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学激励教育的必要性与效果

中学激励教育的必要性与效果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事件的结果是该女教师被免职并从学校调离。惩戒学生成了老师们避之不及的“高压线”。据统计,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不断增加,未来五年青少年犯罪总量有可能将进一步增加。因为有一个他最怕但又解除不了的东西——紧箍咒。从这个意义上说,惩戒教育,势在必行。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残缺的和不负责任的。适当的惩罚,不仅是一个教育者的权利,也是一个教育者的义务。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让惩戒回归教育,势在必行!

中学激励教育的必要性与效果

山东省泗水县第一中学 宋希艳

前一段时间,一段女教师课堂上与学生对骂的视频广为传播。视频中的女教师面对谩骂她的学生,气愤难耐地喊出了这样一句话:“我宁愿老师不当,也不惯着你。”事件的结果是该女教师被免职并从学校调离。曾几何时,校园里出现了一种令人尴尬的局面:学生上课迟到旷课,没事;学生不完成作业,没事;学生上课睡觉,没事;学生考试作弊,也没事。那些“问题学生”俨然成了一个个桀骜不驯、无法无天的孙猴子,可以肆无忌惮地犯错误,作为老师,既不愿管,也不敢管。原因很简单,因为老师一旦对这些犯错误的学生进行惩戒,稍不注意,就会被扣以“体罚学生”的帽子,甚至被媒体大肆曝光,轻则被通报批评,重则被调离岗位。惩戒学生成了老师们避之不及的“高压线”。

然而,离开了惩戒的学生们,成长与发展会怎样呢?据统计,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不断增加,未来五年青少年犯罪总量有可能将进一步增加。

这不由让我想起了《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当年那个桀骜不驯、无法无天的孙猴子,怎么就心甘情愿地跟随唐僧去西天取经呢?孙悟空喜欢西天取经吗?不喜欢。为什么还能坚持到底?因为有一个他最怕但又解除不了的东西——紧箍咒。如果没有紧箍咒,手无缚鸡之力、慈悲善良的唐僧永远也感化不了野性难驯的美猴王;如果没有紧箍咒,孙悟空恐怕也永远是一只顽性不改的猴子。正因为有了紧箍咒这个强制性的惩戒手段,孙悟空才老老实实地踏上取经之路,其实也是一条自我修行之路,终于克服了九九八十一难,修成正果。

教育孩子与这个故事何其的相似。面对某些从小娇生惯养、无法无天的孩子,作为老师,也应该拿出一些适当的惩戒手段,督促学生走上正途。什么叫惩戒?顾名思义,惩戒就是通过惩治过错来警戒,《辞海》中将其解释为:“惩治过错,警戒将来。”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真正认识错误,悔过自新,不再犯错;它既是一种教育方式,也是教师的一种职业权利,它与体罚有本质的区别,并不以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目的。适度的惩罚是一种爱的表达方式,有助于孩子成长。从这个意义上说,惩戒教育,势在必行。(www.daowen.com)

“水性柔,人们都戏弄之,所以多溺死者;火性烈,人们都畏惧之,所以少有焚死者。”使人有所畏惧,也是教育人成长的一种方式。荀子劝学》中写道:“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走些弯路,犯各种错误,老师完全有必要对犯了错的学生适当进行教育与惩戒。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残缺的和不负责任的。2009年8月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第十六条规定:“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

知名女作家毕淑敏有篇文章《孩子,我为什么打你》,文中写道:“孩子,那你可知道,打与不打都是爱。”是啊,打与不打都是爱,父母管教儿女,老师管教学生,自古以来天经地义。三字经中也写道:“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如果一个老师,不能严格地要求学生,那么这个老师就是懒惰的老师,是不合格的老师。

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过,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坚强性格,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和才能,能培养学生抵制引诱和战胜引诱的能力……适当的惩罚,不仅是一个教育者的权利,也是一个教育者的义务。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让惩戒回归教育,势在必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