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徐翼所公家训:西安碑林中的家族传承

徐翼所公家训:西安碑林中的家族传承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碑林藏《徐翼所公家训》,便是聚居于“檇李”的徐氏家族的家训。万历四十五年,其子徐必达请董其昌书写父亲所作家训,并刻石立于家庙中。碑文分七栏,前六栏为明万历四十五年董其昌书徐氏家训,后一栏为清康熙五十九年所加跋文,均为行书。在中国传统社会宗法制度下,家训对于维系家族稳定和繁盛意义重大。徐翼所公家训拓片徐翼所公家训拓片(局部)

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宗法制度下,约束人们行为的通常不是法律,而是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通常所说的乡约、族规等莫不如是。无论家族大小,往往都将凝结着数代长辈做人、处世智慧的家训,作为训导子孙、规范门风的重要手段。碑林藏《徐翼所公家训》,便是聚居于“檇李”(今浙江嘉兴一带)的徐氏家族的家训。

家训的作者徐学周,浙江嘉兴府秀水人,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举人,官至广东雷州府同知。万历四十五年(1617),其子徐必达请董其昌书写父亲所作家训,并刻石立于家庙中。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其五世孙徐朱修葺西安府学“十三经”后,将家训拓本加跋文摹勒上石,置于西安碑林。此碑圆首方趺,通高224厘米,宽88厘米。碑文分七栏,前六栏为明万历四十五年董其昌书徐氏家训,后一栏为清康熙五十九年所加跋文,均为行书

这方碑石因书者为董其昌而闻名。董其昌,字玄宰,号恩百、香光居士,明代著名的书画家、书画鉴赏及理论家,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赠“文敏”。他初学颜体,后法诸家而自成一体。他的作品被誉为“书家神品”。清康熙皇帝非常喜爱他的书法,曾亲自临写。董其昌书法用笔悬腕正锋,浓淡枯润相间,空灵秀逸,圆劲古朴,布局疏朗匀称,独具特色。

家训分为训为父章、训为子章、训兄弟章、训夫妇章、训农章、训读章、训女章,共七章。训为父章指出,为人父者要重视子嗣教育,教育要“以德行是先”,更要“孩提实卷”,尽早开始启蒙。训为子章强调“人道经纬,孝先万事。败子倾家,不如绝嗣”,并以数种“咸非良裔”的行为训诫子嗣“毋陷斯弊”。训兄弟章告诫为兄弟者要“有无相通,患难相防”。训夫妇章提出“妇婉而顺,夫和而正”“夫毋偏宠,妻毋妒横”的夫妻相处之道。训农章指出“凡事到头,终不如农”,故而要以农事为本,同时“赈邻恤族,终胜自供”,强调要勤俭持家,“寸积铢累,遂成素封”。训读章开篇即指出“人不读书,禽兽何异”,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告诫徐氏子孙“一脉书香,慎勿使坠”。训女章从“女德”“女言”“女容”“女功”及出嫁后的行为等方面为家族女子立下规范。(www.daowen.com)

在中国传统社会宗法制度下,家训对于维系家族稳定和繁盛意义重大。中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诸多家训,是历代社会精英阶层智慧的结晶,也反映了儒家文化家庭生活层面的浸润与影响,而其中的很多内容,时至今日仍足以为我们所借鉴。

徐翼所公家训拓片

徐翼所公家训拓片(局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