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故事是以民众的日常生活为题材,以现实中的人物为主角的故事, 又称‘世俗故事’或‘写实故事’。它们是现实性较强,幻想性较少或看似没有幻想,而实则仍带有一定的想象与虚构的故事”[73]。汉水流域民间的生活故事,范围广,类别多,大凡民众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玩乐嬉戏、婚丧嫁娶, 都属此类。
一是交友道德与家庭伦理故事。这类故事主要表现民间交往中的伦理道德以及家庭内部的人际关系。其中,充满了对人世间美德、美言、美行、美功的赞美歌颂,对乏德丑行的鞭挞和斥责,是很好的社会伦理教科书。譬如《瞎子偷钱遇清官》劝人要诚实处世、与人为善, 《一斗谷子三升米》要人多行善事、必有好报, 《劈华山》教人恪尽孝道、报答养育之恩。此外, 《路遥知马力》《银子变水》《五湖四海皆兄弟》等都是这类优秀的代表作。
二是奇巧婚姻故事。这类故事大多情节曲折,充满悬念,具有明显的道德训诫意味,最终都以“有情人终成眷属”结局。这类故事的大量存在,反映出汉水流域人民对结婚这一人生大事的深切关注。比较典型的故事有《双拜堂》,写一对偷情男女生下儿子后,为求得女方父母认可,男子离家18年, 奋发作为,发了大财,再去岳父家接亲。此时,他的儿子已长大成人,并且也与对象佳期有约,于是,父子在同年同月同日双双拜堂成亲,一时传为地方佳话。此外,还有《不见黄河不死心》《三团圆》《千里姻缘一线牵》《杨玉》《憨子寻女婿》《丢媳妇》等。(www.daowen.com)
三是长工斗地主及民斗官的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形成的尖锐矛盾和斗争。如《万事不求人》中三媳妇借力发力、要县官称海有多重、量天有多大而斗垮县官。再如《巧气财主》也是如此:有个吝啬财主刻薄待人,一次,他听说一个能人的父亲病故, 前去行礼,礼单上写明: “奠礼一百,交五十,欠五十。”不久吝啬财主母亲死了,能人空手而去,在路上折了一对毛腊草,在礼单上也写着“毛蜡一对, 奠洋一百,夺所欠五十,欠五十”。吝啬财主知道后,气得给能人碗里连肉也不放。能人气得无法,在财主家住了两天。一天,两人游转,看见一个草人, 吝啬者说:“那东西不是人,是人还能不走!”能人也巧对说: “那就不是人, 是人能没肉!”
四是巧女故事。这类故事大多表现青年女子或青年媳妇的聪明才智,多以心灵性巧来排忧解难,故事的主人公多为乡村劳动妇女。典型的巧女故事如《巧媳妇》《灵媳妇》《机灵女人》《万事不求人》《九仙姑》等。最为生动传神的巧女故事要数《赔猫》了,述说有个李婆,无意中踏死了隔壁刁婆一只小猫。刁婆说她养的猫日能拉金,夜能尿银,要给她赔一模一样的金丝猫。李婆是个善良人,愁的吃不下饭,但她有个孝顺的媳妇,提起这事就问:“刁婆借过咱家东西没有?”李婆说: “借过咱家的勺没还,没梁斗不给,大木瓢不送。”媳妇说:“这就对了,她来了有我。”刁婆来后,恶凶凶地说: “我家那猫,卧是猫,立是虎,拿到大街上,人人给出五百五十五两五!”媳妇说: “不贵不贵,我家赔得起。婶子,你要还我家的勺,这勺左搅是粥,右搅是肉,拿到大街上,人人给出六百六十六两六!”刁婆一听不妙,就想溜走,媳妇又说:“大婶莫走,你还拿我家的没梁斗。这斗,东舀是粮,西舀是酒,拿到大街上,人人给出九百九十九两九!”刁婆一听就跑,媳妇就说: “还有我家的木瓢……”从此,刁婆再不提赔猫的事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