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柳公权《韩復墓志》:珍藏唐代石刻,震撼人心

柳公权《韩復墓志》:珍藏唐代石刻,震撼人心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8年,西安碑林博物馆新入藏一方唐代书法大家柳公权撰文的《韩復墓志》。该墓志为青石制成。志主韩復为柳公权的外甥。韩復因病逝世,享年六十九岁。韩復墓志拓片柳公权因为书名隆盛,其文才往往被人忽略。《全唐文》只收录了一篇文章,《全唐诗》仅存诗五首,这篇为他的外甥韩復所作的墓志文为其中最完整的文章。

2008年,西安碑林博物馆新入藏一方唐代书法大家柳公权撰文的《韩復墓志》。该墓志为青石制成。志盖覆斗形,盖题篆书“唐故左庶子韩公墓志”。盖题四周线刻云纹,四刹线刻四神图像。志盖背面残存“佛造”“维摩诘”等字,说明此碑应是用佛经刻石改刻的。志石高66厘米,宽67厘米。四侧线刻兽首人身的十二生肖像,均手执笏板而立。志文32行,满行32字,楷书。

志主韩復为柳公权的外甥。韩復于唐元和十年(815)三十六岁时进士及第,官历试秘书省正字、彰义军巡官、唐随节度掌书记、襄阳节度参谋、试大理评事、魏博节度判官等职,所任官职多为节度使府中的幕职文官,虽然品级不算高,但任者大多是科举出身的“清贵”之士,也可见志主韩復品格端正、德行优良。韩復因病逝世,享年六十九岁。他去世时已是家徒四壁,由堂弟为其操办了丧事,堂舅柳公权撰写墓志,内弟仲年书写上石,书风很接近柳公权。

唐代士族名门的婚姻形态,承袭了魏晋南北朝以来重门阀的传统,世家大族借助错综复杂的姻亲关系,又在政界官场上形成更加紧密的联系。志文记载韩復祖辈“名显位高”,为当时的“德门盛族”。韩復的父亲韩述官至阆州刺史,赠太子少保,是三品左右的高官;韩復的母亲河东柳氏,是柳公权的堂姐;其岳父张士陵,官历使持节都督雍州诸军事、邕州刺史、御史中丞等职;其岳母京兆杜氏,为唐德宗、顺宗、宪宗三朝宰相杜佑之女。因此,虽然韩復清简一生,直至临终也未谋得高官厚禄,但仰仗支系繁茂的亲属关系,能得到金紫光禄大夫、左散骑常侍、上柱国柳公权为其撰写志文,也算是一大幸事吧!

韩復墓志拓片(www.daowen.com)

柳公权因为书名隆盛,其文才往往被人忽略。其实柳公权自幼嗜学,年十二工辞赋,后来博贯经术,尤其精通《左传》《国语》《尚书》《毛诗》等。他三十岁时登进士科,又登博学宏词科。据说柳公权工诗,有出口成章之才,民间流传了很多关于他的小故事。有一年夏日,唐文宗与学士乘凉对诗,文宗作:“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柳公权续曰:“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此诗最为文宗所赏,遂令其题于殿内。又有一次,柳公权跟随文宗来到未央宫,文宗突然停住车辇,说戍边将士的衣裳供给经常不及时,而今刚到仲春就将衣物发放下去了,要求柳公权当即作一首贺诗,柳公权应声成文:“去岁虽无战,今年未得归。皇恩何以报,春日得春衣。挟纩非真纩,分衣是假衣。从今貔武士,不惮戍金微。”文宗叹息:“子建七步,尔乃三焉。”还有一次,文宗怪罪一个宫女,柳公权见宫女受到了冤枉,就为宫女求情。文宗答应柳公权若能立刻作出一首好诗,便饶恕宫女。于是柳公权略加思索,提笔而就一首七绝,曰:“不忿前时忤主恩,已甘寂寞守长门。今朝却得君王顾,重入椒房拭泪痕。”文宗听后觉得甚好,便饶恕了宫女。

柳公权流传下来的丰碑大碣众多,但撰文的碑却很少。《全唐文》只收录了一篇文章,《全唐诗》仅存诗五首,这篇为他的外甥韩復所作的墓志文为其中最完整的文章。撰写此志时,柳公权已七十三岁。志文虽受碑志文体的局限,但读来仍觉叙事平实自然,语言流畅,感情真挚。

墓志的书法布局严谨、工整秀丽,用笔明显受“柳体”影响,而又少了几分劲健之气。镌刻者鱼元弼,刀工娴熟,较好地体现了柳公权书法的韵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