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既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也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早在《汉书·王吉传》中就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记载。《礼记·王制》云:“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觐诸侯,问百年者就见之。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这里说的王者巡守之礼,就是国君深入民间, 对乡村社会的民情风俗进行调查研究。太师是掌管音乐及负责搜集民间歌谣的官吏,他把民间传承的民歌(国风)呈递给君王,君王通过这些民歌,“观风俗,知得失”,制定或调整国家的方针政策。我国古代诗歌总集《诗经》中的《风》,就是古代各民族之间流传的民歌。这些民歌,反映了古代人民的风俗习惯,包含着大量的古代风俗事象,对研究我国古风俗具有重大价值。
风俗民风是一种起源于民间又流行于民间,长期相沿、积久而成的风尚和习俗,是一种极具地域性、包容性、普适性、自然性、自由平等性的约定俗成的“软法规”,它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无声无形、与时俱进的约束作用,引领社会、和乐各方的协调作用,使之成为人类个体不可或缺的一种源流教育、启蒙教育、自然教育和终身教育,而人类也无不是在风俗的传承过程中受到风俗的启发和教育,从接受风俗的本源教育到创造历史文明,并在风俗的扬弃中,完成一个又一个伟大发明的。因而,珍惜和传承良风善俗是民族进化、历史发展的需要。同时,风俗民风也是民族群体最贴身的、具有普遍性的文化。风俗民风显示着广大人民的生活方式,蕴含着他们心灵的一切活动——认识、思考、梦想、想象。风俗民风,发挥着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多方面的社会功能。风俗民风,是人文科学研究中的一种珍贵资料。(www.daowen.com)
古代汉水流域,是我国农业发达很早的地区之一。农业生产要求掌握准确的农事季节。古代先民的天文知识开化甚早,楚民视自己为日神之远裔, 火神之嫡嗣,祝融便是传说中掌管岁时农时、负责定时燃火烧荒和收藏火种的“火正”。1978年在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初年曾侯乙墓内的漆棺上,绘有完整的二十八宿图,这说明至迟在公元前5世纪,古代汉水流域先民已经懂得以二十八宿为坐标来观测天象了。我国较早出现的一部记载地域性岁时习俗的专著《荆楚岁时记》,汉水流域风俗文化便以其独特的面貌存在其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