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汉水流域的家族和亲族风俗文化

汉水流域的家族和亲族风俗文化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家族和亲族各成员的称呼、地位和相互关系的传承汉水流域家族和亲族成员的称呼与其他区域汉族传统称呼较为一致。2.家族中财产和权力的继承建立在血缘氏族基础上的、以父家长为中心、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基本原则的社会组织形式。家规家法,首先是在达官贵人的封建大家庭和家族中推行,如司马光的《家范》流传于仕宦之家,南宋宰相赵鼎,令其子孙各录一本以为永远之法。

1.家族和亲族各成员的称呼、地位和相互关系的传承

汉水流域家族和亲族成员的称呼与其他区域汉族传统称呼较为一致。祖父称爷爷,祖母称奶奶;伯父称伯伯、大爷,伯母称大大、大娘;父亲称爸爸、爹、伯(读bai)、叔、大;母亲称妈妈、娘、婶;叔父称叔叔,叔母称婶子;丈夫称外掌柜、外当家的、孩他爹、他伯、那口子;妻子称老婆、老伴、孩子他娘、里掌柜、屋里、家里、媳妇儿,现时青壮年夫妻也称爱人, 也有称名或姓前冠一“小”字,或“老”字的,如“小李”、“老王”;姑丈称姑父,姑母称姑姑;姨丈称姨父,姨母称姨;外祖父称喂爷,外祖母称喂婆; 舅父称舅舅,舅母称舅母或舅娘;丈夫的父亲称公公,丈夫的母亲称婆子; 妻子的父亲称岳父、孩儿他喂爷(与外人说话时有称“老丈人”者),妻子的母亲称岳母、孩儿他喂婆(与外人说话时有称“丈母娘”者);现夫妻间互称对方的父母为爸、妈,农村多称爹、娘;丈夫姐妹称大姑子、小姑子;妻姐妹称大姨子、小姨子;丈夫兄弟称大伯子、小叔子,已有子女的称他大爷或他叔叔;妻子兄弟称大舅子、小舅子或孩他舅舅;现夫妻双方的兄弟姐妹多了随对方互称哥、弟、姐、妹。

同辈朋友间称哥、弟,有称哥儿们、弟兄们,老姐姐、大妹子的。对无亲属关系的男性老人或长辈有称您老、×老(如王老、郭老)、老伯、老哥、老弟等,平辈称老表。

以上称谓可以发现,家族成员的称谓要区分辈分,确定各辈之间的关系, 从而向社会呈现本家族的内部结构,便于了解和进行社交活动。

2.家族中财产和权力的继承

建立在血缘氏族基础上的、以父家长为中心、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基本原则的社会组织形式。父亲以父族姓氏为标识,结合同父共祖的群体,保持确立祖宗的地位(“为先祖主,宗人所尊也”);姻亲有母族或妻族,其姓氏加夫家姓氏,处于从属地位。

3.家教、家规、家法(www.daowen.com)

宋代以后,以往的愚孝行为不再被大多数平民所效法。但是,为了约束家属子弟,家庭礼制加强了,出现了各种形式的家规家法。

家规家法,首先是在达官贵人的封建大家庭和家族中推行,如司马光的《家范》流传于仕宦之家,南宋宰相赵鼎,令其子孙各录一本以为永远之法。家规家法贯穿了封建家庭礼制的精神。朱熹在司马光《家范》特别是《居家杂仪》的基础上予以提高,制订了一套繁琐的家庭礼制和礼仪规范,这就是后来在平民之家广为流布的《家礼》。《家礼》对冠礼、婚礼、丧礼、祭礼的礼仪和内容,做了具体的规定,同时还强调不论男女,均在幼童时必须读《孝经》《论语》,女子还要加读《列女传》《女诫》之类的书。《家礼》和《童蒙须知》以及《小学》等,在很大程度上是约束卑幼之辈的,内容上与平民之家的生活和劳作的要求基本一致,各种规矩和礼仪都十分详备,所以这些成为平民之家的家规家法的主要依据,长期以来成为平民之家的家教教材。

家规家法的教育,在内容上继承了汉魏至唐宋时仕宦之家的家训。如郑玄的《诫子书》、班昭的《女诫》、诸葛亮的《诫子书》、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唐代的《太公家教》等,都有家规家法的意义。宋代的家规家法更为丰富,如袁采的《袁氏世范》、司马光的《家范》、赵鼎的《家训笔录》、陆游的《家训》等,条文俱细,要求之严厉,均为前代所不及。宋以后的家规家法, 如明代庞尚鹏的《庞氏家训》、杨继盛的《椒山遗嘱》(《忠愍家训》)、何心隐的《家训》、霍滔的《霍渭厓家训》,清代张英《聪训斋语》、张伯行的《家规类编》以及《闺中宝鉴》等,都曾是士民之家的家规家法的样板或教材。

家规家法的教育,一般在每周的初一、十五日进行,有的则天天率全家人于早晨进行。如陆九韶家每天宣读《家训》,晨兴,家长率众子弟,谒先祠毕,击鼓颂其《家训》辞,使列听之(《宋史·陆九韶传》)。如果子弟违犯《家训》,就要遭受严厉的家法惩罚。在明清两朝,家规家法的教育更有甚于宋代,它有效地代替了国家法律的社会教化与管理。

4.家祭

宗庙制度起源于氏族社会祖先崇拜,设置家庙、祠堂供奉祖先。南宋陆游的“王师平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反映了宗族家祭的重要性。祠堂、牌坊、祭祖、宗庙制度起源于氏族社会的祖先崇拜,设置家庙、祠堂供奉祖先。对于本家族中有功业、有事迹的人树立,借以教育后代继承家族的传统(如贞节牌坊、状元牌坊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