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千字箴碑:九百年西安碑林珍藏版

千字箴碑:九百年西安碑林珍藏版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千字箴碑》刻立于清康熙五十七年。横石右下栏刻有王铎尾跋“右予所作千字箴也,老而无闻,用以自勉”,并钤篆书印两方,分别为“王铎之印” “觉斯”。从《千字箴碑》中便可以看出其“无意合拍”而自成一家的面貌。千字箴碑竖碑拓片(局部)碑刻的尾跋中,清楚地记录了王铎此书原作为山西襄汾襄陵人李宏柱所藏。又据题跋所述,《千字箴》为王铎暮年所书,而李宏柱收藏并随其宦游已逾十八年。

千字箴碑:九百年西安碑林珍藏版

《千字箴碑》刻立于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此碑由两方石碑组成:其一为竖长方形,高171厘米,宽45厘米;其二为横长方形,高48厘米,宽66厘米。碑题“千字箴”。碑文明末清初大学士王铎在其暮年时撰文并书写的,行书。横石右下栏刻有王铎尾跋“右予所作千字箴也,老而无闻,用以自勉”,并钤篆书印两方,分别为“王铎之印” “觉斯”。碑文最尾栏刻行楷小字12行,为李宏柱题跋,跋文记述如下:“千字箴,觉斯先生暮年得意笔也。词旨醇正,书法苍古,诚为希世之弘宝。余虽拙于临池,而心窃嗜之,日拂拭不倦,以是行笥珍秘,由滇而楚,于兹十有八载矣。乙未暮秋,余以牧乾来秦,命运多蹇,五月而一官被论,戊戌夏六月,待罪长安,将鬻之以为旅食计。适匠氏闻而乞假,摹勒以备碑洞之缺,乃授之……概云。”后附款识“古河东赵曲李宏柱题”,又附篆书朱文“李宏柱印”、篆书白文“牧庵”印两枚。

王铎,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十樵、嵩樵,又号痴庵、痴仙道人,别署烟潭渔叟,祖籍河南孟津,生于明神宗万历二十年(1592),卒于清顺治九年(1652),为明清时著名的草书大家。明天启二年(1622)科举取得进士,进入翰林院成为庶吉士,又累擢为礼部尚书清朝入关后被授予礼部尚书、弘文馆学士,加太子少保等职位。王铎擅长诗文书画,尤其在书法领域独具特色。正书学曹魏钟繇,尤精行草,大气洒脱,宗“二王”又取法米芾,用笔张弛有度、流转自如,笔端如有千钧之力。明清之际的著名思想家、经济学家、书画家傅山在论王铎书法时认为:“王铎四十年前字极力造作,四十年后无意合拍遂能大家。”从《千字箴碑》中便可以看出其“无意合拍”而自成一家的面貌。王铎在当时书名甚高,他与董其昌一同以“南董北王”的盛名流传于世。

千字箴碑横碑拓片

《千字箴》开篇章首说:“蘧瑗五十,即已知非,我年过之,学与心违;卫武已耄,厥志不衰,我犹未老,抑何虺隤”蘧瑗,字伯玉,是春秋时期卫国的大夫,与孔子一生交好,奉祀于孔庙东庑的第一位。据文献记载说,蘧瑗在其五十岁的时候,对之前四十九年的过失从内心中进行检讨,其为人品行端正,时时自省反思,不因在人前人后而有所不同。卫武公是春秋之时卫釐侯的儿子,名叫和,为姬姓贵族,继位后施行先祖卫康叔的政令,使百姓生活和睦安定,在其九十五岁高龄时还不忘自己身在其位,一定会勉力国事,请朝堂上下的人们早晚告诫他,让他能够治国清明。卫国地处河南,正是王铎的家乡,王铎从这两位先贤写起,引出了对自己的警醒和勉励。《千字箴》的内容体现的是克己复礼和为仁的儒家思想,里面还提到了许多为人处世的方法,如“应人接物,其道在谦”“山高少木,水清无鱼”,并提倡节俭朴素,如“衣用韦布,足以御寒,何必千金,鲁缟齐纨”等等。(www.daowen.com)

千字箴碑竖碑拓片(局部)

碑刻的尾跋中,清楚地记录了王铎此书原作为山西襄汾襄陵人李宏柱所藏。又据题跋所述,《千字箴》为王铎暮年所书,而李宏柱收藏并随其宦游已逾十八年。此间所谓“乙未暮秋”之际,应为康熙五十四年(1715),李宏柱入陕西任职乾县知县,但因被论弹劾,待罪于长安。“戊戌夏六月”即康熙五十七年(1718)时,因宦囊空虚,打算将自己宝藏多年不离身的王铎书法作品《千字箴》变卖以换取钱物,机缘凑巧下被长安的刻碑匠得知,遂将此书临摹上石,刻碑于“碑洞”(今西安碑林)。李宏柱其人史载不详,但据题跋中自述可知其一生中曾宦游云南、湖北、陕西等地。除此题跋外,在民国修撰的《襄陵县新志》中,还保留有李宏柱所作的《地震述》诗一首,描述了康熙三十四年(1695)平阳府大地震的情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