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政府建立“服务型”的管理体制,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基本原理的。
我国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及其运动规律的理论概括,电是我们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因此,对城市政府职能的改革也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办事,才能越改革越符合实际,才能使上层建筑更好地为经济基础服务。
由于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商品经济,因而它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挤;由于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商品经济,因而它又区别于共产主义社会的产品经济。所以,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一个完整的严格的科学概念。作为商品经济,它要求扩大企业自主权,使其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以增强企业的活力。因此,国家必须实行政企职责分开,坚持简政放权,以充分发挥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城市政府的职能如果不能根据这个根本性的转变而相应的转变,就会成为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阻力。作为计划经济,又要求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加强专业化协作,解决盲目生产、重复建设和社会负担过重等问题。因此,国家必须通过制订计划、制定各种技术经济政策,运用各种经济杠杆与经济、法律等手段,加强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与控制,使整个社会经济保持必要的比例关系。城市政府的职能,如果不能随着计划产品经济转变到计划商品经济而相应转变,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也将产生脱节现象,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以上两个方面的要求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求城市政府的职能由单纯的“控制型”转变为“服务型”。有人认为,国家机构为企业和基层服务,不能反映它的组织、领导作用。这是不正确的。国家机关把自己凌驾于企业和基层群众之上,把管理看成是“一切都得听我的”,是官僚主义的主要特征,是同社会主义的国家机构的性质和职能相抵触的。我们的国家机构和各级政府对经济的领导、管理,主要是搞好宏观决策、经济立法、规划协调、监督检查、提供信息等,都是以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为发展生产服务,为企业服务,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服务,是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的唯一宗旨。因此,国家机关和各级政府必须把想问题、办事情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法由控制企业转变到服务于企业的轨道上来。如果说我们过去曾经更多的强调用权力来指挥和控制企业,那么,政企分开以后,就要更多的靠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取得企业的信赖,促进企业的发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国家机构特别是城市政府提出的要求。(www.daowen.com)
(二)经济体制改革实践要求城市政府建立“服务型”的管理体制。
当前,我国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形势发展很快。这场改革不仅使人们的经济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也引起人们的精神状态、意识观念、道德准则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国家机关,从组织机构、思想作风到工作方法也必须随之进行一次深刻的改造,否则就无法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势,就会影响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实践就是这样严肃地提出问题,刻不容缓的要求我们以实际行动回答这些问题的。1986年8月2 3日《解放日报》报道,国家电子行业300家工厂抽样调查,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现任长厂有62%要求卸任,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和城市政府的职能还未很好从“控制型”转变到“服务型”有关。抽样调查提出的具体问题主要是:其一,宏观决策变化多,幅度大,速度快,企业无所适从。过去有问题可以找条条,现在企业下放了,条条不能管,块块管不了,企业有“昔”无处诉,有“难”无处找,要求卸任。其二,机构越“简”越繁,各级行政与企业争权,各个方面向企业伸手,厂长难以应付,对摊派风很难顶住。风源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有权,企业不能不听;二是“地头蛇”,企业得罪不起。其三,国家下放的十项自主权中,最为关键的几项,企业至今仍拿不到手,其中原因,一是“权未下放”;二是财政,人事劳动部门和银行卡住。其四,厂长难协调,难用人,难决策,难指挥,实际上是无权负责。抽样调查还指出,有36.8%的企业仍在执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已实行厂长负责制的企业中,大多数企业的人事调动、经营决策等大权仍由党委书记掌握。其五,旧的习惯势力大,舆论压力重,厂长日子难过。厂长是四个三角焦点的集中点,即:产—供—销,人—财—物,责—权—利,国家—企业—职工。各方面有了矛盾,都集中反映到厂长身上来,使厂长感到压力重重。要改变这种状况,企业内部、外部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重要的是要转变政府的职能,使政府机关的工作转移到为企业,为基层服务的轨道上来。这是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的经济体制改革为城市政府提出的最迫切的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