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嘴山市地震活动背景与震情形势。石嘴山市处于我国南北地震带的北端,属于华北地震区银川—河套地震带,辖区内有贺兰山东麓、崇岗—芦花台、西大滩、黄河、正谊关、平罗东等6条断层,这些断裂具有发生强地震的构造背景,距离惠农城区和石嘴山经济开发区较近的西桌子山断裂和本井—磴口断裂对石嘴山市的安全也有较大影响。石嘴山市辖区及邻近历史上曾发生过1739年银川—平罗8级大震,自1965年有仪器记录以来,宁夏台网共记录到我市境内发生3.0级以上地震71次,邻区阿拉善左旗1990—1991年发生过3次5级地震,对我市波及影响也较大。自1996年以来,一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之一,随着汶川8.0级、玉树7.1级等多次强震的发生,南北地震带又进入了新一轮的活跃期,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危险性进一步增强,据预测,2006—2020年,我国大陆可能发生10次左右7级以上地震,最大震级可能超过7.5级,强震活动的主体地区在大陆西部,我市震情形势依然严峻。
(二)防震减灾工作现状。在市委、市政府和自治区地震局的正确领导指导下,在市防震救灾指挥部各成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防震减灾事业取得了突出成绩,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形成了较为健全的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
1.组织体系基本建立。成立了市县区防震减灾领导机构,设立了市、县区、乡镇、街道和大中型企业防震减灾工作机构,基本形成“政府重视、社会参与、上下联动”的防震减灾工作机制。
2.地震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得到提升。依托自治区防震减灾区域中心节点平台,建设完善市县地震信息节点、石嘴山地震台信息节点,建成了分层次的地震信息服务系统,推动了市防震减灾工作信息化建设,提升了服务能力。
3.地震监测能力逐步提高。实现了观测数据传递程序化、自动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数据的准确性,市地震监测能力达到M1.5级以上。随着平罗047井和惠农08井数字化完成,标志着全市地形变、流体、地电场等观测手段的建成,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调整完善43个宏观观测点,建立了地震宏观观测网,形成了微观观测与宏观观测相结合的地震监测系统;加强与乌海、阿盟等周边地市地震部门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区域联防机制,提升地震监测和分析能力。
4.震害防御能力不断提高。自2008投入900余万元完成了“石嘴山市活断层探测与断层活动性初步鉴定”项目,为城市规划和工程建设抗震设防要求提供了科学依据,提高了全市震害防御能力。“校安工程”的完成,提高了中小学校舍抗震设防能力。通过实施“塞上农民新居”、“农村危房改造”和“地震安全农居”工程,提高了全市农居抗震防灾能力。“采煤沉陷区搬迁工程”、“棚户区改造工程”,大幅改善提升了惠农区、石炭井、白芨沟、汝箕沟等居住在煤炭沉陷区及自然条件恶劣的山(矿)区住户的居住条件和抗震能力。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和市政建设,增强了全市城乡综合抗震能力。
5.抗震设防要求得到进一步加强。市地震、规划、住建、发改等部门认真履行抗震设防管理与监督职能,不断加大防震减灾执法力度,将抗震设防要求作为项目可行性论证、工程设计、施工审批和竣工验收等环节的必备内容,纳入了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和石嘴山市建设项目“多规合一”并联审批程序贯彻执行,确保了新建、改建、扩建工程按照国家、自治区抗震标准设防。依据《宁夏回族自治区房屋建筑抗震设防管理办法》标准要求,学校、医院、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项目的抗震设防,按高一等级标准全面执行;新建中小学推广轻型抗震结构体系,教学楼层严格执行不高于三层的规定;活动断层避让带内禁止工程项目建设。(www.daowen.com)
6.地震应急救援能力不断增强。修订发布了《石嘴山市地震应急预案》,加强了对各级政府地震应急预案的管理,初步形成了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地震应急预案体系框架,依据预案,开展了市级、县(区)、行业、社区等多层次、形式多样的地震应急演练。制定了《石嘴山市防震救灾指挥部应对地震灾害工作方案》、《石嘴山市地震应急手册》、《石嘴山市有感地震应急方案》、《石嘴山市地震谣言应对方案》、《石嘴山市地震信息报送制度》和《石嘴山市震情值班制度》,保障了应急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市、县(区)均成立了依托消防武警官兵为主要力量的综合应急救援队,大中型企业也组建了专业应急抢险救援队,部分社区组建了地震应急志愿者队伍,地震应急救援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初步完善了由民政、粮食、商务、供销、卫生等部门和企业共同构成的有一定社会参与、补充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充分利用城市广场、绿地、公园、学校运动场、体育场等公共设施,因地制宜地完善了能够基本满足全市人民基本需要的应急避难场所。实施了《石嘴山市灾情快速捕获与应急指挥系统》和《平罗县地震预警》项目,进一步提高了震情、灾情快速获取能力。
7.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成效明显。各级宣传、教育、科技、地震等部门按照“主动、稳妥、科学、有效”的宣传原则,充分利用全国防灾减灾日、唐山大地震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扎实推进防震减灾知识“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军营、进宗教场所”活动,形成了特色鲜明、效果显著的防震减灾宣传氛围。全市各类教育机构将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所有中小学校每学期至少安排8个课时进行专题教育,采取班级主题活动等形式广泛开展学习讨论,增强广大师生防震减灾意识。将防震减灾知识纳入党校培训课堂,对领导干部进行防震减灾教育培训,提升各级领导干部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完善行业教育培训机制。在商务系统、工业等系统举办防震减灾专题讲座,增强行业管理人员和企业负责人防震减灾意识,落实减灾措施,提高应对能力。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融入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利用“平安中国”公益活动,在两区一县人员密集的广场放映防震减灾故事片和宣传片,发挥防震减灾科普示范社区、地震安全乡村、科技馆等阵地作用,精心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系列活动,连续多年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电台、手机应急信息平台刊播、发送防震减灾知识,增强防震减灾意识,提高防御地震能力。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监测台网布局和产出应用能力不足。地震监测能力仍然较弱,观测手段布局不够合理,密度还达不到全面监测需求,观测数据分析应用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地震预测水平较低,监测预报预警经费投入少,科技支撑力度不够。
2.应急救援能力不能满足高效应对处置需要。地震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有待提高;各级抗震救灾机构的履职意识和能力亟待全面增强,成员单位协同和信息共享不够;对大震巨灾危害认识不高,应急准备不足,风险隐患排查不细,应对措施针对性差;公众防震避险能力不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范化建设亟需推进,基层地震应急救援能力亟待提高;地震应急救援科技支撑能力亟待提升,相关理论、技术和装备亟待创新发展和加强。
3.公共服务能力与公众需求有差距。地震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监测预报、震害预防、应急救援三大领域缺乏相应公共服务产品,限制了为公共服务的能力和范围,尚不能充分满足和社会公众的需要。地震烈度速报和地震预警能力尚未形成。
4.防震减灾与经济发展新常态不相适应。县区地震机构不健全,工作较为薄弱;公众参与防震减灾的积极性不高,各级防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支持力度不够;地震监测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经费不足,观测手段布局有盲区;信息化建设滞后;人员流动慢,专业人才匮乏,没有学科带头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