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襄阳花鼓戏的发展及影响

襄阳花鼓戏的发展及影响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初称“地花鼓”“花鼓子”,自登台演出之后, 渐多以“花鼓戏”相称。流行襄阳地区的地方花鼓戏,当地习称花鼓子,也有称其为北路花鼓戏的。襄阳花鼓戏的演唱形式为人声帮腔,锣鼓击节伴奏。至1930年左右,襄阳花鼓戏逐步演变为桃腔、汉腔、四平和彩腔等四大唱腔。与鄂东花鼓戏、采茶戏同属打锣腔系。襄阳花鼓戏的影响扩展很快。一戏一调的采腔剧目,多数与其他花鼓戏、采茶戏所共有。

襄阳花鼓戏主要流行在汉水中上游一带的襄阳、宜城南漳、谷城、保康、老河口、枣阳、房县等地。初称“地花鼓”“花鼓子”,自登台演出之后, 渐多以“花鼓戏”相称。流行襄阳地区的地方花鼓戏,当地习称花鼓子,也有称其为北路花鼓戏的。除此之外,逢年过节划旱船、踩高跷等也都唱花鼓调。节目有《砍黄豆》《腌腊菜》《打小秃》《接新娘》《卖翠花》等。清道光年间,襄阳的这类表演形式与鄂东、荆州一带的花鼓戏交流结合,并受清戏、汉剧、湖北越调影响,乃逐渐形成了以打锣腔为主,并具鄂北方言艺术特点的襄阳花鼓戏。

襄阳花鼓戏的演唱形式为人声帮腔,锣鼓击节伴奏。至1930年左右,襄阳花鼓戏逐步演变为桃腔、汉腔、四平和彩腔等四大唱腔。从艺术特质的渊源和构成来看,桃腔与鄂东的花鼓戏、采茶戏有渊源关系,是鄂东打锣腔与鄂北地方语言和民间音乐相结合衍变形成。在长期演出实践中,又常与越调、梆子等剧种交流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与鄂东花鼓戏、采茶戏同属打锣腔系。早期班社艺人无考。

襄阳花鼓戏的影响扩展很快。早先串演“三小戏” (小旦、小丑、小生) 时,在田边稻场围上高粱箔子,就可以登场做戏,被称为“地摊子”、“草台子”。艺人们农忙生产,农闲演唱,演出班社被称为“春班子”。以后逐步扩大成一二十人的“四季班子”,常年在外活动。据说道光间曾出现过同兴班、三合班等知名班社。清末班社很多,襄阳、枣阳、宜城等地常年有六七个班社;光化、谷城、南漳、保康、均县、远安、兴山等地大小集镇常有一两个职业的或半职业班社。(www.daowen.com)

音色看,襄阳花鼓戏的桃腔,曲调粗犷朴实,长于抒情、叙事。张德和、喻老四、胡彦昌等人的戏以及《白扇记》、《四大案》(《核把案》)、《东楼会》(梁祝故事)、《南楼会》(李广大故事)、《西楼会》(洪连保故事)、《北楼会》(陈妙常、潘必正故事)、《张朝宗》、《蔡鸣凤》等均唱桃腔。鄂北地方常演的大本戏《阴阳错》以及“三赠”:《送寒衣》(赠衣)、《夏晋楚要饭》(赠银)、《花园会》(赠金)等则用汉腔演唱。四平变化较多,可以带垛,也可转接“哭皇天”等,运用较宽。《秦雪梅》《天平山》《宋美卖妻》《打蛮船》等大本戏均主要唱四平,这些戏往往可以连台演出几个晚上,观众并不感到单调重复。一戏一调的采腔剧目,多数与其他花鼓戏、采茶戏所共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