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描述了村落整体形态以及重要交通线路的历史变迁之后,我们开始把视角深入到村落内部,总结当地房屋建筑的历史、保护与发展的状况。八陡庄连同西邻窑广、山头等地至今还保留了大量的明清建筑,这些老宅子大多为砖木结构,以青砖垒墙,黛瓦铺顶,木制四梁八柱做承重。旧时一般家庭大多是一排三间平房,中间为厅,两边为厢房,厅后为灶,这种被称为“长条老三间”的建筑式样布局简单而又合理,是当地最常见的样式。穷困之家也尽量保留“长条老三间”的样式,并以稻草代替黛瓦铺房顶,以黄泥坯代替青砖垒墙,用黄泥坯搭的墙一般比较厚,有的地方厚度可达一米,所以它的优点是冬暖夏凉,缺点是采光不足,屋里时常昏暗;稍微富裕一些的家庭则喜欢住简单的或者微型的四合院,传统的劳作模式需要劳动力,反过来,劳动力多的家庭一般家境都比较殷实,所以他们一方面拥有建造四合院的资本,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家庭人员较多的现实考虑;村落中的大地主、豪绅、商人、买办等阶层往往喜欢修建一座花园式的几进几出的嵌套式大四合院,这种四合院往往在追求结构复杂的同时,还力求不放过一丝一毫的可雕琢空间,于细节处彰显品质。
不过,因为年久失修和时代的发展,这些房子即便保留下来也已经很少有人在里面生活了。值得庆幸的是,地方政府并没有因为一味追求GDP而随意处置这些空房子,而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它们原有的状态,这成为当地宝贵的财富。
八陡庄明清时期的古民居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两处:一处是明初修建的王让故居,位于今八陡镇北河口村内,是明初尚书王让的故宅,现为淄博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一处则位于青石关村内,是村里大姓之一魏家的宅院,村里人称之为“魏家大院”,魏家大院修建于何时已无从得知,但在清末民初达到鼎盛。时至今日,魏家大院早已经被普通的现代民居蚕食殆尽,剩下的也只是残垣断壁,但从青石关村现今仍保留的对某些特定地段的称谓如魏家胡同、魏家门楼、魏家前门、魏家后门、魏家板房等中可以想象魏家曾经的显赫。对于像王让故居、魏家大院这样的古民居,当地的村民们尤其是魏家的后人当然拥有许多口耳相传的故事,它们共同构成并勾勒出了一处宅院、一个家族、一个村落、一片地域的历史。(www.daowen.com)
1948年,八陡随博山城一起赢得第三次也是最终彻底的解放。人民政府将当地地主大户的大宅院没收、分割,然后分配给贫农们居住,同时还帮助没分到房子的住户修缮和改建住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从居住空间方面消除了因贫富有别而形成的现实和心理差距。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村里外出经商的人增多,贫富差距又一次在住宅上显现出来,赚到钱的村民开始改建房屋。镶着好看的瓷砖和铝合金门窗、有着气派的大门和干净的水泥地庭院的楼房逐渐增多,但与此同时,一直贫穷的或者不愿意折腾的老人则依然艰难维持,始终住在低矮、逼仄、阴暗的农家土房中。现代化的楼房、土房以及明清古民居在社区中的杂糅虽然在外人眼里非常别扭,但是对于当地人来说,他们早已习惯了这种不同历史时段的产物共处同一时空的现象。
近几年来,八陡镇政府开始实施“村居改造”工程,八陡镇所辖各村都先后成立了现代化的社区,整齐的单元楼几乎与城市无异,大部分村民都搬进了楼房过起了社区生活。村落里更多的老宅子空了出来,正如村里人所说,“老宅子越不住人就越住不了人”,意思是老宅子本来就非常脆弱,要是没有住在老宅子里的人时常不经意的拾掇拾掇,很快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在暴雨、冰雹、大雪、大风等灾害天气影响下容易出现危险,成为危房,导致无法继续居住。另外,各村修建的小区一般都位于村落边缘,封闭式的小区、密封式的楼房以及现代化的休闲方式让人们乐于待在家里,所以在当前的环境和人们心态的双重变化下,虽然近年来这里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外出或者进城潮,但当地的村落还是出现了一种与“空心化”村落相类同的空间现象。但类同并不是等同,如果能以旁观者的姿态观察这里日常生活的整个时间序列,你就会发现,这个村落现在并没有真正衰落,而是充满了生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