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批判思维能力泛指个人能够辩证地评估、批判某一事物和现象好坏利弊的能力。辩证思维是按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形式来反映客观事物的思维活动,是人类思维发展的最高形式[7]。
新理论的创造是和对旧理论的批判相伴而生的。科学认识中对旧有理论的排斥和批判具有重要意义。科学要求批判精神,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受任何教条束缚,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高中生思维的批判性比较强,学生不仅开始思考学习材料本身的正确性,而且开始思考思想方法的正确性。但是高中学生的思维活动,还在一定程度上带有片面性和主观性。这同他们的知识、经验还不足,辩证思维还不发展有关[8]。
就创造思维而言,批判思维是破除人们思维定势负迁移的关键。培养辩证批判思维,对于突破辐合思维对创造思维发展的束缚,开发个人发散思维能力,具有促进作用。
科学独创,贵在质疑,爱因斯坦如果不怀疑牛顿经典力学的时空观,就无法创立相对论学说;近代科学家若一味盲从苯分子的凯库勒式结构,就不会发现苯分子大π键的平面正六边形结构。(www.daowen.com)
化学教学中,对学生批判精神的培养很有必要。教师要鼓励学生对理论,对教材、对教师提出疑义,鼓励他们提出设想,引导他们进行讨论和争议,不能因为学生提出离奇怪诞或离经背道的见解而嘲笑或斥责他们,教师要因势利导,使他们的批判不偏离正确的轨道。要注意引导他们从反面、从错例中得到教育,给他们讲述科学史上科学家的失误或走过的弯路,新旧交替中革命性批判的作用[9]。
例如,初中教学中,由于受到学生知识水平和教学内容的局限,安排了实验室里常用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取氧气的经典方法。学生常因此形成思维定势,以为这是实验室制氧气的最佳方法。高中阶段,教师在化学总复习时,可以要求学生利用实验条件自行设计制取氧气的各种实验方案。从中筛选出用分液漏斗向盛二氧化锰的瓶中滴加过氧化氢来制取氧气的方案更加简易,而且比用固体加热法制氧气更为安全可靠。
批判性思维是严密的、有目的的自我反省的思维,它来自对思维活动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所进行的调整、校正的自我意识。有了这种思维,在解决问题中,就能考虑到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就能不断检验所拟定的假设,就能获得独特的问题解决答案。因此批判性思维应作为问题解决和创造性思维的一个组成部分[10]。心理学研究表明群体中的个体易受他人提出见解的刺激和启发,产生群体感应和共生效应。化学教学中教师应以启发、质疑、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争辩,让他们的思维充分“亮相”形成各抒己见、争强好胜的热烈气氛,使其心智碰撞,迸发灵感的火花,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同时使学生在质疑、释疑的学习争辩过程中,提高其辩证批判思维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