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汉水流域丧歌:内容和形式归纳

汉水流域丧歌:内容和形式归纳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汉水流域丧歌的门类繁杂多样,这里仅从歌词内容、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等方面对其进行初步的归纳:首先,从歌词内容上看,汉水流域丧歌主要可以分为历史词、小说词、劝丧词、传说词、即兴词和借用词等六种。其次,从表现形式上看,根据丧歌的演变历程、演唱方式和参与人数的多寡,可以把汉水流域丧歌归纳为跳丧鼓、转丧鼓、赶丧鼓和坐丧鼓四类。高台丧鼓的歌师最多时达百人以上,由各地、

汉水流域丧歌:内容和形式归纳

1.丧歌习俗的产生与演变

丧歌的历史由来已久,可以上溯到远古。《孟子·告子下》中有“华周祀梁之妻善哭而变国俗”之句。对其中“祀梁妻”,《辞源》祀梁妻注(2)解释道:“歌曲名,传说祀梁妻妹悲其姊事而作。”祀梁之妻的哭词和《祀梁妻》的歌词已不可考,但可以推测,这就是悼念死者最早的口头文字。真正有文字记载的古丧歌恐怕要算庄子的鼓盆歌了。《庄子·至乐》云: “庄子妻死, 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古代著名的丧歌就有《虞殡》《薤露》《蒿里》等。据《左传》记载: “齐将与吴战于艾陵,公孙夏命其徒歌《虞殡》。”《古今注·音乐》也有记载, “本出田横门人,横自杀,门人伤之,为之悲歌。言人命如薤上之露易晞灭也,亦谓人死魂魄归乎蒿里,故有二章。一章曰: ‘薤上朝露何易晞,露晞月明还复滋,人死一去何时归?’二章曰: ‘蒿里一片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蹰。’ 至孝武时,李延年乃分为二曲,《薤露》送王公大人,《蒿里》送士大夫庶人, 使挽枢者歌之,世呼为挽歌。”同样的记载,还可见于《汉书·田延年传》: “茂陵富人焦氏贾氏以数万阴积贮炭苇诸下里物。”下里,即死者归葬之处。颜师古注引孟康曰: “死者归蒿里,葬地下,故曰下里。”可以为此佐证的是方以智的《通雅》: “下里,蒿里也,……死者归蒿里,葬地下,故曰下里。其曰《下里》《巴人》之歌,即《薤露》《蒿里》之类也。”[1] 由此看来, 《薤露》、《蒿里》都是古代众所周知、影响广泛深远的丧歌。

在大量的风俗遗存中,我们可以寻绎丧歌的发展演变。据张晓虹先生研究,不少地方史料都将丧俗与丧歌一起记载。[2] 道光《宁陕厅志》载,当地在入葬前一夜,丧家“族人有邀约姻亲击鼓唱曲于枢旁,名曰‘唱孝歌’,亦曰‘打丧鼓’”。孝义地区亦有同样的习俗, “从俗者,夜间约聚亲族、邻友于枢旁,击鼓唱歌,谓之唱孝歌”。这一丧俗不仅分布在秦岭山区,在巴山地区也有分布。如光绪定远厅志》载: “戚里之丧,有群相邀集,竟夕张金击鼓, 歌《虞殡》《薤露》诸挽词者,谓之‘坐夜’。”这里虽然不称“唱孝歌”,或“打丧鼓”,但内容却与宁陕、孝义一样,都有聚亲族邻友和击鼓唱歌这两项内容。而且还更进一步指明,要“竟夕张金击鼓”,也就是说要唱一夜。这一习俗主要分布在楚民较多的秦巴山地中的山阳、镇安、定远、孝义、宁陕等地,而相邻的鄂湘地区也通行这一丧俗,据同治《长乐县志》曰: “家有亲丧,乡邻来吊,至夜不去,曰‘伴亡’,于枢旁击鼓,曰‘丧鼓’。”而宣统《永绥厅志》对此记载更详:“凡遇有丧之家,虽素不相识,邀约多人在于丧次击鼓唱歌,达旦不歇,曰‘唱孝歌’,丧家仅以肴馔酬之。乡里愚民大抵如此,此亦田横资从歌《薤露》之遗风。” 《宜都县志》卷六《风土志·丧仪》载:“葬期先一日晚,孝家备酒,请诸亲友邻伴夜,酒毕无论诸人,皆绕棺而跳,一人击鼓,众随口作歌,彼此相嘲,名曰跳丧。……无伦,无礼,信口而嘲者,而实属楚人之咻矣。”民国《天门县志》亦曰:“细民有亲朋遇丧事, 或醵钱请歌者击鼓赛歌,谓之‘坐夜’,犹是挽唱之遗。”

在这些记载中,有三点值得注意:第一,丧俗与丧歌是连在一起的,被命名为唱孝歌、打孝鼓、坐夜、打丧鼓、伴亡、伴丧、伴灵、跳丧等,而在汉水流域中游的竹山、竹溪神农架和房县一带,则被称为闹夜、打代诗、打鼓闹夜、打鼓闹祖。在这种时刻,人们总是一人击鼓,众人绕棺而跳,随口作歌,绕棺歌唱。第二,它是风俗大礼,不可随意简慢,非置备酒茶肴馔不可,非邀聚亲戚友邻乡党不可。第三,歌舞弹唱、嬉笑戏谑,庄重肃穆与活泼热闹同在。

2.汉水流域丧歌的分类

“丧歌无丝竹”,“击鼓而歌” “伐鼓以祭祀”成为丧歌演唱的固有形式, 因而丧歌在许多地方和许多场合都不称为丧歌而被称为丧鼓,而在汉水流域的许多地方干脆就被简称为“丧”,所以又有把丧歌演唱叫作“哭丧、闹丧、跳丧、转丧、坐丧”。汉水流域丧歌的门类繁杂多样,这里仅从歌词内容、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等方面对其进行初步的归纳: (www.daowen.com)

首先,从歌词内容上看,汉水流域丧歌主要可以分为历史词、小说词、劝丧词、传说词、即兴词和借用词等六种。历史词主要取材于《三字经》《纲鉴》等,代表作有《大摆朝》《三字经配古人》等。小说词内容主要取材于中国古代小说,词本内容完整,故事性强,一般作为正场词,如《黑暗传》《三国志》《封神》《岳飞传》等。劝丧词又名悼亡词,是对死者赞颂和追悼的内容,由死者家属陈述其一生经历,由歌师创作歌词,民间流行的有《劝孝子歌》《劝亡十杯酒》《哭七七》等。传说词主要取材于民间传说,比较有影响的本子有《天仙配》《二度梅》《秦香莲》《梁祝姻缘》等, 《梁祝姻缘》和《二度梅》也是正场词。即兴词是歌师临场即兴发挥的丧歌,但不全是临场发挥,而是根据一定的脚本即兴拼凑起来的,民间可见的有《丁头子》《乱纱网》等。借用词是用民间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说唱脚本作为丧歌唱本,如《四下河南》《二十四孝》《孟姜女哭长城》《小寡妇闹五更》等。

其次,从表现形式上看,根据丧歌的演变历程、演唱方式和参与人数的多寡,可以把汉水流域丧歌归纳为跳丧鼓、转丧鼓、赶丧鼓和坐丧鼓四类。[3] 最先出现的当属跳丧鼓。跳丧鼓由歌师傅一人击鼓歌唱,另有两人帮唱,众人接腔合唱。他们时而在棺木前边跳边唱,时而围着棺木又唱又跳,进退有步,擦背穿行,合着鼓乐歌声而舞。参加跳丧的人,除了死者亲属和女人外, 男人均可参加。其舞蹈动作以下沉步为主,动作幅度较大,刚健活泼,劲拔有力。主要动作如“摸鱼”“风夹雪”“滚身步”“背篓晃”“凤凰展翅”“美人梳头”等,都展现了对现实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的模仿或提炼。

稍晚于跳丧鼓出现的是转丧鼓。转丧鼓由死者的亲属、晚辈(大多是子、婿)背着鼓。歌手三人,一人打鼓领唱,一人打大锣,一人打马锣,绕着死者的陵寝或棺木边走边唱,一领众和,这种形式也被称为绕棺游所。

赶丧鼓是由一批批从歌场外赶来的歌手进行互相抢唱和竞唱,俗称“赶鼓”,又称“赛丧鼓”。有时参与的人数过多,孝家便在室外搭起高台,故又有“高台丧鼓”之称。高台丧鼓的歌师最多时达百人以上,由各地、各派的丧鼓团体组成,为首的歌师坐在高台上互相竞唱,由自己歌伴接尾声,高台唱,台下和,应者如堵,听者围立,不可胜数,场面相当壮观。赶丧鼓在汉水流域监利一带就非常流行。

坐丧鼓一般由歌师傅或锣鼓手坐着击鼓领唱,其他人和唱,时有小的舞动,歌场一般设在孝家中堂。此外,从感情色彩和语言风格上,可以把汉水流域丧歌归纳为“悲腔”和“谐腔”两种。从声调上可以把汉水流域丧歌归纳为“高腔”和“平腔”两种。从击节和过门上,可以把汉水流域丧歌归纳为“鞭丧鼓”和“锣鼓丧鼓”两种。[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