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昔年种柳

中国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昔年种柳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城市文化源远流长,每个城市在其独特的文化力影响照映下彰显着不同的性格。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特征并不明显。(二)中国城市文化产业60年发展的主要历程1.1949-1965全新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新中国成立后,城市文化一度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发展氛围,城市文化得到了蓬勃发展。这种状况阻碍了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的流通,限制了中国文化市场、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昔年种柳

中国城市文化源远流长,每个城市在其独特的文化力影响照映下彰显着不同的性格。然而,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30年间,虽然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发展氛围,产生了一批反映新中国、新时代、新人物的精神风貌和时代本质的文化艺术作品,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制度变革。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特征并不明显。特别是“文革”十年,城市文化的产业化完全停滞。改革开放三十年,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育和成熟,中国的城市文化产业才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春天。

(一)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城市文化产业的鲜明特征。文化产业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资料显示,全世界文化创意产业每天创造220亿美元的价值,并且还在以5%的速度递增。在英国、美国、丹麦、新加坡等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引领国家产业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也越来越得到重视。目前,中国主要中心城市人均GDP已经超过3000美元,北京、上海深圳大城市人均GDP均超过5000美元。从国外发展经验看,城市人均GDP达到这一水平后,国民经济开始进入到持续稳定增长、经济结构快速升级、城市化水平迅速提升的新阶段。社会消费结构将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消费重心向教育科技、文化、旅游等领域转移,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同时,党和国家因势利导,制定政策,坚持文化创意产业为“人民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正确导向。

(二)中国城市文化产业60年发展的主要历程

1.1949-1965全新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新中国成立后,城市文化一度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发展氛围,城市文化得到了蓬勃发展。然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文化单位均为“事业单位”,由各级政府直接管理,这一时期推动城市文化发展的主要力量还是政府投入,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并不明晰,产业发展所需的商品市场逐步淡出国家经济体制,某些文化产品具有商品属性,但不准进入市场,难以形成产业。因此,这一时期的城市文化发展充其量只能称之为“城市文化事业”。

2.1966-1976“文革”的十年。“文革”十年,许多曾经被视为瑰宝的文化形态被打为“毒草”,城市文化受到了严重冲击,这一时期虽然也涌现了一批“样板戏”等产品,但这些为政治服务的文化产品已经离产业越来越远。

3.1977-1992从事业到产业的转变。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些文化单位在经济体制改革大潮下以文补文中开展经营活动,部分单位试行企业化经营管理,使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商品属性显露出来。这一时期,作为文化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要素市场(如文化中介市场、文化资金市场、文化产权市场)已在中国部分城市(如上海、北京、广州等)开始逐渐地孕育和生长,例如,90年代初,影视娱乐业开始出现电视剧“渴望”、“北京人在纽约”等一批大众喜闻乐见的产品。但由于体制和机制的束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显得十分滞后。这些产品开始以市场意识和方式组织生产流通,遇到的资金等问题很多,困难重重。这种状况阻碍了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的流通,限制了中国文化市场、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的是,文化事业向文化产业的伟大转变已经起步。(www.daowen.com)

4.1993-2002从民族的走向世界的。进入90年代,邓小平视察南方的谈话发表,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颁布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方针政策,对文化产业发展提出挑战也带来了机遇。文化产业开始进入加速发展时期。据国家工商总局资料统计,1990-1998年,全国文化系统文化产业的增加值由12.1亿元,增加到83.7亿元,增长了近6倍;文化产业结构由6.8万个,增加到9.2万个,增长了35%;从业人员由49.5万人,增加到72.1万人,增长了46%。与此同时,社会所办的文化产业发展更为迅猛。1990年,社会所办的文化产业在总量上还远远小于文化系统的,到1998年,社会所办文化产业的机构总数已经是文化系统的2.7倍,从业人员为1.5倍,增加值为1.5倍。初步形成了由文艺演出市场、电影电视市场、图书音像市场、文化娱乐市场、文化旅游市场、艺术培训市场、广告传媒市场等门类构成的文化市场框架体系。

5.2003-2009大国崛起下文化产业的突破性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文化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获得了高速发展。同时,理论和思想道德建设日益受到重视,文学艺术日益繁荣。公共文化投入增加,文化设施和服务网络日趋完善。文化及相关产业蓬勃发展,形成了一些有较大增长空间的文化产业门类,涌现出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明确了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政策,调动了全社会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2005年,是文化体制改革的总结年,文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进入利润调整、完善、反思的阶段。2005年城乡居民收入较2004年增长幅度更大,全年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总量在8300亿元以上,城乡居民家庭文化消费总量在4150亿元左右。以大众参与度强、普及率高的影视产品为例,2005年,中国电影故事片产量达到260部,连续第3年保持高速增长。但是,其中只有90多部在主流院线上映过,而观众真正能在主流电影院看到的只有30多部。这一年,中国电影国内票房收入为20亿元,比2004年增长33%。海外票房超过16.5亿元,电视播映市场11.5亿元,电影综合收入共达48亿元。国产影片共在国外及中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举办了27次电影展;共选送263部次国产影片参加了101个国际电影节,其中有18部影片在24个国际电影节上获得32个奖项。2005年,中国国产动画片实际生产数量已突破4万分钟,超过1993-2002年中国国产动画片产量之和。

2006年,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为各级政府关注的热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要是在文化改革、创新乃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框架中提出的。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提出,是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公益性文化事业的重要转型,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政府职能转变的结果,体现了一个现代政府对自身功能定位和责任的确认。2006年中国电影的产量和票房继续稳步增长,电影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截至2006年11月16日,已审查通过的电影故事片、纪录片共303部,其中,数字电影占到了35.3%,计107部。2006年11月份统计,共摄制完成的纪录片有11部(其中3部长片)、动画片有7部(其中3部长片)。

2007年,文化产业发展在增长速度和结构优化两方面都表现了较大的活力。根据北京、上海、广东等部分省市当年文化产业发展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文化产业的总量规模不断扩大,文化产业对GDP增长量的贡献率逐年提升,直接从事文化活动的各行业所占比重继续提升。民营文化企业为主要经济成分的那部分文化服务行业高速增长。在文化服务业中,新兴文化服务业比重上升较快。大众型、商务型文化服务行业发展迅速,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在文化服务业中所占比重最高。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所占比重有所回落。文化产业经济效益逐年提高,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攀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