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利用自然物或为了适应自然条件,因地就势而建筑起来的居住设施, 如“崖洞”“窝棚” “船居”等,二是“上栋下宇”式的住房,三是逐步发展改造而出现的现代住宅。
穴居崖洞。汉水流域的秦巴山区,山大沟深,岩石峥嵘,不乏天然洞穴, 可避风雨,故远古猿人自从下地行走,学会简单协作,各就所在区域言之, 最初仍在天然崖洞栖身,后被称之为“崖居”,当地山民称为“崖窝”。据《汉中府志》《兴安州志》《三省边防备览》和《隋书·南蛮传》等古籍记载, 这里远古山民多“随山洞而居”,南来的流民“栖谷依崖”。《说文》称“巴蜀先民为崖栖之族”。此处民居殊异,至今在汉水流域的秦岭、巴山深处,仍保留上古穴居的遗风,不过,仅为极个别的贫困农户。山民因山就势,利用天然崖腹,开辟居室院落。以石垒砌洞口或以竹枝树梢编扎作墙遮蔽洞口,前开门窗,崖洞附近用石砌或用木栏围墙成院,便成一幽静的崖院。此种“崖窝”,自然成趣,山野气息极浓,不仅安全、避风、避雨,而且冬暖夏凉。洞内设置简陋,许多人家居室、炊煮、取暖、牲畜均在一洞之中,人在地上铺草为床,或以原木支架为床,而遇灾荒、兵焚,弃之而去。崖窝人家,深居山中,外人如行此地,常闻鸡犬之声,不见村屋之形,真乃“得山水之势, 享自然之乐”,古有“神仙洞”美称。
巢栖窝棚。窝棚,古称干栏,又叫庵棚、茅庵、窝帐棚。为我国史前人类居住建筑形式之一,约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主要流行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和穴居遗风一样,上古巢房的遗风,也仍然在汉水流域秦巴山区山民的生活中保留着。无论是山区,还是平川,无论是果园、菜圃,还是在快成熟的庄稼地畔,经常可以看到颇具巢居特色的窝棚。《续修陕西通志稿》卷六十四《名宦》中记述的外省流民到汉水流域“来种山地,结草为棚”, 《汉阴县志》称“蓬室柴门”,就是指的窝棚,《三省边防备览》中称居窝棚的山民为“棚民”。窝棚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用竖立的木桩为柱作底架,或选山林中生长的树木作柱,在木柱上架梁搭木板或竹笆,其上建起长脊短檐的棚子,屋顶覆盖茅草,上面住人,下边养牲畜,或者种庄稼。上楼用木梯,站在上面可踞高眺望,看管园圃。夏日,妇女们在上边一面看庄稼,一面做针线,十分方便。夜晚,山民睡在上面既安全,又居高临下,如遇野兽伤禾, 以竹筒为号,或敲击木梆,其声回荡山谷,远近相闻。《魏书·僚传》说: “僚者盖南蛮之别种,自汉中达于邓川,川洞之间,所在皆有,种类甚多,散居山谷……依山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兰’ (即干栏)。干兰大小随其家口之数。”这种住宅形式不但利于采光、通风,还利于防水、防盗、防虫兽, 因此早在《旧唐书·南蛮传》中,古人就曾云:“山有毒草及虱蝮蛇,人并楼居,登梯而上,号为‘干兰’。”汉水流域的窝棚即属此。另一种是依山势择一平地,以木桩搭一人字形,帐篷形状,中间架一横木,用竹为椽,上边覆以茅草或麦草、稻草、苞谷杆禾。现在也有使用帆布和塑料薄膜的。一些贫穷人家,无处居住,便住在这种窝棚内度日。窝棚内设置极为简陋,多数人家睡卧、炊煮、牲畜均在一棚之中,人在地上铺草为床,如遇灾荒,弃之而去。这种窝棚式建筑是与汉水流域气候较热、潮湿多雨,又有丰富的竹木资源相适应的。现在,这种窝棚已主要为看护山野庄稼和园圃之用,以此为居的已十分罕见。
吊楼。在汉水流域的秦岭、大巴山深处,千沟万壑,山势崎岖,山间平地较少,山民傍山就坡建筑住宅。为扩大屋坪,低处以土筑或砌石为墙,高处用当地竹木建楼,楼面用竹编构,再覆以掺和石灰的黏土。楼面与上坡屋基相平,楼上层房屋与上坡平房相连,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或放置用具和作粪塘。此种不用楼梯的两层土楼与平房相连的住宅建筑,谓之“吊楼”。《巴蜀史迹探索》一书叙述这种吊楼说: “其在南方之域,气候炎热,潮湿熏蒸,则由树栖而进入楼栖,下蓄牲畜,上层住人。”此种土吊楼,凉台宽敞, 空而开阔、凉爽、空透,既因山制宜利用了地形,扩大了宅基面积,又适宜当地炎热潮湿的气候特点。土吊楼住宅多为单家独户,坚实别致,衬托以芭蕉、棕槁、竹林,掩映于绿林之中,形成一派绮丽的南国风光。
船居。据《巴蜀史迹探索》一书论述: “巴蜒皆水居之民,习于乘船。” 《说文》谓:“蜒,南方蛮夷也。” 《华阳国志·巴志》说,川东、鄂西、陕南还有所谓“南蛮”聚居,《南蛮源流史》也有类似记述。由此可知,古时把汉水流域一带的山民也称“南蛮”。汉水自古就是沟通陕南、鄂西与华中地区的交通要道,素有“千里汉水黄金道”之称,曾有“千帆秋水下襄阳”的水运盛况。沿江人民多以水运、捕鱼、营渡为生,因此汉水沿岸诸县,多有船居。建国初期,还有一些船居者,他们多是以渔猎、船运、摆渡等业营生。船居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在船上居住,一家老少,吃、住、劳动常年均在船上, 随船流动,水上生活。居住的船分前舱、中舱、后舱,一家人按辈分及已婚、未婚分舱居住。一种是以旧船篷安放在岸上或码头上定居,吃、住在陆上船篷内,劳动在船上、水上,或渔猎,或营渡。篷内设施简陋,生活极为清苦。
吊脚楼。又叫望江楼、临江楼。汉江流域的吊脚楼式民宅建筑古朴别致, 顺山势而上,吊脚楼悬在半空,独具一格,主要集中于汉水中、上游两岸的沿江集镇。汉江中上游,两岸多为峡谷,山崖险峻,平坦地势较少,其沿江集镇多利用河阶坪地建设。为扩大街坊、民宅建筑面积,临江的半边街,多为半陆地、半悬空一排楼的吊脚木楼。汉江沿岸的吊脚楼,结构造型因山势制宜,多种多样,有石顶木撑,有以砖石为柱,有以木柱倒“八”字形斜撑的。其上架木为枕,铺以楼板,或竹编覆土,与街坊地面相平,其上建宅。为减轻吊楼的负荷,多采用杉木结构的屋架,四壁有用木板作墙的,有木骨泥墙,竹骨泥墙,屋顶盖瓦或覆以茅草,窗户临江而开,犹如空中楼阁,景致幽清。盛夏,若置身临江吊脚楼,凉风习习,暑气顿消,临江眺望,江水风光尽收眼底。此种民宅建筑,现在沿江许多集镇仍保留着。
石板房。汉水流域的秦岭、大巴山板石资源丰富,当地山民建宅,就地取材,多用板石作盖瓦,称为“石瓦”。用石板盖的房屋,称之为“石板房”。在镇巴、石泉、汉阴、紫阳、岚皋、安康、白河、竹溪等县的巴山深处,几乎家家户户都是石板房,蔚为奇观。《紫阳县志》中的《习俗谣》其中就有“盖房不离用石板”之句。可见,早先石板房之普遍了。这种板石,为一种页岩资源,是从山崖上用铁钎剥离下来的,经过加工后可制各种规格的建筑材料。板石表面光滑,厚度均匀,一般为3~5厘米,质地坚实平展,用以盖房,古朴典雅,独具特色。它取材方便,造价低廉,结实耐用,防风抗雹。在大巴山暴雨区,石板房最为适宜。这种石板房住宅,每一户都有自己的一个竹篱小院,院中植有果木瓜菜,环境很怡爽,在绿竹掩映之下,显示出一派绮丽典型的巴山风光。现在,这种板石已成为重要出口物资,远销日本、美国和东南亚等地,深受外商赞誉,已成为汉水流域一宝。(www.daowen.com)
山民居室。汉水流域的秦巴山区,山势陡峻,山间平地极少。山民为了建筑居宅,利用当地丰富的片石,砌石为坎,扩大宅基地坪。其石坎高约丈余,乃至数丈,往往地下部分建筑费用远远超过地上部分。其民宅多以土筑墙,或木骨泥墙,竹骨泥墙,架木为椽,屋顶就地取材,覆以茅草、麦草, 或盖泥瓦,或盖石板。主屋内一分为三,迎门而入是堂屋,两边为睡房,主屋就是正房,一般为三间。正房两边为厢房,也称厦房,一边住人,一边为厨房或为仓储之用,堆放柴草、杂物、农具等。多为独家庄房,少有村落集居。以竹篱或木栏围院,院内有畜禽圈棚,房前房后植树和果木瓜菜,自然成趣,山野气息极浓。
平坝居室。生活在汉水流域的汉中、安康盆地诸县以及平坝县区的人民, 世世代代住在有天楼、地枕和四壁组成的固定空间,即“上栋下宇”式的住房。这种住房分草房、瓦屋。其建筑形式有: “一口印” “一正两厦(厢)” “四合院”“钥匙头”(即一正一厦)、“一字形”等。
一口印,也叫三合院。住宅平面布置紧凑,内小天井,正房三间,中间为堂屋,两边为卧室(当地人称“睡房”)。正房出奇宽大,上设“行坐挑”。当地人民习惯利用廊檐下休憩、纳凉、吃饭、聊天之用。东西厦房各两间或三间,开间进深均比正房小,厦房两端有围墙(又称院墙)相连,围墙中间开一大门(当地称巢门),内院空间安全宁静,适于防风和御盗。一正两厦: 又叫“一正两厢”。正屋三间,两厦房各为两间或三间,与“一口印”基本相似,但无围墙和大门,是一个敞院。
四合院,即由正房、两厦房和过厅组成的较为讲究的独立院落,中有一小天井,比“三合院”更高一着,旧时多为有钱人家居室,一般耕民望尘莫及。
钥匙头,正房三间,厦房两间或三间,无围墙和大门,其平面结构形似古时开锁的钥匙,故曰“钥匙头”,多为普通农家居室。无论哪种民宅建筑形式,其建筑材料不过土坯、砖石、泥瓦、木料、石灰、茅草而已,唯富裕之家,砖墙瓦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居住条件逐步改善,茅庵草舍渐被瓦房和楼房所代替,农村许多人家住上了设计整齐、朴素大方的现代的两三层楼房独院。目前,汉水流域,无论山区、丘陵,还是平川,新式住宅砖石水泥楼房等愈来愈多。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上栋下宇”的住宅,尤其是那些茅庵草舍,一定会像远古时代的“冬窟夏庐”一样,终将为现代化的住宅所代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