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三星:根植当地,赢得企业未来(2版)

三星:根植当地,赢得企业未来(2版)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想要扎根全球市场,那就要获得当地人的心。作为国际化三星所希望实现的重点,“根植企业论”出现在李健熙的各个谈话中。因为,在危机发生时,首先保护本国企业是人们普遍的心理。采用了根植企业战略,那么自然而然地就会需要“当地人才优待论”以及“三星价值扩散论”。这就是履行李健熙“培养当地专业管理人员”方针的结果。通过根植企业论,李健熙还明确地提出了在进军海外市场时应该警戒哪些东西。

三星:根植当地,赢得企业未来(2版)

三星集团的未来战略室曾经发生过一次小的争论。针对李健熙许诺贡献社会的1亿韩元应该怎样使用,人们发生了争论。李健熙在辞退董事长的职务时,曾经约定要把1亿韩元用在正确的地方,并下指示让三星迅速准备一套方案。

未来战略室的职员们开始绞尽脑汁地想主意。在认真考虑、探讨的方案中,有一个是向联合国进行捐款。三星电子整体销售额的90%都是来自于国外市场。从整体上看三星电子的话,韩国市场不过是一个很小的市场。考虑到三星全球性企业的形象,也就有了向联合国捐款是最为妥当的方式的意见。对此,人们的反应也是各不相同。有些人评价这个想法是有进取性的想法,还有意见认为,这是与为人类服务的企业的方向以及三星的形象所吻合的。

然而,反对的声音也是此起彼伏。还有人指责称:“真正的问题是韩国。”在这些人看来,三星形象不佳的地区不是在国外,而是在韩国,因此他们主张这些钱应该用在国内。最终人们也没能得出结论,而只是决定回到原点,对这个事情进行重新的探讨。

这次争论并不是关于李健熙把钱花在哪儿、要捐多少的问题。与把钱用在哪儿无关,出现了与联合国有关的想法,这才是重点。这一点展示了三星、李健熙所朝向的方向。

如果把李健熙进军国际市场的战略浓缩为一句话,那就是“根植企业论”。他说:“要让国际化三星在全世界扎根。”想要扎根全球市场,那就要获得当地人的心。为此,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固然重要,但是,李健熙认为,企业还要尽到自己在国际社会上的义务。从这个角度看,如果李健熙的钱通过联合国用在救济难民、设立学校等有意义的地方,那么就可以说这些钱用在了正确的地方。

作为国际化三星所希望实现的重点,“根植企业论”出现在李健熙的各个谈话中。他说:“我们要在世界各地建立第二、第三个三星。”他还说,不仅要让三星只存在于韩国,美国、欧洲、亚洲各国也都要有三星,我们才可以说三星是一个真正的全球性企业。因此,三星使用了“总公司”的概念。美国总公司、欧洲总公司、日本总公司——这些表现里包含了李健熙的志向。美国总公司就是美国的三星,欧洲总公司就是欧洲的三星。就像三星集团在韩国代表了所有的关联公司一样,各国的总公司就代表了进入各国市场的三星关联公司。李健熙就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在三星进入的各个国家生根发芽。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李健熙下达指示,说:“我们要开发符合当地情况的管理模式,使之扎根,并与当地社会共生共赢。”也就是说,李健熙希望把三星的管理在当地也打造为模范,并使之扩散。

李健熙说,通过这一理论,三星不仅要增加在当地的销售额,还希望能够达到使该国家整体的管理水平提高的效果。当地的人们都说“托了三星的福,我们生活得更好了”,这是李健熙与三星的目标。也就是说,无论是哪个国家,只要三星进入了这个国家,就要让该国家的人民感觉三星就是本国企业,这就是李健熙的“根植企业论”。

为此,李健熙认为,首先要“让在国外的工作人员认为三星就是本国公司”。这样,他们就会产生对于三星的忠诚,生产性也就会因此而提高。根植企业的根据地就是营业场所。

李健熙还十分清楚,如果成为根植企业,那么当三星处在危机情况时,就会获得保护。因为,在危机发生时,首先保护本国企业是人们普遍的心理。

采用了根植企业战略,那么自然而然地就会需要“当地人才优待论”以及“三星价值扩散论”。李健熙指出:“如果本土化做得不顺利,那就是因为‘当地人的收入不能比我高’的思考方式,以及因为语言不通而不能带来优秀的人才。”他要求,就像在韩国挖掘比经理收入还要高的人才一样,在国外也要招募当地的优秀人才。(www.daowen.com)

李健熙强调道:“要在国外也设立设计中心、研究与开发中心、工厂等,负责人也要聘用该国的人员。”他还说,有时候培养符合该地区要求的专业管理人员也是三星应该做的。

实际上,在最近三星集团董事的晋升者名单中,也出现了很多外国人的名字。生产技术相关的董事、市场营销相关的董事等虽然都是在当地录用的,但是他们有时候也会成为总公司的董事。这就是履行李健熙“培养当地专业管理人员”方针的结果。

美国的三星电子就是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根据美国法人的人力政策,只在分公司安排韩国工作人员,负责市场营销企划等的董事都要采用美国人。之所以向分公司派遣总公司的人员,是为了站在集团整体利益的角度上去观察业务的进行。这是在“只有把其他专业的领域全都交给外国人来负责,那么才有可能实现本土化”的想法下出现的结果。在三星实现美国市场电视机智能手机销售第一名目标的过程中,通过这种方式被招募来的人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培养当地管理人员,李健熙想要得到的是健全的竞争。在国外工厂或者分公司的一个地方雇佣当地人员并取得成功的话,那么,这个消息不仅会传到韩国,还会传到其他国家,从而使他们产生激烈的竞争。尤其是针对生产技术部门,李健熙说:“我们要大胆地向国外生产技术部门的人员提供更高的工资,从而使得当地公司比我们发展得更快速。”

除了“当地人才优待论”,根植企业战略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李健熙关于国际化三星的哲学内容是“三星化”。所谓“三星化”,并非本土化,而是带着三星的价值观去实现本土化。换句话来说,就是把三星的发展模型移植到海外。通过本土化,三星可以在当地扎根,而根基的养分则由三星的价值观进行供给。

李健熙强调说:“怎么把当地的干部、工厂厂长、分社长等人全部变成我们的人,这是关键。”为了让当地人领悟三星的价值观,三星每天早上播放的集团电视节目都是用英语制作,然后在海外播放。

另外,按照李健熙的指示,为了让海外的职员能够自豪地工作,三星会为他们提供访问韩国的机会,并开设针对当地人员的韩语学习课程。李健熙还说,在进军海外市场的时候,“比起让产品或者分店走出去,我们应该想着带着韩国三星的文化走出去”。

通过根植企业论,李健熙还明确地提出了在进军海外市场时应该警戒哪些东西。“只因为人工费、工资低廉而迁移到国外,这种事情想都不要想。”在中国建了工厂,因为人工费上涨搬到越南,越南涨价的话又搬到泰国、缅甸……李健熙就是不希望这么做。最适宜三星发展的生产基地并不是单纯的生产基地,而是要按照当地是否适合三星扎根来进行判断,这就是李健熙的方针。

同时,李健熙还斥责了进入外国市场的韩国人的自满。李健熙警告说:“员工好像对进入外国市场存在自满以及优越感,如果这么对待当地的消费者,那么迟早会碰一鼻子灰。”

李健熙这种对于本土化的执著,从教训惨痛的企业并购的失败中也可以看出来。1995年,三星投入了数亿美元的资金收购了美国的计算机企业AST。这次的投资金额是三星电子全年收益的几倍之多。然而,AST的职员们却不想在三星这个品牌下工作。最终,公司人员全都流失,公司也不得不关了门。从那时起,三星就对企业并购产生了心理阴影。李健熙的话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说:“失败不是什么坏事,但是重复同样的失败却是罪恶。”这也成为这些年三星没有正式地进行企业并购的原因。AST事件似乎对李健熙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他也变得更加执著于本土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