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赐杨嗣昌诗碑:崇祯皇帝御制送行诗

赐杨嗣昌诗碑:崇祯皇帝御制送行诗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碑又称《崇祯皇帝赐杨嗣昌诗碑》,于明崇祯十三年刻立。这是崇祯皇帝亲笔御制给出征在即的“督师辅臣”杨嗣昌的送行诗。对此局面,杨嗣昌提出“攘外必先安内”。赐杨嗣昌诗碑拓片杨嗣昌,字文弱,武陵人。《明史·杨嗣昌传》中称其“工笔札,有口辩”。《明史》称杨嗣昌“积岁林居,博涉文籍”。杨嗣昌对常德的发展也有一定影响。他一生不喜作诗,赐杨嗣昌的这首诗可能是其流传至今的唯一一首。

此碑又称《崇祯皇帝赐杨嗣昌诗碑》,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刻立。此碑圆首方趺,通高291厘米,宽91厘米。碑文4行,行7~9字不等,草书。碑额线刻有相对二龙双钩“延表万邦”的篆书印章,印左侧为“御笔之章”篆书印。此碑由崇祯帝朱由检作诗并书。

“盐梅今暂作干城,上将威严细柳营。一扫寇氛从此靖,还期教养民生。”这是崇祯皇帝亲笔御制给出征在即的“督师辅臣”杨嗣昌的送行诗。明朝末年可谓是内忧外患,一方面,张献忠李自成农民起义军,以星火燎原之势进行着推翻明王朝的起义;另一方面,又受到来自满清的威胁。对此局面,杨嗣昌提出“攘外必先安内”。他严肃纪律,大用赏罚,加上陕西总督洪承畴、陕西巡抚孙传庭,以及曹变蛟、贺人龙、左光斗、黄得功等勇将的奋勇抗战,在甘肃、四川等地打得李自成等部连连败退。崇祯十一年(1638)秋八月,清军又大肆进犯,而李自成部正往河南发展。房县罗英山一战,明军几乎全军覆没。崇祯帝大惊,下旨命杨嗣昌督师,并赐其尚方宝剑还亲自于平台集百官为之饯行。这首诗就是在这次宴饮上作的。盐梅乃人生不可或缺之物,用来比拟宰相,意即杨嗣昌以宰相之尊出为大将,可立汉朝周亚夫(其营曰“细柳”)那样的不世功勋,希望他一举成功,回朝后仍旧辅帝,教养民生。

赐杨嗣昌诗碑拓片

杨嗣昌,字文弱,武陵人。他出身名门,祖父杨时芳为武陵名士父亲杨鹤以督军著世。他本人也是进士出身,文笔和口才俱佳。《明史·杨嗣昌传》中称其“工笔札,有口辩”。史载其父三边总督杨鹤因招抚陕北农民起义军失败而入狱,杨嗣昌四处奔走,三次上疏要求代父受死,京城一时传为孝子。崇祯帝“异其才”,渐渐注意到杨嗣昌,不久便赦免了杨鹤的死罪。后来在朝廷的多次召见中,杨嗣昌每每在崇祯帝面前都朗朗开言,天文、地理、五行、兵书无所不通,确实唬住了皇帝。每次入宫,君臣二人都会密谈良久,崇祯皇帝对杨嗣昌“益以为能”“大为信爱”,常常慨叹:“恨用卿晚!”很快将其破格擢为兵部尚书。他手握兵权,参与政事,成为明末权倾一时的人物,民间有“杨相”或“杨阁老”之称。(www.daowen.com)

《明史》称杨嗣昌“积岁林居,博涉文籍”。他在常德的居住时间较长,与文学家袁宏道、袁中道兄弟及钟惺等人有诗文酬答。他谙悉先朝故事,工笔札,诗文奇辟,刊有《杨文弱集》《杨文弱先生集》《武陵竞渡略》《野客青鞋集》《地官集》等。杨嗣昌对常德的发展也有一定影响。他于崇祯十一年(1638)奏请修缮常德府城,“三年而完工,撤旧易新,极其壮固”,至今常德仍有杨阁老“城加三尺,桥修七里,街修半边”的故事。他还根据郦道元的《水经注》,实地考察了桃源县境内沅江的各个风景点,为深度开发常德桃花源做出了贡献。

崇祯皇帝朱由检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悲剧色彩的帝王之一。在位的十多年中,他几乎一直都在研究如何抗敌御辱,然而有心杀敌却无力回天,历史的必然使得这位年轻有为的末代皇帝最终以身殉国。这位充满悲剧色彩的皇帝,在书法艺术上有很高的造诣。《明史》记载“思宗朱由检工书法”,但他传世的书法作品极少。他一生不喜作诗,赐杨嗣昌的这首诗可能是其流传至今的唯一一首。这幅书法作品笔力遒劲,对于当时年仅三十一岁的崇祯帝而言,较之他的年纪,他的书法则更显得成熟、飘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