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臣群像:宗族与新派,朝廷政治与联姻关系的平衡与宗族力量

大臣群像:宗族与新派,朝廷政治与联姻关系的平衡与宗族力量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那个时代的朝廷政治跟西方中世纪差不多,国与国、宗族与宗族之间大多都用一些联姻关系维系,最强的政治关系就是宗族关系。宗族关系最难平衡。再就是新派势力,代表人物是丁谓和王钦若。而郭、潘两家资格最老、势力最大,先后把女儿嫁进了皇宫,都在皇家联姻上面下功夫,都指望女儿为宗族势力增光。刘娥是一个没有根基的人,想在朝廷立足,就要想办法联合宗族势力。在跟宗族的关系上,这些做法为她赢得了很好的口碑。

大臣群像:宗族与新派,朝廷政治与联姻关系的平衡与宗族力量

北宋的名臣很多,我们剧里选择了几个。真宗时代主要是王钦若、寇凖、曹鉴、丁谓还有郭、潘两家,这些人物我们基本上是在参考历史的基础上进行塑造的。苏义简这个人物比较特殊,虚构的成分比较大。到仁宗朝我们还有意安排了苏洵和晏殊。

王钦若是贯穿到宋仁宗初期的三朝元老,也算一个文豪。他与人共同组织编写了《册府元龟》,这套书在史学类典籍中很重要。这个人非常有意思,很会动心思,性格很复杂。所以我们在构思的时候尽量把他写得丰富一些,而不是把他简单作为一个奸臣或者忠臣来写。我们写他喜欢装神弄鬼,特别会哄宋真宗,非常油滑。但又确实帮了皇帝不少忙,比如天书运动和封禅这些点子都是他出的。还有比如我们写了他非常胆小,澶渊之战他去了,但吓得恨不得尿裤子。但在智取叛军上,他又出了很好的点子。

天书运动的戏展现了王钦若的能力。宣德门降天书的那场戏着重表现了他,我特意在剧中还原了《瑞鹤图》祥瑞的场面。天书的把戏是王钦若一手操办的,他事先都没有告诉赵恒。后来赵恒并没有因为这件事惩罚王钦若和邢中和,还默许他们继续这么做,其实他心里知道王钦若这次帮了一个大忙。

后来有一场戏,是王钦若来御苑找赵恒献金丹,赵恒当场赐给他一个宰相。王钦若吓一跳,不敢相信,但是也乐坏了。其实赵恒心里知道王钦若在拍马屁,但就是顺着他,知道自己身边需要这样一个人。

我们都不想把这些大臣处理成简单的类型化形象。寇凖总体上是一个耿直的忠臣,但我们也没有把他写成一个完美的人,他也有很多人格缺陷。曹鉴是一个老顽固,但是可爱起来的时候又非常可爱。丁谓也非常多变。他最后聪明反被聪明误,下场凄惨。但他是靠头脑活着的人,有时候他出的主意非常智慧。比如我们写他靠着看天气借兵打了胜仗。事后王钦若问他怎么算到天气的,他说他们家挂了一条咸鱼,上面的白霜都变成水了,说明空气湿度大,可能要下雨了。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神的,就是具体的生活观察。

易中天写的宋代名臣的书也给了我启发。他讲了北宋几个大臣的争斗,评价了这几个人,尤其是讲寇凖。他认为寇凖在很多事情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历史对寇凖的评价有失偏颇。易中天也讲到了赵恒几次贬寇凖的事。寇凖最后一次被贬已经很老了,等到赵恒想起他,又要召回他的时候,他已经死在异乡,回不去了。

剧里面赵恒跟寇凖是相爱相杀的关系。赵恒泰山封禅时预感自己回不去,有意把寇凖给召回来了,说自己想见一下寇凖。王钦若和丁谓都很不高兴,因为寇凖就是被他们俩挤走的。赵恒知道他们的心思,故意假糊涂,执意让他们把寇凖叫回来。

寇凖这个人耿直,对事不对人。通常他是认同刘娥的,进宫的事上他帮忙出了主意。但在一件事情上他跟刘娥很不一致,就是刘娥辅政。这件事情寇凖坚决不能容忍。赵恒除夕宴后找寇凖托孤,两个人在垂拱殿坐在地上喝酒促膝而谈。赵恒把自己病重的事情第一次告诉外人,让他以后好好辅佐小皇帝。然后特意问了他对于刘娥辅政的看法。寇凖直言不讳,“牝鸡司晨”的事绝对不行,女人不能干政。他是典型的大男子主义,自始至终都提防着刘娥干政。赵恒驾崩之后,他坚信皇帝留了遗诏,不见到遗诏,死活也不让刘娥参政。在这件事上,寇凖对刘娥是很不客气的,这是他的底线。

另外一个坚守底线的老臣是曹鉴。曹鉴是剧里面给刘娥主政带来最大阻力的人。曹鉴对先帝太宗死忠,坚持拿“兄终弟及”说事,死活不让刘娥垂帘,最后撞柱而亡。他是太祖时代的遗老、真宗的老师,抱着太宗自己都废弃的“兄终弟及”的规制不放,成了真宗在政治上最大的困扰。曹鉴这样老一派的大臣有自己的目的,金匮之盟成为他想要扶持元份继位的撒手锏。这是在整个故事下面的一条暗线,也是刘娥跟曹鉴之间的矛盾所在。刘娥垂帘听政是直接违背曹鉴这一套政治主张的。

丁谓晚期也给刘娥造成很大的阻碍,可以说是刘娥真正意义上的政敌。丁谓的权力欲很强。寇凖被贬之后,丁谓拉帮结派势力越来越大,最后刘娥不得不想法子把他除掉。

郭家和潘家则主要写的是宗族关系。那个时代的朝廷政治跟西方中世纪差不多,国与国、宗族与宗族之间大多都用一些联姻关系维系,最强的政治关系就是宗族关系。所以写朝廷政治,不可避免要写宗族关系。(www.daowen.com)

宗族关系最难平衡。这个时候赵家打下天下还没有太长时间,朝廷里好多人是开国元勋,很有影响力,相互之间关系微妙。所以我们就构建了当时最有势力的两个宗族,郭家和潘家。郭贤和潘伯正都是前朝老臣,一文一武,都跟皇帝有姻亲关系。曹家也是宗族,但他们是后面起来的,一开始势力还不大。再就是新派势力,代表人物是丁谓和王钦若。丁谓是一介书生,靠科举上来的,想要发展自己的政治势力,无法依靠宗族,所以想方设法跟差不多身份的王钦若联姻,王钦若的女儿又跟元佐联姻。另外寇凖也算是新派人物,完全凭自己本事,最后被赵普推荐上来。而郭、潘两家资格最老、势力最大,先后把女儿嫁进了皇宫,都在皇家联姻上面下功夫,都指望女儿为宗族势力增光。

到了仁宗时代还是这样。刘娥非让赵祯立郭清悟为后不可,就是考虑帮小皇帝联合郭家的势力;曹家也是想方设法要把小曹汝弄到小皇帝的边上。

刘娥是一个没有根基的人,想在朝廷立足,就要想办法联合宗族势力。有一场戏是在郭清漪死后,刘娥去见了郭贤老两口,拜为义父义母。她确实很会做人,当时郭贤心灰意冷,女儿没了孙子也没了,感觉生活没有任何意义了,官也不想当了,要告老还乡。刘娥知道,郭贤老两口要是这么告老还乡,很凄凉。刘娥挽留,要他们留下来再做一点事情,对他们安度晚年有好处。她是女人不能参政,不好让皇帝出面,就以这个方式留住他们,给足了赵恒面子,也给自己留了后盾。

刘娥这么做,大大感动了郭贤夫妇,结果拉拢了郭家。在跟宗族的关系上,这些做法为她赢得了很好的口碑。刘娥让郭贤去给皇家的孩子们做老师。皇宫里的孩子很多,单单一个赵元份就生了一大堆。

跟上面这些人物相比,苏义简要特别一点,虚构的成分比较大。历史上,北宋有个名臣叫苏易简,是太宗钦点的状元,我们剧里面的苏义简稍微参考了这个人物。

写苏义简主要还是为了好写刘娥。刘娥没有家,来到中原没有根基,身边没有人,没家庭关系,相当于瘸了条腿,这个对写戏来说是很麻烦的。历史上刘娥有一个前夫龚美,是龚美带她来汴京城讨生活。龚美想通过春秋两季的选美,把老婆送进宫,讨个一官半职。那时候的人也挺好笑的,有夫之妇也照样能送到宫里去,穷了就能把老婆这样去卖?但讽刺的是他最后也没有得到多大的官,反倒是他老婆成了皇后。我对这个故事心存质疑。

北宋的大臣里面有苏易简这么一个人,很有才华,年纪轻轻就成了钦点状元,而且也是从蜀地来的,跟刘娥是同乡。我就觉得这个人可以用,就安排成了刘娥的小叔子,两个人在战乱中失散然后重逢。我们给他设定了一层对刘娥的情感关系。这个还是要有的,不然很难解释为什么他会一直死守着她,他有保护和爱慕她的想法,但从始至终没有更多的可能性。

就好比英剧的宫廷戏里,女王身边会有那么几类人,一是亲人,二是皇帝,还有就是情人。写戏的话想要把一个人表现得比较充分,通常这三种都得有。苏义简和刘娥有亲情关系,但也有点暧昧。我觉得大家肯定会爱死苏义简,他一生未娶,心里对她一直忠贞,最后也死得大义凛然。我们拍戏过程中,到后来刘涛(饰演刘娥)甚至就不能看曹磊(饰演苏义简)一眼,不然曹磊就会受不了,因为他已经融在这个角色里面了。

刘娥一生没有给他任何回馈,直到最后的一刻才给了一点温存,却亲自签发了斩杀他的死刑令。我们用整整一集写了他的死。刘娥亲自给他缝了一件青袍,临刑前进死牢为他点了茶,除此之外没有流露过任何情愫。她一直都知道他的感情,但就一直回避,跟他说以后不能叫她嫂嫂。陵阳公主爱慕苏义简,但苏义简拒绝了她,因为他跟刘娥一样,心中只有一个人。那次陵阳公主向刘娥发问,刘娥没有回答。

赵恒没有觉得他们俩之间有什么问题。刘娥身边没有一个亲人,所以赵恒允许苏义简接近刘娥是正常的,不然就显得太狭隘了,他更多是把他们之间当作亲情关系看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