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人类群星闪耀时》阅读课:故事要素解析

《人类群星闪耀时》阅读课:故事要素解析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能够准确、精当地概括出故事情节是对读完一个叙事类文本的最低要求,但这也并不容易做到。(一)人物及其关系读完《不朽的逃亡者》,你能用下面的格式复述一下故事情节吗?一般的读者往往在第一处就卡住了——概括故事情节时的一大障碍就是人物的姓名,尤其是外国人的名字,拗口难记。

《人类群星闪耀时》阅读课:故事要素解析

能够准确、精当地概括出故事情节是对读完一个叙事类文本的最低要求,但这也并不容易做到。尤其是《人类群星闪耀时》,它取材于真实的历史,众多的人物构成了复杂的人物关系,人物之间存在着多重矛盾。下面,我们就以《不朽的逃亡者》和《拜占庭的陷落》为例进行探讨。

(一)人物及其关系

读完《不朽的逃亡者》,你能用下面的格式复述一下故事情节吗?

主人公名叫……在……开往……的船上……

一般的读者往往在第一处就卡住了——概括故事情节时的一大障碍就是人物的姓名,尤其是外国人的名字,拗口难记。在阅读中,我们经常被迫停下来,回头翻看,确定人物的姓名与身份,这样不但会造成故事情节上的中断,而且会影响阅读情绪。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构建人物清单。

1.人物清单

构建人物清单时,我们可以参照戏剧的人物介绍方式。在本书中,戏剧体裁的历史特写《逃向上帝》,是茨威格为列夫·托尔斯泰未完成的戏剧《在黑暗中发光》所作的尾声。茨威格在这里为我们提供了人物清单的范例: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时年83岁)

索菲娅·安德烈夫娜·托尔斯泰——他的夫人

阿历克山德拉·列沃夫娜(萨莎)——他的女儿

弗拉基米尔·格奥尔格维奇——秘书

杜尚·彼德洛维奇——家庭医生,托尔斯泰的朋友

伊万·伊万诺维奇·欧索林——阿斯塔波沃车站站长

希利尔·格莱戈洛维奇——警察局长

大学生

大学生乙

三个旅客

在这份人物清单中,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剧本中人物的姓名、身份,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在阅读过程中随时翻看,还是作为辅助参考来概括故事情节,都很实用。

在《不朽的逃亡者》中,按照出场顺序,我们可以看到的人物依次是哥伦布、迭戈·哥伦布、马丁·费尔南德斯·德·恩西索、巴斯科·努涅斯·德·巴尔博亚、弗朗西斯科·皮萨罗、尼古萨、卡雷塔、柯马格莱、帕萨蒙特、安德烈斯·德·巴拉、安德烈斯·德·巴尔德拉瓦诺、阿隆索·马丁、佩德罗·阿里亚斯·达维拉……

我们在写下这些名字的同时,也应把人物的身份标注出来(如果觉得人物的名字太长,也可以用简称。一般情况下,作者会在人物第二次出现时就用简称来称呼):哥伦布,即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美洲新大陆的发现者;迭戈·哥伦布,即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的儿子,伊斯帕尼奥拉岛的总督;恩西索,即伊斯帕尼奥拉岛上的法学家,装备船只去卡斯蒂利亚;巴尔博亚,即太平洋的发现者;皮萨罗,即卡斯蒂利亚的幸存者,印加帝国的征服者;尼古萨,即国王派往达连的总督;卡雷塔,即土著部落酋长,他将女儿许配给巴尔博亚;柯马格莱,即土著部落势力最强大的酋长;帕萨蒙特,即伊斯帕尼奥拉岛上的财务大臣;巴拉,即巴尔博亚随行的神甫;巴尔德拉瓦诺,即巴尔博亚随行的文书;马丁,即巴尔博亚的队长之一;佩德拉里亚斯,即国王任命的达连总督。

作为阅读的辅助材料,这份人物清单有助于我们记住人物的名字和身份,为我们的阅读,尤其是外国文学的阅读提供便利。

2.人物关系图

为了理清复杂的人物关系,我们可以以“人物清单”为基础构建“人物关系图”。人物关系图能直观地呈现出人物间的关系,是一种重要的阅读辅助手段。在梳理人物关系的过程中,我们也加深了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可谓一举两得。

构建人物关系图时,我们可以遵循分组的原则。比如在构建《红楼梦》主要人物关系图时,如果按照血缘关系和辈分关系对人物进行分组,荣、宁二府的人物关系就清晰地呈现出来了。

《红楼梦》主要人物关系图

以《不朽的逃亡者》为例,我们可以将其中的人物进行分组,划分为三大阵营:

《不朽的逃亡者》人物分组

第一阵营是国王授权的官方阵营,包括伊斯帕尼奥拉岛的总督迭戈·哥伦布,将巴尔博亚带上“发现之旅”的恩西索,国王派往达连的第一任总督尼古萨和国王任命的达连总督佩德拉里亚斯。

第二阵营是冒险家阵营,包括发现太平洋的巴尔博亚、秘鲁的征服者皮萨罗,以及巴尔博亚的追随者们,如随行神甫巴拉、随行文书巴尔德拉瓦诺、队长马丁等。

第三阵营是土著部落,包括把女儿许配给巴尔博亚并协助他发现太平洋的卡雷塔和提供“黄金国”线索的柯马格莱等。

我们还可以围绕中心人物来构建人物关系图。现在我们就以《不朽的逃亡者》为例,把文中其他人物与中心人物巴尔博亚建立关联:

《不朽的逃亡者》人物关系图

在构建人物关系图的同时,我们对文本的内容也有了深入的了解。

(二)多重矛盾关系(www.daowen.com)

梳理人物关系时,我们发现《不朽的逃亡者》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巴尔博亚及其追随者“发现新大陆”的故事,其中包含着多重、复杂的人物关系,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矛盾;巴尔博亚、皮萨罗与恩西索、佩德拉里亚斯等共同构成“文明”,又与卡雷塔、柯马格莱等土著的“野蛮“构成被征服与合作的关系;作为冒险家的巴尔博亚、皮萨罗与国王任命的恩西索、佩德拉里亚斯等构成寻求认可与被否定的矛盾关系;巴尔博亚与皮萨罗从盟友变为对立的仇敌的矛盾关系等。

为了能较好地处理这种复杂的矛盾关系,我们可以采用矩阵图将三大阵营与矛盾的各个焦点结合起来。现阐述如下:

焦点之一:身份。巴尔博亚渴望通过建功立业得到佩德拉里亚斯的那种法定身份;拥有法定身份的佩德拉里亚斯却从心底否定“巴尔博亚”们,并觊觎他们的事业。

焦点之二:荣誉。巴尔博亚和皮萨罗同属于冒险家阵营。巴尔博亚带领着皮萨罗建功立业;而皮萨罗则渴望获得“巴尔博亚”般的荣誉,因此他选择与佩德拉里亚斯合作,成为“反叛者的反叛者”。

焦点之三:文化。恩西索也好,佩德拉里亚斯也好,他们所代表的是“文明”世界,却在征服卡雷塔、柯马格莱的过程中进行“野蛮”地烧杀掳掠;卡雷塔、柯马格莱则目睹了“文明”的丑态。

《不朽的逃亡者》矛盾关系分析一

当然,在这三对矛盾关系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发掘出更多的关系,如征服者巴尔博亚和被征服者卡雷塔、柯马格莱的合作,官方阵营的佩德拉里亚斯与冒险者阵营的反叛者皮萨罗的合作等。

《不朽的逃亡者》矛盾关系分析二

多重人物关系的矛盾,既是历史复杂性的体现,也彰显了茨威格体察历史的深度。在《拜占庭的陷落》中,主要矛盾的双方是土耳其帝国与拜占庭帝国,这种矛盾也是伊斯兰世界与基督教世界的矛盾。同时,在拜占庭的生死存亡之际,基督教东西教廷的矛盾也从未停止过。《亨德尔的复活》中,亨德尔同疾病抗争、同贫穷抗争、同灵感的枯竭抗争……在阅读时,我们读出作者笔下的多重矛盾,则是对读懂故事的更高要求。

(三)有条理地复述

将人物众多、关系复杂、矛盾多元的故事准确、精当、有条理地复述出来,是从故事层面检验对作品掌握程度的方法之一。除了构建人物清单、人物关系图和梳理多重矛盾关系,读者还要掌握一定的讲述方法。这里,我们可以学习一下詹姆斯·斯科特·贝尔的“LOCK系统”。“LOCK系统”是贝尔在《这样写出好故事》中提出的小说写作方法,“LOCK”是四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组成的缩略词,即主角(Lead)、目标(Objective)、冲突(Con⁃frontation)、冲击结尾(Knockout)。

用“LOCK系统”复述《不朽的逃亡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梳理故事情节,复述的条理也更为清晰,即L——巴尔博亚,O——找到黄金国以获得国王的认可,逃避惩罚,C——巴尔博亚与土著居民、巴尔博亚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巴尔博亚与嫉妒者,K——勇士没有死在探险的路上,而是死于亲密伙伴的叛变。

我们将上面的“LOCK”串起来,进行简要的复述:穷途末路的巴尔博亚蜷缩在大木箱中,搭乘恩西索开往南美洲的船,去开拓海域、寻找财富。他逐渐取代了组织者恩西索的领导地位,并赶走了国王新派来的总督,成为新殖民地的主人。恩西索回到了西班牙,向西班牙宫廷举报巴尔博亚的恶劣行为。为了躲避绞刑或牢房,巴尔博亚带着从土著酋长那里得到的黄金国的信息,带领着为数不多却与他同样坚决的伙伴长途跋涉,寻找黄金国。他们中的一些人克服了重重困难,成为第一批看到太平洋的人类。正当巴尔博亚向“存在无限黄金”的不远的国度进发时,他的朋友皮萨罗为了抢夺功劳背叛了他,联合国王派来的新总督一起将其暗算。

(四)阅读实践

下面,我们运用上述的阅读方法来阅读《拜占庭的陷落》。

1.构建人物关系图

《拜占庭的陷落》中,人物相对较少。我们省略人物清单的步骤,直接将人物分组:基督教阵营,包括拜占庭的统治者君士坦丁皇帝巴西列乌斯及其手下的军民(如十二勇士、孔多蒂拉·吉乌斯蒂尼安尼等),以及基督教东西教廷等;伊斯兰教阵营,包括土耳其苏丹马霍梅特及其将士,以及大炮铸造师乌尔巴斯等。

《拜占庭的陷落》人物关系图

2.梳理多重矛盾关系

在上述人物关系图中,我们看到最主要的矛盾是双方围绕拜占庭而展开的斗争:君士坦丁皇帝及基督教世界想尽力保住拜占庭,因为“对欧洲来说,拜占庭乃是欧洲荣誉的象征;只有罗马天主教国家同心协力保护这个业已倒塌的东方最后堡垒,圣索菲亚——东罗马基督教最后又是最美丽的大教堂,才能继续成为信仰的殿堂”[6]。土耳其苏丹马霍梅特则想通过攻占拜占庭来建立“远远超过他先祖的功业”。拜占庭面临的是土耳其帝国强大的军事力量和马霍梅特坚定的决心、卓越的军事才能;马霍梅特面对的则是拜占庭易守难攻的地理条件和坚固的城墙。

在基督教阵营中,还存在着东西教廷的矛盾,这对矛盾也造成了双方因互相攻讦而对拜占庭的危险境地袖手旁观,进而导致拜占庭的陷落。

3.复述故事

现在,我们用“LOCK系统”来分析《拜占庭的陷落》,即L——马霍梅特;O——占领拜占庭,建立超过先祖的功业;C——希腊、罗马两大教廷联合抵抗,马霍梅特面临易守难攻的拜占庭,坚固的墙体,状若盲肠的金角海湾;K——正面进攻陷入胶着状态,土耳其大军从被拜占庭遗忘的凯卡波尔塔小门攻入,拜占庭陷落。

根据“LOCK系统”的分析,我们来简单地复述一下故事情节:刚刚即位的土耳其苏丹马霍梅特想占领拜占庭,以实现历代统治者的夙愿,建立超越祖先的功业,于是他对拜占庭发起了战争。拜占庭向教廷求救,因为拜占庭在地理和宗教上的重要地位,一直争吵的东西教廷短暂和解。要占领拜占庭,就需要攻克拜占庭坚固的城墙,马霍梅特不惜一切代价,在大炮铸造师乌尔巴斯的帮助下建造出攻城的大炮,并运往前线;经历了一次与拜占庭援军交手险些胜利的战斗后,马霍梅特意识到状若盲肠的金角湾难以逾越,于是出其不意地把舰队经多山的岬角运到金角湾内港,对拜占庭发起了总攻。拜占庭皇帝组织军民利用城墙抵抗,而马霍梅特则用大量的非正规军攻城,用他们的生命消耗拜占庭守军的体力,让纪律严明、训练有素的亚细亚人组成第二突击梯队出击,让奥斯曼大军的精锐部队——近卫军发起最猛烈的进攻。仅管如此,拜占庭坚固的城墙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保护作用。然而,当正面进攻陷入胶着状态时,土耳其军队偶然发现了被拜占庭遗忘的、毫无防备的凯卡波尔塔小门,土耳其大军从此处攻入,拜占庭陷落。

(五)辅助阅读策略

当然,要在故事层面有更清晰的认识,还可以根据作品的特点寻求不同的方法,比如用示意图作为辅助工具来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示意图在历史类作品中的作用非常重要。比如我们读《烛之武退秦师》,如果不了解秦、晋、郑三国的地理位置,就很难理解“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一句在秦伯心头的重量,这也是很多历史类作品附示意图的原因。

茨威格笔下的历史真实地发生在欧洲、美洲,甚至南极洲的土地上,如果读者对这些地域有一些了解,找到合适的工具,把这些陌生的地名放置在一个可见的空间里,故事就会更直观地呈现出来。比如阅读《拜占庭的陷落》时,我们看到“拜占庭帝国的衰亡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这句话时,便可查阅历史地图,能更直观地看到仅剩一座城池的拜占庭帝国,对这一窘境感同身受,并了解拜占庭和承诺保障他们安全的教皇援军的重要性。

以“1453年拜占庭战争形势示意图”为例,学生阅读时脑海中隐显的一些形象会通过手绘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变得更加清晰:“这座城市呈三角形,有三重铁甲护卫。它南临马尔马拉海,北濒金角湾,掩护南北两侧翼的围墙虽不甚高,却很坚固;与此相反,面对开阔陆地的泰奥多西城墙巍然耸立。”东罗马帝国皇帝的千年古城墙——泰奥多西城墙傲视着新苏丹穆罕默德二世,逼着他铸造火力空前的新大炮;教皇和威尼斯派出的增援舰队从博斯普鲁斯海峡开往安全的金角湾,“从斯坦波尔直至加拉太的著名铁链”如何将土耳其的舰队拒之门外;“深深凹进去的海湾,保障君士坦丁堡一侧安全的状若盲肠的金角海湾”如何让穆罕默德二世昼夜难眠,又让他产生狂热大胆的计划,让舰队翻山越岭,从外海经山岬角进入金角湾内港……

1453年拜占庭战争形势手绘示意图

在这幅示意图的帮助下,我们就能够了解穆罕默德二世对仅隔一道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拜占庭的垂涎与虎视眈眈,以及状若盲肠的金角湾对拜占庭一座岌岌可危的孤城的意义。

当然,你也可以挑战一下自己,根据故事的发展进程,画出《滑铁卢决定胜负的一瞬》中拿破仑行军路线,画出《封闭的列车》中列宁绕道德国回俄国的路线,画完这些示意图你对这些历史故事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