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歌谣主要指体力劳动者从劳动生活中直接创作出来的歌谣。它伴随着劳动的节奏而歌唱,与劳动行为相结合,它是人类社会最早的诗歌形式。劳动歌谣的种类很多,有描写的,有抒情的,也有呼喊号令的。前者主要有田歌(如插秧歌)、牧歌、采茶歌、工匠歌等,它反映出一定的社会生活内容和劳动情绪,也有介绍劳动过程的,总结生产经验的。后者主要指打夯歌, 领唱者的词句带有号令性质,和唱者的词句则完全是劳动呼声。如《栽秧歌》:一下田来把秧栽,不稠不稀一排排,不多不少七八根,不深不浅又不歪,甭叫秧苗漂起来。
《拾粪歌》:拾人粪,瞅墙角。拾狗粪,乱草窝。拾羊粪,上山尖。拾牛粪,到河边。骡马粪,坡中间。
3.时政歌谣
时政歌谣是人民群众有感于切身的时事政治状况而创作的歌谣,它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某些政治事变、政治措施、政治人物、政治形势、政治生活的基本认识、基本态度和好恶观点。其中有歌颂的也有暴露的,有赞扬的也有抨击的,有直率明快的也有幽默风趣的,其风格丰富多彩,别有情趣。这些充分说明了人民群众对时事政治的关注,也有力地证明了时政歌谣可以“观民风”“知得失”,为施政者能起到讽喻和参考作用,如
《九九歌》:九九八十一,穷人靠墙立。冷也不咋冷,就是肚里饥。
《无钱冤死算活该》: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有钱官司能打赢,没钱冤死算活该。
《不要媒人就磕头》:二月二,龙抬头,中华民国兴自由。大脚片,下发头,不要媒人就磕头。
《财主睡到日头红》:一家发财几家穷,小路弯弯像条龙。一家发财几家穷,穷人起床麻麻亮,财主睡到日头红。
4.爱情歌谣
爱情歌谣指反映青年男女因相爱而激发出来的歌谣,它是劳动人民爱情生活的真实反映。爱情是永恒的生活主题,青年男女(甚至也可以包括中、老年男女在内)的爱情生活中产生许多细腻复杂的思想感情和悲欢离合的动人故事。无论是炽热的爱恋,缠绵的相思,还是凄婉的别离,坚贞的情操, 都可以从这些歌谣中得到反映,得到印证,尤其是那些反对封建统治、反对封建礼教的歌谣,更具有鲜明的民主思想和积极的现实主义精神。如《望郎来》:
你当儿来我当娘,十八媳妇九岁郎,夜里抱郎上牙床。不是公婆双双在,你当儿来我当娘。风吹头发用手捞,郎在山上学鸟叫, 妹在园中把手招。娘问女儿招什么?“风吹头发用手捞,管哩闲事真不少!”
5.儿童歌谣
儿歌是儿童的启蒙之歌,又称“童谣”,它既有儿童自己编唱的歌谣,也有成年人为教育儿童而创作的歌谣。南阳的儿童歌谣主要有催眠歌、摇篮曲、教养歌、时序歌、数数歌、动物歌、绕口令、游戏歌、事物歌等。一般来说,这些歌谣内容单一,思想健康,形式短小,节奏明快,易学易记,易背易唱。从一首首琅琅上口的儿童歌谣中,可以看到童心的天真与单纯,也可以反映出儿童心理中的好恶观念。《我给月亮赶牲口》:
月亮走,我也走,我给月亮赶牲口,一赶赶到马山口。买个鸡, 叼豌豆,买个猴,栽跟头。栽到嫂子床里头,看看嫂子花枕头。吃鸡蛋,喝烧酒,开开后门摘石榴。石榴树上卧个花斑鸠,给小娃吓得一圪蹴。
6.礼仪歌谣
仪式歌谣是举行某些活动典礼或礼节时所唱的歌谣或所念的口诀,它主要是出现在逢年过节、贺喜祝愿、敬神祈福、祛邪禳灾、迎亲送友、祭祖吊丧的礼俗仪式上,也有少数的宰杀牲畜时半念半唱的口诀。其内容包括节令歌谣、礼俗歌谣、祭奠歌谣、酒席歌谣及诀术歌谣。
《新娘扫床歌》: (www.daowen.com)
新笤帚,扫新床,过年生个小儿郎。爬到那头喊喊爹,爬到这头叫叫娘。
《拜天地歌》:
你也好,她也好,拜天拜地,和气到老;她也好,你也好,过年添对白胖小儿。
7.风俗歌谣
风俗歌曲指那些带有明显的风土人情特色的民间习俗歌曲。这类歌曲主要包括号子(劳动号子)类、山歌田歌类、灯歌类(包括早船类、小车歌、高跷歌、竹马歌等)、小调类、叫卖调类、童谣类等。风俗歌曲多数是反映劳动、生活、爱情和对旧社会的反抗斗争等方面的内容,其生活气息浓厚,语言简单明了,旋律委婉优美,地方特色鲜明。有的以锣鼓伴奏,有的以丝弦伴奏,甚至有的仅用打木梆、击竹板、拍巴掌来掌握节拍,控制速度,的确具有典型的乡土气息,是市井与乡村生活的生动写照。
一是山歌、田歌。山歌泛指劳动号子(如打夯歌)以外的歌曲,田歌(如插秧歌)是劳动人民在锄地收割等农事活动中演唱的民歌。它们都是劳动者自己创作的歌曲,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中表达思想感情的民歌体裁。从思想内容上看,有反映阶级压迫的,有传播历史和自然知识的,有表现爱情生活的,有描述日常生活情景的。从表现手法上看,有的侧重于叙述事情、介绍人物,有的侧重于描绘景物、抒发感情,有的则借助于某种事情发表议论或表示某种观点,其艺术风格可谓色彩斑斓,各有独到之处。
对山歌(淅川山歌)
蓝蓝的天上有日头,山里河里明就就,夜儿衣对歌没对完,今儿衣咱们重开头。你开我来问,对不出来打屁股,你给谁家捋鞭杆,你给谁家放马牛。你要问咱给谁放,你没马来我没牛,好家儿老财住高楼,逼我放牛顶日头。财主穿的是绸缎,咱们都是光屁股,没有吃哩来放牛。
一下田来把秧栽(桐柏山歌 啰嗬调)一下田来把秧栽呀,依啰嗬,依啰嗬,啰嗬嗬,你莫让黄秧漂起来。依啰嗬,依啰嗬,依啰嗬。缺苗断垅必减产呀,依啰嗬,依啰嗬,啰嗬嗬,季节过了再不来。依啰嗬,依啰嗬,依啰嗬。漂起黄秧不打紧呀,依啰嗬,依啰嗬,啰嗬嗬,造成明春半年灾。依啰嗬,依啰嗬,依啰嗬。莫叫黄秧漂起来呀,依啰嗬,依啰嗬,啰嗬嗬,庄稼人时刻记心怀。依啰嗬,依啰嗬,依啰嗬。
二是灯歌。南阳各县、市、区人民在春节、元宵节期间,历来就有玩花灯的传统习俗。这些舞蹈都是借用一个场地(俗称“地摊”)进行表演,又因常在夜晚演出,用各种形式的花灯做道具并用以场内照明,所以将这些舞蹈所唱的歌曲叫作“灯歌”。其主要舞蹈形式有冲旱船、推小车、踩高跷、骑竹马、耍花灯等。这些歌舞曲谱节奏爽朗、明快,情绪热烈、欢腾,再加上演出人物的鲜明形象,锣鼓器乐的打击伴奏,更加渲染了节日的欢乐气氛。宛城老景《南阳县民歌旱船调·过街俏》:
紧打那个锣来呀哈慢打呀鼓哇,听我来表表咱南阳啊府哇,紧打锣,慢打鼓,听我来表表咱南阳府。南至白河都紧挨城,北至独山那宝无穷。东至校场点人马,西至诸葛庵盘了一条龙,别说南阳府都没有景啊致啊,王府山紧靠住油坊坑啊。
南阳府那个南阳县,镇台衙门门儿朝南,往南还有那都察院, 察院以内出些官员,文官们出来是做知府,武将出来是点状元。四大寺那个八大庵,天妃庙,山陕馆,北关紧靠着玄妙观,南关紧靠着高成观。六里桥那个甘露庵,马道街那个药池庵,我说这话你不噢信哪,北关红薯它卖不噢完哪。
三是小调。小调是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所演唱的小型民歌。如果称山歌是“山野之曲”,那么小调就可称之为“里巷之曲”。在南阳,小调是数量最多的一个曲种。它不仅形式多样,而且题材广泛。其内容有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有反映男女青年争取个性解放的,也有反映历史事件及神话故事的。
编花篮(镇平民歌):编,编,编花篮,编个花篮上南山。南山开满红牡丹,朵朵花儿开得艳,朵朵花儿开得艳,银格丹丹银牡丹。银牡丹,银牡丹那那哈依呀咳!摘,摘,摘牡丹,三朵两朵摘一篮。牡丹花儿天娇艳,姑娘见了好喜欢。好喜欢,哎咳哎咳,好喜欢, 五彩缤纷齐争艳,齐争艳那那哈依呀咳!
四是叫卖调。叫卖(买)调俗称吆喝调,它是小商小贩在街头巷尾吆喝或叫唱,借以招徕买主(或卖主)的民歌体裁,南阳人俗称“卖红薯腔”“卖萝卜腔”,即属此类。“干东行不说西行,贩骡马不说猪羊”,在这些叫卖调中,有的直接介绍商品的品种和质量,如卖菜的、卖针的等,有的直接介绍收购废品范围的,有的则是即兴编唱的歌谣,以吸引顾客和行人,其题材多是群众的生活情趣或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如《卖浆》:舀浆啊,谁舀浆啊?哪个舀浆啊?谁舀浆啊?卖黄花苗苇子根哩吧黄花苗吆,癞肚皮草,地骨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