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用好三句话,精准说服,达成共识

用好三句话,精准说服,达成共识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及时评估对方的状态,并用好三句话,让说服的过程变得恰到好处。一句“我赞同”,会让他们放下对抗姿态,开始听你说。大部分情况下,我们的第一反应——要说服别人,先把自己的想法抛出来。说服对方的两种基本策略:一、证明“我”对;二、帮助他找到他错在哪里。引导对方发现了盲点,这已经非常接近说服对方了。用好这三句话,阴阳结合,刚柔并济,我们更有机会和各种不同的对象达成共识。

为了让对方心服口服,人们常用的方法是苦口婆心地耐心劝说。这样做成本很高,效果也不理想。经常苦口婆心,就变得“婆婆妈妈”,用心良“苦”却未必奏效。就算自己占了理,却因火候把控不好,最终还把关系搞僵,真是得不偿失。

及时评估对方的状态,并用好三句话,让说服的过程变得恰到好处。

包容他人的意见是一种胸怀,欣赏他人思想的亮点是一种眼光。就算对方的想法并不全对,但总有一部分是对的,甚至有些想法还很独特。

如图5-17所示,知音难觅,终于有人懂“我”了。

固执的人其实非常渴望获得别人的认同,别人越是反对,他们就越坚持。只要没有得到肯定的回复,他们就会不断重申自己的观点。当你以对抗的姿态站在他们面前时,他们将拒绝你的一切观点。不管你的口才有多好,对关闭频道的人完全没有影响力。在对抗状态下,他们更无法看到自己思维的盲区。

图5-17 知音难觅

既然他们的想法不是百分之百的错误,只要找到一部分正确的想法,就不妨对这部分点赞。一句“我赞同”,会让他们放下对抗姿态,开始听你说。

找到部分共识,并加以巩固,对方放下了对抗,沟通就有机会做到对事不对人。不仅如此,随着差距逐步缩小,更有机会让沟通双方把目光聚焦在关键差异上,不用来来回回绕圈子(如图5-18所示)。

图5-18 砍掉纠结的过程

即便巩固了一部分共识,在沟通过程中我们又会遇到问题。大部分情况下,我们的第一反应——要说服别人,先把自己的想法抛出来。但其实还有另外一种影响说服别人的策略——让对方先说。

说服对方的两种基本策略:

一、证明“我”对;

二、帮助他找到他错在哪里。

要想证明“我”对,就必须在“我”的频道上。在“我”的频道上要把自己表达清楚这不难,大部分人都能做到。但是,对方关闭了频道,你就是在自言自语,这一点也不酷,还有点二。当一个人觉得自己是对的,又听到不同意见的时候,他直觉会以为对方错了,而对方强调“错误”观点的理由时,通常他会关闭频道,直接忽略对方的论证(如图5-19所示)。

图5-19 说服对方要讲策略

要找到他错在哪里,就必须进入他的频道,理解他的想法。这就需要有良好的倾听修养,要分清对方哪里对哪里错更不容易,所以,如果你能做到,那才够酷(如图5-20所示)。

图5-20 找到对方的盲点

终于找到了对方的盲点,有人会忍不住直接指出来“你这里错了!”此时考验的是对方的接受度,如果对方特别爱面子,虽然意识到自己错了还是会恼羞成怒。

或者,用提问来引导对方的思考:“这一点你怎么看?”让他自己意识到“好像哪里不对?!”

我们要相信,每个人在看到全局后,都有能力找到正确答案。对方暂时还没有得出正确结论,只是因为有些重要信息隐藏在他思维的盲区里。我们要做的不是强加给他一个正确的结论,而是把他的视线引导到盲区里,发现正确答案(如图5-21所示)。

图5-21 引导

不过,进入别人的频道是难点。尤其是当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对方不同的时候,有人会问“万一我听着听着,把我自己头脑里正确的想法忘了,那该怎么办呀?”

但是,你怎么确定你头脑里的想法一定是正确的呢?放不下自己的想法,就很难进入对方的频道,也无法觉察对方到底错在哪里。倾听别人的想法时,要把自己的大脑清空。兼容不同的思维方式,是一种需要修炼的能力,更是一种自信。(www.daowen.com)

引导对方发现了盲点,这已经非常接近说服对方了。对方很可能已经“心服”了。但此时如果操之过急,却会导致对方“口不服”。

这一刻要评估对方的表情、反应。一个人即将被说服时,他的脸上会出现一个特殊表情“好像哪里不对”,这个表情很可能只停留0.5秒左右,转瞬即逝。看到这个表情,不妨来一句:“没关系,你再想想。”

孙子兵法曰:“围敌必缺!”

眼看胜局已定,敌人如果被围困了,可以故意留一个缺口给他们。否则,反而会激发敌方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斗志,跟你拼命,那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眼看要说服对方了,也要给对方留些面子,得理且饶人(如图5-22所示)。

图5-22 胜利在望却功亏一篑

留面子给对方,等一会儿他自己把思路理顺了,面子也放下了,会主动过来说“你是对的!”那一刻他才是心服口服。

沟通中的“阴阳”

万物皆分阴阳,沟通其实也是一个阴阳结合、刚柔并济的过程。

“阳”,主动影响对方,表达自己,说,向对方推销自己的观点。

“阴”,接收信息,了解对方的想法,倾听、接纳和认同对方。

针对不同的沟通对象,结合不同的沟通场景,灵活应用。遇到强势的沟通对象,“阳”的沟通容易导致“同性相斥”,引发矛盾和冲突。所以,对方强势的时候,应该用“阴”的沟通,先倾听和理解对方的想法。

但这并不意味着简单的顺从。听的过程中,会有机会发现对方思维盲区里的漏洞和破绽,柔中带刚,提一个关键的问题,以柔克刚。

当对方愿意倾听的时候,就可以发挥“阳”的一面,把自己的观点直接表达出来。

但也要注意时不时关注对方的反馈,确保对方跟上节奏,并准确理解(如图5-23所示)。

图5-23 阴阳结合

第一句:我赞同。

第二句:这一点你怎么看?

第三句:没关系,你再想想。

用好这三句话,阴阳结合,刚柔并济,我们更有机会和各种不同的对象达成共识(如图5-24所示)。

图5-24 刚柔并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