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阅读课:历史的文学化书写和艺术效果

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阅读课:历史的文学化书写和艺术效果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事,指向事实层面,是真实的历史事件;文,指向虚构层面,是文本中的布局、技法等文学技巧。历史书写要求对过去的事件进行梳理和界定,拒绝不实之词。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灵魂的猎手”“历史上最好的传记作家”的文学大家,茨威格通过对这些史实进行加工和处理,使这些本来为人们所熟知的历史事件显示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深邃的思想和惊心动魄的文学美感。这样做的好处之一,就是让作品的历史性让位于文学性,增强了艺术效果。

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阅读课:历史的文学化书写和艺术效果

金圣叹在《第五才子书》中说:“历史‘以文运事’,小说‘因文生事’,‘以文运事’是先有事生成如此如此,却要计划出一篇文字来,‘因文生事’则不然,只是顺着笔性去,削高补低都由我。”

“事”与“文”也是《人类群星闪耀时》的两个基本要素。事,指向事实层面,是真实的历史事件;文,指向虚构层面,是文本中的布局、技法等文学技巧。就此,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周琳老师提出了“高质量的非虚构作品”的要求,即叙述历史或当下真正存在的人或事,简而言之就是“写实”;用深度介入的方式挖掘真相,也就是“求真”;用精心构建的叙事结构、写作技巧和语言来塑造作品的品质,或者可以说是“好好讲故事”;用个人的视角进行独立的写作。前两则指向真实,后两则指向虚构。

这样的要求同样适用于《人类群星闪耀时》这部书写历史的作品,“真实”——“选择”——“加工”是其写作路径,即从历史中以极其敏锐的洞察力捕捉稍纵即逝的历史脉搏,选取一个或几个镜头,安排情节,设置悬念,删除无关大局的枝蔓,以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作形象化的再现与放大。

(一)求真:历史书写的使命

真实是非虚构写作的最重要的原则。历史书写要求对过去的事件进行梳理和界定,拒绝不实之词。因而作家们在创作之前要搜寻尽可能多的、可以帮助自己深入了解历史事件的资料,如信件、日记等,这些资料最直接地指向了写作对象本身。然而,这还远远不够。与事件发生的时代相关的人口普查数据,当事人的遗嘱税务记录、人名地址录、收款凭单簿、贸易卡等也是要搜罗的。这些资料一方面可以完善写作对象让其更立体、更丰满,另一方面可以作为真实的背景材料。

茨威格在《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中谈到自己为创作《玛丽·安托瓦内特》做准备时说:“首先把一切想到的可供我使用的文献资料上的细节利用起来;如在《玛丽·安托瓦内特》这样一部传记中,我为了确定她个人的开销,事实上把每一笔账目都核对过。我研究了当时所有的报纸和小册子,仔细查阅了各种诉讼的卷宗。”[45]由此得知,茨威格在创作传记类作品时所一贯秉持的原则是,掌握全面而深入的历史材料,从而构建真实。

翻开《人类群星闪耀时》,我们能从字里行间搜寻到很多史实和史料的印迹。如《不朽的逃亡者》中,茨威格找到将太平洋的过程记录在案的文件,文件上记载着“这二十二人和文书安德列斯·德·巴尔德拉瓦诺是第一批把脚伸进南海的基督徒。大家都用手试一试海水,用嘴唇舔一舔海水,看它是否像另一个大洋一样是咸的。当他们知道确实是咸海水的时候,众人齐声感谢上帝”。这段话描述了此时此刻的场景。《南极争夺战》中,斯科特的照片与笔记,《南极泰晤士报》,以及一些日记、日志、书信与照片底版、电影胶带等,都还原了真实的南极之旅。

尤其是作为一名从15岁就开始收藏名人手记和手稿的收藏家,茨威格在有关艺术家传记的创作中,所有珍藏的艺术家的遗物都是他用来准确地再现艺术大师们的创作经历,是形象地表现大师们如何从普通人转变为时代先驱者的见证。

(二)求美:文学书写的尊严

然而,文学作品毕竟不同于史学作品,“求美”是文学区别于历史的“尊严”。“历史的真实性”和“赋予艺术魅力”之间的矛盾亟待解决,既不能为了追求文本的感人魅力而虚构、掺假,失去历史的“真实”;也不能囿于历史的“真实”,而将笔墨囚禁在冰冷的史料中,一筹莫展。因此,作家只有将两者有效和谐地统一起来,才能保证这类作品既不失真又有魅力,且真正显露出文学家的卓越才能。《人类群星闪耀时》是文学作品,身为文学家的茨威格绝不会忽略对美的追寻。

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时〉前言》中说:“对书中描述的事件和人物心理的真实性,绝无一处企图借笔者的臆想予以冲淡或加强,因为历史在她从事完美塑造的那些玄妙的瞬间,是无须他人辅助的。历史是真正的诗人、戏剧家,任何一个作家都别想超越她。”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灵魂的猎手”“历史上最好的传记作家”的文学大家,茨威格通过对这些史实进行加工和处理,使这些本来为人们所熟知的历史事件显示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深邃的思想和惊心动魄的文学美感。

1.筛选与隐藏

写历史,“达成所知最困难的精炼提纯,还有最为微妙的筛选。筛选是写作的全部,是对历史作家的考验”[46]。而对史料的有效筛选并让其以文学的形式呈现自己的生命活力,则是作品从史学属性走向文学属性的重要一步。

筛选史料的过程体现着作者的智慧。如《南极争夺战》中,茨威格依据斯科特探险队留下来的一些底片、胶卷、日记、遗书等资料,将英国人的民族性格、文化精神以及心理世界等全面而细致地呈现给读者,而忽略了另一些问题(如斯科特一行计划的不科学性等)。这种对史料的筛选,传达出斯科特等人丰富、崇高、壮烈的精神,以激发和唤醒人们的真善美

史料筛选的过程也是隐藏史料的过程。隐藏中蕴含着作者的艺术。“不要当着读者的面和文献材料理论。在叙述文体中,不要呈现作者的想法。你应该在幕后解决自己的疑惑,细究有争议的证据,判断人物的动机,在附录的参考文献中去争论,而不是在正文中。”[47]这些耗费作家大量精力得来的史料,有时却被作者隐藏起来,或者说,被作者巧妙地化为或轻描淡写或自然妥帖的一笔。这样做的好处之一,就是让作品的历史性让位于文学性,增强了艺术效果。茨威格自己说得好:“我最终认为,是由于一种个人不良的素质,也就是说,我是一个急躁而又容易动感情的读者。在一部小说中,一部传记里,或者在一场思想意识的辩论中,任何冗长烦琐、空泛铺张、晦涩朦胧、含混不清,不明不白以及一切画蛇添足之处都会使我感到烦躁。只有每一页都始终保持高潮,能够让人一口气读到最后一页的书,才能引人入胜,才会使我感到完全满足。”[48]

相对于营造一种效果,茨威格更注重在“寻找史料”和“隐藏史料”的过程中所表达出的“深意”:“在印刷好的那本书里却再也找不到任何一行有关这方面的字句,因为一本书的第一次未定稿刚刚誊清,对我来说是真正的工作开始了,即进行压缩和调整结构的工作,我一遍又一遍地推敲各种表现方式。这是一项无止境的工作:一项不停地去芜存精、不断地对内部结构进行精炼的工作。当其他大多数人无法下决心对他们自己所知道的一些事情保持缄默,而热衷于在字里行间表现比自己原本知道的更广和更深的内容时,我的抱负却在于:始终要让人知道得比从表面上看到的更多。”[49]

2.旁衬

为了达到求真与求美的统一,茨威格常用的手法是旁衬。

旁衬可以状难写之物。《马赛曲旋律如何雄壮,歌词如何鼓舞斗志,在当时如何传播,想必以茨威格的写作能力,应该能描绘得生动而有渲染力。但是,茨威格却将这些都隐藏在《马赛曲》所引起的民众的反应中:

人群从街上好奇地挤过来听人们如此热情澎湃地在这里唱些什么,很快他们自己也都跟着唱起来。第二天,成千上万人都唱这支歌,新印的歌篇使这支歌广为流传;7月2日五百名志愿者出发时,这支歌和他们一起前进。当他们在公路上感觉疲劳,当他们的步伐变得疲软无力的时候,只要有个人起个调唱起这支歌,它那鼓舞人心的节拍就给所有人增添新的力量。行军经过一座村庄的时候,农民们、村民们惊讶、好奇地聚在一起,他们放声齐唱这支歌。它已成为他们自己的歌,他们不知道这支歌原来是为莱茵军而作的,也不知道它的作者是谁,什么时候创作的,便把它拿过来作为自己营的营歌,作为他们生与死的信条。这支歌是他们的,如同那面军旗属于他们一样,他们要在热情的进军中把它传遍世界。[50]

7月2日出发的500名志愿者,是茨威格从《马赛曲》的传播史中精心筛选出来的史实,而他们的感觉以及街上的人、农民们、居民们的反应,则可以说是茨威格突出《马赛曲》强大震撼力和影响力的旁衬之笔。

旁衬可以凸显艺术魅力,隐藏直接描写,化无形的音乐为可观可感的立体形像。如《弥赛亚》的初次弹奏:

詹金斯大夫站在那儿,如醉如痴。亨德尔终于站起身来的时候,大夫简直不知如何表达自己景仰的心情,但总得说句话,他只说:“这样的音乐我从来没听过。您真是巧夺天工啊!”[51]

旁衬可以避实就虚,突出既有艺术魅力,又无损于真实的效果。《亨德尔的复活》中,亨德尔脑中风之前所受的尖锐讽刺在史料中都有记载,但茨威格没有从正面描写他受到的尖锐讽刺而从侧面描写亨德尔的反应,楼上传来他的咆哮声和他骤然倒下的身影。

3.细节

茨威格在书写历史事件时,尤其注重对历史事件背景的介绍,通过插叙、补叙,甚至在开头大段大段的描绘,将事件、人物放在历史的洪流中去考察,从而生发出更深的意义。如《不朽的逃亡者》中,以哥伦布从美洲归来为起点,写巴尔博亚的征程,其间,新世界征服者的动机、心理、性格被完美地阐释出来;《拜占庭的陷落》中,在伊斯兰教天主教、天主教东西教廷宗教之争的大背景下写拜占庭的陷落,其间,茨威格对宗教及神学方面存在严重分歧的态度可见一斑。从作家创作的主人公生命历程来看某部作品(如《弥赛亚》《玛里恩巴德哀歌》)、某段经历(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遇赦),作品和经历的意义也就超越了文字和事件本身。从人类绵长的发展史来看,人类在某一段历史中的作为,如两大洋之间电报电缆的连接和对南极的征服也就具有了更为重大的价值和更为深远的意义。这些背景的介绍都为作品增添了光彩。

细节是什么?细节是文艺作品中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自然景物、社会环境等最小的组成单位。这些细节犹如国画中的工笔细描,让国画更真实、立体,同时具有可触可感的艺术魅力。可以说,细节同时展现了史学作品的“求真”与文学作品的“求美”。

从“求真”来看,因为历史是具体的,是动态的,所以对历史的叙述也应该是具体而生动的。那些具体的、形象的细节,可以使那些逝去的历史重现有血有肉、有声有色的原状,并且能以小见大,于细微处见精神。可见,史料中确凿的细节是激起真实感的必要条件。“确凿的细节具有巨大的修正作用。没有它,对历史的叙述和阐释都容易流于无效。”因而,“它是一条严格的标准。它要求历史学家运用它、尊重它,以达到真实,或者是人所能达到的真实”[52]

从“求美”来看,细节的运用使冰冷的史料具有了文学的温度。《人类群星闪耀时》中,我们看到“佩剑执盾,头戴铁盔,全副武装”从箱子里爬出来的巴尔博亚,看到“长着一对忧郁的细眼睛,尖尖的线条分明的鹦鹉鼻子”的土耳其苏丹马霍梅特;听见拿破仑和威灵顿手上的表“嘀嗒嘀嗒地响着,犹如两颗鸟儿的心脏,似乎比千军万马的厮杀更使他们关切”,听见挺起宽阔胸膛、伸开结实手臂的亨德尔骄傲地对他的伦敦医生说“我从地狱归来了”;嗅到1741年8月21日夜间绿园的清新空气,嗅到1823年9月5日卡尔斯巴德通向埃格尔的公路上从田野飘来的庄稼收割后的气息……

在所有细节中,最突出也是茨威格最重视的,是他对历史人物心理的刻画。丹麦文学史家勃兰兑斯在其巨著《十九世纪文学主流》中指出:“文学史,就其深刻的意义来说,是一种心理学,研究人的灵魂,是灵魂的历史。一个国家的文学作品,不管是小说、戏剧还是历史作品,都是许多人物的描绘,表现了种种感情和思想。”[53]如开始创作《弥赛亚》的那一夜,亨德尔起伏的心理变化;决定滑铁卢胜负的那一瞬间,拿破仑的期盼,格鲁希的挣扎,以及威灵顿的忐忑;坐在车中的歌德对少女乌尔莉克一吻缘由的猜想,及对亲人对待这场黄昏恋态度的猜测;斯科特一行人看到遥远的南极点插着的疑似国旗的布条的复杂心理……

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说,“史家追述真人实事,每须遥体人情,悬想事势,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入情合理”[54]。然而,一切的主观猜想均来源于客观。茨威格在书写之前“忖之度之,以揣以摩”的依据,是其搜寻的原始材料,他不妄图美化历史人物,只是对符合客观实际的心理剖析进行升华、冷凝、提炼。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求真”与“求美”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注释】

[1]李朔.编辑实用手册[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3:183.

[2]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M].高中甫,潘子立,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9:2.

[3]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M].高中甫,潘子立,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9:2.

[4]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M].高中甫,潘子立,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9:2.

[5]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M].高中甫,潘子立,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9:2.

[6]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M].高中甫,潘子立,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9:26.

[7]塔奇曼.历史的技艺:塔奇曼论历史[M].张孝铎,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49-50.

[8]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M].高中甫,潘子立,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9:25.

[9]张寅德.叙述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65.

[10]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M].高中甫,潘子立,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9:87-88.

[11]预叙:叙述者提前讲述了以后将要发生一件或一连串事件。

[12]回叙:叙述者回过头来讲述先前发生的一件或一连串事件。(www.daowen.com)

[13]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M].高中甫,潘子立,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9:85.

[14]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M].高中甫,潘子立,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9:88.

[15]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M].高中甫,潘子立,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9:90.

[16]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M].高中甫,潘子立,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9:92.

[17]申丹.全知叙述模式面面观[J].国外文学,1995(2):9-10.

[18]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M].高中甫,潘子立,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9:72.

[19]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M].高中甫,潘子立,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9:74.

[20]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M].高中甫,潘子立,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9:75.

[21]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M].高中甫,潘子立,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9:77.

[22]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M].高中甫,潘子立,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9:82.

[23]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M].高中甫,潘子立,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9:83.

[24]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M].高中甫,潘子立,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9:16.

[25]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M].高中甫,潘子立,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9:233-234.

[26]李鹏飞.中国历史电视剧叙事艺术[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2:14.

[27]李鹏飞.中国历史电视剧叙事艺术[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2:14.

[28]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M].高中甫,潘子立,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9:109.

[29]扩述指的是叙述时间长于故事时间,叙述者缓缓地描述事件发展的过程和人物的动作、心理,犹如电影中的慢镜头。

[30]柳冬妩.《变形记》:现代小说的时间建构[J].艺术广角,2015(5):78.

[31]刘良初.当代小说现代时空建构艺术的价值判断及前景[J].中国文学研究,1996(2):79.

[32]付煜.叙事文本解读的叙事学基础及其运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31(10):46.

[33]克雷默,考尔.哈弗非虚构写作课:怎样讲好一个故事[M].王宇光,等译.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149.

[34]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M].高中甫,潘子立,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9:65.

[35]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M].高中甫,潘子立,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9:66-67.

[36]塔奇曼.历史的技艺:塔奇曼论历史[M].张孝铎,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39.

[37]塔奇曼.历史的技艺:塔奇曼论历史[M].张孝铎,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40.

[38]塔奇曼.历史的技艺:塔奇曼论历史[M].张孝铎,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22.

[39]祝勇.纸上的叛乱:一个“散文叛徒”的文学手记[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4:383.

[40]茨威格.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M].舒昌善,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185-186.

[41]王秀琳.悲剧与悲剧创作[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1999(03):45.

[42]叶黎明,洪安琪.在悲剧中论崇高,从痛苦中识英雄:《伟大的悲剧》文本新解[J].语文建设,2015(1):42.

[43]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M].高中甫,潘子立,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9:14.

[44]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M].高中甫,潘子立,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9:23.

[45]茨威格.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M].舒昌善,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352-353.

[46]塔奇曼.历史的技艺:塔奇曼论历史[M].张孝铎,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62.

[47]塔奇曼.历史的技艺:塔奇曼论历史[M].张孝铎,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63.

[48]茨威格.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M].舒昌善,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351.

[49]茨威格.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M].舒昌善,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353.

[50]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M].高中甫,潘子立,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9:79.

[51]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M].高中甫,潘子立,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9:64.

[52]塔奇曼.历史的技艺:塔奇曼论历史[M].张孝铎,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24.

[53]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一分册 流亡文学[M].张道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2.

[54]钱锺书.管锥编: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9:16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