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剧的创作和历史学不一样,在历史依据的基础上必然会有一定的艺术发挥。历史剧的创作和历史学都是对历史的某种叙述,只是角度不同。历史学是为了探寻历史真实,而历史剧则是为了演绎出好故事。历史一定是历史剧的核心素材和灵感来源,我们从历史出发去理解和创造人物。因此同样的历史素材,不同的人拍出来的作品有不同的理解。比如很多戏曲都讲的是历史故事,有些故事跟历史有很大的差异,但作为艺术作品还是可以流传下来。
况且,历史本身就没有绝对的真实,不可能完完全全地复刻真实,只能通过一些文本和民间故事传递下来。这些文本或故事好多都与史实存在出入,因为它们不可避免带有特定历史叙述者的主观性和局限性。况且大多数历史都是帝王书写的,是成功的人书写的,都有其倾向性。
所以写历史剧中的一个人物,先要在历史里找他的位置。比如写刘娥,先要理解她在历史当中的位置,再从她的生活中去找最能够表现她的戏剧点。在创作中,不关照历史背景,只按照编年表来是不够的,还需要把握历史对人物经历的影响,这才能形成戏剧的张力。
这些戏剧点往往淹没在人物的整个生活当中。历史的素材很多样,甚至有的只是民间流传下来的传奇,它们可能涉及特定时代的主流立场。所以要求创作者用你对历史观的判断,去找相对客观的评价,把各种各样的色彩去掉,尽可能还原其本来的面目。再在这个本来的面目里,分析和推测一些可能性。可以说这是一个正确的方法。
历史故事的创作一定会有演绎的成分。比如《三国演义》跟《三国志》,两者都是基于三国这段历史写出来的,但一个是“演义”,是文学创作,在讲有戏剧性的故事;一个是“志”,主要在记录,目的是还原历史真实的人和事,会相对客观一些。
从古到今的故事创作都有这个特点。比如戏曲就是一种戏剧化的历史,从宋代就开始有了。清朝的武侠小说《三侠五义》写了包拯断案的故事,小说的核心人物就是包拯,故事写他如何审奇案、平冤狱,其中最有名的故事之一就是包拯查清了多年前的皇宫冤案“狸猫换太子”,使得仁宗与李宸妃母子二人身世得以还原。宋真宗、刘娥还有李宸妃,这三个人的三角关系和仁宗的身世非常有戏剧性,但包拯断没断过仁宗的身世,并没有明确的记载。
这些被戏说的历史可能参考了正史、野史、传奇、演义和民间传说。这说明,戏剧创作可以通过分析这些人物和事件直接的相互联系,找出尽可能接近真实的本来面貌,再把那些最有戏剧张力的人物关系、矛盾冲突和最具代表性的故事情节加以演化,让人物和故事尽可能有时代感。只有大的历史感才能造就这些人物的命运。
对素材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再找准一个点,发散出去。就《大宋宫词》来说,这个点就是刘娥。有了这个思考,会让我特别兴奋,发现每一个人都可以挖掘出很多很多戏剧性,简直有太多可以写。把“颜色”都洗了以后,把刘娥原本的模样先提炼出来,围绕着她去想,然后周边的人物自然也都活起来了。这是一个很有效的结构戏剧性的思路。
素材呈现出来人物和事件相互之间的联系,然后发现它们在戏里面慢慢都找到了各自的位置,比如应该出现在什么地方,该怎样用它们,以及它们意味着什么。
历史的素材里面其实有丰富的戏剧性。我觉得这些东西是很宝贵的,拍戏就是要把它们挖出来。比如《大明宫词》里,李隆基跟太平公主的感情关系其实是我们的分析和推测,因为我们觉得历史上他们俩的关系特别微妙。
李隆基这个人是有野心的。晚年的武则天怕他做皇帝,就把他贬到了外面,他自己也在外面花天酒地,有意表示自己对权力没有欲望。后来他回到皇宫之后篡权,太平公主帮他出了很大的力。
从个人生活作风上来说,我们也觉得她爱慕李隆基不奇怪。那场李隆基向太平表白的戏我们处理得比较间接,但确实很浪漫。太平跑出来听到李隆基在身后喊:姑母,我爱你!然后她莫名停住了,薄纱的大裙子在夜幕的风里飘了起来。
很神奇,其实那场戏原本并没有写裙子飘起来了。但我却在现场说要来点风,想要有点秋风萧瑟的感觉,因为太平当时已经是暮年。裙子飘起来之后,我发现还挺好看,侧逆光下飘起来的纱裙层层叠叠,太平整个人看起来就好像是一只半透明的水母。(www.daowen.com)
由于画面很美,观众愿意相信这种关系是真的。当然历史上李隆基有没有说过这句话不重要,我只是推测他们俩之间可能有这样的关系,并把这种关系放进了戏剧故事里面。
后来太平公主死得挺惨,连她帮着登基的这个侄子都没有留她活路。李隆基得权之后,觉得太平公主在朝廷里势力太强,怕她成为第二个武则天,赐了一条白绫让她自杀。如果他们之间真有这么一层爱慕的关系,这种感觉就更强烈,太平不仅连命都没有保住,而且杀死她的人恰恰是李隆基。其实,《大明宫词》如果再往下走,我肯定是要写这一段的,也会很好看。
还有薛绍和太平公主的感情关系。有一次在微博上有个新闻引起关注,说薛绍的墓被挖出来了,然后大家都开始讨论《大明宫词》里面太平和薛绍的爱情故事。历史上的薛绍跟太平公主确实有婚姻,但他命不好,结婚七八年之后就死了。他因为家族的人参与政变而受到牵连,武则天最后也没有念他跟太平的关系,把他抓进了大狱,结果他死在狱里。我们拍《大明宫词》的时候查了这段历史,对我们写故事很重要。
后来太平嫁给武攸嗣,也确有其事。武攸嗣的原型叫武攸暨。武攸暨这个人特别平庸,甚至有点窝囊,到晚年都只是一个不咸不淡的小官,但他是武家的人,托了武则天的福。这样一个武攸暨根本管不了太平,所以太平决定跟他结婚,这给了她最大限度的自由。而她与薛绍就完全不同,薛绍是她的初恋,我们猜想他们之间相互是有情感的。
剧里面太平一剑刺死了薛绍,历史上肯定是没有的。我们没有像历史上那样让薛绍卷入政变,而是死在了爱情上。拍历史剧会有一些戏剧化的虚构,但首先还是需要研究历史材料,找到里面暗藏的戏剧性。历史原材料里面有很多东西是非常戏剧化的,就看你能不能找到,有很多东西都可以拿来作为故事和人物关系的设定。
具体的剧情处理要建立在我们所理解的历史人物的基调之上。比如对宋真宗赵恒之死的处理。历史上赵恒从泰山封禅回来若干年后才驾崩。但在《大宋宫词》里面,他是在封禅的过程中在泰山上驾崩的。这是一个写意的方法。
这样的方法,来源于我们发现他晚年对封禅的热情很高,封禅之前还大张旗鼓地搞天书运动之类意识形态化的运动。为什么会这样做?我们理解他有一个很重要的动机,就是用这样的方式祈求上天的保佑。
赵恒作为堂堂大宋的皇帝,却到处不顺,尤其是子嗣单薄,身上的病也越来越重。他很早就得怪病,突然就昏厥,那时候的医学也不发达,不知道他的病是怎么回事,治也治不好。很多历史资料都提到了他的病,神经衰弱、糊里糊涂。他当时只有四五十岁,不能算年老体衰,应该是有顽疾。总之赵恒预感到自己的时日不长,虽有了赵祯,但抚养长大接他班还时日长远,又是独苗,这让他很焦虑。他情愿用自己的寿命换得仁宗的上位,把赵家的血脉延续下去。
另外,他也很想肯定自己这辈子做的很多事是正确的,比如签订澶渊之盟。澶渊之盟在历史上是很有争议的,在当时估计也有不同说法。肯定自己的历史作用大概是每个皇帝晚年都会想的事情。
赵恒一共生过六个儿子,五个都早夭,其中活得最久的赵祐也只活了不到十岁。第六子就是宋仁宗赵祯。他还生过两个女儿,也有一个早夭。他的前两任妻子都死得早。第一任潘氏没有一儿半女,二十二岁就死了,剧里面的潘玉姝就是以她为原型的。郭皇后的原型则是他的第二任妻子郭氏。郭氏生了包括赵祐在内的三个儿子,全部早夭,郭氏禁不住打击,三十一岁就死了。
历史上记载郭氏死是在1007年,赵恒第一次去封禅是1008年,赵祯出生是1010年。所以赵恒去封禅的时候还一个皇子都没有,身体已经不太好了。我们完全可以理解,赵恒封禅也好,搞天书运动也好,很可能都有为子嗣祈福的意思。但我们做了个改动,把赵祯出生的时间提前到赵恒第一次封禅之前,这样赵恒封禅祈福不只是因为想要一个儿子,关键是要祈求这个孩子能健健康康长大,因为这是最有戏剧性的点。我们给小赵祯写了一场病,命差点没了,把赵恒给吓坏了。他可能会想,我的孩子怎么总也养不活,上天怎么能够这样对我?他肯定是急疯了,所以特别想祈求上天保佑这个孩子。
我觉得死在泰山上可能是赵恒最好的归宿,比回来之后慢慢消耗而死更有戏剧性。晚年的赵恒除了搞迷信,基本上也没有什么作为了,已经只剩一副躯壳。他的病越来越重,状态糊里糊涂,越来越忘事,很多事情都是刘娥在帮忙打理。我想,他这个时候最大的愿望可能就是归天,我们把这个藏在了他封禅的行动里。这个艺术化的处理带有一些主观性,但正是基于对角色的理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