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有效沟通技巧与评估-精益沟通

有效沟通技巧与评估-精益沟通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了思考循环,我们的沟通效果一定好吗?虽然表达的初衷是出于对对方好,如果对方听不进去,还产生了反感的情绪,沟通效果和初衷相反,这其实是冲动性沟通。老张三次的尝试和评估,小白依然没有听懂,成本浪费了,效果却很差。小白表示不明白。评估下来,小白果然只明白了前面的0.5,而这样的评估让老张更加准确地判断第二次沟通的起点。

有效沟通技巧与评估-精益沟通

有了思考循环,我们的沟通效果一定好吗?

中国古人说“忠言逆耳,良药苦口”。

良药一定要苦口吗?裹上了糖衣吃药不是更轻松吗?

忠言一定要逆耳吗?照顾到对方的感受,对方不是更容易接受吗?

虽然表达的初衷是出于对对方好,如果对方听不进去,还产生了反感的情绪,沟通效果和初衷相反,这其实是冲动性沟通。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成语叫“苦口婆心”,父母对子女,老师对学生,领导对下属,为了让对方心服口服,用得最多的方式,就是苦口婆心地劝说。这种沟通方式的成本特别高,人们最终选择放弃沟通,而使用更为耗费成本的明争暗斗去解决问题。

要解决这些沟通问题,就要做好沟通的执行循环。

沟通困境2

说服对方耗时太多,沟通成本太高,怎么办?

破解之道:通过执行循环砍掉不必要的沟通成本。

●尝试(Attempt):沟通通常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若干次的尝试。

●评估(Assess) :尝试后,要站在接收者的角度评估效果。

别小看尝试和评估,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看看,如何正确地使用他们。

新员工小白来向老张请教一个专业问题,老张把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从头到尾解释一遍(尝试),然后问小白明白了没(评估),小白表示没明白。

于是老张又耐心地解释了第二遍(尝试),问他是否听明白(评估)?小白依旧摇头。

老张无奈地解释了第三遍(尝试),再询问小白是否懂了(评估),小白挤出一个勉强的笑容,说:“我大致明白了,回头我再去查查相关资料。”

老张三次的尝试和评估,小白依然没有听懂,成本浪费了,效果却很差。

老张的尝试和评估出了什么问题呢?我们换一种方式试试。(www.daowen.com)

老张给小白解释第一遍(尝试),问小白明白了吗(评估)?小白表示不明白。

老张问:“你哪里不明白?”(评估)

小白说:“A、B我明白,到C我就不明白了。”

沟通的效果不应当只有0或者1,0~1之间肯定存在中间状态。

老张在第一次尝试以后不仅仅评估的是沟通结果,还在评估0~1之间的中间状态。评估下来,小白果然只明白了前面的0.5,而这样的评估让老张更加准确地判断第二次沟通的起点。

老张从C开始,换一种方式解释到最后(尝试),再问小白明白了吗(评估)?

小白说:“C我也明白了,但是D我没明白。”

老张将D再换一种方式解释了一遍(尝试),再问小白(评估),小白微笑地说:“这下我明白了!”

尝试和评估的新方式中,沟通成本比之前完整地讲三遍大大降低,且沟通的效果更好。

结合评估后的尝试,评估效果好,则继续尝试向前推进;评估效果不好,则视具体情况来改变沟通的目标、方式、场合等(如图2-1所示)。评估,为下一次的尝试提供改进的可能。

图2-1 执行循环

每一次顺利的执行循环都让沟通向前推进一步,循序渐进地达成沟通目标。只要我们开始关注接收者,不断地评估,就可以不断地改善我们的沟通。

不仅仅是信息传递,情感交流、共识沟通也是如此。

两个人之间的意见不同,通常都不是百分之百不同,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双方的意见是一致的。但是,当人们把目光放在差异上,并且把差异不断放大,最终就会造成一种根本无法达成共识的错觉。

不妨先着眼在意见一致的地方,逐步累积共识,达成一致。

每找到一个共同点,分歧就在减少。在剩下的分歧中,继续用放大镜找共识,到最后就会发现分歧越来越小,最后达成共识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