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个人叙事与地方记忆:鲁中颜文姜传说

个人叙事与地方记忆:鲁中颜文姜传说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村民的热情参与,阁子前村的资料征集工作异常顺利,初步形成了以“颜文姜省亲习俗”为题目的申报文本。如果我们把民众用身体参与和感受仪式的过程称为文化实践,那么申遗就可以说是阁子前村村民们对于自己村落历史记忆的文化书写。2010年,在博山区政府的力推下,阁子前村的“颜文姜省亲习俗”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相较于地方文人的笔墨,申遗在阁子前村村民心中无疑有着更为纯粹的权威性。

个人叙事与地方记忆:鲁中颜文姜传说

2006年,“颜文姜传说”入选“淄博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阁子前村居委会从中受到启发,希望以非遗的形式来获得官方的认定。他们迅速展开工作,居委会成员王翠芳是村里的仪式权威,也是阁子前村接送颜奶奶仪式的主要负责人,她召集起村里的文化人与热心人成立申遗小组,通过走访村里老人、查阅地方文献等方式来搜集大量资料。在另一边,青石关村的信仰群众大多数为远离甚至刻意逃避政治生活的老人,没有与官方力量建立沟通的渠道,对政府信息的反应也相对滞后,再加上在民间话语方面拥有的绝对优势,他们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只是将观音庙中一间小屋改造成了颜文姜祠。其中颜文姜的塑像被特意塑造成了梳双髻留刘海的未出嫁少女形象,与大庙中的妇人形象和奶奶棚的无塑像形成鲜明对比,颇有种大势已定的感觉。

由于村民的热情参与,阁子前村的资料征集工作异常顺利,初步形成了以“颜文姜省亲习俗”为题目的申报文本。尽管非遗文本是由村委会请当地文化人撰写而成的,但文本的形成实际上是对阁子前村村民们的历史叙事进行总结的结果。如果我们把民众用身体参与和感受仪式的过程称为文化实践,那么申遗就可以说是阁子前村村民们对于自己村落历史记忆的文化书写。在书写的初期,他们完全忠实于自身的历史记忆和共同情感,明确提出阁子前村是为颜文姜出嫁前的祖居地和组织仪式的最主要村落,刻意强调了“奶奶棚……是颜文姜故里现存的唯一标志性建筑”“阁子前村村民每年六月迎接颜文姜回故里省亲……最初只有阁子前村组织,邻近村参加,后来八陡等镇也去迎接,甚至影响到整个孝妇河流域以及周边区县”等他们所认为的实际情况。

民众的历史记忆既充满了非此即彼的绝对性,又十分依赖于现实的社会期待。因此,民众回忆过去的时候必然会有所侧重和筛选,这一心理行为往往是潜意识的、非自觉的。青石关村的行为则对这种筛选起到了强烈的干扰和引导作用。阁子前村的民众是在青石关村提出挑战的前提下回忆阁子前村有关颜文姜祭祀仪式的种种过去的。青石关村的那些话语自然就成了民众在唤起回忆的过程中所针对的靶子,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先是左右了他们对记忆的筛选,又引导了他们的具体叙述,可见民众对自身历史的文化书写总会不自觉地掺杂现实的因素。

尽管民间的文化书写具有相当大的自由性和自主性,但毕竟非遗工作是一项政府主导的国家行为,在非遗申报和审核的过程中,相关部门会以理性的态度对民间的文化书写进行审视。政府虽然力求最大限度地保留这种自下而上的民间行为中所蕴含的情感力量,但对于那些明显不符合历史或现实逻辑的浪漫想象,自然也不会“网开一面”。阁子前村在与博山区主管部门反复对接的过程中,不得不舍弃许多过于主观片面的叙述,而尽可能地趋向理性,其中就包括娘家村的认定这一关键问题。

当阁子前村将文本初稿交给相关部门过目之后,主管人员认为非遗申报应该有着严肃的态度,不能对尚存争议的问题轻易下结论。于是阁子前村不得不将原文改为:“(阁子前)相传为颜文姜省亲的驻跸之地。”这样的改动实际上已经自我否认了“阁子前就是颜奶奶娘家村”的说法,反而与《孝贞演义》中对阁子前村奶奶棚的表述基本一致。阁子前村为了申遗舍弃了一直以来固守的最大优势,这也为后来青石关村的反驳留下了“口舌”。青石关村虽然在申遗上后知后觉,却也始终关注着阁子前村的动向。阁子前村申遗成功以后,他们通过自己的渠道捕捉到了其申遗文本上的“漏洞”,并通过不断言说来尽可能地扩散它的影响,试图让更大范围的民众知道“阁子前村在政府面前没了底气,不敢再硬撑了”。

在村委会和村落主要人员的操作下,阁子前村的具体措施就是弱化仪式的信仰成分,将信仰仪式改称“习俗”,并不断突出其在宣扬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孝文化中所具有的社会意义。他们在报送的非遗宣传片中强调:(www.daowen.com)

颜文姜故里省亲的习俗,宣传和弘扬的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孝文化。它不仅充分体现了民众对于孝文化的推崇与爱戴,而且使这一优良民族传统代代相传、绵延不断,至今仍是我国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博山的孝文化源远流长,是华夏孝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八陡地区颜文姜省亲的习俗已经发展成为尊老敬老的民俗文化活动月。

这样一来,阁子前村的“颜文姜省亲习俗”既与国家的主流价值观相一致,又为博山区政府打造“中国孝文化发源地”的城市名片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力量,因此非常顺利地进入了“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在博山区政府的力推下,阁子前村的“颜文姜省亲习俗”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成功取得官方认定之后,尽管在八陡的民间话语中青石关村依旧占据绝对优势,“娘家村”与“话语权”的归属也依旧没有尘埃落定,但对于阁子前村来说,能够再次与青石关村站到同一水平线上就代表着“非遗策略”的成功。相较于地方文人的笔墨,申遗在阁子前村村民心中无疑有着更为纯粹的权威性。在他们看来,申遗成功的意义在于“为我们村颁发了一个国家认定的证书,纠正了《孝贞演义》的错误,也让青石关村成了一个笑话”。更重要的是,申遗的成功为阁子前村带来了预料之外的效果,阁子前村因此受到了外界和官方话语的充分肯定。在博山区政府官网对文姜庙会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到如下文字:每年农历五月的最后一天,是孝妇颜文姜回娘家的日子,她要在博山区八陡镇的阁子前村住一个月。[13]《大众日报》《淄博晚报》等媒体也都无一例外地将阁子前村作为颜文姜的娘家村:“农历六月二十九日,从颜文姜‘娘家’八陡镇阁子前村至颜文姜祠10公里的沿途,群众自发组成的队伍浩浩荡荡。”[14]

自此以后,两个村在组织好每年的仪式的同时,一个忙于建立并维持与官方及外界的沟通渠道,邀请政府和媒体参与仪式,坚持走自下而上的路线;一个忙于经营与周边村落的守望互助关系,主动称呼相邻几村为颜奶奶姥姥家、姑家、舅家等,甚至帮助邻村筹划信仰仪式,从而走上了“由内到外”的道路,不同的着力方向让两个村落的直接“冲突”少了很多。出于安全的考虑,近年来博山区政府一再压缩仪式的规模,严格限制参加仪式的总人数,并对仪式的某些细节如放鞭炮的次数等作出规定。政府的制度面向的是整体性的仪式,而具体的落实则需要以阁子前村和青石关村为首的村落进行沟通与协调。两村为了在合乎政府规定的同时尽量保持仪式的规模和完整性,形成了一种协同关系。另外,两村还积极参与到八陡镇政府的文化建设中,为将颜文姜传说与仪式塑造成八陡镇的核心文化展开各方面的合作。

总的来说,面对同一民俗事象,两个村是竞争还是协作与所属社群的不同类型以及该社群的社会关系有关。两村的协同基于同处在接送颜奶奶的祭祀团体中,所要处理的是祭祀团体与博山区政府之间的关系;两村的合作基于同处在八陡镇这个社群,八陡镇核心文化的建设要解决的是八陡镇在与上级或者其他平行乡镇的社会交往中如何保持独特性的问题;而两个村落的竞争则基于分属不同的村落共同体,要解决的是村落交往中的身份归属和集体认同的问题。无论处在哪个社群,颜文姜的传说与仪式都是一种用以处理社会关系的象征性文化资本。社群范围越小,人们对社群的依赖感和认同感就越强大,对文化资本的运用也就更为彻底。而当村落共同体发生变化之后,民众急需利用新的文化资本来重新构建村落集体认同观念,所以两个村执拗地去争夺话语权根本目的就在于在实践的过程中重新获得依赖感和认同感。因此,对于村民来说,其过程的意义要远远大于结果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