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历史的推动及中华民族的文明贡献

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历史的推动及中华民族的文明贡献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和火药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有力地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中国是世界历史上文化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华民族对于世界文明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每一名青少年不仅要勤奋学习,还要积极参加各项力所能及的劳动。

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历史的推动及中华民族的文明贡献

(一)道德品质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

1.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作为社会公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每个公民都应当承担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

对祖国的深厚感情,最早萌芽于原始社会人们对氏族部落共同体的依赖和眷恋。在人类社会的早期,任何一个人都从属于一定的氏族和部落。人们在其中出生、成长,在其中过着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使用这个氏族或部落的语言,遵循它的风俗。随着定居的乡土生活的发展,人们自然地产生出一种故乡和故乡人的感情。这种感情随着民族、国家的形成,随着人们世世代代、祖祖辈辈生于斯、长于斯的感情积累,逐渐发展和巩固成为一种明确的对祖国真挚而深厚的爱。千百年来,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深深植根于人们的心坎里,每一代人都用自己的心血去浇灌它,使它叶茂根深,成为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热爱祖国这种对祖国的最深厚的感情,首先表现在人们对于祖国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的热爱之中。人们对于养育自己成长而又美不胜收的青山绿水、肥田沃土自然会产生热烈的赞美和依恋之情。尤其是在我们中国,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幅员辽阔而又山川壮丽的国度。在我们祖国的沃土上,有着秀丽多姿的自然景色,那莽莽无际的原野、奔腾浩荡的江河、巍峨灵秀的名山大川、苍茫辽阔的草原,为我们提供了极为生动、极富魅力的情感体验的素材,使我们获得巨大的精神力量,产生高昂的自豪感。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正是怀着对祖国大地的无限深情,自强不息,奋发不止地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写出了最新最美的文字,绘出了最新最美的图画。

热爱祖国感情还表现在人们对于自己祖国灿烂的历史文明的热爱之中。祖国的文明既包括经济、科学技术,也包括语言文字、文化艺术等,是极为宝贵的财富。它既是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也是祖国人民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中华民族作为世界发源最早的民族之一,我们的祖先凭着自己的智慧与勤劳,创造了中国的古代文明。以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火药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有力地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中华民族是个人才辈出的优秀民族,在我们民族发展史上,曾涌现出许许多多杰出的文学家、科学家、军事家、政治家和思想家,可谓群星闪烁,彪炳古今。伟大的民族,辉煌的文明,光辉的历史,怎能不使人为之骄傲和自豪,引发出无限热爱之情呢?

热爱自己的祖国,是各国人民共同的情感。在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被迫将阿尔萨斯的全部和洛林省的一部分割让给普鲁士。普军侵占阿尔萨斯和洛林省后,强迫小学生一律改学德语。法国小说家奥弗纳斯·都德的爱国主义名作《最后一课》,就描写了这一地区的法国人对祖国、对祖国文明之一语言文字的热爱,以及失去祖国,失去使用和学习祖国语言文字权利的痛苦。小说中的教师韩麦尔先生在给孩子们上最后一堂法语课时,也没有忘记对学生们进行热爱祖国、热爱祖国文明(包括祖国的语言文字)的教育。他告诉孩子们,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明白、最精确、最美的语言,“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热爱祖国的文明,的确是振兴祖国的一把钥匙。

中国是世界历史上文化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有长达4000年的文字可考的历史,有曾经发达的农业手工业,有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科学技术,有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中华民族对于世界文明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中华文明凝聚着一代代中国人的智慧和才能,闪耀着一代代中国人的理想和奋斗精神的光辉。长久以来,中华民族就形成了对自身文明高度的自信、自豪和热爱的感情。

热爱祖国感情还表现在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上。人民群众是祖国和民族的主体,是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热爱人民是热爱祖国的集中体现。不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文化传统的创造者,就不会真正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化和优良传统。同样,不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主人,也就不会真正热爱祖国的河山。真正的爱国者,应该爱祖国的人民,爱整个民族。

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智慧、酷爱自由又富于革命传统的人民,是值得我们永远深深敬爱的。中国人民在长达数千年的岁月里,栉风沐雨,含辛茹苦,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困苦,付出了鲜血和生命的代价,终于开拓了祖国广大的疆域,创造了令人赞叹的灿烂文化,开拓了世人瞩目的古代文明。面对异族的侵略和反动阶级的黑暗统治,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屈服过,通过无数次浴血奋斗和大大小小的几百次农民起义,勇敢地捍卫了祖国的独立和中华民族的文明,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前进。今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又以崭新的姿态投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的事业之中,并且夺取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无论昨天还是今天,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都有许多独特的贡献。身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员,能不为此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吗?能不对这样的人民无限热爱吗?

劳动不仅创造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也创造了人类社会的精神文明。热爱劳动、艰苦朴素一直是世界各族人民所共同拥有的优秀的道德品质。对青少年来说,勤劳不但意味着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更意味着自己的勤奋学习。俭朴就是指不铺张浪费、不追求奢侈享受,也就是说,要做到节俭朴实。每个青少年都应当树立劳动光荣,不劳动可耻的思想,也应当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每一名青少年不仅要勤奋学习,还要积极参加各项力所能及的劳动。在家中,一定要主动承担一些必要的家务劳动,这样既能够帮助父母亲减轻他们身上繁重的负担,同时也能够切实锻炼自己的生活实践能力。目前,在我们国家,有许多家长或者由于过于疼爱孩子,或者由于害怕耽误孩子的学习而不让孩子做家务活。这样做其实是很不合适的,时间一长就会让孩子养成懒惰的毛病,也不利于他们生活能力的提高,特别是不利于培养他们节俭的品质。让他们亲自参与劳动,亲自动手去做一些家务活,他们就会切身体会到自己身上的一针一线都是来之不易的,他们就会更加珍惜自己所消费的所有物品,从而也更会增加他们对父母的崇敬之情。生活节俭朴素不单单代表一种行为,更代表着一种精神。有了这种俭朴的精神,青少年朋友在学习和劳动中就会注意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爱科学”是我国全体国民的公德。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协“共同纲领”就把“爱科学”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作为国民公德规定了下来。

共同纲领是具有临时宪法意义的。1954年制定第一部“宪法”继续把包括爱科学在内的“五爱”规定为国民公德。1982年的“宪法”仍规定爱科学为国民公德。作为国家根本大法,这样的规定非常正确、非常必要。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世界范围综合国力的大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因此“爱科学”不是私事,爱科学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作为公德对提高全民族素质,提高整个民族的文明程度非常重要,而只有掌握了现代生产和科学的前沿知识,我们的民族才可能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爱科学的“爱”是一种情感,是在对科学的认识与实践中形成的。在中小学,培养学生爱科学的品质必须通过学科学、用科学来进行。“爱科学”基本属于情意领域,学科学基本上属于认识领域,“用科学”基本上属于技能领域。情意是建立在认知和实践基础上的。

对中小学生来说,爱科学体现在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爱好学习、喜欢思考,具有积极进取、不断探索的热情,崇敬科学家,尊重老师,具有不怕困难、顽强、刻苦的学习毅力。

爱科学还应体现在“学”与“用”的方面。应当强化科学意识,认识科学、技术与现代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关系,把科学知识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劳动中去,积极参加课外科技小组活动,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科技活动,学习和运用有关知识,提高实际能力。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和要求。在社会主义新中国,热爱祖国和热爱社会主义制度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懂得: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经过历史检验的真理。民族要独立,中国要富强,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实现。我们今天谈爱国,就是指热爱社会主义新中国。

2.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

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是我国国家建设的核心。一个健全的法制社会,需要有有民主法治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的公民。我国前不久公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我国公民应当遵守、需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的基本道德规范概括为五句话、二十个字,即: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些是作为一个合格公民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

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也经常会看到、听到缺乏法律意识和不遵守社会公德的现象。新闻媒体广为报道的一个即将毕业于名牌大学的、成绩和品行都“不错”的学生竟然向北京动物园的五头黑熊泼硫酸等事件,引起人们的思考:一个始终坚持上道德修养课、法律课和政治课的“品学兼优”的大学生,仍不能真正理解道德与法律的意义,不仅不能成为人才,甚至连做一个普通公民的资格都不具备,这个责任应该由谁来负?

看来,在实践中、在自己的日常行为中真正遵守国家的法律和社会公德,并非易事。要实现言与行的一致、理念与实践的一致,需要从小抓起。

古语说:“至诚可以格天”,“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诚招天下客”。《荀子》曰:“君养心莫善于诚,至诚则无它事矣。”即,做到真诚,就不用从事其他的养心方法了。诚实与守信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诚实是守信的思想基础,守信是诚实的外在表现,只有内心诚实,待人诚恳真挚,做事才能讲信用,有信誉。诚信,是做人之根本。孔子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即讲信誉,才能立身于社会。宋代王安石说:“人无信不立。”宋代理学家程颐说:“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故而孔子的学生把“信”作为“每日三省”的内容,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诚信,还是领导者取信于民的重要法宝。《韩非子》曰:“小信成则大信立,故明主积于信”,即英明的君主在信用上积累声誉。

商鞅的变法成功与其讲信用有很大的关系。开始时,群众对商鞅的变法半信半疑,为了取信于民,商鞅把一根三丈长的木头竖立在国都南门,声称谁将木头移到北门,赏金十两。当时,许多人不敢相信,因为这是一件很容易办到的事。其中有一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依要求把木桩移到了目的地。商鞅马上赏给他十两金子。此事顷刻间轰动秦国朝野,百姓们认为商鞅是言而有信的人。为了进一步表明新法说一不二,让群众信法依法,商鞅执法如山,坚决实行“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原则。当公子虔和公孙贾等贵族破坏变法时,给公子虔处以劓刑(割鼻),给公孙贾处以黥刑(脸上刺字)。商鞅的言行一致与取信于民,促使其变法获得了成功。

青少年学生应当牢固树立诚实正直、实事求是、“言而有信,无信不立”的观念,自觉抵制“老实人吃亏”,“不说谎办不成大事”等错误思想的影响。自觉养成以下良好的品行习惯:表里如一,言行一致。与人交往要讲信用,不失信于人。做人要诚实,不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如考试不作弊等。尽管考试作弊的理由有很多,诸如希望得好分数;认为某些课用途不大,只求通过考试关;学习不肯花功夫,但又要面子上过得去,等等,许多中学生仍然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考试作弊的危害性。有的学生很形象地把作弊者比作老鼠,他们说:“老鼠不劳动,一味偷食人类的劳动成果来生存,作弊行为,不正像老鼠偷食一样吗?但老鼠偷食之后,便匿藏起来不敢见人,而作弊者如鼠却有别于鼠,因为他肆无忌惮地取得‘好’成绩后,竟还恬不知耻地向别人炫耀。老鼠偷食,只是它们生存的本能,而作弊者为什么不靠自己的汗水去获得报酬呢?”看来,彻底清算考试作弊的原因及危害,有助于青少年学生树立起“做一个诚实的人”的信念

(二)公民素养

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对个人的行为负责;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具有社会责任感。

1.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

有一句教育名言是这样说:要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抬起头来”意味着对自己、对未来、对所要做的事情充满信心。任何一个人,当他昂首挺胸、大步前进的时候,在他的心里有诸多的潜台词——“我能行”、“我的目标一定能达到”、“我会干得很好的”、“小小的挫折对我来说不算什么”……这是一种自信的心态。假如每一个小学生、中学生,都有这样的心态,肯定能不断进步,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自信是自己相信自己的心理,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愿望的心理,是对自己力量的充分肯定。任何人都有自尊和被人尊重的需要,孩子也不例外。而自尊、被人尊重,是产生自信心的第一心理动力。

自尊,是个人自我感觉的一种方式。一方面尊重自己,不向别人卑躬屈膝;另一方面,也不容别人歧视、侮辱自己的一种心理特征。它以自信为前提,但又不同于自大。自尊有程度的差别,而且是多方位的,一个人可以在某一方面有很高的自尊,而在另一些方面却显得信心不足,甚至丧失自尊,产生自卑心理。

自尊是人不断进取的强大动因,它体现了人生的价值,是人在逆境中的支柱,自古以来许多人曾不惜以生命的代价来捍卫它。它像冰山的雪莲,像一株含羞草,自洁自爱,不容人任意玷污、践踏。要想受人尊敬,获得他人的尊重,首先必须自尊。

自尊≠自大,自大是目中无人,妄自尊大,倨傲不逊;自尊源于自强,而非武力或非法手段能得来的,是他人对自己由衷的钦佩。对于敌人,为了捍卫我们的自尊,我们应采用“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则;对于同胞和亲人,应以自己的高尚人格去博得他们的敬重。考试作弊和不承认自己的缺点、错误,不是自尊的捍卫,而是一种走向自毁的表现;对同学的错误,以一报还一报,不但不能捍卫自己的尊严,帮助同学改正缺点,反而是对自己人格的损伤。

自信、自尊是人的一种心理素质。它对人的一生很重要,有了它可以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可能有一个美好的人生;缺少它往往使你与失败相伴,并且一些如依赖、猥琐、缺少顶立的人格精神等一些心理行为也成为你留给他人的印象。因此,要自己有一个亮丽的人生,必然要培养和保护自信,维护自尊。自尊自信是密切联系的。自信心是自尊心的基础;自尊心的确立,能提高人的自信心。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常常碰到或被褒或被贬的事情。对待这一事物上,人和人的表现是不同的。有的人两耳不闻众评说,该如何就如何。而有的人非常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从而生活在被舆论左右的环境里,更有甚者对于别人的一句话,会坐立不安,夜不能寐。事实上,一个人褒贬另外一个人,可有真假之分。所说真,就褒来说,是一个人或一些人对某一个人的思想行为以及某方面具备的能力的真心佩服与肯定。在褒的同时,他们感到自己的不足,应该向此人学习。而就贬来说,可能是善意的针砭,这种贬是一种批评式的贬,有时是毫不留情的,常常带有过分的色彩,往往让人难以接受,但不是心怀敌意,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一种善意的帮助。而另一种贬,则是恶意的贬。这种贬带有讽刺挖苦,是一种不友好的攻击性行为。就褒来说,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或一些人的奉承,其实本不像他说的那样,但为了某种目的,为了取悦于他人,从而说了一大堆有时让人难辨真伪的话。从本质上来说是在害人,因为有一些人一经被人奉承,便产生良好的自我感觉,然而接下来便是骄傲自大,或不思进取,渐渐由先进变为落后。而就贬来说,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或一些人的伤害。他们不顾事实,为了泄私愤,对比他们强的人进行恶语中伤,其目的是要把比自己强的人打倒。所以,他们有时语气可急可缓,事情似乎说得有眼有板,听者一不注意有时还会被蒙骗。因此这种贬不是真的指出缺点,给予客观的评价,而是纯粹有意的对人的伤害。

作为青少年朋友,正是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最佳时期,因此,要十分注意周围的人对自己的评价而产生的某些情绪。听到表扬和赞美时,不要飘飘然,听到批评、讽刺、打击的语言时,也不要灰心丧气,如遇一盆冷水。也就是说,不要随他人的褒贬而失去自我。

不论在什么时候,处于什么样的逆境,都要牢记:我能行,但还须努力。当你遇到表扬和赞誉之辞时,你要马上意识到自己在哪些方面不足,应马上采取补救措施。同时,还应看到自己在这方面仍具有实力,只要再继续努力,成功将会永远伴随着你。当受到一些不公正对待时,要坚信自己是能行的,无需用更多的语言去回答,只用自己的行动去给他们一个最好的说明。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是千古的训条。自己可能在某方面不存在错误,而他人偏说自己有错误,但无论怎样还应该认真听一听。然而自己可能存在很多错误,经人指出之后便进行深刻的自我反省,万不可马虎了事。但切记,不论干什么,要自信,要相信自己。

每个人都应保持自己的人格,不能作贱自我。什么是人格?这些主要指个人的道德品质,以及人作为权利义务承担者的资格。青少年时代,其人格还未定型,由于不同的教育,不同的环境,可使他们的人格形成最后的千姿百态。那什么是作贱自我呢?做贱就是使自己低于与贱相对的“贵”,具体表现就是没有人格。如上所言,人格是以道德为体现的,没有人格就是不以道德来约束自己,做出一些违背道德要求的事情来。例如:偷盗、害人、染黄等等,都是不道德行为的具体表现。这些行为的发生,就是破坏了自己的人格,也等于没有了自己的人格,把自己降到了一个违法犯罪的群体中。另外,作贱自我还在于自己偏爱权利而拒绝义务。比如说,在一个群体,权利与责任在一个人身上是并存的,而这个人只要权利,但拒绝责任义务,这就是他否定了他的作为该群体成员的资格,否定了他的人格。

因此,青少年同学们从小就应该把握好自己的人格,做到既有自觉的道德约束,也有勇于承担责任义务和维护权利的完整人格意识,切莫在人格上发生一些偏差。切莫作贱自我的另一方面,就是要维护自己的形象和声誉。形象和声誉都是指留给人们的一个整体印象,它包括你的人格与能力。人格中又包含你的心胸、善恶、智慧。能力又可以分为强弱,特殊专长等等,一般说来,社会接受并与肯定的形象,则是心胸豁达、心底无私、与人为善和聪颖智慧。在能力上,人们认同那种宏观上可策划,微观上可操作,拿得起放得下,眼不高手不低,有用且好用的人才。应该说如果能给人留下这样一个形象,那么伴随你的必然是成功。因此,青少年朋友们,应该朝着这样的方向去塑造和维护自己的形象,而不要走向它的反面。为此,青少年朋友应该从心理上认同这样的形象,同时,应该使自己的处事方式趋近于社会所接受形象的要求。在能力上,除了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外,还应该树立一个从小事做起,又不排除做大事的人生价值观念,培养出一种坚忍不拔的敬业精神。

同时,不要走向良好形象所要求的反面,如心胸狭隘,自私自利,与人闹矛盾。在能力上又不通不精,眼高手低,又没有又不好用等等,给人留下这样一个形象,那么,不但在人群中难以立足,而且更不会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多大的成功。

与此同时,在主观上努力塑造良好自我形象的过程中,也可能发生某人刻意破坏你形象的事情。这种破坏有两种情形,一种是有意干扰你的塑造工程,使你中断自我修炼,从而达不到预期目的。如一些具有社会坏习气的人勾引你拖你下水等,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及时觉醒,决不上当。而另一种则是直接破坏你已在公众中树立起来的良好形象,对此,你应该懂得采取有理有节的方式予以反击,以此来维护自己的形象和声誉。

切莫作贱自我,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应知道自己享有法律赋予的一切权利。马克思曾经说过:“人有的我都有”。这就是说,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不存在谁高贵谁低贱的问题。因此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应该具有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意识,既不去侵害对方的权利,也要维护自己的权利。不能放弃自己的权利,去服从所谓强者的强权。对于来自任何一方的野蛮,都应本着斗争到底的决心,去挑战、去应付,决不能做无原则的草包“顺民”。在斗争中,要把自己的人格、能力尽量展现出来,表现出与野蛮斗争到底的决心与气魄。这样,你的人格则是高贵的,是顶天立地永不倒的。你不但没有向邪恶野蛮屈服,反而你是一个追求法律所保护的权利的胜利者。

自强即自强不息,在自尊自信的基础上迸发竞争意识,百折不挠,当仁不让,超常付出,悦纳自己,有健康高尚的人生追求。自强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它能促使人不断地追求真理,忠实地履行自己的社会义务。一个自强的人,必定充满朝气和活力,这种朝气和活力能够使他最大限度地焕发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使自己的思想品格、道德情操不断升华到更高的境界,不管碰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甚至身处逆境也不沉沦。有了自强的精神,就会在领先时不自傲,继续保持前进的步伐;落后时知耻而生勇,坚定不移地求生存、图发展。有了自强的精神,就有了社会责任感、道德感和对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从而唤醒内心的自爱、自信和自立意识,培养起高尚的情操,百折不回地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汉代大史学家司马迁,曾因犯颜直谏得罪了皇帝,被投进大牢,遭受了辱没人格、惨无人道的宫刑。然而,个人的奇耻大辱并没有使他一蹶不振。出狱后,他游遍祖国的名山大川,阅遍浩如烟海的经史典籍,发奋著书立说,终于完成了中国最早的一部通史《史记》,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中留下了一块灿烂的瑰宝。

自律,是道德主体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规范、政治法律规范对自己行为进行自我约束和自我调整的心理活动过程。它是“人为自己立法”,道德原则自明,道德行为自主,即人们自己为自己制定出道德法规,又要求自己遵守。自律强调道德主体的内因作用,自律意识修养的过程,其实质是道德主体的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约束、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的道德修养过程。

自律,是道德发展过程的高级阶段。人不同于普通的动物,它具有主观能动性。这种主观能动性不仅表现在有意识地改造客观世界,而且表现在有意识地改造主观世界,自觉地依据社会需要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因此,自律是人类真正的进步!这是美国人的一句谚语,恰到好处地表达了自律的地位。

道德自律对人自身的完善和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首先,自律是道德存在和发展的精神基础。道德的准则和规范是通过道德主体的道德行为表现的,主体履行道德准则和规范的过程,是一个自觉、自愿、自主、自决的过程。自觉,即道德主体依据对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对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进行认同,为自己道德行为选择方案,确定行动路线,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达到一定的道德目标。自愿是指道德主体为履行道德准则和规范甘愿做出某种牺牲,并由此而产生一种理应如此的舒畅感和自豪感。自主是指道德主体在道德实践活动中为完善自身、完善他人、完善社会的主动性,自主地将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自我规范,将道德义务转化为良心,严格地以道德规范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自决是指道德主体在认同和履行道德规范过程中的自我决断,为实现道德目标的义无反顾的坚定意识和排除万难的斗争精神,以及对自己道德行为所产生的后果所作的评价。自律过程中的自觉、自愿、自主、自决是不能分割的,它们构成了道德自律的全部内容。道德的存在和发展,从主观条件来讲,靠主体的自律。正是在此意义上,马克思指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

其次,道德自律是人完善自我、实现自由的重要手段和方式,自由是指作为主体的人的认识并支配客观世界,同时也认识和支配自身。自由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一个历史过程。人的自由是在同自然界斗争的过程中和阶级斗争的过程中获得并发展的。在不同的社会,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自由实现的形式和程度是不同的。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们拥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物质文化生活条件以后,人们才能达到高度的自由。作为道德最后价值目标的自由,就是道德主体依据对自然界、社会和人自身的正确认识,依据社会提供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文化条件,选择、认同并履行社会道德规范,不断地完善自身和社会,实现人类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所以,道德的自律和自由在本质上是相通的。自由是自律的价值目标,自律是实现自由的手段和方式。

第三,道德自律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精神动力和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社会进步是整体性的,全面性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而这里,每一个方面的进步,都取决于人的素质的提高,自律是人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等综合素质的运用,因而人不断通过自律而不断完善自身促进社会发展。人的自律每增强一步,社会就能发展一步。人的自律程度越高,意味着人改造自然,社会和自身的能力愈强,社会也就愈进步,人的自律发展就成了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和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

自律是道德修养的理想境界,但自律的真正完美实现,不仅需要家庭的严格要求,学校社会的循循诱导,而且还需要道德主体自身不断反省、不断领悟、不断判断、不断实践,这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下面这则故事生动地记述了一个年轻人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化过程。

2.对个人的行为负责

“责任”一词由来已久。在中国思想史上,最初有两种含义:一是表示臣民对君主、帝王对“天”主动尽职和效忠;二是表示个人应对自身行为的不良后果和过失负责。在西方思想史上,苏格拉底把责任看作是“善良公民”为国家和人民服务所应具备的本领和才能。伊壁鸠鲁和亚里士多德等人阐发了责任是表示人应对自身行为的后果负责的思想,伊壁鸠鲁说:“……我们的行为是自由的。这种自由就形成了使我们承受褒贬的责任。”从字义上说:所谓“责”就是要求做成某事或行事达到一定的标准;所谓“任”,就是担当、承受;“责任”,即指人分内应做的事和没有做好分内的事而应承担的责罚。由此可见,人生责任就是人在其社会的生存和生活中所应承担的扮演不同社会角色的职责和任务,以及对自身行为的不良后果所承担的责罚。这里所讲的第一层含义,是由人的社会性本质所决定的。因为每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人,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扮演着一定的社会角色。一定的社会角色,就意味着处于某种社会地位的个人担负着某种社会职能或职责,就应在其位谋其政负其责。

第二层含义是由于个人在承担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职责和任务时具有行为选择的自由而必然产生的要求。每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人,其行为是具有相对的自由选择性,面对个人所承担的责任,每个人总是根据自己的认识,按照自己的意志自主地选择决定自己的行动,实践自己的责任。个人必须对自己在承担社会的职责和任务时所作出的行为选择负责。

3.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社会公益活动有两种方式:学校组织学生群体活动、学生个人活动,如台湾课程改革中要求中学生参加各种“义工”(即义务工作)活动、学生个人随时进行敬老活动,并规定学生每学期参加义务工作的次数。美国中小学的社会公益活动一般由学区制定基本标准,由学校组织实施,如养老院公益活动、为非洲灾民募捐活动等等,以便培养学生的同情心、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学生应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如扶助贫困活动,救助伤、病、残疾人的活动,植树造林和保护环境的活动,等等,集中表现出学生的高尚的精神风貌。

4、具有社会责任感

《伊索寓言》中有这么一则小故事:有一天,伊索的主人对他说:“到公共浴室去看看,今天洗浴的人多不多。”

伊索来到公共浴室,见到里面的人非常多。他发现浴室门口有一块大石头,碍手碍脚,也不知是谁放在那里的。出进的人,偶不小心,就要被绊倒。他们总是将那个放石头在这里的人咒骂一句,然后爬起身走开,从没有人动手将这块石头移开。

当伊索站在那里好笑时,突然又见到一个人被石头绊倒了。那人也骂了一句“哪个该死的将石头放在这里!”可是他爬起身后,却动手将石头移开,然后再走进去。

伊索回去就对主人说:“今天浴室里只有一个人。”

主人听了大喜,“只有一个人吗?那真是好机会,可以舒舒服服的入浴一次了。”他吩咐伊索赶紧收拾衣物跟他去。可是到了浴室,发现里面挤满了人,因此,他向伊索责备道:“里面这么多人,你为什么告诉我只有一个人?”

伊索就将他在浴室门口所见的情形告诉主人,认为别人被石头绊倒,只晓得骂人,从不想到将石头搬开。只有一个人在绊倒之后,想到将石头搬开,以免再绊倒别人。“因此我认为只有他才配称得起是一个真正的人,我一点也不曾说谎。”依伊索的观点看来,只有对他人、对社会负有责任感,才能成为真正的人。

责任感,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在承担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过程中所形成的对责任的意识。它总是表现在人们的劳动和创造性的行为活动之中,是一切劳动和创造性行为的内在动力,它从人们的内心深处驱使人们去担负责任。

一个人有了责任感,就意味着能够主动地关心帮助他人,对他人负责任;就会忘我地投入到工作中去,热忱地为社会和人类的进步事业做出贡献;也就会在工作、学习中严以律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使自己不断完善,不断走向成熟。列夫·托尔斯泰曾深刻指出:“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感。”科威特著名作家穆尼尔·纳素夫更是把责任感提到很高的地位,他指出:“有了责任感,生活就有了真正的含义和灵魂。”它关系到在责任面前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是衡量一个人是否真正成熟的重要标志。

1993年8月的一天夜里,北京隆福大厦里一个报警铃忽然响起,值班人员没有认真查找原因,就把警铃拉到原来的位置,过了一会儿,报警铃又一次响起。这时,隆福大厦里的大火用灭火器已无法扑灭。这场大火给国家造成数千万元损失。可见,做事不负责任将会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多么严重的损失。因此,江泽民同志说:“责任重如泰山。”

在西方国家儿童中流传着这么一首歌谣:

因为少了一颗钉,

一块马掌丧失了。

因为少了一马掌,

一匹好马丧失了。

因为少了一匹马,

一个骑手丧失了。

因为少了一骑手,

整个战斗丧失了。

都因少了马掌钉,

一切事情全完了。

歌谣中所涉及的正是一种责任感问题。青少年学生从小树立对看起来很微不足道的事情的责任感,逐渐就会明白微小的责任都牵连着严峻的后果。青少年学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应当有责任心,应当有负责任的好品质。唯如此,长大以后才能完成人民交给的任务,得到祖国、人民的信任,取得事业的成功。

有调查表明,当代的青少年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比较严重,不少青少年未能学会很好地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比如,当代高中生的家庭责任感不强,普遍较少做家务,普遍不愿意为国家利益放弃个人追求。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独生子女普遍受到家长的“保护”,在考试、升学竞争压力下,很少有家长要求孩子承担家务,这也导致学生更加关注个人的追求,而不太关注国家的利益和他人的利益;另一方面是当代学生受到社会普遍价值取向的影响,也更加关注个人的追求与兴趣,缺乏合作的精神、为他人服务的精神,社会责任感缺失。

而信息化的社会、现代化的企业愈来愈重视一个人的责任感与团队精神。这正如《先知和长勺的故事》中所预示的那样,竞争所得非常有限,合作的潜力是无限的。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努力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态度的公民,应是我们教育所追求的培养目标之一。

(三)学习能力(www.daowen.com)

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来提高学习水平,有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能够结合所学不同学科的知识,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学习能力是指人们顺利完成学习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学习过程中各种具体能力的综合概述,如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等等。学习能力的大小、强弱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率,也决定着学习目标的完成,同时影响着一个人的各种潜能的发挥。学习能力随着人的身心发展,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提高的,它与学习是两个不同概念,它们即有区别又有联系。学习是认知过程,也是信息获得、存储、整合、加工和输出过程,它是客观作用主观并能产生一定的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学习能力属个性心理特征,而学习属于心理过程,这是它们的区别。它们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存在于学习过程之中。

1.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来提高学习水平,有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

一个学生具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在学习中就能够不断体验到取得进步的愉悦心情,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或各种其他分心的事情时能够主动克服,坚持完成既定学习任务或目标。而一个具有消极被动的学习态度的学生则认识不到学习的意义,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会采取逃避或抱怨的态度,而不去主动寻求解决办法,学习会给他带来什么积极的情感体验也就无从说起了。因此,学习态度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学习成效,而且直接关系学生个性与人格形成与发展。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对每一个学生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本次课程改革中,强调积极主动学习态度的培养,这既是实施新课程的必要条件,又是新课程担负的将使学生终身受益的重大任务。

有这样一个民间故事:一位老人临终前对儿子说:“如果你能凭自己的劳动挣来钱,我就把遗产留给你。”儿子是一个懒汉,从来不干活,于是向母亲要点钱,骗父亲说是自己挣的。老人说:“这钱不是你挣的。”说着随手就把它丢进了火炉。儿子笑了笑走开了。第二次还是这样。到第三次,儿子只好真的去干活,他给人家扛木头,吃了许多苦头,挣来一点钱。可是老人又把铜钱丢到火里去了。这下儿子真急了,硬是从火里把铜钱抢了出来。老人说:“这回我相信了。只有用自己劳动挣来的钱,你才会这样心疼。”

其实学习也是这个道理。我们成年人小时候学的东西,为什么许多“还给老师了”,倒是偷偷看的课外书(也就是老师们常说的闲书)印象更深?重要原因之一是,功课原本是老师满怀爱心放在我们手里的,而课外书才是我们自己主动抓来看的。所以我们的多数老师,更像上面故事里的母亲,而不像父亲。不少成年人谈到自己已经忘记了所学知识的时候,都说是“还给老师”了,细品此话,颇有些道理。学知识却原来是“借知识”。如果不是借,何须还?可见在许多学生眼里,大批知识从来就不是他们自己的财富,他们也不觉得自己是这些财富的主人,而只是临时的管家。有人说:“什么是素质?素质就是当你把老师所教的都忘光以后剩下来的东西。”剩下来的东西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财富。革新的学习观倡导学生自己主动去感悟、获取知识。在上面的故事里,儿子前两次去向父亲交钱时,虽然钱就在他手里,他“掌握”着钱,但这并不是他主动去挣到的钱。只有第三次,他才算是真正获得了钱,而且真正“掌握”了它。头两次,他是钱的奴隶,第三次,他才成了钱的主人。看来,要主动去获取,“掌握”是靠不住的。

一般来说,青少年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越强烈,就越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知识的海洋之中,就能够做到在学习上具有高度的自觉性,而不是依靠家长和教师的强制和督促来学习。古代著名的科学家阿基米德面对着攻入城堡的占领者土耳其人,从容镇定地说,等我解完题后再杀我。这是这位伟人临死前的最后遗言。自己的生命是否存在并不重要,关键是能够学习。这是何等强烈的学习愿望和动机。

青少年要具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不能完全依靠外部的压力和强迫。因为学习毕竟是通过青少年本身来进行,如果青少年对学习产生了厌恶和敌视的态度,那么外部压力再强大恐怕也不会有好的学习效果。现实中经常有家长由于迫切希望子女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对青少年严厉逼迫,甚至棍棒相加,结果适得其反,青少年由此对学习产生了恐惧和逆反的心理,学习成绩反而下降。所以比较高明的做法是寻找一些能够激发和刺激青少年学习需要的因素,使青少年主观上感到应该刻苦努力学习,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比如,父母可以给子女经常讲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人和伟人们在小的时候是如何刻苦学习的,才会有长大和成年之后取得的卓越的成就;青少年在观看了某些历史题材的电影和电视片,可能会立即去搜集和寻找有关的历史背景资料,这样电影或电视片就成为能够诱发青少年学习和钻研的因素。

当青少年对某个领域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愿望时,就应该尽可能地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来满足对知识的需求。例如由于某个著名的彗星即将来临,媒体上经常有这方面的介绍和宣传,青少年可能就会对天文知识和常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与兴趣,这时学校和家长可以考虑安排到天文馆去学习相关的知识,学习使用天文望远镜等天文仪器,也可以借来或购买一些天文学方面的书籍来满足青少年的愿望和要求,并对这种主动学习的精神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可以促使青少年更加发奋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

学习方法属方法论的内容,是知识体系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知识。实践证明,在学习过程中,科学的学习方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古人说:“学贵有方”,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首先,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的重要保证。有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就能学得快,学得活、学得好、学得深,可谓事半功倍;学习方法不科学、便学得慢、学得死、学得差、学得浅,可谓事倍功半。其次,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培养,发展学生能力,实现教育面向未来的需要。为了适应未来竞争社会的需要,必须努力培养发展学生的能力,特别是自学能力,以适应今后学习、工作的需要。我们应把学习方法视为一种能力,即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能力,是能力结构中的基础层次,是能力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这样认识,才能提高我们对学习方法的重要地位以及科学学习方法重要意义的认识。第三,研究学习方法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教学本身是教与学两个方面,教师能否认真研究学生的规律,并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当前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另外,如果一个人在中小学阶段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这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将来的成才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位著名的外国学者说得好,对现在和未来,“方法比事实更重要”。

如何提高青少年的记忆能力,这是涉及到能否珍惜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何谓记忆力?简单地说,即能否在头脑中记住经验过的事物,并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回忆,或者说是当经历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有能力确认曾感知过它,它是智力的构成因素之一。人类的记忆力是任何动物都望尘莫及的,记忆力的强弱与学习效率也有着重要的关系。良好的记忆是搞好学习的重要条件。没有记忆也就无法学习。

人们为了提高记忆的效果,编制了许多记忆的规则和方法,但高效率地记忆要取决于有效的记忆条件和方法。要达到高效记忆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记忆的目的明确。要实现高效的记忆,就必须提出明确的记忆目的,目的明确了,记忆的效果才会好,这是被生活实践和心理学实践证明为一条重要的记忆心理规律。

第二,注意力要集中。只有专心致志,聚精会神,注意力高度集中,大脑才会处于兴奋状态,从而感知清晰、观察仔细、理解深刻,为有效记忆提供基础。

第三,观察要仔细。观察仔细是记忆正确的基础,观察越仔细,感觉就越深刻,记忆起来就容易得多。

第四,积极思维。大脑的记忆活动是与思维活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记忆过程中,多琢磨,多思考,记忆的效果就好得多。

第五,要有能记住的信心。如果对自己的记忆能力充满自信,就能大大地增强记忆力,提高记忆效率。

第六,对记忆对象要有兴趣。只有爱好它,才能记住它。这句话是说,有了兴趣,才能有好的记忆,无论是谁,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都会显示出良好的记忆能力。

第七,及时复习。过目不忘的人毕竟是极少数,随着时间的流逝,记忆的内容是会遗忘的,一定要定时的、及时的进行复习,才能确保记忆的效果。

只要能够做到上述的几个条件,记忆水平会有很大的提高,会记住更多的想记住的事物。

青少年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可是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的数量确实很多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地迅速、扎实、有效地学习和掌握所学内容,这就是学习效率的问题。讲究效率的学习,就是善于遵循和利用学习的规律,合理地、高效地利用时间,迅速有效地巩固学到的知识。

珍惜时间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和要求。著名作家高尔基说过,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在追求知识的活动中,人们不可避免地面对着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是知识的无穷无尽,另一方面是人生的有限。我们不能不格外珍惜时间,因为时间就是探求知识的生命。一个青年学生,正处在学习知识的黄金时期,用“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来比喻是恰如其分的。提高学习效率,充分合理地利用时间,等于延长自己的生命,而浪费时间的低效率学习,等于浪费生命。

利用时间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前苏联的科学家经过多次实验,认为人体各器官的机能是按生物钟的节率来运转的。在一天的周期内,人体的生理机制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并相应地影响人的各种能力。我们如果按照这种规律合理地安排学习活动,就可以最高效地利用时间,以最充沛的精力投入学习。反之,如果违背了客观规律,该学习的时候用于娱乐玩耍,该休息的时候却拼命地学习,其效率就可想而知。因此,在我们中间,用同样多的时间,学到知识的多少却大不一样的情况是存在着的。

当然不同的个体其高级神经活动的活跃时间会有一些差异,最典型的是不同生物节率的猫头鹰型和百灵鸟型。通常人们把夜间学习效率高的人称为猫头鹰型,把清晨学习效率高的人称为百灵鸟型,这是两种截然相反的生物节率。但生物节率也并不是完全不可改变的,作为青少年学生,应该自觉地适应学校的作息时间,这样可以更好地利用学校的学习环境。讲究效率的学习就是要求学生熟悉和依着自己的特点和条件,并根据学习的环境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

高效地学习还应充分地利用一些零星的时间。有人做过这样的计算:如果每天能利用的零星时间有半小时,那么一年就有180多个小时。如果每小时能读上10页书,一年就可以读完1800页书,相当于厚厚的几本。更何况每天浪费的零星时间远远不止半个小时,所以充分利用时间的潜力是相当大的。为了更准确地了解自己对零星时间的利用率,不妨作个时间统计表,每天把做各项事情的实践一一加以记录,核算的结果会使人惊异地发现:有许多时间就是不知不觉地消耗在无所事事中。有不少利用零星时间的方法是可以借鉴的。如在口袋中放些要读的资料,随时有空就拿出来看上几页;在休息的时候,可以用脑子思考一些问题;与同伴边走路边讨论问题等等。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关键在于必须树立起珍惜时间,抓紧时间的观念,明白了这层道理,如何利用就会水到渠成了。

面对“你是否具有创造力”的问题,很多青少年都不敢信心十足地作出肯定回答。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创造”这个词似乎只与一些天才人物联系在一起,总感到有些高不可攀。实际上这只是一种误解。所谓创造,就是产生具有一定价值的新事物的活动过程。也有人认为创造的结果必然是产生一个全新的实物。实际上创造只是将现有的物质按照新的结构重新组合,使之产生新的特征。尽管创造是人类智慧中最明艳夺目的火花,但并不是什么神秘莫测的东西。至于创造力,则是指能够产生有价值的新构想和新领悟的能力。每一位青少年只要经过一番努力,加强训练,都能够获得这种能力。是否具有创造力是区分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志。培养创造力是青少年学习的一项重要目标,青少年应该自觉地把增强创造力和培养创造力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认真对待,努力完成。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创造力,首先要有强烈的创造动机。所谓创造动机,就是推动人们通过创造去满足需要的内部推动力。创造动机对创造活动有巨大的影响,只有具备了明确的创造目标和强烈的创造欲望,才能促使自己不断地提高创造力。因此,培养创造力的学习,要求青少年必须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具体地说,就是要看到自己所肩负的建设现代化祖国的重任,深刻认识到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不断加强责任心,从而产生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服务于祖国,造福于人民的创造激情。这就是创造活动的原动力。只有在这种积极的动机驱动下,才能建立起有利于创造力发展的正确的学习目的。

为了使创造动机更加强烈而持久,还应该了解社会的需要。具体的创造激情,产生于对某一具体需要的认识。可以说,对此,应注意把自己的视野通过各种调查研究扩展到全社会的需要上去。一旦把需要转化为个人想要解决的问题,就会产生要求创造活动的动机。所以,创造动机总是和一定的创造目标联系在一起的。

创造目标定得恰当与否,会影响创造动机。在确定具体创造目标时,一方面要考虑现实的需要,另外也要考虑自己的能力。对青少年来说,最好能把目标与自己的学习方向结合起来。不要好高骛远,把目标定得太高;也不要操之过急,把目标定得太多。有了恰当的目标,便会产生创造动机,推动学习和创造力的发展。

其次,培养创造力要在学习中注意创造意识的强化,通过创造意识的增强,促进创造力的形成。创造意识是指向创造活动的倾向性。创造意识在整个创造活动中起着签到和后援的作用,对创造力的形成起着强化作用。创造意识强的人,往往会对别人熟视无睹的实物产生创造性的构想,例如因被植物的叶子划破了皮肤而联想到锯条;见到了熟了的苹果落地而想到地心引力;从胶片的曝光发现放射性物质等。这就是创造意识在引导着创造力的开展。

当然,这种创造性的构想并不是凭空胡思乱想出来的。它是在一定的知识积累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是无法按社会需要进行创造的,但知识的积累要和创造意识的培养密切联系起来。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进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所以,青少年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积累发展创造力所需的知识,而且必须时刻唤醒自己的创造意识。

在学习中保持和增强创造意识,就是要不断地锻炼自己对新问题的观察和发现能力;对事物新结构的认识和重新组合的能力;对事物新功能有所设想的能力;对新形式的探索能力。学习中注意发现新问题就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在看书听课的过程中,不是照本宣科地接受,而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尝试着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现有的结论作出延伸性的发问。对于提出的问题,可以自己去寻找答案,也可以求教于教师。只要思路对头,不死钻牛角尖,问题就可以深入。如果你能寻找到连教师也无法解决的问题,就证明你发现问题的能力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创造都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

同时,培养创造力的学习,也要注重良好品质的锻炼,如坚韧、勤勉、自信等品质,就是创造力的支柱。自信心在创造活动中集中表现为对自身创造行为的自我肯定和自我确认。若是没有起码的自信心,那就什么事情也干不成。在开始探讨一个问题时,可能不很清楚它的底细,这时如果确信自己能用某种方式解决它,努力干下去,最后终能逐步解决的。但如果不相信自己的能力能胜任这一任务,就会让犹豫不决的怀疑吞没你的想象力。

2.能够结合所学不同学科的知识,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

什么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呢?分析是最基本的思维过程,人认识事物、理解问题或解决问题是从对事物的分析开始的。分析是在思想上把整体的事物分解成各个部分,或在思想上分出事物的不同特征,分为不同的联系和关系。例如,在思想上把植物分成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不同部分,或把一个人的个性分析为不同的特征等。人的分析具有不同的水平和层次。知识经验越多,智力水平越高,人的分析水平也就越高。因为人对问题的分析是在个体的意识和全部知识经验指导下进行的。分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就是问题解决的过程。所以我们可以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为问题解决的能力。即人们能够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一定的情景引起的问题得以解决的一种综合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的人够抽取出问题的关键特征、问题所包含的关系和联系,灵活运用已有知识和正确的解决策略,使问题得以顺利地解决。采用什么样的策略解决问题,是影响问题解决效率的一个很重要的心理因素。

学生应该能够结合所学不同学科的知识,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

3.具有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近年来,由于事实上存在很大的升学压力,同时也由于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等原因,学校教育强化了对学生进行灌输教育,而弱化以至于忽略了对其进行独立思考和批判、创新精神的培养。这种对创造性思维和批判精神的扼制,突出地表现在学校各种类型的考试上,不论是平时的大小测验,期中、期末考试,还是中考、高考,学生的回答必须在老师设定的框子里,也即必须符合所谓的标准答案,否则就算错。这种呆读死记、扼杀创造性的模式,复制出了无数个只会背书,没有动手能力,不会独立思考,更不会进行创造的“考试机器”和“知识仓库”。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在国内讲演时曾经多次提到这一点。他说,这些年留学美国的中国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大多学习得很好,考试都能得高分。但是,进入做论文阶段后,他们的动手能力差,缺乏创新、创造精神的缺陷就暴露无遗,出类拔萃者更是凤毛麟角。因而,留给人们的印象是,中国学生长于读书,拙于做事。诚然,我们的教学模式,在给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知识方面的确有很大的长处,但是,“物极必反”。这种死记硬背模式,扼杀了可贵的怀疑批判精神和创造能力,进而会导致整个民族创造力低下乃至丧失。正如英国的麦克雷在《2020年的世界》一书中所指出的,“虽然东亚国家对教育十分投入,但是教学方法有问题,仅着重机械式的学习,从多种选择中,挑出背诵的答案,而不鼓励创造思考,也缺乏实用的技能……机械式学习,可以培养出优秀的生产线上的工作者和中级主管,但培养不出具有原创力的思想者,伤害国家长期的生产潜力”。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那种有创造力的人才是问题的本质,那么你面临的问题就成为人性转变、性格转变、整个人的充分发展问题。”许多研究也表明,创新不仅表现为新思想、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发明创造,而且表现为善于发现问题、求新求变、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创新意识包括强烈的创造激情、探索欲、求知欲、好奇心、进取心、自信心等心理品质,也包括具有远大的理想、不畏艰险的勇气、锲而不舍的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创新能力也绝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是一个人德智体美等素质的综合表现。反过来讲,如果某个学生表征德智体美诸项指标都得较好的评价结论,但他却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那么完全可以说,这种价值判断是错误的,只能说明评价者的价值取向或者评价体系本身,没有把握住对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的时代脉搏。

必须指出,对学生进行创新素质评价,当前特别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江泽民语);是如何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重新组合并且灵活应用的综合能力与实践能力,这正是长期以来被“应试教育”忽视的核心问题。因此,对学生的创新素质进行评价,需要重点指向“创新”的三个层面:其一是学生创新意识的培育;其二对知识再认、再现的探索能力;其三是将知识重新组合的综合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这是构建创新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关键要素。我国教育学者在论及创新教育的概念和内涵时提出,创新教育的目标可以划分为四个层面,即培养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技能、培养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我们认为,为了突出中小学生以学习为主的特点,有必要在评价时增加一个层面,即培养创新学力,以此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学会学习,体现“创新性学习”的“预期性”和“参与性”特征。

(四)交流与合作能力

能与他人一起确立目标并努力去实现目标,尊重并理解他人的观点与处境,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能综合地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

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是个体与个体间或个体与群体间为达到某种共同目的,能够有效交换观念、思想、知识、兴趣、情绪等信息,在行动上积极有效地相互配合,以共同完成某种任务或行为的一种能力。

1.能与他人一起确立目标并努力去实现目标,尊重并理解他人的观点与处境,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小强是五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能说爱笑,按说这么开朗的人应该有很多朋友吧?可是,奇怪了,小强的朋友特别的少,同学们都不喜欢和他在一起。这是为什么呢?

一天放学的时候,班上的小辉因为昨天上体育课,把脚扭伤了,所以今天走路一瘸一拐的,有一个同学主动扶着他回家。

小强看见了,就大声嚷嚷:“快看快看,瘸子!”小辉听了心里很难受,别的同学也很不满意,都批评小强说“干吗这么说人家,多难听!”小强满不在乎地说“怕人家说就别出来呀!”同学们都很生气。

小强笑嘻嘻的上前说:“好啦好啦,我不说你啦,我扶你走吧!”小强就扶着小辉往家走。可是他不照顾一下小辉的脚,走得很快,害的小辉差点跟不上他。

到了家门口,小强说:“小辉,我扶你回家了,我可帮了你啊,你明天要帮我写作业啊。”

为什么小强的朋友这么少,就是因为他根本不能尊重并理解他人的处境,也不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广大中小学生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尊重他人的观点与处境,约束自己的行为,只有首先做到尊重别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而相互的尊重是进行交流、沟通与合作的基础。

2.能综合地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

在心理学中将人与人之间的信息、行为和情感上的交流称为沟通(communication)。交流与沟通是可以互换的两个概念。教育和心理学中更多的是使用“沟通”。对沟通的理解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进行,狭义的沟通是指以符号、记号为媒介实现社会行为的交互作用,即人们在互动过程中通过某种途径或方式将一定的信息传递给另一个接受信息者;广义的沟通则是人类整个社会互动过程,在这里,人们不仅交换观念、思想、知识、兴趣、情绪等信息,而且还交换相互作用的个体的全部社会行动。沟通的方式可以分为语言的沟通和非语言的沟通两种。沟通包含这样几个基本要素:沟通双方均为主体(人际沟通不同与通讯设备之间简单的信息往复,在这里,沟通的双方都是积极的主体,都具有一定的目的、意图、定势等。这种交流是对称的、易于反馈的);沟通能调整双方关系(在沟通过程中,人们借助符号进行相互影响,制约和调整双方的心理以及行为。通过沟通,一方可能与另一方就某一问题达成协议,或者是某一方改变原有的主张,或者是一方屈从与另一方。双方的关系既可能由于沟通而更加紧密,也可能因此而疏远或中断);沟通需要交流的双方具备统一的或大体相近的符号系统(这种符号系统可以是语言的也可以是非语言的。沟通过程中所使用的符号必须是通用的。这种通用不仅是形、声的通用,更重要的是意义的通用);在沟通中,有可能产生完全特殊的障碍(这种障碍与沟通渠道和使用的符号无关,而是由对社会交往情景理解不统一、个体心理特征的差异或是交流双方的文化特征如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民族观念等不统一所造成的)。

合作是由两个以上个体或群体为达到共同目,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行动上相互配合,以共同完成某种行为的一种互动方式。合作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有两个以上的合作者,而且合作者具备与合作项目有关的知识与技能;有共同的目的,而且合作者对为什么要达到和怎样达到共同目的有着共同的看法;行动上相互配合,而且合作者能够提供并会使用相互配合的物质手段。

随着时代的进步,交流与合作能力越来越成为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大形势下,在科技发展越来越成为群体行为,在信息传播渠道越来越畅通和多样的今天,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越来越具有重要意义。

(五)运动与健康

热爱体育运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具备锻炼健身的能力、一定的运动技能和强健的体魄,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具有健壮的体魄走入社会,是新课程所追求的目标。但由于不合理的饮食习惯,体育锻炼、户外活动时间的减少等原因,我国青少年的体质状况不容乐观。2000年,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体育总局、科技部、国家民委等5部委(局)共同组织了第四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调研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1个民族、1947所学校,调研人数达34.8768万人。调研的结果发现,我国学生的体质有了可喜的进展:形态发育逐步提高,营养得到改善,贫血、龋齿患病率下降,城市学生口腔保健水平改善。但这次调研也发现,我国学生的体质还存在令人担忧的方面,具体表现为:体能素质全面下降(2000年与1995年相比,我国学生的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性素质、爆发力素质、力量素质等均有所下降),肺活量继续下降,肥胖学生明显增多,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农村学生口腔保健水平较低。另有调查表明,每周除在学校上体育课外,学生的身体锻炼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回答基本没有锻炼时间的,小学生为19.6%,初中生为33.9%,高中生为42.1%;回答有1~2小时的锻炼时间,小学生为59.2%,初中生为37.9%,高中生为33.7%。调查表明,大多数中小学生的锻炼时间每天不到30分钟,而且年级越高,其锻炼时间越少;在高中阶段,有近一半的人没有锻炼的时间,这十分令人忧虑。

青少年的健康生活方式的真谛是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提到这个问题,可能许多青少年会首先想到身体健康,这是对的。但健康远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全部真谛所在。青少年的健康的生活方式要达到的重要的目的首先是:健康。人们常说:健康就是没有疾病,但这种观点非常不全面。近年来,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理解已经深化,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对健康作出过如下的解释:健康不仅是指人们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还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都处于良好状态这些内容。从这一概念的理论出发,对健康的衡定或者是对健康的生活方式的衡定应该从身体、心理和社会这三个角度来进行判别。国内有的学者对培养青少年的健康的生活方式的目的看法主要是: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来培养青少年,使之成为发育良好、体格健壮、活泼开朗、积极向上、适应社会发展的朝气蓬勃的人。

青少年在学习、生活、劳动、升学和就业等方面,很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一个具有良好适应能力的青少年,在困难面前,在挫折中,能够做到沉着、冷静、理智,能够保持乐观的精神和情绪,能够依靠自己的才智不断地寻找、创造解决问题的办法。困难不能吓倒他,反而可以增加他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可以锤炼他坚忍不拔的意志,可以培养他的主动性和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反过来,一个没有良好适应能力的青少年,往往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气馁、灰心、丧气、消沉、苦闷,甚至有的走上轻生的道路。他们不愿意面对困难和挫折,不能够实事求是地、客观地对待困难,他们在困难面前要么是垂泪或叹息自己生不逢时,要么是回避现实或者拒绝面对现实,他们不去认真地解决这些问题,而是在抱怨和绝望中打发时光。从这两种不同类型的青少年身上,既能看出培养青少年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重要意义,也能够感悟到培养青少年的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目的所在。

(六)审美与表现

能感受并欣赏生活、自然、艺术和科学中的美,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参加艺术活动,用多种方式进行艺术表现。

审美是一种积极主动的价值取向活动或者说价值实现活动,其内涵是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它既不是感性认识,也不是理性认识。它是人类(主体)对世界(客体)的一种特殊体验,是主体与客体的沟通,是一种有意识的一体化。

审美修养对人的自我完善是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首先,审美活动是人的情感活动的需要。在现实生活中,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人的情感需要就是人渴望获得某种从未有过的,或是曾经有过的想再度获得的情感体验。人的情感需要有许多种,如宗教的、伦理的、审美的等等。审美的情感需要是人渴望在审美对象中寻求情感寄托,或实现体验那种温馨柔美的情感和喜悦。创作或欣赏一幅画都是人期望从中实现情感寄托或共鸣。

因此,人的审美活动是人的情感对对象进行认识、评价、创造和能动的反映过程。在审美过程中人们倾注了情感,投射了自己丰富的想象和创造。使他对审美对象的观察、创造成为对自身的塑造和观察。所以我们说审美其实就是从对象直观自身,因而审美活动过程、审美修养过程对青少年人格塑造意义重大。其次,审美品味反映了一个人的价值观。审美活动和哲学、科学不同,不完全是理性认识。它不是主要关心对象“是什么”,它只是关心着对象与主体人的关系,主体对对象满意不满意,有否共鸣。对象能满足主体人的情感需要,主体就判断其有审美价值,所以审美判断是一种价值判断。

同时人的情感需要,有高低、粗雅之分。有些人囿于粗陋的需要,如饮食男女,对世上事情,都视满足其自己这方面需要而定。有些人则追求精神的享受,如艺术欣赏、创作需求,例如,同样的人体艺术,不同的人欣赏心理完全不同,评价也不尽相同。显而易见,一个人的审美品味反映了一个人的审美价值观,真正的属于人的高雅的审美品味,标志着人不是单纯以人的自然属性的角度,而是以人的社会性、人类的角度来对待世界,他们审美活动也就是一种自觉的创造活动,他的人格也是真善美的统一。审美品味至高是人格的真善美的统一。

最后,审美修养是人的自我发展的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级,第一级是生理需要,第二级是安全需要,第三级是交往需要,第四级对知识和审美的精神需要,第五级自我实现需要,不同的需求具有不同的动和优势,第一级最低,第五级最高。审美需要属于较高的人的需求。我国曾对青少年中较为优秀的大学生群体的调查表明,大多数需要态势分布在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审美需要及成就需要优势中,这些需求优势与审美修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审美能培养人的想象力,激发人的创造力,能塑造人的本身。歌德曾说:“谁掌握了知识和艺术,谁也就有了信仰。”

爱美是人类的天性,这种天性在当代青少年中则表现得更为明显。审美活动已经成为青少年学习之余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虽然人人爱美,但是由于青少年的知识、阅历、心理等不成熟,以致并非人人都能很好地感受美,甚至有的人美丑不分,以丑为美,追求低级趣味,从而走向歧途,比如在舞厅不少少男少女抽烟取乐。更有触目惊心的调查,在青少年中竟有1%的人有机会愿尝试毒品的念头。因此要提高审美修养必须对自己进行美育。要知道我们审美能力的获得与提高,在幼时主要靠体验与熏陶,而长大时自觉地接受美的教育和自我教育成为主要手段。

第一,青少年必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审美观是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积累起来的对美、审美和美的创造问题所持的基本态度和总的看法,是人们关于审美的情感、认识和能力的总和,它是人们区别美丑、鉴赏美的基础,指导和制约着人的审美方向。正确的审美观应当与人积极的、乐观的、进取的精神生活结合在一起。所以审美的客观标准,就是看审美对象是否以感情的形式来体现人们求善求真的本质力量。青少年正确的审美观应是崇高、知识、真理、追求创造和进步,向往正直和诚实,使自己成为“四有”新人。

第二,青少年要自觉训练各种审美感官,提高审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审美离不开人的审美器官的运用,视觉、听觉等以其独特的性能服务于审美意识,而嗅觉味觉在摆脱了纯粹实用和占有的欲望后,辅助了人们的审美。但是这并不表明任何感官都能体验美。不懂音乐的人的耳朵是无法感受音乐的美感,同样一双对传统戏剧没有兴趣的眼睛,也无法领略京剧戏剧的美感,所以青少年必须不断地自觉地训练自身的审美器官的感受力,主动地学习美学基本知识,了解审美对象的基本内容,如戏剧、音乐、美术的基本知识,多进行审美的实践,多听、多看、多练习,从而逐步提高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

第三,青少年要注意陶冶情操,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审美情趣主要指人们对审美对象在情感上表现出来的特有的兴趣和倾向。生活中人们在审美情趣并不相同,有健康高尚的情趣,也有庸俗低下的情趣。高雅的情趣可以陶冶人的品性,培养高尚情操,而低下的情趣易使人浅薄走向堕落。因此青少年要注意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爱好,扩充自己的知识,在自然和艺术的殿堂里得到美的熏陶,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

第四,青少年要勇于实践,在实践中发现美,创造美。人的审美情趣、审美修养是在各种实践中培养提高的,青少年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各种社团五彩缤纷,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旅游采风也很吸引人。只要认真参加体验,这些都是培养审美情趣和能力的好机会。

在实践中发现美,创造美还必须首先认识到劳动是美的,对美的理解我们往往局限在艺术等领域,青少年朋友碍于生活经历更会如此,其实是一种误解,艺术美还有更广泛的基础,那便是劳动。看过上海杨浦和南浦大桥的人,一定会被它那气势壮观,撼人心魄的美所震撼。在浦江水中,二座大桥雄姿显得那么和谐,就像巨龙腰间的绸带,劳动创造了美。如果你有幸目睹大桥建设中大桥主塔在机器轰鸣中升高,大桥在火花中延伸,以及劳动者的英姿,那么你又会体验到一种人和物,人改造自然创造奇迹的崇高壮美,劳动本身也是美的。劳动使人类得以生存,劳动使人类获得了自由,一切爱美的人都应该热爱劳动,赞美劳动。

在实践中发现美,创造美还包括生活中的美。青少年朋友也许会想,我们生活还不是读书、再读书、辛苦劳累,何以言美。其实这是误解。生活是一门艺术,罗马帝国哲学家马尔卡斯·阿里流士这样诠释生活的艺术:生活是由思想造成的。它要求人们在生活中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现实,思考生活。也就是说只要改变你的想法,就能改变你的生活,因此生活是由你自己创造。爱情是人类的情感生活一部分,爱情的表现离不开美。在人际交往中,不同的交往方式,交往的关系则大不相同,交往也是一门艺术,业余生活更是由自己兴趣,个性决定,事实上一个人的生活越丰实,他业余爱好越多,一个人情趣越高雅,他对生活的享受越快乐。一种遐想、月夜下沉思、美酒品尝都是业余生活,都包含着审美的内容,美渗透在生活中。

人的美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但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的内在美,人的内在美首先表现在人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等方面。具有内在美的人,即使相貌平平,甚至有严重生理缺陷,人们仍会被他的内心所吸引,钢铁战士刘琦,长有“狮子相貌”的贝多芬等等。

真善美是辩证统一的,美的人必须是真的和善的,只有真、善这两种品质通过一定行为表现出来,人才是美的。

人们通过对美的追求,激发了各种进取精神和创造美的能力,人们在创造美的同时,也在不断地研究和建设,不断地为社会创造财富,在今天,一个人能自觉地运用自身的才智,为社会繁荣和进步。为集体利益做贡献,那么他就是一个具有良好人格的人。

真正美的人,是真善美统一发展的人,是有着独立完善人格的人,是那些不断进行创造性实践的人。青少年在提高审美修养,进行审美活动过程中,也必将不断地塑造自己具有真善美的心灵,塑造自己完善的人格,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美的人,为世界创造更多的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