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汉水民俗文化:衣食住行,婚丧嫁娶

汉水民俗文化:衣食住行,婚丧嫁娶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风俗文化以家庭、亲族、村镇、社会结构、生活礼仪等为重点。民间的风俗习惯包括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节日喜庆仪式、人生礼仪、社会组织模式、家庭宗族等方面。比如在中原汉族有送“百家衣”、吃“百家饭”等生活习俗。“百家衣”是婴儿服的一种,由来自周边一百个家庭拿出的碎布片缝制而成,故名“百家衣”。由于社会上的乞丐多穿百结鹑衣,因此人们认为,婴儿穿了“百家衣” 就可像卑微的乞丐一样容易养育。

汉水民俗文化:衣食住行,婚丧嫁娶

社会风俗文化以家庭、亲族、村镇、社会结构、生活礼仪等为重点。民间的风俗习惯包括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节日喜庆仪式、人生礼仪、社会组织模式、家庭宗族等方面。比如在中原汉族有送“百家衣”、吃“百家饭”等生活习俗。

送“百家衣”习俗。“百家衣”是婴儿服的一种,由来自周边一百个家庭拿出的碎布片缝制而成,故名“百家衣”。送“百家衣”是中国传统的民间习俗,此习俗在中国流行甚广。

由于社会上的乞丐多穿百结鹑衣,因此人们认为,婴儿穿了“百家衣” 就可像卑微的乞丐一样容易养育。所以每当婴儿出生后,当孩子的啼哭打破了家庭的沉寂,全家人为之惊喜万分之余,孩子的奶奶、爷爷就要向左邻右舍报告喜讯,并向百家近亲好友索要碎布片,特别是要向“刘”、“程”等姓氏的人家索要碎布片,因为“刘”“程”谐音“留” “成”,寓意“留住” “长成”。这些谐音都是吉利之语,对于他们来说,这对于保佑孩子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正因如此,这些人家的一小块布头或是一条旧布片,老人们也会郑重地保留下来。布块的大小、花色一般不太讲究,但以蓝色为最好,因“蓝”谐音“拦”,寓意“拦住妖魔鬼怪”。人们认为,只要有蓝色的布块,妖魔鬼怪就收不走孩子。(www.daowen.com)

人们把百家的布片缝在一起,缝缀成一件衣服。这种衣服不能在胸前开口,要做成侧开口的大襟衫,也叫道袍衫,寓意着孩子今后将多福多寿。这种衣服往往不能做完,老人们常在底襟处留个口子,俗称“藏魂处”。待孩子满月后,由孩子的母亲将口子缝住,这就表明孩子的魂灵已留在了母亲的身边,再也不必为孩子的安全操心了。

吃“百家饭”习俗。也许穿衣吃饭是人类生存的根本,除了穿“百家衣” 之外,民间保佑婴儿成长的习俗还有给孩子吃“百家饭”。凡是对孩子比较溺爱的人家,农历正月初一那天,爷爷就会抱着未满周岁的孙子,装扮成乞丐模样,手拿破碗,沿街讨饭。所讨要的人家以100家为宜。他们将讨来的馒头、菜、米煮在一起,煮成稀饭,让孩子吃下。据说这样孩子就可以受到百家的庇护,免除灾难。吃过“百家饭”后,孩子的奶奶要蒸100个铜钱大小的馒头,用篮子装着,沿村庄或街道漫步,凡遇到小孩,就要送一个小馒头给他。馒头发完,寓意着灾难让别人嚼完了,自己的孩子就会平安健康,长大,此俗称“嚼灾”。这种习俗在民间有一定的广泛性,不管认识与否,凡遇上求饭的祖孙,人们都会慷慨赠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