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明宫词》相比,《大宋宫词》的服装设计思路很不一样。叶锦添很厉害,《大明宫词》的整体人物造型真好看。但设计上相对自由,现代感比较强。用的料子比较现代,也有民族的元素。衣服上绣的花纹也多数是现代的风格,甚至有点西洋。
自由创造的风格整体可以很和谐,但那种美和优雅是属于设计师的,不是那个朝代的感觉,比《簪花仕女图》里面的美和华丽更时尚,偏向西方歌剧的形态。这次拍《大宋宫词》,我们希望整体能够比较接近宋代真实的面貌,所以衣服的设计就比较注重考据,讲究细节上的准确性。比如各个部件的位置对不对?为什么要有层次,怎么做出来层次?花纹和图案应该在哪?披帛是什么样的功能?手绢的颜色跟衣服搭不搭?这些都要尽量考虑到宋代的时代背景。
宋代人穿着相对朴素,那时候的审美追求简约和雅致,风格上也并没有很繁复。而且北宋一开始其实挺穷的,他们的审美风格也可能跟这个有关系。北宋政权刚刚稳下来的时候还不那么富裕,他们连皇宫都没有新修,是拿开封府衙改建的。
但北宋开始有纺织工艺了,有宋锦。我们尽量找到近似的料子,叶老师想要找到柔软的料子,接近手织工艺的感觉。即便是宋锦也是如此。最后找到日本去了,他们还保留有类似的手织工艺。我们在那边挑比较接近古代纹样的买下来,但因为是手工制作,产量不高,我们只能三个月去一趟,不然他们还来不及织出来。最后做出来的衣服质感真是好,那种柔韧度和垂坠感,非常接近在古画里面看到的感觉。
我特别喜欢赵恒的一件黄色衣服。它的料子特别柔和,是丝质的,但不反光,有一些很细的纹理,像是非常薄的纱,透气极好,有光泽而且非常轻盈。颜色也非常柔。整体的质感特别像画里面韩熙载穿的那种。
叶老师要求我们的服装多是大面积的纯色调,不放太多的花纹在上面。这是出于风格的考虑,也考虑到宋代的纺织工艺。而且因为料子的原因,绣花也不能随便绣,在这种又薄又软的材料上面会显得不平展,不好看而且显重。
叶老师把花纹和图案放在一些装饰性的部位,一些比较厚实的地方,比如领子、袖口、抹胸,还有披帛。这种地方做图案就是点缀,面积不大,但有层次感,显得精致。宋代开始有机织了,但幅都不宽。叶老师要求机织出来图案,然后裁下做成边,镶在衣服上。腰带也可以做花纹,相对来说比较硬,适合复杂的花纹装饰。刘娥给赵祯绣了一条蟠龙腰带,就是往上面绣花纹。
头发也值得一说。现在很多古装戏都是“大包包头”,就是一些大发髻往脑袋上一扣,固定起来。“大包包头”的假发髻拍戏很方便,但实在是太假太难看了,跟扣个棉帽子似的。叶锦添要求头发要有真实的感觉,得是真正梳出来的,不能只是做个样子。我们的头发是活的,人走的时候头发会跟着动,有头发的感觉。
这样梳头的方式其实是从《大明宫词》开始的。她们形成了一套办法,能让梳出来的头发很自然。填充物必不可少,但都需要头发覆盖,然后梳出发型,不会给人假头套的感觉。她们真的特别有本事,头发上所有的结都是活的。
拍《大明宫词》的时候,梳头的是小梅姐。梅姐很厉害,后来她女儿又接她的班,跟我们合作《橘子红了》,然后一路跟着我们。现在传给了玲玲,李玉萍老师(萍姐)的化妆传给了刘建萍。
这些年来,我拍所有的古装戏用的都是这批人。梳头其实特别费工夫,后来梅姐梳得手都变形了。最开始的时候,梳一个头要花四十分钟,我说不行,要再快一些,因为我们一天要换三四次妆,太耽误时间了。后来他们就苦练,练到一个头只要二十分钟就能出来,真的是飞快,而且梳得那叫一个好。
那时候很多头的梳法都是现学的。当时叶锦添就拿一本大画册《中国古代服饰史》,跟他们说要这样要那样。画里面那些发型确实是唐朝的,但是要怎么梳出来?而且我们没有像京剧那种做好的三大瓣儿,直接往上面插,完全靠琢磨创新出来。
他们说叶老师是细节控,但这些细节很关键,整体就是由细节堆积起来的,所以类似头发这些细节表现都需要准确。做造型的时候叶老师也跟我讲,一定要有细节,安一些小东西上去,要让它们活起来,有飘的感觉。这些想法其实是从画上来的,他就拿那些画给我看,画上的人常常挂着各种丁零当啷的物件,都是日常用品,小耳刮、牙签、小钥匙,还有一些吉祥物、小香囊什么的,那时候没有香水,就是靠小香囊里面装的香,走过去的时候香味一路飘过去。除了绣的小香囊,也有那种镂空的铜质小香具。总之各种各样的小物件他们都挂在身上,那时候也没口袋,平时也不背包,就靠这种方式随身携带。
《红楼梦》的头发造型比较特别,导致一些争议。贴片的造型来自戏曲,但戏曲来自才子佳人的生活形态。贴片的装饰是古代贵族妇女非常突出的装束特征,并不是戏曲发明的。最早是四片,戏曲发展到六片、九片。贴片工艺比较复杂,需要榆树胶,每天都要打理,后来就简化成了抹额。刚开始抹额上面的装饰变化非常多,有的还在上面绣东西,做得很讲究。这么多讲究,是因为它是种身份的象征。越讲究,贵族越能跟平民拉开距离,尤其是在一些社交场合,有点像现在的烫头发,有装饰感。我问过好几个家里以前是贵族的人,说家里现在还留着榆树胶。
故宫有一组《雍正十二妃》的画,里面就有抹额,我们拍《红楼梦》的时候就参考了这些画中的装束。抹额有点像刘海,是额头上的一种装饰,是古时候上层社会女人的一种时尚。
我们男士的革带也跟现在一般的古装剧不一样,更贴合古代的样式。好多古装剧里面男人的革带是腰封,扎在高腰的位置。但古画里面男人的革带都很有讲究,是品级的标志,位置是在胯上,而且都是兜着肚子的,是宽松的。男人要是天天扎着腰封,不难受吗?
京剧里面就能看出一些门道。京剧里男人的腰带就是一个大环,演员要用两只手架着它,这样有仪式感,是京剧做了夸张的处理。真正生活里面的情况,可以从宋画里面看出来,就是在胯上围了一圈,兜着肚子。(www.daowen.com)
叶老师讲,千万别弄成腰封,腰封都不在腰上,咱们就按宋画的来。但它是怎么样的系法,我一直不懂。尤其是当官的系的那个皮带很逗,两个尾巴搭在后面。这些最后都解决了,最重要的还是样式要对,应该是这样的感觉,我也是第一次在古装戏里面看到男人的腰带是这么系的,终于不在高腰那儿勒住了。这么一系,衣服一下子就松弛下来了,看着很舒服,就是韩熙载的那个状态。不然就都是笔挺的。
幞头其实也是宋代经典的一种男人头饰,我们也做了还原。宋代人头上戴的主要是那么几种,除了纱帽和幞头,再就是带翅的官帽。
幞头实际上是扎出来的,有一定的操作难度。这个一定要梳妆的人才会扎,还不能慢,因为有时候群众演员很多。我们当时想弄幞头的时候,这个决心还是下得挺难的,因为没有多少梳妆会扎。
最后因为杨丹,这个事才成了。她是我们北影厂美术杨占家的女儿,我拍《恋爱中的宝贝》的时候她就跟了叶锦添老师,做美术助理,后来自己也做一些古装剧的美术。《大宋宫词》筹备的时候叶老师找到她。她做事情认真精细。她会仔细找纹样,讲究布的质感。到日本去淘东西都是她去的,前后去了两趟。
她确实会扎幞头。好多剧里面也有幞头,但都是那种硬幞头。她说扎硬幞头就是因为扎不来,只好做成硬的。古画里的幞头都是服帖的感觉,软软的。幞头的作用主要是为了规整,男的把头发拢起来系上,就不会飞。实际扎的时候发现还是挺难的,要把头发稳稳兜住不太容易,加上我们拍戏都是假发,就更难扎了。它还跟用什么样的布有关系,布的纹理一定要对,扎上去才看着舒服。
第一次扎幞头花了两个小时。后来她想办法让大家练,熟能生巧,最后几分钟就能扎一个,而且扎得真好,看起来特别舒服,让人觉得宋代的幞头就应该是这样。
真正拍戏的话需求量很大,需要大家练,练会了才能真的用,应对现场换景、换装。我们这个戏的梳妆全部都练就了一手扎幞头的硬功夫。
冠冕也是按照历史资料来做的。梁的数量有明确规定,比如皇帝的通天冠上面有二十四梁,是最多的,太子就少些,十八梁。这些细节现在都能够查到,付伯星著的《大宋衣冠》里有详细的说明。通天冠的梁和大礼服的冕旒前后十二串、十二珠,对皇帝来说都有特殊的象征意义。皇帝继位叫加冕,也就是换帽子,把太子的通天冠换成二十四梁的。这个仪式在中国古代跟中世纪法国的加冕仪式差不多。
冠冕从皇帝到大臣都不一样,主要的区别就是上面梁的数量。皇帝的权力至高无上,所以梁最多,太子第二多,到了大臣也是看梁的数量区分官阶,比如宰相是七梁,往下一级的是五梁,再往后就是三梁。这跟现代军官的肩章上面的星星是一样的道理。
朝服一样分得很清楚。平时上小朝就穿日常的朝服,主要按各种颜色区分官阶,比如紫袍最大,宰相就是紫袍,往下是红袍、蓝袍、绿袍。到了宋真宗的时候已经很规范了,官阶的紫、红、蓝、绿,历朝历代基本上是按照这个系统沿用下去的。
上大朝的时候是穿一套红的大朝服,加方心曲领,更有仪式感,官阶就按照具体规制来区分,包括帽子。方心曲领是大朝服上一个特殊部件,特别有意思。它的作用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压领子。大朝服的左右襟比较大,那时候也没有暗扣,也没有别针这些东西,所以就想了个办法,戴上了方心曲领。
我们查了资料,方心曲领其实没有很大的分量,几乎就是白罗,但我们强调了它的仪式感,想把它做出来像勋章一样,甚至都觉得它应该是玉或者铜的,应该是一个配饰的感觉。
叶老师他们做了几种试验,最后的效果我觉得挺好的。它有点像刺绣,而且是金色的,既精致又有足够的仪态感。它有点像《红楼梦》里面的长命锁。长命锁是一个护身符,要做出来一种仪态庄严的感觉,我们就把它变得像是绶带。西方就有大绶带,我们给太后时期的刘娥做了一个大绶带,有很强的仪式感。
方心曲领在京剧里面出现过,或者在少数一些影视里面出现过,但是功能性和美感好像都不是很明确。我们这次就是想尽量把它做得有美感,让角色在大庆殿的所有活动上都穿大红的朝服,挂上方心曲领,包括祭祀、庆典、节日活动,还有一些大的外事活动。
宋朝有一种很流行的汉服经典样式,叫褙子。现在已经没有了,剧里面我们用了很多。褙子可以很有厚重感,可以做比较宽的锁边。另外,褙子一般会用稍微挺一点的料子,有层次感和庄重感。它可能有点像现在的风衣,或者大衣,穿上派头就出来了。
宋代衣服的颜色其实是不容易还原的。那个时候还没有化学制剂,衣服都是天然染色,拿植物染料一层一层染,这样颜色是吃进去的,看上去比较扎实。这种颜色是宋代衣服的特点,我们去日本买是因为日本有这种颜色,他们完整保留了这种工艺。这种工艺很复杂,不是说过滤就行了,滤完了以后,还要不断提纯,一遍遍去掉杂质,最后出来真正要的颜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