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两通与佛教禅宗之祖达摩有关的碑石,皆为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后所立,刻着清代康熙年间一位名叫风颠的和尚所绘的达摩祖师图像。二碑皆为圆首方座。其中,《达摩东渡图》通高176厘米,宽63厘米,《达摩趺坐图》通高187厘米,宽65厘米。
达摩祖师在风颠和尚的笔下被描绘成一位圆眼浓髯的胡僧形象,画面中除对达摩面部须发进行细致描写外,其余笔法皆写意简率。据成书于东魏武定五年(547)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达摩原为“波斯国胡人”,但在唐代僧人道宣所著的《续高僧传》中又称其为“南天竺人”。在北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僧人道原撰写的禅宗灯史《景德传灯录》中,将菩提达摩记载为南天竺国香至王第三子,这部书被敕准编入大藏流通,在宋元明时代颇具影响。据传达摩出家后,师从印度禅宗第二十七代祖师般若多罗尊者修习大乘佛法,并传承衣钵成为印度禅宗的第二十八代祖师。南朝梁武帝普通年间,菩提达摩自印度泛海抵达南海(今广东),受到广州刺史萧昂的迎接,之后到达金陵(今南京)与梁武帝萧衍晤谈,但因二人相谈不洽,遂于同年渡江北上,居于河南洛阳的嵩山少林寺。达摩所传的佛法深受北魏孝明帝推崇,经弟子慧可等以下数代禅师的阐发。至唐代初年,在六祖惠能大师时建立了南宗,弘扬“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顿教法门,菩提达摩遂被尊为东土禅宗初祖,而少林寺亦成为中国佛教禅宗祖庭。
达摩东渡图拓片
在达摩入华传法至今一千五百余年的历史中,民间演绎出多种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据传达摩与梁武帝晤谈不洽后只身离开南京,但梁武帝在其离去时深感懊悔,于是派人追赶,追至江岸南边时,看见达摩折一支芦苇投入江中,化为一叶小舟载着他飘然渡江到达江北,遂传出“一苇渡江”的故事。之后达摩在河南洛阳嵩山西麓五乳峰中峰上部的天然石洞中,“面壁而坐,终日默然”长达九年时间,被世人称为“壁观婆罗门”。达摩在传法于徒弟慧可后,决意圆寂,弟子们将他葬于河南宜阳县的熊耳山。然而就在他圆寂后下葬的同一天,出使西域归来的北魏使臣宋云,却在葱岭遇见了独自行走的达摩,达摩脱下一只僧履交给宋云,并告诉他自己要返回天竺了。宋云回到洛阳,听说了达摩圆寂之事,开棺查验,发现里面只有一只僧履。这个故事被称为“只履西归”。
《达摩东渡图》中达摩身披袈裟,袒露胸襟,赤脚踩在波涛滚滚的江心中的一支芦苇上,右肩挑着一根禅杖,其上悬挂着一只草履,左手持念珠,转首望着世人。画面左上刻楷书“折苇江上客,西来东渡人。大意人人有,空走徒劳心”四句偈语,以及“直指人心”“己巳仲冬风颠写”年款,并附篆书钤印“风颠”一枚。此图将菩提达摩“一苇渡江”与“只履西归”的故事融于一图,即其入华传教,因与梁武帝萧衍话不投机而渡江北上至嵩山少林寺,开辟中国佛教禅宗祖庭一事。(www.daowen.com)
《达摩趺坐图》中达摩侧身面向石壁,手托钵盂盘坐于蒲团之上。画面左上刻行书“达摩出祖元像,信手拈来纸上。非纸非墨非我,逢人对面傥傥”,以及“己巳仲冬风颠写”年款,并附篆书钤印“风颠”一枚。此图或许就出自于菩提达摩面壁九年的故事。
据传,绘画达摩祖师像的风颠和尚为凉州府(今甘肃永登)人氏,俗姓李,生于清顺治八年(1651),落发为僧后曾云游四方济世救贫,但其行为放荡不羁,不受佛教清规戒律的约束。风颠和尚晚年居于西安,康熙四十九年(1710)圆寂于西安达摩庵。在同治六年(1867)的抄本《风颠当禅师实行实录》中记载,风颠和尚曾在酒醉后图画达摩像,有位葛姓的官员向其索画并将其刻碑立于碑林,遂有今天所见的这两通石碑。
达摩趺坐图拓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