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增强企业活力的规律性:昔年种柳之路

增强企业活力的规律性:昔年种柳之路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济责任制的推行为贯彻物质利益原则打开了一条道路,是增强企业活力的有效途径。企业活力的基础动力是劳动者的个人物质利益,这是增强企业活力的规律。实行厂长负责制,还权于厂长,使中央关于扩大企业自主权的一系列决定和措施,以及我省的三十五条和我市的十二条改革措施能够更有效地贯彻执行,增强企业活力的外部条件在厂长负责制的冲击下正在逐步形成。

增强企业活力的规律性:昔年种柳之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建国以来的经济工作总结了经验教训,近几年来又有经济体制改革的丰富实践,这些为我们探求增强企业活力的客观规律提供了科学的根据。我认为认识和增强企业活力主要有以下五条规律可循:

(一)物质利益原则贯彻得越彻底企业活力越强

物质利益原则是企业活力的最根本的动因。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企业活力的源泉,在于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在企业活力结构中人员素质是决定性的最活跃的因素,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企业技术素质,管理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企业决策能力、应变能力、发展能力、竞争能力的强弱。当企业经营成果和经济效益的好坏同劳动者的物质利益紧密结合的时候,劳动者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性就能够充分的调动和发挥出来,企业活力结构中人员素质就会迅速得到提高,从而带动企业其他素质的提高和企业能力的增强。劳动者个人利益期望值的大小和实现期望值的可能程度,这是企业活力的兴奋剂和催化剂。建国以来的一个长时期内我们视物质利益原则为资本主义,大搞平均主义,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个人吃企业的“大锅饭”,企业经营成果和经济效益完全同劳动者个人的物质利益脱节和分离,劳动者的积极性受到挫折和压抑,企业活力没有了兴奋剂和催化剂,这是我国企业缺乏活力的主要原因。从最近召开的山西省大中型企业厂长负责制座谈会的调查来看,企业追求的主要目标为求得上级满意的占8.5%,为完成国家计划的占27.7%,为求得企业最大利润的占72.3%,为求得职工收入增加的占36.2%,认为搞活企业的关键是放开工资奖金的占46%。这说明越来越多的企业领导者已经认识到物质利益原则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基础动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在企业推行的经济责任制不仅使劳动者的物质利益与企业的经营成果挂起钩来,而且使劳动者个人的劳动成果同自己的物质利益挂起钩来,从而促使劳动者从切身利益出发关心企业的经营成果和经济效益,激发他们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当家做主的积极性,增强他们关心自己劳动成果好坏的高度责任感。经济责任制的推行为贯彻物质利益原则打开了一条道路,是增强企业活力的有效途径。

企业活力的基础动力是劳动者的个人物质利益,这是增强企业活力的规律。但是,这样一条显而易见的最简单的规律不但长期以来不被人们所重视,而且直到现在有些人仍然不能正确应用,平均主义的思想一直支配着分配领域,“鞭打快牛”“照顾落后”、“劫富济贫”等现象的存在,1985年工资改革时出现的平均主义倾向,都反映出了平均主义思想的影响。今年第一季度工业生产增长速度不够理想,尽管有各种客观原因,但忽视物质利益原则的平均主义思想的抬头也是一个应当引起警觉的问题。因此,深入进行分配关系的改革是搞活企业,增强企业活力的重要一环,从长远看应该放开企业的工资和奖金,使企业的劳动成果分配更好地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挂钩,打破企业之间,企业内部分配关系上的“大锅饭”。实践证明,物质利益原则是企业活力的动力,我们就必须紧紧把握住这个规律,应用这个规律增强企业活力。

(二)厂长负责制越深化企业活力越强

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要求企业有迅速、果断、科学的决策和集中统一、协调一致的指挥。但是长期以来,我国企业领导体制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由于这种领导体制存在着以党代企、政企不分、职责不清、责权分离、集体领导、无人负责、多头领导、指挥不灵、决策迟缓、难以决断等弊端,极大地削弱和束缚了企业活力。

从1984年逐步推开的厂长负责制,为增强企业活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由于厂长有了生产指挥权,强化了生产指挥系统,使企业内部的纵向和横向关系更加协调,生产稳步上升,据对太原市实行厂长负责制的50个大中企业的调查,1984年、1985年工业总产值,上交利税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由于厂长有了经营决策权(据山西省大中企业厂长负责制座谈会调查厂长有生产经营决策权的占76.6%)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能够比较迅速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加快了产品结构的调整,变为计划而生产到为市场需求而生产,增强了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厂长负责制的实行才使企业能够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经营者和生产者,成为具有一定权力和义务的法人,厂长也能够成为对国家、对企业、对职工负责,承担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的法人代表。

实行厂长负责制对厂长素质的要求就更高了,这对于提高企业领导素质有着促进作用。从企业活力结构的分析来看,企业领导素质是企业活力的主导力,企业的决策能力直接反映出了企业领导,特别是厂长的知识结构、工作经验、思想修养、群体意识、领导艺术、组织指挥能力等方面的优劣。在实行厂长负责制的进程中,企业领导班子,特别是企业的厂长都按照四化标准进行了调整,一大批具有较高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的优秀人员走上了领导岗位,这对于增强企业素质和企业能力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实行厂长负责制,还权于厂长,使中央关于扩大企业自主权的一系列决定和措施,以及我省的三十五条和我市的十二条改革措施能够更有效地贯彻执行,增强企业活力的外部条件在厂长负责制的冲击下正在逐步形成。

实行厂长负责制是对旧的传统模式的冲击,是向人们长期以来头脑中形成的旧观念的冲击,尽管实行厂长负责制对增强企业活力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仍然遇到各方面的阻力。1985年下半年和今年年初在厂长负责制问题上出现了一些反复,一些部门纷纷向厂长收权,又使刚刚萌发的企业活力受到压制,一些地方的厂长日子很不好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了影响。太原橡胶厂厂长和销售科长签订销售承包经济责任制合同时,销售科长受传统观念和政策多变的影响.对不正之风和正常活动的界限划不清而心有余悸,要厂长和党委书记、纪检书记联合签字。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厂长负责制推行过程的实践告诉我们,随着企业领导体制的改革,企业活力已经从麻木沉睡的潜在状态中觉醒了,围绕着放权与收权,让利与争利的反复,正是企业活力要冲破束缚它的桎梏的表现,企业开始了向企业法人“人格”的回归,这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大趋势,也正是我国企业振兴的希望。

(三)企业技术改造、科学管理、智力开发的步伐越快企业活力越强(www.daowen.com)

在企业活力结构中,企业技术素质(包括机器没备、检验检测计量手段、厂房和劳动条件、运输工具、设计水平、工艺流程、工艺条件、新产品开发和研究水平等)是企业活力的基础,企业管理素质(包括管理体制、组织机构、管理方法和手段、专业管理、管理基础工作等)是企、业技术素质得以发挥的保证,职工素质(包括职工的思想政治觉悟程度、文化技术水平、业务工作能力、组织纪律观念等)是企业技术素质、企业管理素质转化为企业活力的关键。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在经济发展上注重于以新建企业来扩大生产能力的外延式的发展,不重视老企业的技术改造进行内涵式的发展,使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的技术素质比较低。就拿太原市来说,有不少企业的机器设备还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水平,厂房和生产条件都很差,检测检验计量手段落后。太原矿山机器厂,是个20世纪30年代建厂的老企业,固定资产原值为9600万,现净值仅有3100万,这个拥有近八千名职工的大厂,可以说已完全丧失了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加之多年来企业活动受政治运动的冲击和左右,“十年文革”的破坏,使我国企业的管理素质很低,基本上还是处于传统管理的阶段,科学管理在一部分企业也是近年来才开始上路,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在相当多的企业还没有上路,有少数企业还沿用着手工业管理方式。当前企业职工素质低的现象也十分普遍,由于近几年来职工成分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再加上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薄弱,正规的政治、文化、技术教育不健全,部分职工的政治思想水平、技术水平比较差,组织纪律观念淡漠。同时,由于企业职工致富路子太窄,直接动因有限,限制了职工学技术的积极性。想文凭、想当官的多,以文凭和当官得利,争文凭和争官成了一些人的动力,出现很多弊端。以上的现实情况表明,加快企业技术改造、科学管理和智力开发的步伐已是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否则企业活力的物质基础就会越来越脆弱,增强企业活力就会成为纸上谈兵。要加快企业技术改造的步伐,必须解决好国家和企业的分配关系,重新调整利税率,让企业得到更多的留利,增强企业的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能力。要有组织、有领导、有步骤地抓好企业管理升级的工作,推动企业科学管理和现代化管理的进展。在智力开发上可以考虑适当缩短工作时间,采取周五工作制或日七小时工作制,使职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接受正规的政治、文化、技术教育,采取一些鼓励学习技术的政策,使职工从学技术上也能得到实惠,看到前途,改变争文凭、争官的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和价值观念。

加快企业技术改造、科学管理、智力开发的步伐,就会较快地提高企业的技术、管理和职工素质,企业活力就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在商品经济的海洋里,企业的航船就有了舵轮和发动机,就更能掌握驾驭航程的主动权。

(四)市场机制越完善健全对企业活力的激发效能越大

企业活力是一个动态系统,企业活力的强弱只有在市场经济中才能够表现出来,企业的决策能力、适应能力、竞争能力、发展能力都是针对市场动态的变化做出的反应。没有市场经济,企业活力就无用武之地。长期以来,我们把单纯的计划经济误认为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完全排斥了市场经济,使企业活力失去了赖以生长的肥沃土壤,企业活力便只有枯干萎缩。

开放资金市场、劳力市场、物资市场、技术市场,健全和完善市场机制,就会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跟随市场情况进行调整,使企业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进行决策,实现决策,企业由只受国家计划左右经济活动转到受市场机制左右经济活动上来,由被动式的企业经济行为转到主动式的企业经济行为上来,由向上级机关“求恩施” 转到向市场自由选择上来。有了完善健全的市场机制就能使企业摆脱政府机构附属物的地位,企业不再为使用资金、物资分配等等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而跑若干部门盖若干图章煞费苦心了。政府行政部门对企业的干预就会减少。市场机制的健全完善还会使所有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平等的地位,有同样的机遇和条件,才能真正地客观衡量出企业活力的优劣和强弱,企业的领导者和职工在市场机制的激发下能够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

市场机制的健全和完善有利干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有利干企业追求企业利润目标和满足社会需要目标的统一。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劳动成果达到计划指标劳动成果的价值就实现了。但是,在市场机制条件下,企业的劳动成果只有被市场即社会的需要承认它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能实现,企业的利润和职工的个人利益才能得到保证。

去年以来.山西省委、省政府,太原市委、市政府关于增强企业活力的“三十五条”、“十二条”政策规定相继出台,财政、税收、物资、银行等一系列配套改革也陆续问世,企业开始跨入市场的大舞台,企业活力在市场经济的激发下有了不同程度的增强。据了解决定企业生产的动因为完成产值的只占4.1%,为完成计划的也才占24.5%,而为满足市场需要的占到了71.4%。随着市场机制的健全完善,必将激发出前所未有的企业活力。

(五)政府职能转变的越快越有利于增强企业活力

多少年来,政府的职能究竟是什么?一直众说纷纭。其实并不是政府的职能不明确,而是政府办了许多应该由企业办的事,而企业又办了许多应该由政府办的事,即“市长管厂长的事,厂长管市长的事”,这种怪现象并不是哪一个市长或哪一个厂长愿意这么办,而是长期以来旧的经济体制模式的弊端。由于政府有一部分职能埋头于管理生产和经营,卷入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一方面大大削弱了政府本身应该履行的职责,另一方面又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干涉,束缚和制约了企业活力。例如,太原化肥厂,令年9月决定进行一年一度的设备大维修。但因化肥紧张的形势,省政府有关部门和领导,强令不能维修。厂长和公司经理多次申述设备不维修会出问题并把官司打到省长面前,最后仍拖了20多天,因有些设备已不能坚持生产,才被迫停下维修。厂长说:“维修设备上面都要管,哪能有活力呢?”同时,本来应该由政府职能解决的问题却给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企业不得不花费相当多的精力去处理职工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等问题上。一个千数来人的企业大都有学校、食堂、托儿所、幼儿院、卫生所、通行车等一整套生活服务机构和设施,大型企业的生活服务机构和设施更是一应俱全,规模宏大。由于企业背上这么沉重的包袱,企业经济活动就必然步履艰难,企业活力的增强也就只能蹒跚而行了。据调查,企业厂长最感头痛的问题,产品质量占2.7%,资金、原料、市场问题占19%,而社会负担和行政干预占到67.5%。因此,增强企业活力,必须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职能的宗旨是在自己管辖的行政区域内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创造一个安定的秩序,完善的设施,和谐的建设格局。这样,企业甩掉了沉重的包袱,企业活力就可以起飞,政府减少了对企业的行政干预,企业活力就有了纵横弛骋的天地。

政府职能的转变本身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这就是它对传统观念是一个突破,为增强企业活力,搞活企业创造了比较宽松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

社会主义企业活力有其客观性和规律性,我们的任务是研究、探索它的规律性,运用增强企业活力的规律,使企业活力充分被激发出来并沿着人们较理想的轨道运动,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推进我国四个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改革论文集》  中国经济出版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