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学激励教育艺术研究:青少年逆反心理成因解析

中学激励教育艺术研究:青少年逆反心理成因解析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不少教师和家长往往只看到他们幼稚的一面,对他们新发展起来的成人感和强烈的独立意识看不到或估计不足,仍然拿他们当孩子看,一味地要求他们听话和服从,正是这种心理的差距造成了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

中学激励教育艺术研究:青少年逆反心理成因解析

1. 青少年学生心理发展的客观变化

青少年时期,学生的自我意识有了很大的发展,成人感和社会独立性增强,他们从心理上要求改变童年期一切依赖成人的状况,要求像成人一样,参加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生活。然而不少教师和家长往往只看到他们幼稚的一面,对他们新发展起来的成人感和强烈的独立意识看不到或估计不足,仍然拿他们当孩子看,一味地要求他们听话和服从,正是这种心理的差距造成了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

2. 青少年学生主体内部的综合心理因素

其主要指青少年学生的独立意识过强,过分强调自我,受好奇心的驱使,偏激片面地看问题等。青少年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随着知识经验的增加、认知方式的发展,独立意识不断增强,他们开始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和书本上遇到的各种问题独立地用自己的知识观点来衡量是非,用自己的智慧来判断曲直,对老师家长的教导,常常喜欢用批判的眼光来审视一番;他们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对于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越想接触,特别是那些封闭禁锢的事物,向往之情更为迫切,以至于产生你越不让我知道、我越想知道的逆反心理。(www.daowen.com)

3. 青少年学生认知水平的偏差

青少年学生由于知识经验的不足,往往不能用辨证的眼光看问题,认识上容易产生片面性,喜欢钻牛角尖。他们屡遭挫折、失败后可能一蹶不振、自暴自弃,意志薄弱;对老师、同学的帮助置之不理,甚至把教育者的劝说、告诫看成“管、卡、压”,看成吹毛求疵,是嘲弄自己,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伤害,因而把自己放在教育者的对立面,继而产生逆反心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