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法院调解原则及程序:民事诉讼法学成果

法院调解原则及程序:民事诉讼法学成果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法院调解的原则,是指人民法院和双方当事人在调解活动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对于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不愿接受调解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及时作出裁判,不得强迫或变相强迫当事人接受调解。程序上合法,是指人民法院主持下的法院调解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法院调解是诉讼内调解,是人民法院运用审判权解决民事纠纷的一种方式。

法院调解原则及程序:民事诉讼法学成果

法院调解的原则,是指人民法院和双方当事人在调解活动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根据现行《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院调解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自愿原则

自愿原则,是指民事诉讼中法院调解活动的进行和调解协议的达成必须以双方当事人的自愿为前提。根据《民事诉讼法》第93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进行调解。自愿原则包括程序上的自愿与实体上的自愿两层含义。

1.程序上的自愿。程序上的自愿,是指在民事诉讼中,是否采用调解方式解决民事纠纷,取决于诉讼双方当事人的自愿。尽管调解是法院行使民事审判权的一种方式,但当事人诉讼到人民法院后,就享有要求人民法院作出判决的权利。采用判决方式解决纠纷还是以调解方式解决纠纷,当事人有权作出选择,有权作出决定。对此,人民法院不得加以强制。即使人民法院认为用调解方式处理诉讼对当事人更加有利,也不得越俎代庖,以自己的判断代替当事人的选择。对于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不愿接受调解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及时作出裁判,不得强迫或变相强迫当事人接受调解。

2.实体上的自愿。实体上的自愿,是指双方当事人能否达成调解协议以及调解协议的具体内容,应当反映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调解的本质是通过第三方在双方当事人之间讲事实、摆道理,促使双方互相谅解、作出让步,从而解决纠纷。法院调解也是如此。要达成调解协议,就需要当事人放弃部分实体权利,这是当事人处分权的体现。当事人在处分自己实体权利时,必须是自愿作出的,反映自己的真实意思。非自愿达成的调解协议,是不尊重当事人处分权的表现,会导致当事人反悔或不履行,损害法院调解协议的权威性和可接受性。当然,调解协议应当由当事人自愿达成并不意味着法院在调解中不能提出调解意见。在调解的过程中,人民法院的审判人员可以根据法律对当事人进行引导,向当事人提出调解意见。事实上,在双方当事人互不相让,均要求按自己的主张达成调解协议时,人民法院提出的调解方案往往更能够为双方所接受。但是,人民法院在调解的过程中,决不能违背当事人的真实意思,强迫或者误导当事人接受有关的调解协议。

(二)合法原则(www.daowen.com)

合法原则,是指人民法院主持的法院调解活动和双方当事人达成的调解协议的内容,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民事诉讼法》第9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同时,《民事诉讼法》第96条还规定,调解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规定。由此可见,法院调解必须遵循的合法原则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

1.程序上合法。程序上合法,是指人民法院主持下的法院调解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与判决相比,法院调解在程序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但这绝不是说调解可以违反法定程序,可以削弱对当事人的程序保障。法院调解的组织,调解的方式、步骤,调解协议的达成和调解书的送达等都应当符合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只有严格依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进行调解,才能够防止法官调解的随意性,才能够真正保障当事人的合法利益,才能够提高法院调解工作的质量。

2.实体上合法。实体上合法,是指诉讼当事人之间达成的调解协议的内容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法院调解是诉讼内调解,是人民法院运用审判权解决民事纠纷的一种方式。因此,法院在调解中应当根据实体法的相关规定来确定双方当事人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使调解协议的内容尽可能同实体法的要求一致。但是,调解协议对实体合法的要求和判决对实体合法的要求是有区别的。调解协议无须严格按照实体法的要求来达成。调解协议内容的合法,只是一种宽松的合法性,[3]只要求调解协议的内容,应当符合法律的强制性规定,而不得违背法律的强制性和禁止性规定,不得违反社会的公序良俗,不能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三)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原则

法院调解还必须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进行,这也是法院调解应当遵循的原则。根据《民事诉讼法》第93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人民法院应当及时查明当事人之间的纠纷争执点和利益共同点,准确合理地确定当事人利益关系的平衡点,维持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基本均衡,确保调解结果的正当性。查明案件事实,分清当事人之间的是非责任,是正确进行调解的基础和前提。“查明事实”,是指查明案件的基本情况,包括引起民事权益争议的原因、争议的焦点、当事人的诉讼主体资格等。“分清是非”,是指在基本事实清楚的基础上,依照国家法律、政策、伦理道德、公序良俗等标准来衡量双方各自行为是否合理合法。法官只有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正确划分双方的是非责任,从而以事实和法律说服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其中,查明事实是分清是非的前提,而分清是非是查明事实的目的。在司法实践中,确立并贯彻“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原则,能够为彻底解决纠纷奠定坚实基础,增强法院调解的可接受性和权威性,促成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