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楚剧:承袭150年的汉水流域民俗文化

楚剧:承袭150年的汉水流域民俗文化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楚剧是形成于黄陂、孝感一带的地方花鼓戏。旧称哦呵腔、黄孝花鼓戏、西路花鼓戏,1926年改称楚剧。据楚剧艺人师承关系推算,楚剧形成时间与叶氏竹枝词所记正相吻合,距今大约150余年。最先流行于鄂东的忻水(今浠水)、罗田、麻城、黄梅、广济一带,早期演出剧目也多属上述地区的人和事。也有认为楚剧源出黄陂、孝感一带农村灯节的“高跷”、“采莲船”等民间歌舞,与东路花鼓戏、黄梅采茶戏等互为影响。

楚剧:承袭150年的汉水流域民俗文化

楚剧是形成于黄陂孝感一带的地方花鼓戏。旧称哦呵腔、黄孝花鼓戏、西路花鼓戏,1926年改称楚剧。黄孝花鼓戏形成时间在1850年以前。清人叶调元写于道光十九年至三十年(1839—1850)之间的《汉口竹枝词》,卷五有云: “俗人偏自爱风情,浪语油腔最喜听。土荡约看花鼓戏,开场总在两三更。”土荡在同治三年(1864)汉口未曾修筑城墙以前是一个水码头(在今统一街土荡巷附近,民众乐园侧面),黄陂、孝感货运船只由后湖进入汉口,多停泊于此。黄、孝籍的“打铜帮”“打铁帮” “篓子帮” “马车帮” “踩石帮” (染坊)等手工业者、码头工人以及小商贩多聚居于此,是黄孝花鼓戏的忠实观众。光绪四年(1878)三月初八日《申报》刊载:“近闻黄陂、黄冈等县之无业游民又到汉皋(汉口)通济门(今一元路)外演唱花鼓小戏……遂立饬役拿获。”记载了黄孝花鼓戏再次违禁进入汉口演出。据楚剧艺人师承关系推算,楚剧形成时间与叶氏竹枝词所记正相吻合,距今大约150余年。

从源流上看,黄孝花鼓戏的主腔——迁腔是在流行于鄂东地区的哦呵腔的基础上,用黄陂、孝感一带的语音演唱,逐步发展而成。哦呵腔是打锣腔系剧种的主腔,是在鄂东一带的田贩歌曲、民间音乐基础上长期衍变形成的, 形成过程中曾受到清戏、汉调的影响。最先流行于鄂东的忻水(今浠水)、罗田麻城、黄梅、广济一带,早期演出剧目也多属上述地区的人和事。黄孝花鼓戏与鄂东的东路花鼓戏、黄梅花鼓戏有明显的共性,同出一源。主腔都是在哦呵腔的基础上形成的。(www.daowen.com)

早期都是一唱众和锣鼓伴奏;唱腔结构都是由起腔―正腔―腰板―落腔四个部分组成;演出剧目都是《喻老四》《张德和》《胡彦昌辞店》《毛子才》《逃水荒》《告经承》《告堤霸》《李广大》等。也有认为楚剧源出黄陂、孝感一带农村灯节的“高跷”、“采莲船”等民间歌舞,与东路花鼓戏、黄梅采茶戏等互为影响。黄孝花鼓戏经历了一个由业余爱好到专业训练、由谢神娱人到卖艺谋生的发展过程。形成初期,只在农村元宵节玩灯时演唱,俗称“灯戏”。演员多是农民和手工业者,多属业余自娱性质。后来逐渐出现农闲演出的麦黄班和常年演出的四季班,演员逐渐由业余走向半专业或专业化, 由谢神娱人变为卖艺谋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