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鲁中地区的颜文姜传说–个人叙事与地方记忆

鲁中地区的颜文姜传说–个人叙事与地方记忆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于是,青石关村包括祭祀组织和老人会在内的老人们都将宣传和改造颜文姜传说、恢复“接颜奶奶回家歇伏”仪式、修建颜文姜祠来强化颜文姜文化在村落整体文化系统中的地位。然而,青石关村老人会真正在意的不是一时的争强好胜,他们的目的就是要把颜文姜文化培植为村落的象征性文化,很显然这一目的已经达到。而在仪式当天老人会的成员们会尽量指使青年人负责具体的工作,尤其是抬辇、仪仗队等与信仰最为相关的程序。

鲁中地区的颜文姜传说–个人叙事与地方记忆

实际上,对于老人会自身来说,尽管他们在具体的分工中会明确指出操持仪式、清理卫生、调解纠纷等不同的工作类型,但他们从不会对工作的性质进行标注和区分,如认为操持仪式属于村落信仰性质、调解纠纷事关村落道德等。相反,在他们看来所有的工作都指向同一性质,那就是村落公共事务。他们与青石关村八九十年代的祭祀队伍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他们并不特别强调仪式的信仰属性,而是将之与清理卫生、救助贫困和调解纠纷一同作为村落公共事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他们之所以积极投身于村落公共事务,其目的一是满足自身的情感需求与集体认同,二是重构村落生活秩序。

根据上文所列名单,老人会目前总共18人,除去四位女性、一位村干部、一位在职的工人之外,其余12人都是退休工人,在各项事务中参与积极性最高的也都是以退休工人为主。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与他们在社会大环境下个人的人生经历有很大关联,在他们身上可以发现鲜明的时代烙印。这一批老年人年龄大多在六十五至八十岁之间,他们成长的时代恰恰是中国社会变革最为剧烈的时代。老人会成员们从青年时期进入学工小组再到分配进厂直至退休,始终处在一种不同于传统乡土社会的陌生的现代化的集体社区之中,一旦进入这种集体社区,就意味着与年小时乡村生活的剥离,而集体社区的生活与传统乡土社会相比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的极不稳定性。一方面他们无法为自己规划一条很明确的未来之路,另一方面他们在频繁的变动中渐渐地失去了集体认同感。

人生中大多数时间都在外漂泊的他们,虽然有着不错的收入,内心里却始终有一种乡土情结,所以退休之后的他们都会选择回归农村颐养天年,因此积极参加和组织“接颜奶奶回家歇伏”的仪式并不是出于他们对精神信仰的认同,而是出于对村落集体生活的认同、对村落象征性文化的认同。他们通过反复地实践这种认同来找回曾经缺失的身份象征和历史记忆,以此来满足内心的情感需求。然而,近十年来中国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建设道路的迅速推进,使得传统农村发生了迅猛的变革,青石关村在享受到变革所带来的富足与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村落空心化的现象。村里的年轻人大批涌入城市,村落固有的人口结构、文化体系、生活秩序被打破,这对老人们来说几乎是难以接受的,他们用“乱了架了[22]”来形容村落中的一种无序状态。于是,他们利用老人会承担起村落公共服务的职能,通过实践对村落的历史记忆,力图重构村落的生活秩序。

重构生活秩序的首要前提是创设村落象征性文化,以此来恢复村落道德秩序,塑造村落性格,提升村落凝聚力。对于老人们来说,颜文姜文化最合适不过。首先,青石关村处在孝妇河流域,是孝妇河文化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颜文姜文化正是孝妇河文化区域中的标志性文化,同时八陡镇也是颜文姜信仰的核心信仰圈之一,青石关村在“接颜奶奶回家歇伏”仪式中占据重要地位。其次,颜文姜文化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慈孝文化,它以顺德和慈孝为标榜[23],体现出一种劝人行孝、导人向善的积极力量。于是,青石关村包括祭祀组织和老人会在内的老人们都将宣传和改造颜文姜传说、恢复“接颜奶奶回家歇伏”仪式、修建颜文姜祠来强化颜文姜文化在村落整体文化系统中的地位。

在对传说的改造上,青石关村的老人们将自己的村落塑造成颜文姜的娘家村,声称颜文姜出嫁前就居住在青石关村的地界上。这种说法首先在青石关村内达成一致,之后与青石关村关系比较好的东顶村和北河口村也开始认可这一说法,其影响逐步加大,引起了此前一直以颜奶奶正娘家自居的阁子前村的警觉,两个村因此开始了“隔空斗法”。争论的最后虽然依然没有定论,但后知后觉的青石关村已经能够与阁子前村站在同一水平高度上来争夺话语权本身就是一种胜利。然而,青石关村老人会真正在意的不是一时的争强好胜,他们的目的就是要把颜文姜文化培植为村落的象征性文化,很显然这一目的已经达到。(www.daowen.com)

在乡村社会,村落之间的交流或亲或疏都存在一条看不见的但可以把握的线。两个村之间在交往的程度上早已经达成了一定的默契度,对于这样的口水仗和“隔空斗法”是必然存在底线的。无论是“抢夺者”还是“保卫者”,只要不触及这一条底线,那么一切争斗和冲突都不会演变成不相往来的矛盾。青石关村和阁子前村的斗法就是在不触及底线的原则上进行的,青石关村发出挑战的目的是村落内部的秩序重构,之所以敢于发出挑战,是因为他们明白这种隔空的争斗并不会打破村落之间原有的交往秩序,而阁子前村没有追究到底显然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在取得了一定话语权的情况下,老人会开始把着眼点放在仪式的组织上。在集体劳作模式和群体休闲模式早已退出历史舞台的今天,仪式已经是村落中唯一的群体活动,与此同时仪式本身就带有秩序和规矩的性质。每年的“接颜奶奶回家歇伏”仪式都是老人会的头等大事。距离仪式开始前十几天,他们就分头挨家挨户统计参与人数,并反复劝留守老人将自己在外面打工的子女召唤回来。而在仪式当天老人会的成员们会尽量指使青年人负责具体的工作,尤其是抬辇、仪仗队等与信仰最为相关的程序。

如果说改造传说和强化仪式是老人会在文化与精神层面对村落文化空间和道德秩序的建构,那么他们承担村落公共事务,则是在生活层面上发挥具体作用。当今的社会是以青年人为主的社会,青年人走出村落,为社会创造财富,老年人则承担青年人走后所造成村落生活秩序混乱的结果。他们尽心尽力地配合村委,通过具体的行动去重构生活秩序。而他们的作用与意义也不仅限于此,老人会的老人们更多地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将老人会构筑成一个生生不息的长效团体,始终在村落生活中发挥作用,同时,也希望由他们所重构的村落生活秩序能够保持村落良好向前发展的状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