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城阳第一高级中学 陈颖洁
现代西方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的代表斯金纳认为,行为随着其后的及时的结果变化,愉快的结果强化行为,不愉快的结果抑制行为。赏识和惩戒都是利用这一原理针对不同的教育情境采取的不同的教育方式。惩戒就是要对学生的不当行为施以不愉快的结果,以抑制其不当行为的一种教育方式。教育中实施适当的惩戒对规范学生行为,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起重要作用。实施适当的惩戒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
教育惩戒古已有之,有教育活动就有教育惩戒,其已作为教育的重要一部分。中国的惩戒教育源远流长,从西周的“学在官府”到清代的私学盛行,再到民国时期的大中小学,无一例外地主张从严治教,惩戒至上。“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惩戒在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利器,而这样的利器却成了当今教师心中深深的痛。
前段时间接到一个亲戚的电话,向我哭诉女儿如何难以管教。我当场愣住,在我印象里他家闺女一直是聪明伶俐、阳光可爱的模样。现在的情况是从初中开始叛逆,无心学习,玩手机成瘾,不让玩就绝食,还结交了一帮不三不四的网友。更让人不能接受的是,她觉得身边认真努力的同学都是傻子,打架斗殴跟老师对着干的才是英雄。这是“三观”出现了严重的偏差呀。我问他这种现象从什么时间开始出现的,刚刚出现的时候家长是怎么处理的。亲戚说女儿升初中的时候见周围同学大部分都有手机,就给她也买了一部,一开始在规定时间内可以看,后来女儿渐渐在规定时间以外也玩。他一制止,女儿就哭,然后他就做出让步,就这样逐渐演变成管不了,强管就绝食,家长干着急也没办法。我想,他家现在这种局面的形成,家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个过程其实就是父女间的一场对决,女儿不断试探父亲的底线,父亲每一次的让步都是女儿挑战的成功,就这样女儿一路凯歌战胜了父亲,父亲在这场对决中彻底失去了主动权,失去了威严,失去了实施惩戒的最佳时机,以至于女儿走上歪路而束手无策。作为一名教师,身边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尤其是农村地区更为严重,一些地区因为经济的飞速增长,从简单的衣食无忧一下子到了物质条件优越,家长们瞬间失去了奋斗的方向,认为孩子以后的生活也得到了充分的保障,所以索性放弃管教。更有甚者,家里的突然暴富使得全家极度膨胀,认为孩子在校无论做出什么过激行为,都可以用钱解决,但是不能惩罚自己的孩子,丢了面子。这就出现了某镇级中学教师被学生殴打致残,却一直得不到学生及家长的公开道歉这样的现象,呜呼哀哉!类似事件的频发,使得很多在校教师不愿或不敢惩戒学生,班级管理工作得过且过,对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出大事即可。长此以往,在这种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孩子又怎能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呢。
所以,我们要研究教育本质,琢磨教育方式,赏识和惩戒应并重。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实施适当惩戒。
当然,实施惩戒应该把握好尺度。(www.daowen.com)
首先,惩戒不能伤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当众辱骂、拳打脚踢等不可取。
其次,惩戒应因人而异。罚站、罚写检查、罚打扫卫生等并不是适用于每个学生的,可以根据学生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切忌冲动。很多恶性事件的发生都是因为师生情绪过于激动发生的,所以遇到事情时,老师首先要冷静下来,把事情搞清楚,理清思路,想好方法后再处理。
最后,一定要关注惩戒后的效果。通过观察学生被惩戒后的表现,总结实施方法的有效性,如果效果不好应该再想其他办法,如果效果不错可以总结为成功经验,为以后的工作储备资源。
例如,几年前我班有个男生在家很娇惯,在学校也时常表现出各种骄纵情绪。有一次物理课上,老师已经开始上课五分钟了,他突然踢门而入,目无旁人地走到座位上。物理老师非常生气,让他出去,他不服,两个人差点起了肢体冲突。我得知后,把他叫到办公室,询问事情原委。他情绪很激动,说自己心情不好,说老师凭什么让他出去,我想跟他交谈,但是他完全不想听。我就放弃交谈而是让他站在我旁边,看着我备课、批作业。这样过了将近20分钟,他突然说“老师你还没忙完呀”,我笑笑说:“你冷静下来了?”于是我们开始心平气和地谈话,他将事情经过和自己的想法都告诉我,我给他分析事情的起因和后果,我告诉他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的踢门而入就是星星之火,当然物理老师的处理也有些欠妥。后来他主动找到物理老师诚恳道歉,并且在毕业以后还提起此事,觉得这件事对他的改变很大,我想这就是教育成功的案例。
教育是世界性课题,也是难题,我们不能为了标新立异就放弃传统,盲目赏识,一味追求快乐教育。实施适当的惩戒,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输送优质人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