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二黄又称汉二黄、靠山黄。山二黄是随着荆、襄移民带进山的楚调与鄂西北方言语音、民间音乐长期流变结合,而形成的独特的地方剧种。竹溪县山二黄老艺人童觉平(约1897—1982)的祖辈原籍为黄州府罗田县,乾隆中叶逃难进山,迁居竹溪,常回黄州府做生意,学会唱二黄,也叫楚调。以后,童家自迁居竹溪后第三代祖人开始,在竹溪一带唱“万子” (或名“玩子”,业余清唱)。唱山二黄又叫“坐万字”,即坐堂清唱的意思。最初,除楚调外,还唱点徽调和昆曲,后来徽调和昆曲逐渐失传,楚调逐渐流变而成山二黄。
从艺术渊源来看,山二黄主腔为西皮、二黄,和陕西汉调二黄渊源密切。据1959年在陕西安康调查,道光末,房县范仁保曾领班到陕西安康演出,后曾留居安康办了“祥瑞班”,传教“瑞、彩、方、盛”四个字派。据湖北省戏剧工作室研究,鄂西北在道光年间已有山二黄班社。山二黄在陕西安康地区得到发展,后来进一步扩展到汉中扎根。约于1875年前后,郧县有肖明甲在黄龙滩开办科班,并组成职业戏班。以后,肖又在郧县举办了天、子、重三届科班,培养了一批演员。郧阳府各县后来也都有一二个衣箱齐全,角色齐备,常办不散的业余班社,如竹溪的三亦剧社、新溪剧社,郧县的万山学社等。
从剧目内容来看,到1982年为止,搜集的山二黄传统剧目约有四百出, 其中列国戏占六十余出,唐代戏占七十余出,宋代戏占八十余出,共占剧目总数的四分之三。与其他皮黄剧种比较,岳传和水浒戏比较少。常唱剧目有所谓“十大台”(《一捧雪》《二度梅》《三奏本》《四进士》《五月图》,《六月雪》《七人贤》《八义图》《九更天》《十道本》)、“四大逼宫”(《黑逼宫》《黄逼宫》《白逼宫》《红逼宫》)、“四大家人”(《莫成替死》《昊承恩保主》《马义滚钉》《红书宝剑》)、“四大刺客”(《荆轲刺秦》《要离刺庆》《豫让剁袍》《专诸刺僚》)、“四大征”(《雷振海征北》《薛仁贵征东》《樊梨花征西》《姚刚征南》)。(www.daowen.com)
从剧种的角色构成来看,山二黄的角色分十大行:一末、二净、三生(生、红生)、四旦、五丑、六外(架子花脸、武花脸)、七小,八贴、九老(老旦)、十杂(缺啥顶啥)。
从表演所占的权重看,山二黄的表演,以唱功见长,末、生、净、旦是不可缺少的。丑角也要求唱功,如大丑戏《大桑园》《湘江会》《龙凤旗》等, 都有很重的唱段。也强调唱文戏要有武戏的功底,唱武戏要有文戏的做派。道白基本上采用鄂西北语音,个别剧目和角色也有不同要求:如太监、番邦旦角操京白,番邦花脸操陕白,《渔舟配》中摇旦操黄州白, 《张松献图》中张松操川白,《穆柯寨》中木瓜操陕白等,与湖北其他皮黄剧种大致相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