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英国外交政策:都铎王朝至汉诺威王朝

英国外交政策:都铎王朝至汉诺威王朝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有一种被广泛接受的错误观点,即英国的外交政策成形于近代。在都铎王朝的全新背景下,亨利八世和伊丽莎白一世贯彻的外交政策,延续了英格兰王国的外交传统,遵守了斯图亚特王朝君主违背的不成文法。在实践中,此前提到的英格兰王国防御政策的必要性和正确性总能得到验证。当爱德华三世宣称英格兰王国拥有海上主权时,低地国家的居民和布列塔尼人自然十分认可。英格兰王国的统一时间则更早。

精彩看点

英国外交政策的基础—建立一支常备海军及与欧洲大陆国家结盟的必要性—英格兰王国早期君主在欧洲大陆的权势—出类拔萃的英格兰海军—佛兰芒联盟—“势力均衡”理念的兴起—率先统一的英格兰王国—势力均衡系统形成的原因—亨利七世抓住机遇—亨利八世和伊丽莎白一世对亨利七世外交政策的延续—伊丽莎白一世外交政策的必要性—伊丽莎白一世实施势力均衡外交政策的动机和方式—伊丽莎白一世外交政策的效果

中世纪后,英格兰王国的外交政策历史脉络清晰、连贯,但我们很容易忽视一个事实:自诺曼人征服英格兰王国后,英格兰王国的外交政策少有变更。英格兰王国采取何种外交政策不是由偶然因素,如某个特定君主的雄心、外交大臣的煽动、民众的热情或殖民地的壮大决定的,而是出于某些必然选择。追根溯源,英格兰王国的外交政策都由一个基础事实决定:英格兰王国是一个岛国,并且紧邻爱尔兰。因此,在制定外交政策时,英格兰王国必须考虑到“爱尔兰”这一因素。

目前有一种被广泛接受的错误观点,即英国的外交政策成形于近代。这是一种对英格兰历史的狭隘看法。斯图亚特王朝的四个君主采取了与以往王朝截然不同的外交政策,导致我们对斯图亚特王朝之前英国的外交政策印象模糊。为了把握英国外交政策的整体历史脉络,我们必须认识到,斯图亚特王朝采取的外交政策背离了英国外交的传统,应该被视为个例。在都铎王朝的全新背景下,亨利八世和伊丽莎白一世贯彻的外交政策,延续了英格兰王国的外交传统,遵守了斯图亚特王朝君主违背的不成文法。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英国外交政策史,我们需要从更早的历史时期讲起,比如从诺曼底王朝和金雀花王朝讲起。

任何漂洋过海来到英格兰的入侵者都需要考虑一个首要问题,即如何防止自己占领的英格兰被再次侵略。历史上,英格兰曾遭遇四次入侵。罗马人征服了最初定居英格兰的凯尔特人;盎格鲁-撒克逊人征服了罗马人统治下的不列颠人;丹麦人征服了盎格鲁-撒克逊人;诺曼人征服了丹麦人和英格兰人。在超过一千年的时间里,不列颠群岛成了一批批入侵者垂涎的宝地。将英格兰与欧洲大陆分隔开的英吉利海峡,让英格兰人在进攻而非防御上更占优势。在发展初期,英格兰人口分布稀疏,统治力量薄弱。当地人很难预测敌人将从何处登陆入侵,并且缺乏一支能够四处巡航的强大海军。英格兰人虽然生性顽强,英雄气概十足,但在上述四次入侵中,均未能成功抵御外来侵略。

盎格鲁-撒克逊人

老弱妇孺目送诺曼人的舰队远征英格兰

航行在英吉利海峡的诺曼舰队

英格兰遭遇的四次入侵在每个英格兰人的脑海中留下了永恒的印记。每次入侵都带来了惨痛后果,不仅让人民饱受摧残,往往还会引发英格兰的法律、语言和土地制度的剧变。因此,诺曼人征服英格兰后,无论是曾经的征服者还是被征服者,所有英格兰人都能够通过加强防御、维持稳定的政治秩序等方式,迅速团结起来,抵抗外敌入侵。

关键的国家防御政策有两项:一是英格兰王室必须组织起一支常备海军;二是英格兰王国要积极拉拢盟友,对抗共同的敌人。几个世纪后,第二项政策逐渐演变成以下要求:与英格兰东南部隔海相望的欧洲大陆必须掌握在英格兰王国或其盟友手中。

除上述基础性原则之外,诺曼人和金雀花王朝的君主还提出了其他要求。当时,诺曼人和金雀花王朝的君主占领着法兰克人的土地—主要包括一些独立国家,导致诺曼人和金雀花王朝君主的属岛数量有所增加。一方面,诺曼人和金雀花王朝的君主的实力已经远超法兰西国王;另一方面,英格兰王国和法兰西王国始终相互敌对,法兰西王国的历代国王都是英格兰人的宿敌。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通过不断兼并其他封建国家,法兰西国王的权势逐渐超过了英格兰国王。但在三百年里,独立的阿基坦大区和相对独立的布列塔尼公国严重阻碍了法兰西王室进一步扩张势力范围。

法兰克人

路易八世

理查二世

英格兰国王肩负着领导英格兰人民对抗法兰西王国的艰巨任务。在议会制政府建立和英格兰国王的权力受到制约前,英格兰国王时常陷入与法兰西王国的战争泥潭。在几个世纪中,由于历任英格兰国王和法兰西国王的喜怒无常,英格兰王国与法兰西王国的关系波动剧烈、时好时坏。在实践中,此前提到的英格兰王国防御政策的必要性和正确性总能得到验证。路易八世入侵英格兰的真正目的,是与英格兰王国的某些党派结盟,而不是侵略英格兰。尽管在理查二世的软弱统治下,英格兰沿海城镇被烧毁,但从那以后,英格兰王国并不曾被真正入侵过。

在发展早期,英格兰海军实力欠佳,但与同时期其他国家海军相比,称得上是出类拔萃。“五港同盟的皇家海军”一直受英格兰王室的直接控制。必要时,英格兰国王名下的军舰会在战争中协助“五港同盟的皇家海军”。诺曼人入侵英格兰前,英格兰人和佛兰德斯人就十分亲近,布列塔尼人也曾为英格兰人占领诺曼底提供支持。对英格兰人来说,诺曼底和皮卡第没有过多条件优良的海港或足够长的海岸线,所以不会对自己造成严重的安全威胁。

低地国家[1]的居民与英格兰人血缘相近,商贸往来频繁。大部分佛兰德斯城镇居民是英格兰人的生意伙伴,其社会地位远高于法兰西人扶持的佛兰德斯封建领主

因此,英格兰和佛兰德斯拥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在与佛兰德斯的交界线上,法兰西的防守十分薄弱。当爱德华三世宣称英格兰王国拥有海上主权时,低地国家的居民和布列塔尼人自然十分认可。

爱德华三世

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中,英格兰王国与西班牙王国或其他欧洲大陆国家结成的联盟往往视法兰西王国为劲敌。与法兰西王国为敌是英格兰王国外交政策的精髓,因为这样做可以避免英格兰王国再次遭遇入侵,也因为诺曼底王朝和金雀花王朝控制下的部分法兰西行省管理起来有一定难度。15世纪中叶,诺曼底王朝和金雀花王朝遗留下来的法兰西行省纷纷脱离了英格兰人的控制,回到法兰西王国的怀抱。

金雀花王朝日渐衰败。随后出现的一个更加强大的英格兰王朝,将会建立起势力均衡系统,用一种更文明的方式维护英格兰王国的利益。

等到物质条件成熟后,新的势力均衡系统方能成形。15世纪,法兰西王国、西班牙王国和神圣罗马帝国都曾实现过国家统一。英格兰王国的统一时间则更早。在征服了威尔士、统治了爱尔兰、与苏格兰达成某种外交协议(因为爱德华七世未能成功地兼并苏格兰)后,英格兰王国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统一。西班牙王国在联合了卡斯蒂尔和阿拉贡后才实现统一;法兰西王国在吞并了加斯科涅、普罗旺斯和布列塔尼后实现统一;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开始统治神圣罗马帝国后,神圣罗马帝国也才实现统一。统一后的欧洲国家开启了全新的发展道路。英格兰王国外交政策的关键是在欧洲国家之间斡旋,平衡它们的实力,通过运用外交手段避免战争爆发。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英格兰王国必须实现国内统一和掌握海上霸权。于是,皇家海军得到长足发展。

在更早些时候,势力均衡原则就已经出现,我们在此不过多阐述。古希腊各城邦曾灵活运用势力均衡原则。神圣罗马帝国时期,势力均衡原则被搁置一旁。中世纪的罗马教皇曾利用西西里岛上的诺曼人制衡反对教皇的德意志人、意大利人和法兰西人。亨利七世和亨利八世更是运用势力均衡原则的高手。稍后,我将对比伊丽莎白一世与父亲亨利八世和祖父亨利七世的外交手腕。在外交领域,伊丽莎白一世对势力均衡原则炉火纯青的运用使她所向披靡。在讨论摒弃了都铎王朝外交传统的斯图亚特王朝前,我们先回顾一下都铎王朝君主的外交政策。

马克西米利安一世

亨利七世(www.daowen.com)

亨利八世

伊丽莎白一世的外交政策与亨利七世、亨利八世的外交政策存在差异,这与欧洲大陆宗教改革引发的变化密切相关。亨利八世统治末期,宗教改革引发欧洲局势变化。然而,在欧洲,势力均衡系统的逐渐发展和成熟,是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即位后开始的。如果要避免霸权帝国出现,就必须组建国家间的联盟。国际法自此应运而生。势力均衡的实质是自我防御。它是欧洲各国统治者的智慧结晶。然而,当势力均衡真正发挥作用后,就会立即遭到滥用。不久后,势力均衡以“欧洲协调”的名义出现,再次流行起来。所谓欧洲协调,就是强国通过议会管理弱国的一种制度,管理手段通常以收效甚微的仲裁为主。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

欧洲各国开始逐渐走向统一。即位前的坎坷经历让亨利七世提前拥有了英格兰君主必备的外交素质。亨利七世的流亡生涯、在法兰西王国长期居住的经历,以及他知人善任的眼光,让他选择采用势力均衡的外交原则。事实上,势力均衡原则最早由法兰西王国和西班牙王国创建。布列塔尼公国的分崩离析与约克派支持者—佛兰德斯人—对亨利七世作为兰开斯特派领袖的敌意,打破了一段时间以来法兰西王国和英格兰王国之间的和平局面。通过参与入侵法兰西王国的行动,英格兰王国维护了本国安全。1494年,意大利战争爆发后,西班牙王国、法兰西王国和神圣罗马帝国之间冲突不断。亨利七世抓住机遇,开始实施势力均衡的外交原则。伊丽莎白一世将势力均衡原则进一步系统化。下面我将用少量篇幅介绍都铎王朝时期势力均衡体系的运作,以及斯图亚特王朝背离势力均衡体系的过程及引发的灾难性后果。人们通常认为,亨利七世的外交政策的目的是与实力日益增强的西班牙王国紧密结盟,进一步巩固都铎王朝。毫无疑问,西班牙王国正处于巅峰时期:驱逐摩尔人和发现美洲大陆让其成为当之无愧的众国之首,对意大利南部的入侵则为其赢得了地中海的控制权。亨利七世认为,与西班牙王国建立紧密联系可以弥补法兰西王国统一给英格兰王国带来的损失。这是亨利七世实施势力均衡外交政策的直接原因。法兰西人曾经将英格兰人从祖祖辈辈一直居住的阿基坦大区赶走。如今,阿基坦已并入法兰西王国,英格兰王国需要西班牙人在南边密切关注这一地区的动向。佛兰芒海岸已经被神圣罗马帝国和法兰西王国一分为二,英格兰王国也需要平衡它们的实力。

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及其子卡斯蒂尔国王腓力一世的联姻,迅速提升了西班牙王国的实力和地位,也加深了西班牙王国和神圣罗马帝国在低地地区的共同利益。法兰西国王查理八世统治地位岌岌可危,只能通过与英格兰王国联盟的方式应对西班牙王国的威胁。因此,在宗教因素对国际政治产生广泛影响前,势力均衡的外交政策已经形成,但尚未成熟。只有英格兰王国和法兰西王国这样强大的国家才能运用这种政策,来停止它们之间频繁的复仇之战和避免人员伤亡。在英国历史上,亨利七世、亨利八世和伊丽莎白一世都曾实施过势力均衡的外交政策。法兰西人的外交手腕也毫不逊色。法兰西国王查理五世也曾因统治地位遭到威胁,在外交中高度重视势力均衡原则。弗朗索瓦一世也曾不顾外界眼光,毅然与土耳其人组成联盟。因此,势力均衡也是法兰西王国外交政策的重要原则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势力均衡原则、科学的外交方式、国际法和文艺复兴几乎是同步推进的。威尼斯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弗朗索瓦一世

都铎王朝的君主奉行了一脉相承的外交政策。在亨利八世统治末期和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宗教问题演变成影响外交政策的关键因素。在此,我不再赘述亨利七世反复无常的结盟细节。英格兰王国先是和西班牙王国结盟对抗法兰西王国,然后与法兰西王国结盟制衡权势极大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查理五世是自西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一世以来统治势力范围最广的君主),最后又联合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抗衡法兰西王国。亨利八世和托马斯·沃尔西的制衡外交,让文艺复兴时期的英格兰王国得以繁荣,也让英格兰人逐渐接受了势力均衡的外交策略。来自神圣罗马帝国和英格兰王国的改革者交流互动日益频繁,产生了深远影响。英格兰各地开始翻译和诠释《圣经》,为后来亨利八世与罗马教廷在离婚案上产生的矛盾,以及随后英格兰王国国内反对教皇的运动埋下了伏笔。

爱德华六世和玛丽一世统治期间,法兰西王国收复了亨利八世统治时占领的全部法兰西土地。在经历了爱德华六世和玛丽一世的短暂统治后,英格兰人迎来了伊丽莎白一世的统治。伊丽莎白一世将势力均衡原则运用得淋漓尽致。即位后,伊丽莎白一世立刻发觉自己的处境比父亲亨利八世和祖父亨利七世更凶险。玛丽一世与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联姻。腓力二世随后继承了父亲查理五世统治下的庞大帝国。虽然腓力二世的叔叔斐迪南一世负责统治德意志和奥地利,但腓力二世继承到的权力依旧巨大。苏格兰女王玛丽一世与后来成为法兰西国王的弗朗索瓦二世联姻。上述事件都为伊丽莎白一世的统治增添了许多不稳定因素。如今,两大天主教国家,即法兰西王国和西班牙王国都对英格兰王国怀有敌意。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曾向伊丽莎白一世求婚,但被伊丽莎白一世拒绝。从此,腓力二世与伊丽莎白一世势不两立。法兰西国王弗朗索瓦二世和美貌动人、拥有苏格兰和法兰西双重血统的苏格兰女王玛丽一世结婚后,将苏格兰王室的徽章融入法兰西王室徽章图案中。英格兰王国以当时的实力不足以与结盟后的法兰西王国和西班牙王国对抗。在能力高超的大臣的辅佐下,伊丽莎白一世终生都在贯彻势力均衡的外交理念。

托马斯·沃尔西

爱德华六世

玛丽一世

伊丽莎白一世

腓力二世

斐迪南一世

苏格兰女王玛丽一世

法兰西国王弗朗索瓦二世

在伊丽莎白一世统治的四十五年中,势力均衡理念得到了持续完善。当亨利七世和亨利八世在位时,英格兰外交大臣时常犯错,狡猾的欧洲大陆君主也时常向英格兰外交大臣发出挑战。伊丽莎白一世节俭的财政政策与谨慎的治国态度,帮助她避开了不少弯路。通过降低税收取得人民支持后,伊丽莎白一世逐个攻破治国难题。此时,生存环境恶劣的新教教徒需要一位精神领袖。只有在危急情况下,伊丽莎白一世才会向新教教徒伸出援手。不过,伊丽莎白一世仍是一位可靠的保护者。亨利八世在位时,势力均衡、宗教等因素尚未深刻影响王权统治。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她需要开始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在法兰西王国和神圣罗马帝国,宗教改革派纷纷起义,对抗天主教的迫害。由于伊丽莎白一世对新教教徒的支持态度,英格兰王国没有爆发类似的宗教战争。众多历史学家抨击伊丽莎白一世,指责她只在危机爆发时对新教教徒伸出援手。伊丽莎白一世的决策都是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做出的。生性聪慧、历尽风霜的伊丽莎白一世深知,英国宗教改革基于初期教会和《圣经》的实践,从加尔文宗分化出来的新教则将《圣经》作为宗教信仰和政治活动的唯一指南,二者有本质上的差别。

伊丽莎白一世深知自己不能随意激怒英格兰王国宫廷和国内的温和派天主教教徒,因为他们将英格兰人而非罗马教皇的利益排在第一位。伊丽莎白一世很清楚,作为一个女性,她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魅力。通过鼓励自己的众多追求者,伊丽莎白一世顺利完成了当时英格兰军队束手无策的任务。这是她实施势力均衡外交政策的独特方式。伊丽莎白一世实施的势力均衡外交政策效果良好,深受英格兰人的认同和赞扬。伊丽莎白一世之后的英格兰王国君主如果想要改变外交政策,往往会面临极大的风险。英格兰人认为自己是欧洲大陆政治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为自己能十分轻松地维持欧洲的势力均衡深感自豪。英格兰王国迅速发展商业贸易,与其他欧洲国家拉开了距离。约翰·霍金斯、弗朗西斯·德雷克和“英格兰海上骑士”多次袭击西班牙殖民统治下的美洲。西班牙舰队的入侵激起了英格兰人投身航海事业的热情。原本野心勃勃的西班牙王国从此走上了衰败之路。

伊丽莎白一世为法兰西国王亨利四世提供了关键性的帮助。伊丽莎白一世对亨利四世背信弃义和道德败坏的行为嗤之以鼻,但始终与这位紧紧追随自己外交政策的“学生”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伊丽莎白一世驾崩前,她依然在帮助亨利四世实施势力均衡的外交政策。

亨利四世

不久,历经变革的低地国家摆脱了西班牙王国的掌控,免于被法兰西王国入侵。英吉利海峡的长久和平得以实现。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英格兰人需要忍受她偶尔盛气凌人的举动与吝啬的性格,以及因对势力均衡过度执着而导致的危机。然而,在伊丽莎白一世驾崩后的一百多年里,英格兰人会再度怀念都铎王朝成功的外交政策。伊丽莎白一世实施的势力均衡外交政策,需要以确保不列颠群岛统一(或尽量维持团结)为前提。这样一来,任何外国人都很难从英格兰、苏格兰或爱尔兰的海岸登陆。法兰西人一旦踏上苏格兰的土地,就会立即被驱逐出境。那些企图登陆爱尔兰的西班牙人,也得到了英格兰人同样的“礼遇”。

【注释】

[1]低地国家,又译作低地诸国,是对欧洲西北沿海地区的称呼,广义包括荷兰王国、比利时王国、卢森堡大公国及法国北部与德国西部;狭义上则仅指荷兰王国、比利时王国、卢森堡大公国三国,合称“比荷卢”或“荷比卢”。—译者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