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山河开战,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在农业学大寨的过程中,中原民兵以极其高涨的热情战天斗地,兴修水利,开辟良田。在当时社会生产力相对落后、许多劳动还要靠手工来完成的情况下,中原民兵成为了生产建设的主力军。他们勇于吃苦、不怕艰难的精神充分体现了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建大寨田。为了改变一些地区可耕地少的现状,中原民兵积极投入到了开山辟田的劳动中。例如,埠阳大队民兵积极投入重新改造河山的战斗,把已经治理的岗坡小块地又重新“开膛破肚”,建大寨田合成大块地。战斗刚开始,就碰到了风雨天,民兵们发扬红军长征的革命精神,顶风冒雨,推土垫地,大干不止。衣服被雨淋湿了,小车轮子被泥土黏得推不动了,他们就拧一拧衣服上的水,扒一扒车轮上的泥,继续战斗。雨下了6天,民兵就坚持大干了6天。到1974年底,该大队平整土地和造田所移动的土石方已经比1973年同期增加了两倍多。
一些青年民兵向荒滩、盐碱地开战。经过他们的努力,这些荒地变成了良田。
荆门县乔姆公社的民兵青年把荒河滩改造成了良田。在乔湖夹河滩上,有一个新办的青年农场,这个农场有民兵27人,都是1975年前下乡的知识青年。乔湖一带解放前是个荒湖芦窝,一个“土匪豺狼多,年年被水淹,穷人无法活”的地方;解放后,这里修起了夹河大堤,湖水泛滥得到了控制。夹河堤内有很大一片湖滩,由于地势低洼,杂草丛生,以前很少有人在这里耕种。要想面貌变,必须大干苦干拼命干。冬天,乔湖夹河滩上结了一层薄冰,为了提早把荒湖滩变成良田,民兵们起早睡晚,冒着刺骨的寒风挖嵩草、破冰土、挖淤泥,脚冻肿了也毫不退缩。农场党支部副书记、民兵张秋菊一次割完嵩草伤了脚,鲜血直流,包扎好后继续坚持战斗。民兵们就是这样连续作战,一刀一刀地割,一锹一锹地挖,三个月造田5公顷。1975年插早稻时,有3公顷田淤泥太深,无法用牛耕,在团支部书记王云杰的带领下,民兵们卷起长裤下田拉犁,保证了适时插早稻秧,还挖了四条排水沟,修了两条渠道,战胜了五次洪水的威胁,夺得了农业丰收。青年民兵们就是以这种革命加拼命的精神努力奋战,使昔日的荒湖滩换了新颜。
内黄县马上公社吉村大队民兵青年在盐碱地上新开垦出31公顷土地,并获得了好收成。吉村东南以前是一片面积较大的盐碱地,人们称之为“蛤蟆洼”。1973年冬,吉村大队党支部决定种植水稻,逐步根治“蛤蟆洼”,并把这项任务交给了大队民兵营。210名男女基干民兵组成专业队开进了“蛤蟆洼”。要在千年盐碱地里种水稻,吉村还是头一回。广大人民群众热情支持民兵改土造田,但是也有一些人认为这是异想天开的事情。对此民兵们坚定地回答:“大寨人能在七沟八梁一面坡上创高产,我们也一定要让千年碱洼变良田!”数九隆冬,寒风凛冽,困难像“蛤蟆洼”的沟埂一样,一个挨着一个。但是,工地上200多名民兵不畏困难,没有住房,他们就在盐碱地挖地窝子,用玉米秸来挡雪避风;为了给种植水稻准备充足的水源,他们连打了四眼机井。经过一冬一春的奋战,民兵们填平了18条大沟,造出了十几公顷平平整整的土地。冬去春来,这块土地上第一次插上了稻秧,当年就获得了好收成。这极大地鼓舞了民兵们的干劲。1973—1978年,吉村大队的民兵在向盐碱地要粮的进军中共动土116 700多立方米,造田31公顷,仅粮食作物收获就达130多吨。民兵们还在当地打了八眼机井,盖了19间房,饲养了猪、牛、羊等家畜。昔日的“蛤蟆洼”已被改造成“地成块,田成方,牛羊满圈机器响,旱灾水灾保丰收,千年碱洼飘稻香”的好地方。
为了改变荒山的面貌,给荒山披上绿装,一些民兵克服了重重困难,向荒山开战,植树造林。在辽阔的豫东平原上,虞城县稍岗公社赵庄大队有一个受到人人交口称赞的“铁姑娘民兵班”。多年来,这个班坚持农业学大寨的方向,大干苦干,在昔日的盐碱地里创建了一个春色满园的新林厂。赵庄大队位于豫皖交界处,北临黄河故道,过去是个“盐碱老淤窝,下雨泥成河,年年灾情多”的穷地方。1973年冬天,寒冬腊月,北风凛冽,地冻得像块石板,但林场基地上却是热气腾腾,女民兵们挥舞锄头,一锨锨地把冻土层翻起来。下雪了就把雪铲掉继续干,从不停工,手冻裂了,脚冻肿了,磨出了血泡,不叫一声苦,不喊一声累。深翻到一米多深还找不到软土层,怎么办?她们就召开诸葛亮会。大家说:打仗能调兵遣将,改良土壤就不能调土吗?于是她们从三里外的黄仁沟里拉来了一车车的淤土。中午没有工夫做饭,就啃几口凉馍喝口水,晚上有月光就趁着月光干。就这样,十一个姑娘大干了一年,硬是把两公顷盐碱地翻了个个儿,换上了黑黝黝的好淤土。育苗没有种,她们就带着干粮,背着绳子到周围各村采集树种、树条。她们开始不会爬树,就学着解放军搭人梯的方法上树。多年过去了,姑娘们从不歇脚,还自己动手打了两眼机井,林场由原来的两公顷扩大到将近10公顷,植用材树15 000多棵、果树700棵,培育各种树苗500 000多棵,满足了大队的需要,并绿化了大队的14条主干路,总价值达135 000元。[1]
在兴修农田水利工程的战斗中,民兵们充分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在河南泌阳县白云山主峰西麓,民兵们修建了一座400米长的渡槽。这是因为该县立新公社1958年修建的小河水库工程不配套,致使下游的大片土地仍然存在“有水不能浇,大旱庄稼焦”的状况。为了充分发挥小河水库的效益,立新公社党委决定翻沟架设渡槽,并从全公社抽调了500名男女基干民兵组成民兵突击营。在公社武装部长王国珍的带领下,民兵们在梁庄岗安营扎寨。当时正值数九寒天,水下的温度达到零下10度,给清基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但是民兵们不怕天寒地冻,一个个跳进冰冷的水中挖泥沙,抓紧清基。腿冻麻木了,上来搓搓继续干。民兵梁殿增在清基劳动中每次都是第一个抢先下水。一次污泥堵住了抽水管,为了保证工程进度,梁殿增把衣服一脱,跳进了齐腰深的水中,扒去了水管附近的污泥。由于长时间在水中劳动,他患了风湿性关节炎,严重时走路都很困难,领导和同志们劝他休息,但他坚持不下“火线”。经过广大民兵的苦战,清基任务很快完成了。架设400米的渡槽需要大量的料石,而石料场离工地有50多里。民兵们就拉起架子车搬运。在架设渡槽的工程中,突击营还采取干中学、学中干的办法,培养了60多名砌石工。经过艰苦努力,这座400多米长的渡槽终于建成了。民兵突击营又连续作战开挖梁庄岗,拱砌了一条600米长的隧洞。到1978年2月,清澈的小河水库里的水已经能够沿着渡槽和隧洞浇灌该公社七八百公顷的农田。
汝阳县常渠大队地处伏牛山脚下,此地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全大队400公顷耕地中有300多公顷分布在土薄石厚的凤凰岭上。为了改变当地面貌,广大民兵响应毛泽东关于“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在水利建设中破难关,打头阵,起带头作用,做出了显著成绩。常渠大队水源奇缺,仅有一条小河沟里有水。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该大队党支部提出了低水高调,把小河里的水提到凤凰岭上灌溉农田的计划,并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民兵。七月的天气骄阳似火,民兵们手拿钢纤大锤,头顶烈日,奋战三伏。山脚下的黑石头坚硬如铁,打一个装半斤(1斤=0.5千克)药的炮眼就得两个多小时,民兵们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一纤一锤地干。许多民兵胳膊震肿了,手背震裂了,仍然坚持战斗;工程出水后,民兵们跳在水里掌纤打锤,有的同志脚被石头碰伤,用胶布一包,又跳下水继续干。就这样,民兵们经过40多天的战斗,硬是在黑石板上开出了一个深7米、长6米,宽5米的水塘,引来了河水,接着又建起了提灌站,终于把河水引上了凤凰岭。
在改造山河的劳动中,女民兵们和男民兵比着干,充分显示了巾帼不让须眉的革命精神。“要大变,必须大干。”满溪河位于东河下游,由于莲花山脉的“蛇形咀”“虎型山”伸向河心,这段河道形成了一个3 200米长的弯曲河段,每遇山洪暴发,河水堵塞,下游2 000公顷农田就会遇水成灾。为了彻底根治满溪河段,英山县委把这一艰巨任务交给了全县民兵,该县人民武装部长洪军亲自任指挥长,率领12 000多名民兵群众在河滩上安营扎寨,摆开了劈山造石、移河改道的阵势。当时正是三伏天,民兵们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头顶火红的烈日,脚踏滚烫的沙石,一镐一铲,战斗不止。搬走“虎形山”是治河的关键工程,搬掉这座40多米的石山需要一大批爆破手,而从英山过去的人中懂得放炮的很少。民兵们就说:“不会就学,学会了好开山,将来好打仗。”黄栗树民兵营段奕华等3个女民兵组成的爆破组平均年龄只有17岁,她们抡起重达将近10千克的大铁锤,同男基干民兵一样苦干。一次她们在一个山顶隧洞内打了一个大炮眼,装好了炸药,但此时女民兵刘桂芳仍在洞内,没有听到外边点火放炮的信号,等她出洞探望时,四周的炸药已经点燃,导火索发出“嗤嗤”的声音。在这危急的时刻,她突然想到装满400千克炸药的大炮没有点燃,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损失。于是她不顾个人安危,又勇敢沉着地钻进洞内点燃了导火索,飞快离开了险区,成功地进行了爆破。满溪河工程从施工到通水只用了九个月的时间,民兵们斩断了“蛇形咀”,搬走了“虎型山”,筑起了1 500多米长的拦河堤,把170度大转弯的河道拉直,扩大了耕地面积100多公顷。(www.daowen.com)
一些参加民兵组织的下乡知识青年能够很快适应农村生活,积极投身到参加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劳动中去,他们的精神也是极其可贵的。例如女基干民兵孔凡花。孔凡花是开封市郊区水稻公社花生庄大队第六生产队“铁姑娘班”的基干民兵,1973年高中毕业后,她响应毛泽东主席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伟大号召,回乡参加社会主义建设。“1973年1月我们六队接受了上级交给的赵口挖河任务,我们接受任务后,学习大寨民兵战天斗地的革命精神,人人摩拳擦掌,个个斗志昂扬。一到工地,我们不休息,不吃饭,一人拿个凉馍就上工了。那时正是数九寒天,火炉旁边不觉暖,被风吹来刺骨寒,可是我们像过暑天一样,穿着单衣干活仍流汗水。在劳动工地上,两边都是男同志,我们暗下决心,和他们比赛,他们休息我们干,他们推一车,我们推三车,总是比他们早走一步,晚回一会儿,多推几车,少歇几次,干着干着,挖出水来,我和妇女主任杜凤英、班长郭秀荣带头跳到水里,冰水冻脚痛得钻心,但心里却是乐呵呵的。紧张的战斗结束了,上级规定四十天完成的任务,我们七天半就完成了。”
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各级党委和人民武装部门的领导下,中原民兵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对农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大搞农田水利建设的战斗中,中原民兵参加劳动的规模是相当大的。在河南,1979年5月,河南省人民武装部门在地方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动员和组织了6个民兵师、149个团、4 000多个营、2 400多个连,共400多万民兵投入了农田基本建设。“目前,已完成土石方22 700万立方米,在施工的74 671项工程中,有46 271项已完工。”在湖北,据不完全统计,1952—1983年,全省民兵参加荆江分洪、丹江大坝、府河改道、漳河水库、樊口电排站等水利工程1 268处,参加民兵508万人次,完成土石方134.5亿立方米。其中修建大中型水库680座,库容量214.7亿立方米,增加水面2.8万公顷,整修干支渠道1 168万余千米,可灌溉农田112.2万公顷;兴修水电站41座,年发电量41.23亿度;修建排灌站329座;整治河道218处;垦荒造田6.8万公顷;植树造林0.8万公顷。
在中原民兵大搞农田水利建设的过程中,由于我国当时物质条件匮乏,供应困难,给生产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中原民兵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自己动手解决物资供应困难问题,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当时鄂城凡口正在建一座规模较大的电排站,负责这项工程的是以鄂城武装基干民兵为骨干的施工队。1977年7月,鄂城县委决定从14个公社成建制抽调15 000名民兵开赴工地,摆开用兵练兵的广阔战场。华容民兵团打前站的400多民兵到工地后,居住无房,做饭无灶,资金材料也欠缺。民兵团党委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组织民兵自己动手。他们用稻草代替油毛毡,用编草甸代替芦席,拧草腰代替铁丝,搭起了工棚215间。砌灶无砖头就上山捡石头,没有水泥就用泥巴。这样既解决了吃住问题,又为国家节约了开支。在困难面前,民兵个个都是硬骨头。泽林民兵团的工棚搭起不久就遭到了一次狂风暴雨的袭击,全团的113间工棚倒塌了90间,14个灶的高烟筒吹倒了8个,民兵的衣物全被水淋湿。民兵们没有向困难低头,在党委领导下,他们向大庆和大寨人学习,以唐山人民抗震救灾为榜样,大家群策群力,把被风吹散了的油毛毡一块块找拢来,把压断的支柱一根根接起来。经过20多个小时的奋战,工棚和炉灶全部被修复。民兵们豪迈地说:“狂风能刮倒我们的住房,却吹不倒我们建电排站的一颗颗火红的心。”
在另一个建设工地—张咀水库建设工地上,“整个工程以民兵建制形式为劳动组织,民兵占工地总人数的60%—70%,成为水库建设的主力军”。兴建张咀水库的战斗打响后,几万民兵奔赴工地。吃菜、吃油、医药等问题如何解决?一开始,有的民兵干部认为民兵专心搞工程、社队负责搞后勤,不用多操心。结果有些营、连一度出现了病号多、粮食超吃多、请假回家多的现象,出勤率下降,工程进度上不去。于是指挥部党委调查研究,召开现场会,总结了扁石畈民兵连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经验,并号召广大民兵发扬南泥湾精神,艰苦奋斗修水库、自力更生办生活,实现人均每年千斤瓜菜十斤肉(1斤=0.5千克)、前方不吃后方菜。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全工地很快形成了开荒种地的热潮,每个民兵连都抽出2%—3%的劳力专班种菜。同时,民兵还在工地大力发展养猪,大部分连队实现了自繁自养。到1978年初,全工地共存母猪86头,产仔猪860多头。1975—1977年,全工地共产各种瓜菜将近两万吨,饲养生猪2 293头,还节约了粮食近90吨。国家商业部的简报特刊介绍了他们的经验。为了解决民兵治病难的问题,每个营团都配有1—2名专业医生和赤脚医生,自己动手办了土药房46个,上山采集中草药650多个品种,不但及时治疗了伤病员,而且做到了无一例传染病发生。
在当时物资供应还很困难的情况下,中原民兵自己动手解决了物资供应问题,充分发扬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在当时生产力还很落后、许多劳动还需要手工来完成的条件下,中原民兵成建制地参加生产劳动,发扬团体精神,以不怕苦、不怕累、克服一切困难的气概投入了改变当地贫穷落后面貌的建设中去,做出了巨大的成绩,为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中原民兵无愧于生产建设的主力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