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四大名绣,中小学民间美术简明教程

四大名绣,中小学民间美术简明教程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大名绣形成于19世纪中叶,它的产生除了本身的艺术特点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绣品商业化。由于市场需求和刺绣产地的不同,刺绣工艺品作为一种商品,开始形成各自的地方特色,其中苏、蜀、粤、湘四个地方的产品市场认可度高,故有“四大名绣”之称。蜀绣的历史也很悠久,据晋代常璩《华阳国志》记载,当时蜀中的刺绣已十分闻名,并把蜀绣与蜀锦并列,视为蜀地名产。

四大名绣,中小学民间美术简明教程

四大名绣形成于19世纪中叶,它的产生除了本身的艺术特点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绣品商业化。由于市场需求和刺绣产地的不同,刺绣工艺品作为一种商品,开始形成各自的地方特色,其中苏、蜀、粤、湘四个地方的产品市场认可度高,故有“四大名绣”之称。

苏绣,以苏州为中心,包括江苏其他地区刺绣品的总称,它是在顾绣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顾绣原指明代上海顾家的刺绣。苏绣在广泛吸取顾绣的特点和长处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成为刺绣艺术中一朵更为奇艳的鲜花。苏绣的特点是山水能分远近之趣,楼阁具现深邃之体,人物能有瞻眺生动之情,花鸟能报绰约亲昵之态。苏绣的仿画绣、写真绣具有极其逼真的艺术效果。在刺绣的针法上,苏绣大多以套针为主,绣线套接不露针迹。常用三四种不同的同类色线或邻近色线相配,套绣出晕染自如的色彩效果。人们在评价苏绣时,往往用八个字来概括:平、齐、细、密、匀、顺、和、光,足见苏绣的艺术水平。 

粤绣,亦称广绣,是广东地区刺绣品的总称。相传最初创始于少数民族――黎族,旧时绣工大多是广州、潮州的男子,为世所罕见。主要有衣饰、挂屏、褡裢、屏心、团扇、扇套等绣品。粤绣构图繁密热闹,色彩富丽夺目,施针简约,针脚均匀,针法多变,纹理分明,善留水路。粤绣绣线较粗且松,针脚长短参差,针纹重叠微凸。常以凤凰牡丹、松鹤、猿、鹿、鸡、鹅为题材。粤绣的另一类名品是用织金缎或钉金衬地,也就是著名的钉金绣,尤其是加衬高浮垫的金绒绣,更是金碧辉煌、气魄浑厚,多用作戏衣、舞台陈设品和寺院庙宇的陈设绣品,宜于渲染热烈欢庆的气氛。

1.苏绣(一)

2.苏绣(二)

3.粤绣(www.daowen.com)

蜀绣 

湘绣

蜀绣,亦称川绣,指以成都为代表的四川刺绣品的总称。蜀绣的历史也很悠久,据晋代常璩《华阳国志》记载,当时蜀中的刺绣已十分闻名,并把蜀绣与蜀锦并列,视为蜀地名产。蜀绣以软缎和彩丝为主要原料,以日用品居多,取材多数是花鸟虫鱼、 民间吉语和传统纹饰等,颇具喜庆色彩。蜀绣多绣制在被面、枕套、衣、鞋及画屏上,其针法繁多,有套针、晕针、斜滚针、旋流针、参针、棚参针、编织针等百余种。绣制时,用针工整、平齐光亮、丝路清晰、不加代笔,花纹边缘如同刀切一般齐整,色彩鲜丽,变化丰富,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湘绣,起源于楚绣和汉绣,是以湖南长沙为中心的刺绣品的总称,是在湖南民间刺绣的基础上,吸取了苏绣和粤绣的优点而发展起来的。早期湘绣以绣制日用装饰品为主,以后逐渐增加绘画题材的作品。湘绣的特点是用丝绒线(无拈绒线)绣花,劈丝细致,绣件绒面花形具有真实感,常以中国画为蓝本,色彩丰富鲜艳,十分强调颜色的阴阳浓淡,形态生动逼真,风格豪放,曾有“绣花能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的美誉。湘绣以特殊的鬅毛针绣出的狮、虎等动物,毛丝有力、威武雄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