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岁月无语唯石言,2021年白银地区岩画研究活动纪实

岁月无语唯石言,2021年白银地区岩画研究活动纪实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讲座结束后,举行了《白银岩画》图录首发仪式。3月24日晚上8时,“岁月无语唯石言——白银地区岩画研究交流活动座谈会”举行。此次座谈会加深了白银地区岩画与甘肃各地岩画乃至北方岩画的互联互通,为下一步深入研究、交流合作、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岁月无语唯石言,2021年白银地区岩画研究活动纪实

张自娟 宗诗琳

作者简介:

张自娟,女,甘肃省白银博物馆党支部书记、馆长,副研究馆员。

宗诗琳,女,甘肃省白银市博物馆助理馆员。

图1 白银自然景观——黄河石林

甘肃省白银市是全国唯一以贵金属命名的城市,因矿得名,因企设市。白银市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端、黄河上游,是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汇处,黄河流经白银市258公里,呈“S”形贯穿全境。白银市是古“丝绸之路”的枢纽要地、传承红色基因的革命圣地、享誉全国的工业重地、绿色高效的农业基地。所辖白银、平川两区和靖远、景泰、会宁三县。

白银市境内岩画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靖远县、景泰县和平川区,其中靖远县有吴家川岩画、山水沟岩画、大兵道岩画、水沟道经湾岩画、石板沟岩画、石羊滩岩画、信猴沟岩画,共7处;景泰县有姜窝子沟岩画、狼洞沟岩画、尾泉沟岩画、陈家坝沟岩画、黄崖沟岩画、红石崖沟岩画、彭家峡岩画、石鹿沟岩画、板荨沟岩画、梁家湾岩画,共10处;平川区有野麻滩岩画、绵沙湾岩画、小黄湾岩画、井尔川岩画,共4处。

1976年春,兰州大学地理系师生发现吴家川岩画,并为其命名。而后,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白银岩画的现状、分布、内容、手法、内涵以及其在中国岩画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进行了综合研究。如1983年张宝玺发表《甘肃省靖远县吴家川发现岩画》,2002年刘再聪发表《白银黄河岩画》,2003年岳邦湖发表《岩画及墓葬壁画》,2010年刘珂发表《从吴家川岩画与甲骨文的比较看书画同源》,2012年刘再明发表《甘肃省黄河岩画的发现与研究》,2017年王圣、庞颖发表《甘肃岩画调查、研究的现状及思考》,2018年高启安发表《景泰岩画考察记》,以及甘肃省著名文化学者、史前文明研究专家令平发表《以景泰岩画为代表的甘肃岩画》等诸多文章。从中可见白银岩画是具有一定的考古价值和艺术研究价值的,白银境内黄河流域的黄河岩画研究已然成为甘肃岩画研究与甘肃华夏文明之黄河文明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研究中尚缺乏全面反映白银岩画的图录,鉴于此,经过多方努力,2021年3月《白银岩画》正式出版。书中涵盖了采集的景泰县10处、靖远县7处、平川区4处岩画,共计21处岩画点的基本数据资料。

图2 《白银岩画》图录出版

图3 沿黄河矗立的野麻滩岩画点

图4 《日本博物馆概览》讲座现场

图5 汤惠生教授在讲座中

图6 《中国岩画的发现、分布及其意义》讲座现场

为了向社会宣传白银岩画,让社会了解白银岩画,提高人们对岩画的认识与保护,加强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白银岩画的研究,2021年3月24日至3月26日,由中共白银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旅局、市文物局主办,市博物馆承办的“岁月无语唯石言——白银地区岩画研究交流活动”成功举办。

3月24日下午3时,市文化中心(原会展中心)举办了汤惠生《中国岩画的发现 、分布及其意义》讲座,国际岩画断代中心主任、河北师范大学汤惠生教授介绍了国内岩画的相关内容,根据地域、时代、制作技术以及风格特征概述国内岩画,从绘制技术、手法与模式等,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分析比较。指出中国岩画对世界范围内艺术、绘画、宗教、象征体系等人类精神文明起源的重要意义,以及中国岩画在世界岩画中的重要地位。

讲座结束后,举行了《白银岩画》图录首发仪式。这是首次白银对辖区岩画资源的系统梳理,市博物馆馆长张自娟与观众分享了《白银岩画》课题组采集、整理、研究、编纂《白银岩画》图录的经历和过程。

3月24日晚上8时,“岁月无语唯石言——白银地区岩画研究交流活动座谈会”举行。大家对白银地区岩画的分布、内容题材、保存现状、与西北地区其他岩画的关系、岩画的断代问题和专家面对面进行了交流。此次座谈会加深了白银地区岩画与甘肃各地岩画乃至北方岩画的互联互通,为下一步深入研究、交流合作、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3月25日至3月26日,与会人员对平川野麻滩岩画、靖远信猴沟岩画、景泰姜窝子沟岩画进行了实地考察。

白银区域内的岩画点,多分布在高山深谷、沙丘山陵、黄河沿畔、陡立崖壁处,行程极为艰辛,或翻山攀岩,或山间小道,或小河无道,这里都留下了大家充满探索又无畏前行的脚印,因为远古先民的创作凿刻,引领我们追寻至此。尽管路途艰辛,汤惠生、李永宪两位老师爬山攀岩时却如闲庭信步,谈笑风生间已登临岩画所在处,体力更胜同行的年轻。

图7 张自娟馆长介绍《白银岩画》图录编纂过程

图8 考察野麻滩岩画

图9 姜窝子沟岩画点远景(www.daowen.com)

图10 同行人员围绕在专家身边交流讨论

汤惠生老师认为,野麻滩岩画的人面像具有独特性,头部较大,并且带一个小的身体部分,头部有三根线条所代表的冲天冠,类似通天的巫师形象,这里的岩画似乎与祭天有关,岩画刻得比较高也是希望与天通。从时代上来看,人面像图案应该比贺兰山岩画人面像稍晚,在公元前1500年~公元前1000年之间。平川野麻滩岩画的制作技术与风格和贺兰山岩画有一定区别,这种有轮廓的刻凿,线条比较细,有规则。它的时代比贺兰山岩画晚,但并不意味着价值少,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征,能说明一个时代和地区特色的,对这一地区这个时代的历史有所帮助的就是有价值的。而北方草原动物岩画的时代则应该在公元前7到公元前6世纪。靖远信猴沟岩画中的双畜挽车岩画值得注意,挽车的马朝前屈腿,且身上饰以S纹、方格纹、折线纹等,这是典型公元前6世纪塔加尔文化中马匹的特征。信猴沟岩画中用足尖站立的鹿和右侧四肢蜷曲回首而卧的北山羊,根据与青铜时代出土的同类图案的比较,它们的时代应该在公元前8~公元前6世纪。而景泰姜窝子沟岩画中的同心圆,象征着天:三重天、五重天,七重天……因为无论对于任何一个宗教而言,通天都是最终的核心问题,所以《周礼·宗伯·典瑞》说:“疏璧琮以敛尸”。郑玄注曰:“璧在背,琮在腹,盖取象方明神之也,疏琮璧者,通于天地。”也就是说在璧、琮上钻孔,为使下上贯通,象征通于天地。换句话说,岩画上的圆圈、同心圆等纹饰一如璧、琮一样,象征着天和通天。野麻滩岩画周边自然景观很美,两边的山像两道阙一样,有气势,也有特色。这里的人文和自然景观都有特色,有开发意义。考察所见的岩画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因此保护好、保存好这里的岩画,是我们的责任,同时也要宣传保护意识。

图11 野麻滩岩画·人像

图12 野麻滩岩画·动物

图13 野麻滩岩画

图14 信猴沟岩画·鹿

图15 信猴沟岩画·鹿

图16 信猴沟岩画·动物群

图17 信猴沟岩画·双畜挽车

李永宪老师认为,野麻滩岩画是少有的直接在黄河岸边的岩画,它面对的是整个黄河河谷,沿黄河两岸的岩画情况很值得我们关注。信猴沟岩画中双畜挽车岩画表现得很抽象,车辆的构造却很完整,车轮、舆、辕、挽畜都有刻画,出现了这样的车辆图案岩画,证明这一时期这里已经有制造车辆的技术了。信猴沟岩画中的鹿是斯基泰动物风格,鹿角较大且往后延伸,姜窝子沟岩画中的鹿也有这种风格特征,可以做对比研究。岩画的研究是长期的、综合性的,它不应该和历史、地理割裂开,而是应该作为互补资料,进行比照研究。岩画也与民族有关,游牧民族的一些知识可以启发岩画研究,关注原住民口口相传的故事,也有助于启发对岩画的解读。

图18 姜窝子沟岩画·动物群

图19 姜窝子沟岩画·同心圆

图20 姜窝子沟岩画·狩猎

图21 姜窝子沟岩画·双人

兰州大学孙晓勇教授认为,甘肃岩画宜放在大环境中去看,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在半月形文化带中有过渡作用。白银岩画与贺兰山等地的岩画有关联性,研究岩画应该贯通区域,交往贯通,每个岩画点都有联系,不能孤立看待,多进行区域和区域间的横向比较。白银地区岩画有其独特性,有些图案在国内已发现的岩画中从未出现过。而姜窝子沟的岩画远离黄河,独处高山之巅,或许具有祭天通灵的意义。鉴于岩画点大多靠近黄河,可考虑将白银岩画纳入黄河岩画中,得到更好保护与关注。

白银市作为黄河流域重要城市和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岩画分布范围广,已发现岩画点21处,是中国北方岩画和黄河岩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和技法与周边贺兰山岩画、阴山岩画、河西走廊岩画互相交融,见证并记录了黄河文明及北方各民族融合发展史。

图22 考察平川区野麻滩岩画

图23 考察靖远县信猴沟岩画

图24 考察靖远县信猴沟岩画

图25 考察景泰县姜窝子沟岩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