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西安碑林:五岳真形图展示及历史背景

西安碑林:五岳真形图展示及历史背景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西安碑林博物馆第六展室,展陈有一通与道教符箓有关的《五岳真形图》碑。碑首篆书“五岳真形图”,碑身阴刻五岳山势的象形图案,其间刻有对五岳地理方位及五岳神职掌等的文字记录。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最早记载有《五岳真形图》的,是成书于魏晋时期的《汉武帝内传》及东晋葛洪所撰的《抱朴子》。汉武帝刘彻最终从西王母处得到了《五岳真形图》和《灵光经》,与从上元夫人处得到的《六甲灵飞招真十二事》一起藏在柏梁台上。

西安碑林博物馆第六展室,展陈有一通与道教符箓有关的《五岳真形图》碑。这通石刻于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圆首方座,高159厘米,宽69厘米。碑首篆书“五岳真形图”,碑身阴刻五岳山势的象形图案,其间刻有对五岳地理方位及五岳神职掌等的文字记录。碑文由上而下第一段文字如下:“东岳太灵苍光司命真君,南岳庆华紫光注生真君,中岳黄元大光合真真君,西岳素元耀魄大明真君,北岳郁微洞渊无极真君。”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最早记载有《五岳真形图》的,是成书于魏晋时期的《武帝内传》及东晋葛洪所撰的《抱朴子》。

《汉武帝内传》是一部神话志怪小说。据书中所载,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七月七日设筵席觐见西王母,在西王母处看见了本来带给青城诸仙的《五岳真形图》,再三请求赐予。此图是太上道君按五岳山形绘制成的符字。女仙上元夫人告诉刘彻,凡夫俗子即使得到其形,但没有“五帝六甲左右灵飞之符,太阴六丁通真遁虚玉女之箓,太阳六戊招神天光策精之书”等十二件法物,也无法具有“召山灵,朝地神,总摄万精,驱策百鬼,来虎豹,役蛟龙”的神通。汉武帝刘彻最终从西王母处得到了《五岳真形图》和《灵光经》,与从上元夫人处得到的《六甲灵飞招真十二事》一起藏在柏梁台上。直至太初元年(前104)十一月柏梁台焚毁于天火之中,这些神仙秘籍最终全都佚失了。

《抱朴子》中总结了战国以来神仙家的理论,并确立了道教神仙理论体系,是研究晋代之前道教史及思想史的重要材料,在中国道教经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抱朴子·内篇》认为《五岳真形图》与《三皇内文》是最重要的道书,凡是得道之人入山的时候拿着这两种道书,就可以召唤山神等神灵,使木石之怪、山川之精不敢出现。书中还提到凡是在山谷中隐居修道的人,必须要携带《五岳真形图》,这样的话就不会被山中的鬼魅精灵、虫虎妖怪,以及一切毒物近身伤害了。据《抱朴子》记载,太初年间有个名叫李充的人,自称有三百岁,背着这张图四处遨游,汉武帝召见了他并封他为“负图先生”。据此,在葛洪看来,世人皆可以携带《五岳真形图》渡江海、入山谷,甚至在野外走夜路、借宿在凶宅中,因为有此图庇佑,所有的邪魔、魑魅魍魉、水怪山精,都会躲起来不敢加害人,而居家之人供奉它,也会庇佑家宅平安、大吉大利,所以形式不拘地将其做成卷轴随身携带,或是装裱成画图安放于家中,都是可以的。

“五岳”之称始见载于成书于战国后期的《周礼》,古人以五岳对应五行,五岳神被奉为道教重要的大神,五岳思想则是糅合了夏商以来四方神和战国初期的五行观念而形成的山岳崇拜思想。自西汉武帝时,便正式创立了五岳制度。在司马迁所著《史记·封禅书》中,记载了舜帝之时的“五岳”分别为东岳泰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但其名称所对应的位置随着中国地理疆域的不断变化而不尽相同。直至清顺治十八年(1661)才确定为今日所知的“五岳”,东岳位于山东泰安、南岳位于湖南衡山、中岳位于河南登封、西岳位于陕西华阴、北岳位于山西浑源。在中国古代的信仰中,东岳泰山神属木,主宰人的生死贵贱;南岳衡山神属火,主宰世界星象分野及水族鱼龙等事;中岳嵩山神属土,主宰土地、山川、陵谷及牛羊食稻之事;西岳华山神属金,主宰世界金银铜铁及羽翼飞禽等事;北岳恒山神属水,主宰世界江河湖水及走兽虺蛇之类。(www.daowen.com)

五岳真形图拓片(局部)

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在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认为,《五岳真形图》是古人根据五岳的山形地理绘制而成的符号,其原图本身与现代科学勘测出的五岳山形基本吻合。例如东岳泰山,这幅图用墨迹勾绘出了泰山山脉的形状和走向,将这幅图与现在用等高线表示的泰山地图对比时,发现居然大致相同。

西安碑林馆藏的这通《五岳真形图》碑石,是清代康熙年间人邓霖请长安刻工卜世刻立于西安府学之内,其底本是邓霖从南安臬署中摹拓而来的,其用意如同碑文中所写:“若此图随身……所居之处香花供养,虔心扶侍,必降祯祥之佑,以感圣力护持。”

五岳真形图拓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