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陕西紫阳县的民歌文化:传承丰富、代表性强

陕西紫阳县的民歌文化:传承丰富、代表性强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紫阳民歌是流传在陕西省紫阳县境内民间歌曲的总称,是陕南地区民歌中最具代表的曲种。由于积蕴深厚、传唱广泛,紫阳县被文化部命名为“民歌之乡”。紫阳民歌的传承直接依托于各种风俗活动,反映出丰富的风俗文化内容。紫阳民歌对于丰富中华民族音乐宝库、弘扬中华民族音乐文化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陕西紫阳县的民歌文化:传承丰富、代表性强

紫阳民歌是流传在陕西省紫阳县境内民间歌曲的总称,是陕南地区民歌中最具代表的曲种。它语言形象生动,曲调优美动听,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地方风格,是紫阳人民在长期劳动中创造出来流传至今的艺术瑰宝。

紫阳位于陕南中部,因道教南派创始人紫阳真人张伯端而得名。我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周南”和“召南”部分25首歌谣的流传地主要就在包括紫阳在内的汉水上游,紫阳民歌在朝代更迭的过程中,伴随着人们种种生活习俗的形成发展而逐渐成熟,于明清达到鼎盛。

明清两代,由于战乱和灾荒,造成陕南(包括今汉中、安康、商州三市) 人口大量死亡和迁徙,以至大批田地荒芜,经济衰落。大批外地流民或因受灾逃生,或因躲避过重的赋税,或因人多地窄,无地可种,或因被朝廷夺去土地,自发流入拥有大量无主荒地的陕南山区。此外,也有一些外地人因经商先客居后入籍,或为官任满定居,或从军退伍落户,而移民陕南。同时,朝廷采取有组织的移民垦荒屯田的政策,强制人稠地窄地区和南方富庶地区的大批农民迁入陕南垦荒,即历史上著名的“湖广填陕西”事件。人口的大迁徙不仅促进了陕南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了不同文化的相互融合, 使陕南的风俗风情、民间文艺方言土语特别是民歌等方面都打上了客民原籍地方的浓重印记。

紫阳民歌分为“山歌”“小调”“风俗歌曲”“花鼓八岔”“号子孝歌”等和“新民歌”十几个曲种。其音乐风格大多有着较强的抒情性、叙事性和舞蹈性,适于表演动作、表达情节和反映人物复杂感情。劳动号子是紫阳民歌的基础,而船工号子是劳动号子的内核,在紫阳民歌中占有重要位置,风格粗犷豪迈,音调、节奏复杂多变,具有较强的生活气息。山歌指劳动号子以外的各种山野歌曲,是最能代表山区特点的民歌,山歌歌词有很多是在劳动中即兴创作的,见景生情,随编随唱,大多是表现爱情的。小调和山歌一样量大面广,歌词较为固定,其风格特点是曲调细腻流畅,旋律优美动听,节奏平稳细碎,音域较窄,具有较强的叙事性和个人感情色彩。风俗歌曲是流传较广的民间口头文艺形式,是一种即兴创作歌曲,见啥唱啥,想啥唱啥, 是反映紫阳人民生活习俗的歌曲,是紫阳民间举行婚丧嫁娶等各种仪式时所唱的歌曲。

陕南秦巴山区紫阳县的青年人谈情说爱时,要唱缠绵热情的“情歌”“盘歌”;为老年人办丧事,要唱凄凉、悲哀的“孝歌” “送葬歌”;在地里干活时,要唱高亢、激越的“号子” “锣鼓草”;采茶时,要有悠扬、宛转的“花山姑娘”“牧羊恋歌”;婚嫁时,要唱“哭嫁歌” “迎亲歌”;行路时有“报路歌”,上山时有“樵歌”等。

如《锣鼓草》的演唱方式是由一个人自敲自唱,大伙边劳动,边帮腔。如有人在干活时没把草根刨到土面上,领头的便唱: “哎——薅草末薅连根草,一场雨过又活了。烈日下边流大汗,竹篮提水白费劳!”如果大伙都干得快,有人拖在后边,他就唱歌督促或善意地讥讽几句:“哎——大雁飞翔不离群,干活就要多鼓劲,莫学地角的懒蛤蟆,一步三停急煞人哟哎!”

紫阳的“对歌会”即“赛歌会”更有意思。有同村对的,有邻村之间对的。对歌会有“日间会”和“夜晚会”两种。对歌者双方事先只约定时间、地点、参加人数不论,男女老少均可。双方除有“歌头” “参唱”的人而外, 还有看热闹、帮阵助威的。“日间会”多在山坡上,双方各站一个小山包,面对面地对唱,或在小河、小溪两边隔水对歌。对歌多属“盘歌”,有盘问历史、古人、地理神话的,也有盘问鸟、兽、花、草的。有盘问当今时事的, 也有歌唱幸福生活的。“夜晚歌会”常在冬春时节举行,在古庙或宽敞的“公房”里。对歌双方各燃一堆木炭火,男女老少围火而坐,你唱问,我唱答, 你唱个英雄,我唱个好汉,你唱名山,我对大川,你唱《刘海戏金蟾》,我唱《洞宾戏牡丹》。唱对如流,此起彼落,赛歌喉,赛智慧,气氛热烈,经常是通宵达旦,歌声不停。

紫阳民歌藏量极为丰富,所发现曲目总数已达五千余首,编印成册的有八百余首,体裁包括号子、山歌和小调几大类,其中又包含了社火歌曲、风俗歌曲、宗教歌曲、曲子等不同歌种。紫阳民歌的代表性曲目有《郎在对门唱山歌》《唱山歌》《洗衣裳》《南山竹子》等。由于积蕴深厚、传唱广泛,紫阳县被文化部命名为“民歌之乡”。紫阳民歌流传久远,其歌词借喻巧妙,风趣幽默,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所用方言似川、似楚,韵味独具,其旋律优美婉转,高腔唱法中游移于调式音级间的色彩性颤音唱法具有独特的价值。紫阳民歌的传承直接依托于各种风俗活动,反映出丰富的风俗文化内容。紫阳民歌对于丰富中华民族音乐宝库、弘扬中华民族音乐文化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注释】

[1]黄涛:《作为风俗现象的民间语言》,《文化学刊》,2008年第3期。

[2]刘守华等:《民间文学导论》,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3]翘犍犍:身体结实、无病。

[4]怪大:很大。

[5]摸索:干活动作慢。

[6]瞎话:故事。

[7]憋督:故意使人作难受气。

[8]石:旧时粮食的计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

[9]眼子:软弱无能,常被人欺的人。

[10]恩寸:寸恩,指很小的恩惠。

[11]犯跷:犯猜疑。

[12]打住车:车陷在泥坑里或掉进沟窝里,不能动弹。

[13]坑:坑害。

[14]查:数。

[15]上供:给神灵或亡人上祭祀食品。

[16]老犍:去掉睾丸的公牛。

[17]看案板:意谓案板桌甚至厨房干净不干净。

[18]会:庙会

[19]浸头:走路时不爱抬头。

[20]草墩:用麦秸编的圆形小座墩儿。

[21]勒一道:指勒上布带子或皮带。

[22]仰板叉:指天暖和时人仰面晒太阳的姿势。

[23]半拉子:半边。

[24]黑塌拉:漆黑漆黑的意思。

[25]咋着:怎么样。

[26]噘着嘴:不高兴的样子。

[27]铜:铜钱,代指货币

[28]搁:共事合作。

[29]消停:不慌不忙。

[30]折(shé):亏损。

[31]羿巴:尾巴。

[32]眼子:软弱无能,常被人欺的人。

[33]二百五:指智商不高的人。

[34]半吊子:指性情不正常的人。

[35]溜光蛋:指口齿伶俐又不干正事的男青年。

[36]八两:旧市斤一斤为十六两,八两即半斤。

[37]熬:耐苦忍受,以获得某种资格或达到某种目的之意。

[38]道道子:门道。

[39]板:摔跤。

[40]捶头:拳头。(www.daowen.com)

[41]冒:瞎来,没有目标。

[42]圪杈:节外生枝的事。

[43]睬:理睬。

[44]系:指提罐子的绳子。

[45]麻缠:麻烦;纠葛不清。

[46]捣:捣乱,挑拔。

[47]碜:本指牙碜,此指丑、难看。

[48]指:指望。

[49]土布袋:即蝮蛇,体色灰褐,头部略呈三角形,有毒牙,俗称土布袋。

[50]泛:生。

[51]乡地:即乡里,旧时最小的地方官,专管调解村上民事纠纷

[52]癞肚:癞蛤蟆。

[53]疙意:讨厌。

[54]迷瞪僧:迷迷糊糊的和尚。

[55]蒙住眼:受到欺骗之意。

[56]夜猫子:猫头鹰

[57]没牙胡:满嘴无牙的人,多指老年人。

[58]无能:猪八戒法号悟能。

[59]湖北省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随州志》,北京: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88年版。

[60]郝懿行:《山海经笺疏》,成都:巴蜀书社,1985年版。

[61]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62]罗运环:《楚国八百年》,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63]李昉等:《太平御览》卷70,《尚书逸篇》,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

[64]司马迁:《史记》,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65]《山海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4年版。

[66]吕不韦:《吕氏春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67]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湖北简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68]季羡林、陈昕:《长江文化议论集(上)》,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69]刘守华、陈建宪:《民间文学教程》,武汉:华中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

[70]刘守华、李征康:《张三丰寻踪》,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年版。

[71]林一白:《略论动物故事》,《民间文学》,1965年。

[72]刘守华、陈建宪:《民间文学教程》,武汉:华中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

[73]刘守华、陈建宪:《民间文学教程》,武汉:华中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

[74]潘世东:《汉水流域最早的诗歌部落和诗人》,《十堰广播电视报》,2006年12月21日。

[75]张良皋:《巴史别观》,武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76]刘毓庆:《雅颂新考》,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6年版。

[77]王国维:《观堂集林·释史》,上海:商务印书局,1946年版。

[78]刘毓庆:《古朴的文学》,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0年版。

[79]徐永安:《从范氏口传文学家族解读武当山民歌》,《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2月。

[80]李征康、屈崇丽:《武当山吕家河村民歌集》,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版。

[81]李征康:《谈武当山牧童战歌》,《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2月。

[82]李征康:《谈武当山牧童战歌》,《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2月。

[83]武戈:《鄂西北的锣鼓民歌》,《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4期。

[84]武戈:《鄂西北的锣鼓民歌》,《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4期。

[85]武戈:《鄂西北的锣鼓民歌》,《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4期。

[86]武戈:《鄂西北的锣鼓民歌》,《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4期。

[87]民国时期歌谣。

[88]长虫: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