速度是60米每分,9点出发,9:16相遇,求相距多远?这种描述已经具有语言的逻辑性,可以说基本理解了题目的信息。第三层次为:一个人速度是75米每分,另一个人速度是60米每分,16分相遇,求相距多远?这种描述已经对复杂信息进行了初步的加工,将信息进行了转译,实现了信息的内化。复述训练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力图从信息复述的第一层次提升到第二层次甚至第三层次,为问题的分析交流奠定坚实基础。
(2)辨析训练的操作
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需要在交流的环境中才能发展与完善。辨析训练就是为学生创造一个充分交流与争辩质疑的平台,通过师生讲解、分析、质疑、争辩,最终达成共识,形成结论。辨析训练的核心是让学生实质性地参与教学,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需要激励各个层次学生参与进来。一般而言,教师教学设计是以中等生学习掌握程度为依据进行设计,课堂上优等学生与较差层次学生都或多或少存在“吃不饱”或“吃不了”的情况。为了避免这一情况,辨析训练中教师要鼓励学困生提问,对于教师或学生讲解后的知识,要优先给予学困生提问的机会,并用及时的评价语言肯定、鼓励这一层次学生的提问,树立其参与辨析的信心并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学优生则要鼓励其明知故问,鼓励学优生在听取其他学生发言后抓住核心问题并提问,并以此体现学习的水平与能力。同时,教师要适时参与质疑争辩并主导争辩的问题、时间,调控学生的学习情绪,以此三管齐下,推动重难点的突破、易混点的厘清。如“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教学片段),在这一教学片段中教师组织辨析训练,通过学生扮演小老师主动提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进来,通过老师的点拨,就可以把抽象的长方形面积推导过程借助图形语言进行理解和表达。这个过程,可以促进学生数学语言转译能力的提升。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教学片段
生2:我在想你是让我们数。
生1:不是这样,再想一想。
生3:因为你摆了6个,还要6个就是长方形了,加起来就是12个。
生1:你的想象力真丰富。你怎么知道还剩6个?来给大家指一指。(www.daowen.com)
生3:操作——指空白部分。
生4:万一空白部分是5个呢?你这样指不科学。
师:数学必须讲理,你怎么肯定就一定是6个而不是5个呢?
生5:我知道了,长4厘米,表述一排可以摆4个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宽3厘米,表示这样的3排,一共就有4×3=12个小正方形,面积就是12平方厘米。所以就不用将第二排摆出来了。
师:是这样吗?
生1:是的。
师:看来,数学不能蛮干,加一点推理和想象,可以事半功倍。
师:让我们再来通过课件演示一下这位同学的摆法:第一排摆了4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竖着的3个表明了有这样的3排,说明第二排、第三排都和第一排个数同样多。一共包含了12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面积也是12平方厘米。
(3)概述训练的操作
数学语言具有简洁性、精确性、严谨性、抽象性等特点。然而,课堂上通过学生的表达交流形成的知识是零散的,方法是模糊的,表达是可商榷的,因此数学语言需要进一步概括提升。概述训练便是通过师生共同总结反思,梳理知识、方法,进而形成知识网络提高学生反思能力而进行的训练。通常,概述训练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概述一节课的知识方法,即知识的概括化,一般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来提问;二是形成旧知与新知的联系,即知识的网络化,通常以“解决这个问题用到了什么方法?不同方法有什么异同点?联想所学的知识,你有什么新的启发?”来引发;三是反思知识的应用场所,即知识的条件化,通常以“今天学到的知识方法思想,还可以用到什么场合?要解决类似的问题,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来提问。通过知识的概括化、网络化与条件化可以给学生更多参与表达的机会,进一步通过表达交流促进知识的整理,推动思维的发展。如“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课堂小结的概述训练。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呢?
生1:学会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生2:我原来只知道公式是什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还知道了公式的由来,长是几,每排就摆几个,宽是几,就摆几排,然后用每排个数×排数=总个数,面积就是多少。
师:掌握得真好!再回想一下,我们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得到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
生:我们通过摆小正方形,再观察比较,总结出长方形面积公式。而正方形面积公式则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直接推导而来,就不用动手操作了。
师:你真会关注学习过程。谁还想说一说其他的收获或是疑问?
生:我想问,长方形正方形周长与面积之间有没有联系?
师:提的问题真好。周长和面积有什么关系呢?在学习完面积单元后,我希望你们自己能解决这个问题。
在这一个课堂小结中,教师实际上是进行了概述训练。第一,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课堂知识进行总结,重点突出推导过程;第二,教师通过追问引导学生对学习方法进行总结,凸显动手操作和想象推理的不同价值;第三,教师通过发散问题让学生质疑,引导学生对周长与面积关系进行思考,关注知识间的联系,形成整体框架。这种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的总结概括,实际上是一种语言简洁性、精确性、严谨性与抽象性的训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