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课程标准:政策文本依据

课程标准:政策文本依据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关于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课程标准:政策文本依据

1.课程标准理念规定

数学课程标准是指导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学的政策文本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关于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了落实这些理念,对各个学段中的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目标提出具体要求。如第二学段(4~6年级)数学思考中要求学生“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在问题解决目标中提出“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在情感态度目标中提出“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言必有据等良好品质”;在具体内容标准上,也指出许多知识需要学生口头言说,需要学生通过对话交流来学习掌握。又如在第一学段(1~3年级)关于数的运算中指出:“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会解释估算的过程”“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在图形与几何中指出“能根据具体事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在第二学段(4~6年级)关于数的运算中也指出“能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可见,作为指导数学教学的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上都提倡师生的对话交流,倡导把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发展作为数学教育的主要目标,鼓励教学中学生之间互相交流。

2.课程标准对“说数学”的支撑(www.daowen.com)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规定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是对数学教学全方位的把握,从中可以看到培养学生“说数学”的能力贯穿于学生数学学习的各个阶段,落实在数学内容的各个方面。“说数学”教学需要满足课标的要求,在各个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有条理思考、质疑、清楚表达、言必有据、言必有理等良好品质,培养学生反思学习的良好习惯,这就明确了“说数学”要达到的目标,既为“说数学”提供了直接的政策文本支持,又为评价“说数学”的效果提供了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