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拿破仑战争下的英国外交政策(1798-1807)

拿破仑战争下的英国外交政策(1798-1807)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接下来的几章中,我们将会探寻,在局势紧张的拿破仑战争时期,英国的外交政策是如何演变的。洛迪战役霍恩林登战场上的让·维克托·马里·莫罗签署《吕内维尔条约》从1799年法兰西执政府成立到1802年《亚眠和约》签订,拿破仑·波拿巴逐渐登上权力巅峰,开始实施社会改革。第二次武装中立同盟的组建没有给英国造成实质性损失。

精彩看点

拿破仑·波拿巴的改革—拿破仑·波拿巴的胜利—哥本哈根战役—武装中立原则—1802年《亚眠和约》签订—拿破仑·波拿巴在和平时期的举动—拿破仑·波拿巴计划入侵英国—欧洲需要吸取教训—英国人顽强抵抗—英国皇家海军的有效防御—小威廉·皮特重担大任—拿破仑·波拿巴的入侵战略—英国的应对措施—拿破仑·波拿巴的初始计划—霍雷肖·纳尔逊离开土伦—霍雷肖·纳尔逊的封锁政策失败—拿破仑·波拿巴的第二个计划—拿破仑·波拿巴的第三个计划—拿破仑·波拿巴的最后一个计划—法兰西人与英格兰人的策略对比—霍雷肖·纳尔逊开始追捕皮埃尔-夏尔·维尔纳夫—霍雷肖·纳尔逊的远见—罗伯特·考尔德的行动—皮埃尔-夏尔·维尔纳夫错失良机—霍雷肖·纳尔逊的策略—特拉法尔加战役—拿破仑·波拿巴的动机—奥斯特利茨战役—英国的海上贸易—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对英国贸易问题的看法—中立国家的命运—储藏英国货物的欧洲仓库—英国资源的增长—英国人决心作战到底

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已经对19世纪前的英国外交政策做了梳理。虽然英国一直在改朝换代,但欧洲大陆不断有新兴国家崛起,政治思想史也得到了持续发展。英国外交政策体现出很强的延续性,19世纪英国的外交政策也是如此。在接下来的几章中,我们将会探寻,在局势紧张的拿破仑战争时期,英国的外交政策是如何演变的。通过比较《亚眠和约》和《维也纳条约》及寻找其中的相似之处,我们可以观察19世纪英国各部门大臣的忠诚度。

此时,拿破仑·波拿巴刚刚开启他作为法兰西军队总司令的辉煌生涯。我们会了解他是如何利用权势迅速消除远征埃及的失败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此前,欧洲历史上从未出现过拿破仑·波拿巴这样的军事天才,欧洲各国早就应该对他有所警惕。在拿破仑·波拿巴的领导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比法国大革命爆发初期时更强大。由于法兰西国内政局动荡、政权更迭频繁,法兰西人认为,共和思想能够在君主制阴影下保留和发展;某个政府如果可以让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为欧洲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就一定能够确保法兰西国内秩序的良好运转。当拿破仑·波拿巴的帝国梦想逐渐显现,法国大革命步入了腥风血雨的阶段,上述观念在法兰西人中仍然很普遍。

拿破仑·波拿巴施行的法律和实施的社会改革非常值得我们深入探讨。拿破仑·波拿巴的相关改革措施影响深远,展示出了他超乎常人的魄力和智慧。拿破仑·波拿巴对法兰西教会的改革,更是进一步巩固了他的权力。通过打压教皇、主教和神父的势力,拿破仑·波拿巴摧毁了法兰西天主教教会,并以帝国教会取代。其改革力度之强,举世罕见。作为一个自然神论者,拿破仑·波拿巴决心要加强对教会的控制,并且在这方面取得了成功。欧洲各国慢慢发现,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已经成为前所未有的强国。欧洲各国强烈地感受到了即将到来的危险。

洛迪战役

霍恩林登战场上的让·维克托·马里·莫罗

签署《吕内维尔条约》

从1799年法兰西执政府成立到1802年《亚眠和约》签订,拿破仑·波拿巴逐渐登上权力巅峰,开始实施社会改革。在此期间,拿破仑·波拿巴从奥地利大公国和俄罗斯帝国手中夺回的领土比他远征埃及前占领的还要多。马伦戈战役结束后,法兰西军队接连取得了洛迪战役和阿尔科莱战役的胜利。让·维克托·马里·莫罗率领法军赢得霍恩林登战役后,奥地利大公国与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签署了《吕内维尔条约》。于是,法兰西人的势力再次延伸到莱茵河东岸,并且恢复了对意大利境内“奇萨尔皮尼共和国”的控制。此时,英国也采取了传统的势力均衡外交政策,派出英国皇家海军前往地中海波罗的海巡航,以此保护本国利益、平衡欧洲的势力格局。1801年,在亚历山大港,拉尔夫·阿伯克龙率军打败驻守在埃及的法兰西军队。从此,法兰西人在东方建立帝国的梦想终结了。英国皇家海军也随之占领了马耳他。1796年,俄罗斯帝国皇帝保罗一世即位。此时,俄罗斯军队已经被法兰西军队打败,但保罗一世被拿破仑·波拿巴诱骗。保罗一世开始重新强调武装中立原则。其他波罗的海国家,如丹麦王国、瑞典王国、普鲁士王国等也与俄罗斯帝国站在了一起。

英军在亚历山大港击败法军

拉尔夫·阿伯克龙

保罗一世

哥本哈根战役

很快,在哥本哈根,英国海军中将霍雷肖·纳尔逊有力地回击了拿破仑·波拿巴试图削弱英国实力的行为。此时,虽然霍雷肖·纳尔逊的声望已经达到顶峰,但名义上,他仍然受海德·帕克领导。海德·帕克是一个生性谨慎、作战风格十分传统的英国海军上将。哥本哈根战役是霍雷肖·纳尔逊获得的最优秀的战绩之一,因为与之作战的丹麦人不但擅长海上作战,其海军舰队实力也非同一般。霍雷肖·纳尔逊及其手下的实力显然更胜一筹。勇敢的丹麦人输得心服口服,甘愿接受战败条款,允许英国海军舰队驶入波罗的海。很快,疯癫的保罗一世被谋杀,其子亚历山大一世与英国重新结盟。值得一提的是,两首最著名的英语战歌均产生于该时期,一首描述了法兰西军队在霍恩林登的胜利,一首描述了皇家海军在哥本哈根的胜利。

亚历山大一世

保罗一世被谋杀

武装中立同盟再次成立,最终为英国及欧洲带来了好处。如今,英国人明白了,即使自己发动战争的借口十分正当,也难以避免出现寡不敌众的情况。任何国家想要封锁其他国家的港口,必须要有足够军舰做保障,这已经成了国际法中的重要原则。第二次武装中立同盟的组建没有给英国造成实质性损失。当拿破仑·波拿巴宣布封锁港口,背后却没有得到任何海军力量的支持时,他的举动不过是徒劳的,并且遭到了所有欧洲国家的嘲笑。

英国人取得的数次大捷平衡了法国人此前持续胜利的局面。英国和法兰西第一共和国都厌倦了战争,《亚眠和约》签订的时机已经成熟。尽管《亚眠和约》只要求双方停战,但停战总好过继续开战。《亚眠和约》签订后,真正的和平似乎即将出现。《亚眠和约》确实带来了长达十四个月的和平。英国需要将此前通过派出皇家海军占领的殖民地归还给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及其盟国,但锡兰并不包含在内,因为锡兰对印度的统治者来说很重要。西印度群岛的特立尼达也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因为特立尼达保护着英国人前往殖民地及与南美开展贸易的南部通道。位于地中海关键位置的马耳他也被归还给了圣约翰骑士团,条件是必须有第三方国家保护马耳他的独立和中立。法兰西军队则从罗马那不勒斯等地撤离。小威廉·皮特坚持对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继续强硬下去,但他本人已经因为宗教纷争被迫辞去了首相一职。

签订《亚眠和约》

与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停战让英国人欢欣鼓舞。英国上层阶级陶醉在能够出国旅行的喜悦中—几百年来,出国旅行一直是贵族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忽视了潜在的风险。这并不是因为他们害怕如果战争再次爆发,拿破仑·波拿巴会禁止英国人前往其他国家,尽管随着拿破仑·波拿巴的不断对外扩张,他很有可能会这样做。英国人试图对拿破仑·波拿巴的挑衅行为视而不见。但很快,英国人就发现,拿破仑·波拿巴的举动已经威胁和破坏了英国的传统外交政策。法兰西人的野心和敌意昭然若揭。法兰西人已经违反了《亚眠和约》中的相关条款,却反过来指责英国人拒绝从马耳他撤退的行为是赤裸裸的挑衅,缺乏契约精神。拿破仑·波拿巴效仿了路易十四签署完《奈梅亨条约》后抢占领土的做法。他占领了瑞士、厄尔巴等地,强迫西班牙王国将路易斯安那和佛罗里达让给法兰西第一共和国,远征西印度群岛,还出版了法国外交使节奥拉斯·弗朗索瓦·巴斯蒂安·塞巴斯蒂亚尼·德·拉·波尔塔就土耳其和黎凡特问题撰写的报告,这意味着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正在考虑占领埃及和伊奥尼亚群岛。

英国正在面临着被拿破仑·波拿巴率军入侵的威胁。大量军备武器囤积在法兰西和荷兰的港口等待运输,大批法兰西特使源源不断地涌入爱尔兰。最终,罗伯特·埃米特领导的1803年爱尔兰叛乱爆发了。英国驻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大使查尔斯·惠特沃思伯爵曾屡次遭到公开羞辱,英国人已经无法抑制胸中的怒火。连查尔斯·詹姆斯·福克斯的坚定支持者托马斯·巴宾顿·麦考利也承认,拿破仑·波拿巴的“野心和傲慢”已经到了“令人无法忍受”的地步,英国人必须为了“尊严、独立、保卫国家而战”。事到如今,英国不得不再次做战前准备。当然,现在来看,英国人无须因被迫开战而绝望,因为问题很快就会得到解决。煤矿的发现、制造业的巨大需求推动了英国商业贸易的日益繁荣,极大地提高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当时,英国的财政收入比其他欧洲国家的总和还要多。

亨利·阿丁顿

乔治·坎宁

英国迟迟不愿再次卷入战争,与小威廉·皮特不再担任首相有关。英国人普遍认为,现任首相亨利·阿丁顿无法鼓舞和领导人民。小威廉·皮特也发现自己无法与亨利·阿丁顿友好合作,不愿意接受亨利·阿丁顿的领导。英国人便将希望寄托到乔治·坎宁身上。乔治·坎宁是埃蒙德·伯克和小威廉·皮特精神的完美继承人。但此时,他仍然很年轻,政治资历尚浅。约有一万个英国公民利用休战的短暂和平时期,前往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但遭到了拿破仑·波拿巴的扣押。拿破仑·波拿巴坚决拒绝释放英国公民回国。他的这一行为进一步激化了矛盾,坚定了英国人开战的决心。拿破仑·波拿巴的上述举动前所未有,其扣押英国公民的借口更是滑稽可笑。最终,在英国政府的干涉下,被扣押的英国公民得以回国。显然,身为法兰西人的统治者,拿破仑·波拿巴犯了大错。英国人民迅速武装起来,发誓要不惜一切代价,战斗到最后一刻。一旦被抢走幼崽,再温和的母熊也会变得极具攻击性。当一个国家的人民满怀愤怒,后果将会非常严重。拿破仑·波拿巴成功激发了英国人民的爱国情感和牺牲精神。当整个欧洲已经匍匐在拿破仑·波拿巴的铁骑下,英国人仍然在孤军奋战。即使充满绝望,英国人也绝不屈服。

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各国终于认清拿破仑·波拿巴的真实意图。此前,它们忽视了拿破仑·波拿巴为达目的肆意摧毁公平正义的潜在危害。可以说,拿破仑·波拿巴是造成欧洲动荡不安的根源。他在欧洲的所作所为恰如缺乏现代文明熏陶的野蛮的匈奴人摧毁腐败不堪的罗马社会。正在转型中的世界,需要接受自由思想的洗礼,尽管这种自由思想被披上了拿破仑主义的外衣。在欧洲人民遭遇了惨痛经历、做出巨大牺牲后,宪政主义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拿破仑战争中纷飞的战火和随之产生的苦难点燃了欧洲人民心中的爱国热情。

战争自然可怕。最终,英国避免了被拿破仑·波拿巴入侵,但遭遇了许多困难,承担了难以估量的损失。在拿破仑战争期间,英国人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英勇气概。小威廉·皮特去世时,英国人真正感受到了拿破仑·波拿巴即将带来的威胁。但在这关键时刻,英国人展现出了十足的勇气和爱国热情,将一切危险置之度外。年迈的乔治三世成了英国人民心中的灯塔,小威廉·皮特在沃尔默训练的五港同盟志愿海军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英国举国上下都在为备战做准备,任何政治分歧和种族差异都无法削弱英国人的凝聚力。英国人在封建时代展现的战斗协作精神再次被激发:君主、封建领主和普通人民齐心协力地战斗,英国各郡的猎人组成了一支骑兵队伍,乡绅担任了当地民兵和志愿者的首领。这支气势汹汹的“英国陆军”似乎能在战争中独当一面。

当然,仅靠英国人民组成的“英国陆军”是无法取得胜利的。尽管经费有限,皇家海军仍然驻守在英吉利海峡,由霍雷肖·纳尔逊担任指挥官。无论是守卫英吉利海峡,还是在土伦与法兰西海军对峙,霍雷肖·纳尔逊总是能够吸引所有人的目光,因为他完美地诠释了皇家海军顽强战斗的精神。几百年以来,英国的外交政策始终建立在海上主权的基础上。为此,英国付出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但这些付出是值得的。每当英国被其他国家入侵,皇家海军总是能够迎难而上、化解危机。

拿破仑·波拿巴加冕称帝

讽刺漫画:小威廉·皮特在沃尔默城堡指挥对抗法军的行动

即将来临的风暴,让小威廉·皮特再次回到前线。巧合的是,小威廉·皮特重新担任首相的日子,即1804年5月18日,也是拿破仑·波拿巴正式称帝的那一天。不在位的这段时间,小威廉·皮特并非只扮演了旁观者的角色。《亚眠和约》签订前,小威廉·皮特住在沃尔默城堡,经常和正在唐斯指挥皇家海军的霍雷肖·纳尔逊会谈,商讨如何应对拿破仑·波拿巴的入侵。如今,大家仍然可以前去参观小威廉·皮特和霍雷肖·纳尔逊当时会谈的房间。在深入沟通后,他们的思想和深刻见解迸发出许多合作灵感,最终成就了霍雷肖·纳尔逊的胜利绝响。无论如何,1803年《亚眠和约》破裂后,小威廉·皮特和霍雷肖·纳尔逊的联合抚慰了英国人惶恐不安的心情。特拉法尔加战役的胜利像一阵旋风,吹散了英国人对战败的恐惧。

拿破仑·波拿巴的作战计划,延续了法兰西人几百年来的传统,即通过袭击英国其他地方故意吸引皇家海军的注意力,从而趁机派遣法兰西陆军入侵不列颠群岛。由于法兰西军队缺乏指挥才能高超的军事将领,上述战略很难取得成功。即使偶尔能够成功,也是在利用风力航行的木船时代。到了以蒸汽为主要动力、鱼雷为主要武器、钢铁为造船主要材料的航海时代,法兰西军队的战略就很难奏效了。

特拉法尔加战役

进入19世纪后,特拉法尔加战役爆发前几个月发生的事情引起了历史学家的强烈兴趣。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的最新作品对特拉法尔加战役做出了清晰描述。通过分析特拉法尔加战役爆发前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和英国的官方文件,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向我们展示了拿破仑·波拿巴入侵英国计划制定的全过程,尤其是根据突发事件做出的有关调整。这些事件值得我们关注,因为它们能够清晰地展示该时期的英国外交政策。

《亚眠和约》破裂后,英国对法兰西的港口实施了严格封锁,还派遣皇家海军舰队在欧洲海域、英国殖民地附近巡航,以保护英国的海上贸易。拿破仑·波拿巴没有料到,英国如此迅速地恢复了以往的外交政策,并且准确预料到了自己的下一步行动。亨利·阿丁顿担任首相期间,英国皇家海军的兵力被大幅削减。幸好,在造成严重后果前,皇家海军的损失得到了弥补。不过,霍雷肖·纳尔逊的能力抵得上一支舰队。法兰西海军尚未形成气候,只能通过增加小型军舰和平底船的数量来扩充实力,为发动进攻做准备。拿破仑·波拿巴只能借用其他国家的海军增强法兰西海军的整体实力。

拿破仑·波拿巴的初始计划是通过占领汉诺威,摧毁英国在欧洲北部、汉萨同盟各城,尤其是汉堡等地的贸易;通过占领奥特朗托半岛阻碍英国与地中海和印度等地的往来,从而更好地控制摩里亚、伊奥尼亚群岛和埃及。拿破仑·波拿巴的举动引起了霍雷肖·纳尔逊的警惕。拿破仑·波拿巴对那不勒斯王国的兴趣让霍雷肖·纳尔逊意识到,为黎凡特提供保护十分重要。准备入侵英国时,拿破仑·波拿巴希望先引开英国皇家海军的注意力,正如法兰西统治者一直以来做的那样。然而,拿破仑·波拿巴初始计划的实施面临着很大的风险,可行性极低。许多历史学家都猜测,拿破仑·波拿巴并没有真正打算入侵英国,但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不这么认为。

威廉·康沃利斯

尽管英国皇家海军舰队并没有将所有兵力集中在英吉利海峡,但多数英国护卫舰都在密切关注着停泊在法兰西和荷兰的港口的船。1801年,霍雷肖·纳尔逊和悉尼·史密斯率领英国皇家海军小分队,挫败了试图入侵英国的法兰西海军。英国皇家海军官兵拥有谨慎的性格、高超的军事能力,在英国海岸线的掩护下,能够挡住最英勇的敌人。不过,这只是英国防御计划的一部分。在布雷斯特,由英国海军上将威廉·康沃利斯率领的大型海军舰队抱着必胜的决心成功包围了法兰西舰队,阻止了法兰西人继续入侵。几艘英国皇家海军军舰在斯皮特黑德和唐斯停泊,另外几艘在北海巡航,将威廉·康沃利斯率领的皇家海军舰队保护起来,以此保证突发事件发生时,英国全体军舰能够迅速集结,防止法兰西海军舰队趁机逃跑。

霍雷肖·纳尔逊始终关注着土伦的法兰西海军舰队的一举一动。由于地中海海面广阔,皇家海军舰队和土伦的法兰西海军舰队很难正面相遇。霍雷肖·纳尔逊似乎在利用土伦的法兰西海军舰队控制局势,但没人能猜透他的心思。在拿破仑·波拿巴1798年拟定的初步计划里,攻占埃及和印度是他企图引诱英国皇家海军驶离地中海的主要意图。尽管拿破仑·波拿巴后来更改了作战计划,但霍雷肖·纳尔逊仍然将保卫埃及和印度视为首要职责。霍雷肖·纳尔逊相信,接下来,土伦的法兰西海军舰队将会前往埃及,其他法兰西海军舰队则趁机驶入英吉利海峡,为拿破仑·波拿巴入侵英格兰或爱尔兰提供支援。然而,这一切能够成立的前提是,拿破仑·波拿巴手下有一个值得信赖、能力一流的法兰西海军上将。(www.daowen.com)

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认为,霍雷肖·纳尔逊之所以命令皇家海军舰队停泊在撒丁岛北部的马达莱纳岛,以及在土伦监视法兰西舰队时驾驶护卫舰前往西班牙和意大利的中间地带,是因为时任英国海军上将的约翰·杰维斯勋爵此时已经不在自己的军舰上。霍雷肖·纳尔逊的缺位似乎也证实了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的观点。另外,霍雷肖·纳尔逊时常责怪自己,没能成功封锁住法兰西海军,让他们趁机溜走了。霍雷肖·纳尔逊之所以会拥有上述复杂的心理,也许是因为他发现,以自己的舰队实力很难彻底封锁土伦的法兰西海军舰队。因此,他命令皇家海军舰队继续停泊在土伦,同时派出数艘护卫舰外出巡逻。我们可以推定,霍雷肖·纳尔逊当时的选择完全是出于个人意志,而非受他人胁迫。

约翰·杰维斯勋爵

历史已经证明,在土伦,霍雷肖·纳尔逊对法兰西海军舰队的封锁是完全失败的。1804年,皮埃尔-夏尔·维尔纳夫接替了路易-勒内·勒瓦索尔·德·拉图什·特雷耶。1805年,皮埃尔-夏尔·维尔纳夫毫不费力地从霍雷肖·纳尔逊的封锁中逃走,随后又返回土伦修缮在风暴中受损的法兰西军舰,没有引起皇家海军的任何注意,为拿破仑·波拿巴实施下一步计划创造了条件,尽管该计划最终未能成功。在当时的条件下,霍雷肖·纳尔逊只剩下一种方法可以反败为胜,那就是近距离同时封锁布雷斯特和土伦的法兰西海军舰队,即使偶尔在航行中落后,也要立刻跟上它们。在以蒸汽为主要动力的战争中,装甲舰必须能够在各种天气下出航,否则英国必将面临被入侵的危险。此外,为了最大程度地争取优势,在被封锁的港口附近,英国必须有另外一支实力相当的备用海军舰队。这些都是从拿破仑战争中得到的宝贵经验,对未来的海战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皮埃尔-夏尔·维尔纳夫

路易-勒内·勒瓦索尔·德·拉图什·特雷耶

1805年,似乎因为对皮埃尔-夏尔·维尔纳夫不够信任,所以拿破仑·波拿巴拟定了一个新计划。尽管皮埃尔-夏尔·维尔纳夫是拿破仑·波拿巴手下最优秀的海军上将,但拿破仑·波拿巴对他在关键时刻的失败十分不满意。难道此时拿破仑·波拿巴手下就没有其他优秀海军军官了吗?拿破仑·波拿巴决心削弱入侵英国计划中土伦的法兰西海军舰队起到的重要作用,不再命令这支舰队开往英吉利海峡和掩护法兰西军队登陆。同时,布雷斯特的法兰西海军舰队指挥官奥诺雷·约瑟夫·安托万·冈托姆将会率领法兰西海军舰队,在风暴中伺机逃脱威廉·康沃利斯的封锁,前往英吉利海峡为法兰西军队入侵英国提供掩护。土伦和罗什福尔的法兰西海军舰队前往西印度群岛,引诱在西印度群岛守卫殖民地的三十艘英国军舰。同时,拿破仑·波拿巴也在实施入侵英国的计划。这样一来,在英吉利海峡集结的法兰西海军舰队实力最终会超过威廉·康沃利斯率领的皇家海军舰队。

拿破仑·波拿巴接受了部下提出的建议,吸纳西班牙海军舰队以增强法兰西海军舰队的实力。西班牙海军舰队无法拒绝,只能加入法兰西海军舰队。拿破仑·波拿巴的举动触怒了英国人。加入法兰西海军舰队有悖于西班牙人自古以来的信条—“就算与全世界为敌,也要与英国人和平相处”。在历史上,该信条的正确性多次得到验证,在伊丽莎白一世女王统治时期已经被西班牙人铭记在心。没有了西班牙人的阻碍,英国的海上霸权才得以建立。其实,对英国来说,即使西班牙海军舰队加入法兰西海军舰队,也并不会造成太大影响。英国人深知,一支强大的海军舰队不仅需要数量上占据优势的大型军舰,也需要作战效率高超的武器装备、海军官兵和水手。由于缺乏海上作战经验,拿破仑·波拿巴错误地套用了在陆地上作战的策略,尽管他和手下都知道,两艘西班牙军舰的战斗力才勉强抵得上一艘法兰西军舰,并且吸收西班牙军舰作战存在很大的风险。拿破仑·波拿巴希望荷兰海军舰队也能加入自己的作战队伍,但特拉法尔加战役的惨败让他暂时搁置了这个想法。土伦舰队尽管仍受皮埃尔-夏尔·维尔纳夫指挥,但现在奉拿破仑·波拿巴之命从速返回。不料,在没有正式宣战的情况下,英国人截获了运往法国的西班牙珍宝船队。英国人的做法被法兰西人指责为海盗行为,但西班牙历史学家普遍认为英国人的举动并无不妥。1807年,英国人截获过一艘丹麦珍宝船,船上装载的也是法兰西人的财产。

奥诺雷·约瑟夫·安托万·冈托姆

1805年3月2日,由于再次遭遇海上风暴,逃脱霍雷肖·纳尔逊追捕的皮埃尔-夏尔·维尔纳夫率领手下的法兰西海军舰队再次返回土伦。此时,特拉法尔加战役已经爆发。皮埃尔-夏尔·维尔纳夫和奥诺雷·约瑟夫·安托万·冈托姆收到了拿破仑·波拿巴的命令。最终,拿破仑·波拿巴的全盘计划为世人所知。皮埃尔-夏尔·维尔纳夫被要求率领舰队前往加的斯,与停泊在加的斯的法兰西军舰会合,随后一起前往马提尼克,等待奥诺雷·约瑟夫·安托万·冈托姆的舰队,如果超过四十天依旧没有等到,就将会合地点变更为加那利群岛。会合后的皮埃尔-夏尔·维尔纳夫将会率领共计四十艘军舰,协助法兰西陆军入侵英国。然而,奥诺雷·约瑟夫·安托万·冈托姆始终无法找到合适的机会突破英国皇家海军舰队的封锁。他曾请求拿破仑·波拿巴让自己与英国皇家海军舰队正面开战,因为此时皇家海军封锁舰队的军舰已经从二十一艘减到十四艘。拿破仑·波拿巴拒绝了奥诺雷·约瑟夫·安托万·冈托姆的请求,使法兰西海军舰队失去了一次关键机会。拿破仑·波拿巴认为,在占据力量优势的情况下,奥诺雷·约瑟夫·安托万·冈托姆也有可能会失败。也许,这种推测是对的。拿破仑·波拿巴的目的是在法兰西海军舰队抵达英吉利海峡前,尽量避免与英国皇家海军爆发直接冲突。拿破仑·波拿巴尽管后来斥责奥诺雷·约瑟夫·安托万·冈托姆胆小怕事、不愿冒险,但应该对自己拒绝奥诺雷·约瑟夫·安托万·冈托姆直接开战的请求负主要责任,尤其是在当时法兰西海军力量更胜一筹的情况下。

一旦时机出现,就要果断地摧毁敌人。这是各国海军迅速赢得海战的唯一捷径。英国皇家海军总是采取上述策略,但法兰西人很少能做到这一点。因此,即使最优秀的法兰西军官也无法在海战中表现出参与陆战时那种勇往直前的精神。这与法兰西人的性格有关。法兰西人总是被要求防守,而不是进攻;总是在追求遥远的目标,而不是应对眼前的敌人。因此,他们无法把握住机会,更无法实现宏伟目标。在陆战中,上述失败的情形会极大地削弱军队士气,在海战中更是致命性打击。

最终,1805年3月31日,皮埃尔-夏尔·维尔纳夫率领法兰西海军舰队逃走,霍雷肖·纳尔逊拼尽全力展开追捕,直到他持之以恒的付出获得胜利。但霍雷肖·纳尔逊辉煌的一生也在胜利中画上了句号。最终,英国人与法兰西人的海上战争落下帷幕。我们必须简要总结这段惊心动魄的历史。霍雷肖·纳尔逊一路航行到亚历山大港。他坚信皮埃尔-夏尔·维尔纳夫一定会朝埃及方向航行。霍雷肖·纳尔逊仍然没能发觉,拿破仑·波拿巴打算让土伦的法兰西海军舰队成为入侵英国的主力。霍雷肖·纳尔逊的疏忽也许是因为拿破仑·波拿巴的著名论断,即东方[1]是大英帝国军事实力最薄弱的地区。拿破仑·波拿巴狡猾地让盟友和敌人相信,夺取埃及仍然是自己的主要目标。霍雷肖·纳尔逊过去的经历更是加深了他对拿破仑·波拿巴意图的错误判断。

1805年3月31日第二次逃跑后,皮埃尔-夏尔·维尔纳夫发现霍雷肖·纳尔逊对法兰西海军舰队的逃跑路线毫无头绪。1805年4月16日,霍雷肖·纳尔逊率领皇家海军穿越了直布罗陀海峡。1805年5月13日,皮埃尔-夏尔·维尔纳夫率领着手下的十八艘法兰西军舰抵达马提尼克。但霍雷肖·纳尔逊被狂风困在了地中海,直到1805年5月11日才得以离开直布罗陀海峡。此时,皮埃尔-夏尔·维尔纳夫已经与霍雷肖·纳尔逊拉开了一个大西洋的距离。

从直布罗陀离开后,霍雷肖·纳尔逊没有再次失误。英国护卫舰传来情报,皮埃尔-夏尔·维尔纳夫开始向西印度群岛出发。霍雷肖·纳尔逊命令皇家海军舰队以最快的速度追捕法兰西海军舰队。霍雷肖·纳尔逊竭力试图接近法兰西海军舰队,或者打乱法兰西海军舰队的计划,阻止法兰西海军舰队入侵西印度群岛的英国殖民地。霍雷肖·纳尔逊希望,皇家海军能在两支法兰西海军舰队会合前追上皮埃尔-夏尔·维尔纳夫。拿破仑·波拿巴再次失误,过于贪婪让他最终一无所获。在拿破仑·波拿巴看来,与入侵英国的计划相比,攻占西印度群岛显得有些微不足道。只有法兰西海军舰队在西印度群岛附近停留,成功吸引英国皇家海军的注意力,拿破仑·波拿巴打乱英国皇家海军作战计划的目标才能实现。然而,法兰西海军在西印度群岛停留的时间越久,拿破仑·波拿巴入侵英国的计划就越晚实现。拿破仑·波拿巴只能把握住最后的机会,命令所有法兰西海军军舰在布雷斯特集合,确保法兰西海军舰队的整体实力超过威廉·康沃利斯率领的皇家海军,并且在前往保卫西印度群岛的皇家海军赶回前,协助法兰西陆军入侵英国。当皮埃尔-夏尔·维尔纳夫收到霍雷肖·纳尔逊率领的皇家海军即将接近的消息,霍雷肖·纳尔逊距离他已经只有一百多英里。如果霍雷肖·纳尔逊没有收到关于法兰西海军舰队即将前往特立尼达的错误消息,皮埃尔-夏尔·维尔纳夫就无法趁机率领法兰西海军舰队逃走,并且根据拿破仑·波拿巴的最新指令向欧洲行进。

霍雷肖·纳尔逊的远见对皇家海军的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他派出几艘护卫舰向北航行,打探皮埃尔-夏尔·维尔纳夫的下落。霍雷肖·纳尔逊猜测皮埃尔-夏尔·维尔纳夫应该是在向费罗尔行进,因为一支由西班牙军舰和法兰西军舰组成的混合舰队已经被一支皇家海军分队封锁在费罗尔。霍雷肖·纳尔逊选择向直布罗陀航行,也就是他此前出发的地方。霍雷肖·纳尔逊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防止皮埃尔-夏尔·维尔纳夫占领直布罗陀,二是继续等待新的指令。法兰西海军舰队的航行速度很慢。刚刚摸清法兰西海军舰队行踪的英国护卫舰立刻赶往英格兰传递情报。此时,小威廉·皮特刚刚任命查尔斯·米德尔顿担任海军部大臣。查尔斯·米德尔顿是一个八十多岁、作战经验丰富的军人,有着极高的军事才能。小威廉·皮特即将开始发挥重要作用。小威廉·皮特迅速派遣几艘护卫舰给威廉·康沃利斯传达指令,要求威廉·康沃利斯前去支援驻守费罗尔的英国海军上将罗伯特·考尔德。为了成功拦截皮埃尔-夏尔·维尔纳夫率领的法兰西海军舰队,罗伯特·考尔德从费罗尔向西航行了一百多英里。威廉·康沃利斯被要求对法兰西海军舰队实施快速封锁。霍雷肖·纳尔逊和正在封锁加的斯的英国海军中将卡斯伯特·科林伍德则开始向南航行。

上述安排都非常成功,但罗伯特·考尔德率领的十五艘军舰不足以与皮埃尔-夏尔·维尔纳夫率领的二十艘军舰抗衡。至少罗伯特·考尔德是这么认为的。得到威廉·康沃利斯的支援后,罗伯特·考尔德实力大增。但罗伯特·考尔德仍然没有主动开战。特拉法尔加战役结束后,由于未能英勇应战,罗伯特·考尔德接受了军事法庭的审判。罗伯特·考尔德恐怕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因赢得战役而被审判的军官。无论如何,罗伯特·考尔德都成功削弱了法兰西海军舰队的实力。趁罗伯特·考尔德暂时离开费罗尔,法兰西军舰偷偷驶入费罗尔,将在此停泊的法兰西军舰数量增加到二十九艘。得到消息的罗伯特·考尔德立刻放弃封锁,与威廉·康沃利斯率领的皇家海军舰队会合。虽然罗伯特·考尔德的犹豫不决与霍雷肖·纳尔逊和卡斯伯特·科林伍德取得的辉煌胜利形成了鲜明对比,但威廉·康沃利斯同样犯了错误。威廉·康沃利斯误判了形势,分散了手下的皇家海军舰队力量,只派了十八艘英国军舰前往费罗尔。威廉·康沃利斯和罗伯特·考尔德的失误让法兰西海军舰队占据上风。现在,皮埃尔-夏尔·维尔纳夫拥有二十九艘军舰,几乎是罗伯特·考尔德或威廉·康沃利斯手下军舰数量的两倍。即使是一个指挥才能平庸的法兰西海军将领,也会抓住机遇,利用罗伯特·考尔德的劣势,对罗伯特·考尔德或威廉·康沃利斯手下的英国皇家海军舰队发动攻击。如果当时法兰西海军舰队能够成功扭转局势,并且天气条件也允许,那么拿破仑·波拿巴入侵英国的计划兴许真的能够成功。

罗伯特·考尔德

然而,皮埃尔-夏尔·维尔纳夫的行为让拿破仑·波拿巴入侵英国的计划最终落空。皮埃尔-夏尔·维尔纳夫虽然幸运地躲过了霍雷肖·纳尔逊的追捕,但已经耗尽了实力。皮埃尔-夏尔·维尔纳夫并不知道,霍雷肖·纳尔逊离开英国时身体虚弱、疲惫不堪,作战状态不佳,但幸运女神只眷顾勇敢的人。皮埃尔-夏尔·维尔纳夫有勇无谋,最终选择了向南撤退,而不是继续向北前进。1805年10月21日,在试图率领法兰西海军舰队离开加的斯时,皮埃尔-夏尔·维尔纳夫被皇家海军舰队拦截。得到援助的卡斯伯特·科林伍德成功封锁了法兰西海军舰队。皮埃尔-夏尔·维尔纳夫已经无法逃脱,尽管他刚刚收到拿破仑·波拿巴的命令,被要求赶往地中海为发生在意大利的战役提供支援。同时,霍雷肖·纳尔逊从英国赶来,接手了卡斯伯特·科林伍德率领的皇家海军舰队。皮埃尔-夏尔·维尔纳夫发现自己已经失去了拿破仑·波拿巴的信任,自身职位即将不保,更失去了继续作战的信心。皮埃尔-夏尔·维尔纳夫的懦夫行为是可耻的,因为他更重视荣誉,而不是职责。在下达指令时,拿破仑·波拿巴不知道卡斯伯特·科林伍德已经得到了援军支持。法兰西海军舰队失败的责任,主要归咎于皮埃尔-夏尔·维尔纳夫。在十分偶然的情况下,法兰西海军舰队排出了新月队形。这是应对敌人纵阵进攻的最佳防御队形。但皮埃尔-夏尔·维尔纳夫仍然要求手下舰队恢复纵列队形。当时,法兰西海军舰队的数量优势并不明显,皮埃尔-夏尔·维尔纳夫却要求费德里科·格拉维纳单独率领十二艘法兰西军舰形成一支独立的后备军。这是一个致命的错误。当法兰西海军舰队匆忙逃往加的斯,英国皇家海军舰队正位于法兰西海军舰队的左侧时,费德里科·格拉维纳率领的法兰西海军舰队却掉队了,被卡斯伯特·科林伍德率领的皇家海军逐个俘虏。

霍雷肖·纳尔逊凭直觉判定,拿破仑·波拿巴的核心策略是夺取地中海。他没有预料到,拿破仑·波拿巴的首要目标其实是入侵英国。然而,霍雷肖·纳尔逊的推测仍然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前,我们提到,从西印度群岛回到英国的霍雷肖·纳尔逊迅速前往直布罗陀海峡。当霍雷肖·纳尔逊加入卡斯伯特·科林伍德率领的皇家海军舰队时,他的首要目标依然是阻止法兰西海军舰队从加的斯逃往地中海。于是,霍雷肖·纳尔逊下定决心拦截法兰西海军舰队。他也沿用了引诱法兰西海军舰队并趁机将其歼灭的原始计划。霍雷肖·纳尔逊命令皇家海军舰队驶离西班牙海岸,只留下几艘英国护卫舰传递情报。然而,海上近距离作战和在撒丁岛北部海岸停泊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战术。皮埃尔-夏尔·维尔纳夫已经驶出直布罗陀海峡,无法撤退到加的斯。除与英国皇家海军开战外,他已经别无选择。感到失败即将来临的皮埃尔-夏尔·维尔纳夫,很明智选择了坚守加的斯。事实上,在正式开战前,拥有三十三艘军舰的西班牙人和法兰西人就已经输给了仅有二十七艘军舰的英国人。我们只能钦佩法兰西人在身处绝境时表现出的勇气。

关于特拉法尔加战役的相关记述非常精确。任何关于特拉法尔加战役的全新观点一旦出现,很快就会被历史学家判定真伪。特拉法尔加战役正式爆发前,胜负已成定局。在歌颂胜利者的同时,我们不禁同情起注定战败的法兰西海军舰队和西班牙海军舰队。无论如何,霍雷肖·纳尔逊都会是英国海军史上最杰出的英雄。他临终前留下的遗言、与战友的最后一次拥抱、最后一次履行职责等举动,都让这段历史染上了一丝浪漫色彩。霍雷肖·纳尔逊的战斗史诗,可以与希腊神话和罗马史诗媲美,并且内容完全真实。虽然霍雷肖·纳尔逊的人生传奇比诗歌更荡气回肠、扣人心弦,但遗憾的是,他的故事从未被人写入诗歌,只在散文和歌谣中出现过。

在战争史上,与《亚眠和约》的签订和被撕毁相比,特拉法尔加战役的影响更深远。《亚眠和约》只是一个停战协议,撕毁《亚眠和约》也是战争的一种延续,并且战争的指导原则和战争中使用的武器都没有任何改变。欧洲反法同盟再次建立起来,并得到英国的资金援助。英国皇家海军实力持续增长,捍卫着英吉利海峡和地中海的安全,为封锁法兰西港口做准备。皇家海军分队保护着英国在全球的贸易活动。成百上千个志愿者的加入壮大了英国陆军的实力。英国陆军从未面临战争的真正考验,因为特拉法尔加战役的胜利,阻止了法兰西海军舰队和法兰西陆军的任何挑衅和侵略。

特拉法尔加战役的爆发意味着战争史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拿破仑·波拿巴是第一个察觉到上述变化的人。皮埃尔-夏尔·维尔纳夫撤退到加的斯后,拿破仑·波拿巴没有坐以待毙。他不会让皮埃尔-夏尔·维尔纳夫破坏自己的宏伟计划和远大理想。特拉法尔加战役爆发的几天前,已经预料到战败结果的拿破仑·波拿巴解散了驻扎在布洛涅的军队,开始准备入侵奥地利帝国。拿破仑·波拿巴认为,幸存下来的法兰西海军舰队已经丧失了作战能力,甚至很快会被彻底摧毁。接下来,他能做的就是通过赢得决定性的陆地战争,而非海上战争的方式,打败英国的盟友。拿破仑·波拿巴相信,取得对英国盟友陆地战争的胜利,能够帮助自己实现此前1798年远征埃及和入侵英国均未能达到的目标。每到关键时刻,英国人总是能够打败法国人。英国的制造业和全球贸易,为战争提供了无穷无尽的资金来源。拿破仑·波拿巴认为,只要阻止英国人前往他们的贸易市场,就可以截断他们的资金来源。如果整个欧洲海岸港口都对英国施行封闭政策,英国人很快就会尝到苦果。拿破仑·波拿巴如果成功入侵邻国,与欧洲其他国家缔结条约,就能在海上封锁英国的贸易;但如果失败了,就只能通过征服全欧洲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宏伟目标。

奥斯特利茨战役前拿破仑·波拿巴和他的军队

进入19世纪后,关于拿破仑·波拿巴的上述观点又流行起来。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十分赞同这种观点。对此,英国人也不陌生。但我们不能因此推测,在放弃布洛涅,任凭法兰西皇家海军被彻底摧毁后,拿破仑·波拿巴还能坚持在接下来八年里实施这个宏大而复杂的计划。拿破仑·波拿巴始终坚持从各种事件中总结经验,也意识到了瓦解小威廉·皮特正在努力构建的反法同盟[2]非常必要。如果除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外,拿破仑·波拿巴还有其他统治目标,那么这个目标必然就是他采取行动的动机。沉浸在征服欧洲政策中的拿破仑·波拿巴知道,自己的政策与欧洲已经持续数百年的纷争密切相关。但他并没有料到,自己的最终失败将会改变欧洲各国相互敌对的局面,并且法兰西人会再次与英国人结为盟友。

特拉法尔加战役结束后迅速爆发的奥斯特利茨战役,显露出新型战争的特征,标志着英国人已经忘却了免于被拿破仑·波拿巴入侵的喜悦,再次陷入了对战争爆发的恐惧。拿破仑·波拿巴的千军万马似乎打算征服欧洲大陆上的所有国家,还要摧毁英国为限制法兰西第一帝国扩张而缔造的反法同盟。欧洲大陆已经不可能再出现一个海上帝国,因为欧洲大陆其他国家没有英国那样强大的财政实力。惨淡的前景给了筋疲力尽的小威廉·皮特最后一击,他的父亲老威廉·皮特也曾遭遇过类似困境。英国有史以来最杰出和最成功的两位首相—老威廉·皮特和小威廉·皮特,并没有在爱德华·霍克和霍雷肖·纳尔逊令他们名声大噪时去世,而是分别在美国独立战争和拿破仑战争时期去世。小威廉·皮特这个带领英国走出风暴的领航员,霍雷肖·纳尔逊这个像海神一样主导皇家海军的杰出领袖,都为英国人未来的命运呕心沥血。

即使在境况最艰难时,老威廉·皮特和小威廉·皮特也没有向压力屈服,英国商人更是如此。那些因法兰西海军舰队被摧毁而失去工作的法兰西水手,纷纷成了法兰西海盗,试图在海上掠夺英国商船。然而,皇家海军舰队派出了大批护卫舰,负责护送海上的英国商船,让法兰西海盗无计可施。诗人乔治·戈登·拜伦曾用不朽的诗篇,记录下当时护卫舰护送英国商船的常见景象。然而,我们如果想深入研究战争时期和和平时期的英国皇家海军,需要读一读《梅特涅传》。1793年夏,年轻的奥地利外交大臣克莱门斯·温策尔·冯·梅特涅曾经来到怀特岛的一座山丘。他看到在斯皮特黑德,乔治·豪率领的大型舰队正分成三支舰队停泊,左右两侧都有大型护卫舰队保护。随着乔治·豪一声令下,三支舰队同时开始行进,有如军事演习。在护卫舰的守护下,成群结队的英国商船驶向远方。一部分英国商船穿过英吉利海峡前往北海,另一部分英国商船穿过英吉利海峡前往地中海、印度、非洲、西印度群岛和北美洲海岸。克莱门斯·温策尔·冯·梅特涅怀着无比敬佩的情感,用文字记录下了以上壮观的场景。

乔治·戈登·拜伦

克莱门斯·温策尔·冯·梅特涅

与冰冷的数据相比,克莱门斯·温策尔·冯·梅特涅描绘的生动历史画面更能加深普通读者的印象。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为我们更详细、形象地展示了拿破仑·波拿巴采取军事手段打压英国贸易的情形。与其他历史学家相比,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的优势在于,他能够采取中立态度看待问题。为了表述自己对英国贸易问题的看法,克莱门斯·温策尔·冯·梅特涅采用了编年史的叙述方式。首先,他描述了法国大革命到1806年的历史。在法兰西政权频繁更迭后,拿破仑·波拿巴决定孤立英国,颁布了《柏林法令》。其次,克莱门斯·温策尔·冯·梅特涅描述了从《柏林法令》实施到《米兰法令》实施期间的历史,分析了《柏林法令》和《米兰法令》失败的原因,以及1812年战争期间英国对中立国家的态度。

法国大革命爆发后,英国花了六年时间,最终成为欧洲海军实力最强大的国家,法兰西海军却从此一蹶不振。起初,中立国家的海上贸易数额逐年增长。英国海外贸易的增长速度已经无法跟上英国的商品生产速度,甚至需要借用美利坚合众国的商船进行运输。不久后,英国政府开始打击借用美利坚合众国商船运输英国商品的行为。法兰西人一直相信,可以通过摧毁英国贸易打败英国。因此,法兰西人将任何运输英国商品的中立国家视为敌人。美利坚合众国及其他中立国家因此遭受了双重打击。它们的抗议没有任何效果。英国逐渐树立起新的发展原则,即英国应该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对此,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非常赞赏,将英国的新发展原则称为“大构想”。

英国坚持认为,任何向法兰西第一帝国运输货物的中立国家都犯了“走私罪”。通过这种方式,英国成功地孤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强迫法兰西人转而依靠国内资源。从英国及其殖民地生产的糖、咖啡、布料、日常用品等商品,只能通过走私和官员的腐败行为运到法兰西第一帝国。法兰西国内的商品价格因此大幅上涨,供应商也获得了极高利润。英国选择在欧洲的中立国家储存上述货物,起初是在荷兰共和国。当荷兰共和国被法兰西人攻破后,英国人将货物转移到了位于易北河河口和威悉河河口的城镇,尤其是汉堡。特拉法尔加战役和奥斯特利茨战役结束后,法国人试图通过在欧洲大陆排挤英国贸易来摧毁英国的计划全部落空,并且起到了相反效果。

英国取得的飞速发展反映了小威廉·皮特坚持和平的重要性。小威廉·皮特一直担心英国所处的和平发展环境会被战争终结。当举国上下强烈要求开战时,小威廉·皮特始终希望能够维持和平。拿破仑·波拿巴企图限制英国贸易发展的一系列措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英国的制造业水平领先世界,工人从周边国家不断涌入英国工厂。英国的乡村迅速发展为城镇,城镇又升级为大城市。煤矿的发现和运河系统的完善,让英国得以继续开疆拓土。英国的港口挤满了来往于世界各地的商船。英国商船的航线覆盖了世界上的每一片海域。英国的社会结构持续完善,国家税收逐年增加。英国经济繁荣,不仅极大地提高了英国人的民族自信心,还激发了他们希望尽早结束战争的愿望。英国人希望,在停止缴纳战争税的前提下,更好地享受物质财富,实施有利于中下层人民的改革措施。因此,得知《亚眠和约》签订的消息时,英国人民喜出望外,伦敦人民更是高度赞扬了正式签署《亚眠和约》的约瑟夫·波拿巴,尽管霍雷肖·纳尔逊在听到停战消息时怒不可遏。

拿破仑·波拿巴的挑衅行为让英国人最终明白,要想继续过富足的生活,就必须与法兰西第一帝国决一死战。当最终《亚眠和约》被撕毁,英国的盟友接连投降,小威廉·皮特去世,拿破仑·波拿巴宣称不仅要将英国商品,还要将每个英国人赶出欧洲时,英国人只能抱着视死如归的信念。英国人在历史上取得的辉煌成就、其与生俱来并在过去几百年中持续增强的民族自豪感,以及一往无前的冒险精神,都决定了他们绝不会轻易向拿破仑·波拿巴屈服。

1798年到1807年,英国外交政策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与拿破仑·波拿巴而不是法兰西人民决战到底,与世界其他愿意合作对抗拿破仑·波拿巴的国家结为盟友。在拿破仑战争中,英国无论采取何种措施,都绝不会轻易放弃自古以来赢得的海上特权。这种精神也导致英国在1812年与美利坚合众国开战。拿破仑·波拿巴即将统治全世界,他所谓的“大陆封锁”理念也传遍了被他征服的国家。拿破仑·波拿巴开始逐渐暴露出“人类公敌”的真实面目。

【注释】

[1]东方,这里指西方史学界认为的地中海东部地区。—译者注

[2]由奥地利帝国、普鲁士王国、俄罗斯帝国和英国组成。—原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